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從「底看供給、頂看需求」的分析框架看,石油價格頂部的錨在於需求而非供給約束。以WTI原油現貨價為基準,由基本面決定的布倫特今年年平均現貨價上限大約在70-80美元/桶之間。截止到10月6日,布倫特現貨的年內均價為72美元,即便最後一個季度布倫特油價均維持83美元/桶(9月28日)的最新價格,相應的年度均價也只是75美元/桶,依舊落在由基本面決定的區間內。因此,當前的油價上漲並未突破基本面的約束。往後看,年均價大幅上漲或大幅回落的空間並不大,股市很可能迎來布倫特80美元+/桶的時代。
油價與股市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可能存在80美元/桶的分水嶺效應。在80美元/桶以下,油價上升雖然會推升利率,但更多的是反映了經濟復甦、需求好轉和企業盈利改善,因此對於股市而言,更多的體現依舊是正面作用,在相關性上體現為油價上升與上證綜指、上證50明顯正相關;在80美元/桶以上,此時油價的上升很有可能是對經濟過熱、需求過旺的反應,這時過高的油價或將損害經濟增長前景與企業盈利能力,這樣一個階段油價對於股市的作用很可能是負面的影響,在相關欣賞油價上升與上證綜指、上證50出現負相關。
從中信一級行業來看,在不區分油價是否高於80美元/桶的整體區間中,油價上漲在統計上顯著利好8個行業,按照彈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煤炭、有色金屬、食品飲料、石油石化、建材、鋼鐵、商貿零售、非銀行金融。其中,對煤炭、有色、石油石化、建材、鋼鐵等周期品的利好應該是因為油價上漲反映了經濟周期的上行;食品飲料、商貿零售和非銀金融或是受益於背後的通脹壓力上升。在80美元+/桶的區間中,油價上漲依舊利好周期與必需消費品,但與整體區間的回歸結果相比,受益於油價上漲的行業減少到5個,按照受益彈性大小排序,依次是煤炭、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食品飲料。
風險提示:由於通脹、技術進步等因素的作用,同一油價對於經濟和股市的含義在不同的統計區間應該是不同的,無論是相關係數還是回歸係數,本質上都是一種平均相關性,因此,統計分析所得出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模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