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超市因為距離遠、面積大,以及琳琅滿目的商品,極大消耗了購物者的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只想買少量東西或滿足臨時需求的顧客來說很不方便。而便利店的發展,多位於社區附近,有效滿足了用戶快捷、方便的消費方式。
在實體零售行業,便利店持續的高速增長,帶動著整個低迷的實體零售行業增長。2019全年,中國便利店實現銷售額2556億元,保持13%的雙位數增長。2020上半年,雖然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由於其體量小、經營靈活、貼近社區的優勢,也成了抗疫戰線上的「逆行者」之一,因此不少便利店品牌仍選擇加速擴張。
在這一背景下,「便利」需求不斷被催生。便利店逐漸深入滲透到消費者生活、工作的各個場景,小區、寫字樓、城中村等有人的地方,就有便利店,它已然成為零售市場中一個重要的新增長點。那麼在如此多便利店品牌的市場中,全家集便利店領先同行的底氣何在?
1.眼睛永遠盯著客戶
作為一家便利店,它帶給客戶的不能僅僅是提供一個支付或交易的空間,而應該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為其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商業的本質,就是無論社會怎麼變化,對客戶需求持續的洞察是不能改變的。
商品和業態需要不斷的完善和提升,持續提供客戶需求是零售業成功的關鍵。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只有將目光放遠,才能與眾不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己任,用真情服務和誠信便民的心態經營便利店,才能在市場上叱吒風雲。
展望未來,零售行業外部市場還將經歷新一輪的變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全家集便利店立足於品牌優勢,洞察客戶需求變化,增加線上購物、線下配送、無人販賣機等模式,滿足客戶需求。這樣的全家集便利店,根據消費者的變化和市場的變遷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笑傲市場。
2.絕不盲目標新立異
便利店不一定滿足全部人的需求,但一定要把握住絕大多數人的需求。便利店作為零售行業,應該堅持大眾化消費產品。便利店作為小型便利超市的存在,應該在區別於大超市,在品類結構和客群定位上做出相應調整,從而變成更加貼近消費者的「生活型」超市。
消費需求的分層和消費者對於便利的追求,便利店應該走「下沉」路線。在商品的選擇上,儘量貼合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不應選擇過多的輕奢用品,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門店引入一些高科技的機器,如複印印表機、智能照相機、智能充電寶等,為消費者集中提供多種便利服務。
在這一點上,全家集便利店做的很好。TA在更新特色經營內容的同時,並沒有過分標新立異。堅持做好大眾消費日用百貨和社區服務兩大經營模塊,其供應鏈坐擁30000+SKU「優質商品」,外加20+項「便民服務」,從而更好地滿足廣大消費者的便利生活需求,讓生活更便利。
3.解決生活最後1公裡
懶人經濟下,92%消費者願意就近消費。當外賣距離你只有1公裡,你是否會感覺十分愉快?當跑腿小哥距離你只有1公裡,你是否會迫不及待?當消費者對物流配送效率需求的不斷提升,承接生活中最後1公裡的便利店,不就成了人們的最佳選擇嗎?
全家集作為實體零售的便利店,鎖定周邊1公裡社區用戶,全方位滿足社區消費者的生活需求。TA緊緊抓住了大型賣場的市場空白點,以方便消費者為前提,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購物環境,以此來贏得消費者的芳心。
全家集作為大型連鎖便利店,洞悉生活細節,精準把握消費者痛點。立足社區,不僅為消費者提供海量優質商品和生活基本需求服務,還通過與美團外賣、餓了麼外賣平臺的深度合作,線上線下聯動銷售,將快遞站點服務——菜鳥驛站有機結合,為消費者解決生活最後1公裡難題,讓全家集便利店在行業中脫穎而出。
結語:
消費者正在向年輕一代更迭,他們早已不再擁有在大賣場中流連的耐心,而是更傾向於方便快捷,且充滿生活氣息的便利店。一直以來,全家集便利店不是因為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是在便利店保持持續的高速增長的環境下,TA仍然不斷圍繞「生活」二字做文章,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這就是TA領先同行的底氣所在。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