-
北京SKP的秘訣:商場如何借力新零售提升自營比例(上)
一、 百貨業態架構重置:新零售能否助力自營比例提升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長期以來以聯營模式謀求發展的我國百貨業銷售增長受阻。在百貨企業經營模式轉型的背景下,自採自營、自有品牌模式可謂在中國百貨業界乘勝追擊,鑑於聯營模式的弊端,很多傳統百貨企業都開始積極探索自採自營、嘗試買手制、引入獨家代理、開發自有品牌,加大特色品牌的採買比例等。如下是我們關注的部分傳統百貨在經營模式轉型探索中,在買手制、開發自有品牌、獨家代理等方面的嘗試。
-
日本藥妝連鎖店「松本清」明年將在華投入百款自主品牌
日本知名藥妝連鎖店--松本清(Matsumoto Kiyoshi)明年春天將在中國的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藥妝店和超市投入百款自主品牌試水中國市場,意在提高知名度,為將來在中國開店做準備這百款商品包括:自主化妝品品牌「MK CUSTOMER」,與POLA ORBIS合作的美白化妝水,健康食品青汁,洗髮水,紙尿片等。 本文轉載來自:日本潮流最前線微博,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達令家團隊赴臺灣考察自營品牌產地
日前,新電商達令家啟動了自營品牌產地考察項目,組織資深店主赴臺灣地區高良姜蔓越莓飲品工廠參觀,現場體驗工藝把控和質量檢驗流程,參與飲品的選品過程,展現出達令家把控自營品牌質量的信心。
-
專業藥妝品牌 iDermaPro 艾德瑪普羅亮相醫博會
桑緹亞立足臺灣化妝品市場35餘年,其建構研發、生產、品牌、行銷、ODM等一條龍式的發展模式,為臺灣規模數一數二的化妝品集團,2013年正式將市場延伸至大陸、東南亞,乃至國際市場。2014年桑緹亞與大陸第一家國家級醫藥高新區——江蘇泰州中國醫藥城(CMC),籤署戰略合作協議,2015年正式將桑緹亞在臺灣積累的化妝品高端研發生產實力和品牌行銷管理能力,落戶於大陸市場,形成全球化的戰略布局。
-
除了森田藥妝 臺灣還有這10大熱門化妝品牌
面膜品類在中國市場上這麼火熱,那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近兩年在國內市場上大火的一個臺灣面膜品牌——森田藥妝。據了解,目前森田在國內市場最大的代理商之一就代理了森田在全國2000多家屈臣氏、300多家萬寧連鎖、沃爾瑪系統以及華南地區的711便利店等重要系統。
-
日本平價藥妝品牌大國藥妝618期間入駐京東開設海外旗艦店
6月17日,日本平價藥妝品牌大國藥妝與京東達成戰略性合作,正式入駐京東美妝,開設「大國藥妝海外旗艦店」,首批將為中國消費者引入45種商品,總數超3萬件,覆蓋美妝、護膚、防曬3大品類,後續會增加至76種、6萬件商品。
-
小眾日本藥妝品牌Fancl,黑石阿里騰訊京東為啥搶著買?
而本土新興藥妝品牌亦不示弱,只專注電商渠道的國貨「無添加」品牌薇諾娜,連續4年在雙11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收購Fancl這樣的藥妝品牌,正對其胃口。 Fancl也不例外,1996年其將香港總代理權交給了香港商人陳志明夫婦,且以品牌連鎖店模式擴張。 Fancl香港官網顯示,目前其在香港布局了37家門店,其中香港島9家、九龍16家、新界12家。以香港為跳板,Fancl先後進入臺灣、澳門,後二者門店數分別為5家和3家。
-
全球藥妝大比拼!
而藥妝的銷售渠道也有別於化妝品的額超市,商場,連鎖店,一般的藥妝是在藥房和專業藥妝店裡銷售的。那麼,要如何區別藥妝和普通的化妝品呢?其實親可以注意以下幾點哦1,化妝品的配方一般是不完全公開的,然而藥妝則是完全公開的,並且不含有任何公認致敏源。
-
藥妝景氣回升 臺灣康是美、屈臣氏拼開店
景氣回溫,臺灣兩大藥妝品牌屈臣氏、康是美全面反攻市場。屈臣氏宣布啟動品牌煥新計劃,門市、商品結構及LOGO整體改造,同時增設小型店,吸引更多族群,預計今年將再展30至50個新店;康是美則計劃再增開10店,且年度率先啟動「醫美大賞」,預估該檔期可帶動業績成長2成。
-
亞馬遜稱對自營品牌和第三方賣家一視同仁,你信嗎?
