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雞飯到底是不是海南的?

2021-12-30 互聯健談

近日參加完海南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的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沒想到因為一句話,再次成為香港市民熱議的對象,就連隔壁新加坡人都急了,有評論甚至指出:會不會傷害新加坡人民感情!

特首「林太」說了什麼?

她說:「我希望很快見到香港青年到海南實習、就業、創業,享受椰林樹影和港人喜愛的海南雞飯!」

本來是一句簡單的結語,卻掀起了一波「海南雞飯是否來自海南」的網絡大討論。

不少人當時看到林太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是有點疑惑的,因為聽說海南雞飯是出自新加坡而非海南島。

果不其然,網上很快有人出文「嘲諷」:

「上海粗炒」「瑞士雞翼」等都是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平民美食,名字裡的地名只是習慣叫法,和當地並無直接關係。

連維基百科上關於海南雞飯的介紹中,也能尋得「新加坡國菜」的相關信息。

新加坡人就更不服了!

著名作家陶傑則在面簿發文諷刺,指林鄭月娥將新加坡的國菜正式定位成海南菜。「會不會傷害了新加坡人民族感情?

獅城美食家林益民4月23日受訪時表示,認為林鄭的說法並非全錯,不過將這道美食發揚光大的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他表示,一般大眾所接觸到的海南雞飯,大多為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菜式,與海南島文昌雞做法截然不同。

不過,很快有專家表示,特首的說法未必有錯。

海南雞飯也有專家嗎?

還真的有,著名飲食專欄作家劉健威(下圖)表示,海南雞飯最原始、初期的技術可能的確和海南島有關,所以林鄭的說法也不一定全錯。

劉健威指,根據其所作的初步研究,最早期的海南雞飯,技術的確與海南島有關,由當地人帶到南洋國家,即現時的星馬泰地區,演變的過程眾說紛紜難以考證。

其實海南雞飯早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移民潮中,隨著華工的移民,傳入馬來亞、暹羅與印尼一帶。

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華人社區,海南雞飯多被簡稱為「雞飯」,在各城鎮的美食中心、茶餐室,甚至是購物中心都可見其總計,在食用時都會搭配特製的辣椒醬與黑醬油。

通常售賣雞飯的店家也會提供燒雞、燒肉、叉燒、滷味等料理,讓顧客有多樣化的選擇。甚至在馬六甲被演化成雞飯粒。

根據資料及口述歷史的記載,馬來半島一帶海南移民較多的城鎮如馬六甲、檳城、新加坡,甚至是吉隆坡在20世紀初就已經出現一些沿街販賣「雞飯」的海南籍小販,挑擔或雙手拿著竹籃,一邊放白斬雞肉,一邊裝油飯。

為了招攬生意,有些還設置了「賭大小」的消遣遊戲,小販隨身帶了3顆骰子與空碗,以雞飯來跟人賭輸贏,若賭贏了,則送出雞肉及飯;若賭輸則給錢,這種有趣的叫賣方式,認為是當地售賣海南雞飯的雛形。

根據新加坡學者的透露,一位名為王義元的海南人在一九三六年到新加坡謀生,存了點錢後就在「桃園咖啡店」擺攤賣起雞飯,被視為新加坡海南雞飯的起源。

最終把這道菜式發揚光大,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功不可沒。

而且因為起源問題,海南雞飯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兩地的爭議不斷,以有長達數十年的爭論,最早可追溯至1965年,當馬新兩國分裂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政府都宣稱發明了這道料理。

新加坡獨立後,華人佔該國國民比率較高,比起馬來西亞,新加坡政府對於當地傳統華人美食更為注重,同時運用各種管道為海南雞飯進行包裝及推銷,加上其為全球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有足夠平臺為美食打知名度,也讓當地海南雞飯得以成為世界知名料理,如今普遍被奉為新加坡的國菜。

或許很多小夥伴們覺得有點小題大作,不過海南雞飯確實在許多香港人心目中都佔有獨特的一席位。

一塊蘸上黑豉油的無骨滑雞,一口帶點斑蘭葉清香的雞油飯,這道漫溢著熱帶風情的料理,徵服了無數挑剔的食家,也成了香港飲食產業的重要部分,因此海南雞飯的起源問題,討論的熱度絲毫不亞於當年的「鹹甜之爭」。

要知道,現在香港許多食肆都提供海南雞飯,專賣海南雞飯的店鋪也屢見不鮮。

如太興集團,最新業績純利「疫市」增長超過5成,靠兩大王牌「敏華冰廳」與「亞參雞飯」逆市而上,「亞參雞飯」正是太興旗下的海南雞飯專賣旗艦,去年連開7店,勢如破竹。

市民對海南雞飯的愛,可見一斑。

有媒體指出,雖然海南不流行海南雞飯,但我大「文昌雞飯」的戰力也不可小覷呀!

文昌雞飯所用食材乃傳統文昌雞,正宗做法要隔水清蒸,再配上酸甜醬汁,口感較海南雞飯溼潤,別具風味。

兩者之間似乎有異曲同工之處,美食評論家閆濤便曾指出,海南雞飯是以前東南亞華人因為思念海南,從而創造了這道菜,是華人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所產生出來的飲食文化。

這麼說來,雖然在海南不一定能吃到海南雞飯,不過「海南雞飯出自海南」一說,倒也不假。小小一道平民美食,竟也包涵著華人的鄉愁與亞洲文化交融的歷史。

揚州炒飯不是揚州的,印度神油不是印度的!

盤點被地名誤解的那些香港「製造」!

除了海南雞飯,還有哪些被誤以為來自內地或國外,但其實都跟香港有關的東西呢?今天就來說一說:

揚州炒飯在香港有多受歡迎?

隨便走進一家茶餐廳,菜單上幾乎少不了這道菜: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揚州炒飯跟揚州這座城市並沒有關係呢?

沒錯,揚州炒飯是地地道道的粵菜,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的廣州。

相傳當年廣州有一家名為「聚春園」的淮揚菜館,店裡有一道菜叫作「揚州鍋巴」——由蝦仁、叉燒和海參製成。

(圖源:維基百科)

後來,有酒樓將鍋巴換成米飯,其它配料不變,改名「揚州炒飯」,結果大受歡迎,名聲也就傳開了。

不過隨著海參的價格上漲,逐漸從揚州炒飯的菜譜被踢出,現在大家吃到的揚州炒飯,主要食材包括米飯、蝦仁、叉燒以及雞蛋。

(圖源:維基百科)

順便說一句,在廣東地區還有不少以蝦仁和叉燒為材料的菜式,都以「揚州」命名。

可以說,雖然揚州炒飯起源於一家淮揚菜餐館,但真正的來源和發揚光大,還是靠廣東和香港。

原來這麼多年,大家一直被揚州炒飯給騙了!

當然,在內地也有很離譜的名字和地方對不上的。最典型的就是安徽牛肉板面了!

實際上,你在安徽可能是吃不上安徽牛肉板面的,這道菜起源於安徽一個小縣城,但在當地沒有發揚光大,反而成了石家莊一道特色美食,充斥著石家莊的大街小巷。

瑞士雞翼在香港也很出名!

這道以豉油、姜、蔥、冰糖和香料製成的甜味滷水,又是一道香港的人氣菜品。

由於瑞士雞翼在茶餐廳實在是太常見,網上還出現了不少比拼哪家做得最好吃的測評!

但是,你以為瑞士雞翼就是瑞士的嗎?

2019年7月,瑞士駐香港總領事館在官方Facebook闢謠,「瑞士雞翼」並非瑞士本國食品,與瑞士不存在任何特殊關係。

同時還表示,雞翼在瑞士不是一種常見的食材.

(圖源:Facebook)

啊這,既然不是來自瑞士,為什麼叫做瑞士雞翼呢?

老實說,目前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最為接受的說法是這種雞翼口味偏甜Sweet,跟瑞士一詞的英文Swiss發音相似,所以產生了誤會.

(圖源:維基百科)

相傳一位外地遊客在香港餐館品嘗了這種甜味雞翼後,向服務員問菜名,服務員回答「Sweet Wings」(甜味的雞翼),然而外地人卻聽成了「Swiss Wings」(瑞士的雞翼).

瑞士雞翼在香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於逛個超市都能看到專門的瑞士汁.

星洲炒米就更常見了,不僅是香港有,可以說在全世界的唐人街都能吃到這道菜!