過去幾年,亞馬遜在包裝商品、時尚和電子產品等領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並在自己的網站上使用了引人注目的廣告形式來推廣產品。這讓一些第三方賣家感到苦惱,因為亞馬遜自營品牌在自己的廣告網絡中獲得了優惠待遇。亞馬遜方面表示,截至目前,約1%的銷售額來自自營品牌。今年4月,自營品牌佔其他零售商銷售額的25%以上。 亞馬遜自營,有特殊的「廣告黃金位」? 事實上,亞馬遜經常在其網站上使用突出的廣告格式為其自營品牌和獨家品牌做廣告。
-
全球各地化妝品零售巨頭盤點 它們營收超百億
許多臺灣女生都在綜藝中曾提到自己的美妝啟蒙是從逛藥妝店開始。在臺灣地區,以屈臣氏和康是美為主的藥妝店遍地可見,其中售賣各式各樣的藥妝品牌、彩妝及個人護理品和藥品等,屈臣氏更開設了眾多24小時營業的店鋪以隨時隨地滿足消費者的美妝需求。康是美是臺灣統一集團旗下的藥妝連鎖品牌,相比屈臣氏注重便利性以及快速拓店的戰略,康是美更加注重藥妝的定位。
-
臺灣「外食族」增加 連鎖餐飲品牌加快拓店營收上漲
看好外食人口增加,連鎖餐飲業快速展店,餐飲業營收跟著水漲船高;臺灣經濟部昨日表示,今年前8個月餐飲業營業額2937億元,年增率2.5%,且在業者積極經營下,估計今年全年營業額可望續創新高。 經濟部指出,因需求逐年成長,餐飲業競爭日趨激烈,連鎖餐飲品牌、展店家數皆快速上升,以2012至2015年而言,連鎖餐飲品牌數由624個增至905個,連鎖總店數由2.8萬家增至3.1萬家,其中以餐廳增加1481家、休閒飲品增加626家最多。
-
DR.JOU 森田藥妝攜手臺灣北京同仁堂 護膚也要「內外兼修」
「高機能與進階護膚」品牌-DR.JOU 森田藥妝攜手臺灣出品北京同仁堂,將健康美味的天然食補與具備密集修護功效的面膜巧妙結合,為小仙女們帶來內調外敷的護膚CP,打造1+1>2的養膚功效!以黑養白CP:黑珍珠面膜+黑豆黑糖粉提到美白,很多人都會想到珍珠。
-
藥妝持續升溫,這鍋水什麼時候開?
LVMH入股臺灣品牌DR.WU;歐萊雅集團加強理膚泉、薇姿等在中國的滲透力度,並在今年7月收購CeraVe、AcneFree和Ambi三大藥妝品牌;德國藥妝品牌Oliveda則赴美IPO 宣布全球擴張計劃等。
-
途牛淨虧損同比大幅下降,開設自營地接社提升毛利率
途牛淨虧損同比大幅下降,開設自營地接社提升毛利率 澎湃新聞記者 陶寧寧 2018-03-14 22:17 來源:澎湃新聞
-
青眼看臺灣|森田藥妝躁動的「呆板」
文/慧慧要說臺灣的美妝產業,不得不提面膜;而說到面膜,不得不提森田藥妝。11月16日上午,在上海浦東新區福山路同盛大廈,森田藥妝旗下上海伸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盟欽,用「鄉下人創的品牌,難免會有一點土氣」來形容森田藥妝。
-
揭秘 除了森田藥妝 你必不知臺灣還有這10大熱門化妝品牌
面膜品類在中國市場上這麼火熱,那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近兩年在國內市場上大火的一個臺灣面膜品牌——森田藥妝。 目前,森田藥妝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品牌名稱為「Dr.Morita」,但除此之外,森田集團旗下還有另一高端品牌「Dr.Jou」。據了解,此品牌早在2007年就於臺灣上市,並將於2017年正式引入中國大陸,森田藥妝集團大陸分公司總經理林盟欽透稱,此高端線的產品效用可稱得上醫療級別。
-
藥妝品牌哪個好?國產藥妝品牌也可以放心使用
從效果上來看,藥妝產品是可以針對問題皮膚使用然後改善問題皮膚的,它是有醫藥成分的,所以效果會更加明顯。既然是藥妝,就不可能象一般保養品那樣強調適合所有人,通常都會有很強的針對性。可見,藥妝具有更嚴謹、更科學,對皮膚問題針對性強,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特性。目前國內外知名度最高的藥妝品牌主要來自法國和日本,法國品牌主要以活性溫泉水為特點,有舒緩、恢復的主打功能。
-
Vol.5 去臺灣怎能不買藥妝?
對了就是缺少買買買買買的攻略,說到臺灣Shopping,怎能錯過臺灣超級豐富的藥妝?而在臺灣購物藥妝類商品有哪些好處呢?①隨意買遍亞洲,在臺灣你可以直接買到韓國、日本、臺灣、香港的幾乎所有藥妝產品。②商品超低價,由於其稅率的原因說到臺灣的藥妝普遍比較便宜。
-
新光三越強攻自營事業
百貨自營事業與品牌概況 百貨業面對電商、outlet等新型態零售鯨吞搶食,加上促銷頻繁、服務加重削薄毛利的「大微利時代」來臨,新光三越執行副總吳昕陽昨(10)日宣布,除了以體驗型辦展、定目劇活動吸客,今年起大舉發展自營事業,預計三年內自營事業的營收佔比將倍數成長、上看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