(圖源:OpenRice)

星洲炒米的「星洲」,當然指的是新加坡,不過現在被普遍認為是一道粵菜。

關於星洲炒米的起源,目前已不可考,有一種說法是上世紀50年代,香港一家南洋餐廳在炒米粉時,無意中加入了咖喱醬和黃姜粉,沒想到味道意外的好。

於是,餐廳老闆就把這種什錦炒米粉改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星洲炒米,當成東南亞的地道美食來賣。

當然,也有另一個說法,指星洲炒米起源於馬來西亞,故事是這樣的。(馬來西亞又和新加坡吵起來了,哈哈)

有一天晚上,一位大老闆來到相熟的大排檔,要求檔主做道菜給他充飢。

當時檔主準備收攤了,但不敢得罪大老闆,於是就把當天賣剩的碎米粉、叉燒、芽菜、蝦米、雞蛋和辣椒放在一起,炒出一道雜碎炒米粉,結果老闆讚不絕口!

當被老闆問到菜名時,檔主不好意思說是剩菜,靈機一動,蹦出個星洲炒米的名字,就這樣傳開了.

不過,馬來西亞的炒米粉用的是番茄醬和辣椒醬,而香港的星洲炒米特別之處在於用了咖喱醬,炒出來米粉呈金黃色:

(圖源:OpenRice)

所以準確來說,這种放了咖喱醬的星洲炒米,才是起源於香港。

正如在揚州吃不到揚州炒飯,在福建也吃不到福建炒飯。

沒錯,這又是一道在香港酒樓和茶餐廳隨處可見的粵菜。

啊?什麼?福建炒飯是一道粵菜?這難道是以「福建人」為原材料的炒飯嗎?

放心,福建炒飯是以蛋炒飯打底,再以蝦仁、瑤柱、雞丁、芥藍等食材做澆頭,並配上由雞湯、蠔油勾成的芡汁而成。

所以它雖名為炒飯,但跟粒粒分明的揚州炒飯大有不同,更像是一道「溼炒飯」:

福建炒飯的起源同樣已難以考究,大約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酒樓,相傳其製作技巧來自閩南本土。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你在一個福建人面前問福建炒飯,對方的表情基本如下:

光看名字,可能不少人以為,豉油西餐,那一定是西餐咯?

大錯特錯!豉油西餐其實是一道極具香港本土特色的菜,又名港式西餐。

(圖源:維基百科)

這就要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當時香港傳統西餐廳價格高昂,顧客主要是在香港的英國人以及上流社會人士,一般老百姓根本負擔不起。

怎麼辦呢?

一些香港本地餐廳想到,可以用本土食材和調味料,效仿西餐的烹飪方式,滿足一般老百姓對西餐的需求。

跟傳統西餐相比,豉油西餐減少了前菜,也沒有甜品。

主菜通常是一份肉扒,並配上米飯或者意粉或者薯菜,再加一杯飲料,甚至一碗例湯,口味更符合當地人的飲食習慣。

豉油西餐不僅價格大眾,而且上菜效率高,非常適合香港快速的生活節奏,就這樣流行開來。

很熟悉吧?各位打工人每天中午在公司樓下茶餐廳吃的各式肉扒類午餐,其實都屬於豉油西餐。

剛剛提到的瑞士雞翼,也是一道典型的豉油西餐!

除了以上美食,還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藥物,也常常引起誤會.

 

印度神油長這樣,乍一看還以為是跌打損傷藥,但其實它的作用,跟西方的萬艾可(俗稱偉哥)一個樣!

然而,人家其實不是印度出品,在印度也根本買不到,它是一款地地道道的香港特產。

印度神油是香港華仁行化工廠生產的,據說是根據古印度的秘方配置的,所以取了這個名字。

推出之初,公司就設計了一個很曖昧的廣告詞:今晚你就知,妙不可言!

內地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男主角最早就是賣印度神油的,也是一個印著印度神油的廣告到處跑。

不過,真正讓印度神油火遍香港乃至全國的人,則多虧了周星馳!

因為星爺的電影中,常常用印度神油來製造喜劇的梗,久而久之,觀眾們也對印度神油的壯陽功能印象深刻.

所以,去年中印兩國關係緊張時期,有網友號召抵制印度,把家裡的印度神油給扔了,殊不知,抵制的是香港製造.

相關焦點

  • 海南雞飯,是海南的雞飯,還是海南雞的飯
    只要往東南亞走一召,你會發現遍地的泰國人海南雞飯、新加坡海南雞飯、越南海南雞飯、卻唯獨在中國,只要出了嶺南和海南兩地你就很少能看到海南雞飯的店,以致於絕大多數的人總是到了東南亞旅遊才知道原來有個海南雞飯。於是海南人說海南雞飯是他們的,新加坡人說海南雞飯是他們的,那麼海南雞飯到底是誰呢?或許,我們還得從雞講起。
  • 海南雞飯到底是新加坡菜還是海南菜?
    說到海南雞飯,大家一定會想到新加坡著名的海南雞飯。可是,如果你到了海南發現,海南也有海南雞飯。那到底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哪種最正宗呢?下面小編一鹿將為您剖析海南雞飯的奧秘。首先,追其源頭,說一下,位於中國海南省的海南雞飯。
  • 海南雞飯到底怎麼來的?
    海南人會以文昌當地的白切雞做法,同時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所以在海南島俗稱為文昌雞飯。20世紀初期,隨著移民潮,這個菜式傳至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及泰國等地發揚光大。  有「港島四大才子」之稱的蔡瀾,講飲、講食、講玩一樣揮灑自如,擁有「粉絲」無數。讓我們一道沉浸在蔡瀾妙趣橫生而又見解獨到的「食壇」中。  正如星洲沒有星洲炒米一樣,海南並沒有海南雞飯。
  • 海南還有海南雞飯麼?
    說什麼,吉隆坡有個南香飯店,他家店海南雞飯最出名,什麼雞肉經過大廚精心烹製,油飯香綿,雞肉嫩滑。暫且不管好基友有沒有有炫耀的嫌疑,關鍵是海南人打「飛的」去馬來西亞吃海南雞飯,什麼邏輯,難道海南沒有海南雞飯嗎?
  • 為什麼海南沒有海南雞飯?
    有人頂津津,有人推薦文東記,大多數人信誓旦旦打包票,堅稱好吃到流淚的海南雞飯一定來自自家附近的小販中心(food centre)。在吃飯這件事上,人總是自己味覺經驗的囚徒。海南雞飯,源自中國海南島,卻為何成為新加坡地道的名菜?一碗好的海南雞飯,到底是啥樣的?
  • 在海南吃不到的海南雞飯?
    一份地道的海南雞飯通常會用一個託盤盛放,一個碟子,兩個碗,三份醬料。拆骨雞肉切塊整齊碼放碟中,佐黃瓜、聖女果切絲。一碗油光粼粼的雞飯,一碗鮮香四溢的雞湯。另外三個小碟子分別放著頗具南洋風味的醬料:姜茸、黑醬油和辣椒醬。
  • 海南雞飯,誰家最強?
    之前也有分享過幾家關於海南雞飯的餐廳,因為一提及到海南雞飯,總感覺咽不完的口水。
  • 馳名中外的海南雞飯,究竟是起源於海南還是新加坡?
    一提起海南雞飯,可能很多人就會流下不爭氣的口水,我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海南雞飯實在太好吃了!不僅雞肉鮮甜香嫩,而且米飯還是那麼的油香四溢,一吃就停不下來。海南雞飯不僅在國內很出名,而且在國際上也非常具有知名度,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這些東南亞國家,隨處都可見賣海南雞飯的店,特別是在新加坡。
  • 「海南雞飯」為何會成為新加坡代表菜,在海南當地可不叫海南雞飯
    電影《海南雞飯》便是一部以海南雞飯為線索的美食電影,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海南雞飯了。電影裡的主人公珍用祖傳秘方製作出獨特的海南雞飯,在新加坡開設了一家海南雞飯餐館,並打響了海南雞飯的名堂。現在海南雞飯不僅名馳中外,還成為新加坡的美食代表,因為《海南雞飯》這部電影,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海南雞飯這道美食,但也讓一些不明所以的人誤以為「海南雞飯」在新加坡才是正宗的,但海南雞飯的起源如同其名字,就是起源於我國海南省文昌市。
  • 海南雞飯 本地傳奇
    大廚姓畢,白白嫩嫩的大男生,就像他們家的雞(絕對沒有貶義),畢大廚原來在半島酒店Sir Elly's做法餐,覺得好玩兒就跟著馬來西亞老闆跑來做海南雞飯了。雞坤茶室,樓下一張圓桌,樓上三張方桌,門口兩三張露天座,卻是人氣爆棚。之前寫過的五星海南雞飯還要小,排隊的人天天撲到膠州路上。
  • 新加坡海南雞飯
    作為海南省的特色菜品。主要食材是雞肉和大米,主要烹飪工藝是燙煮。海南雞飯起源於中國海南島的文昌市。海南人會以文昌當地的白切雞做法,同時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所以在海南島俗稱為文昌雞飯。20世紀初期,隨著移民潮,這個菜式傳至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等地發揚光大。
  • 最好吃的雞飯並不在海南,那我們該去哪裡吃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到底要去哪裡吃?   這個疑問,或許早已在人們心中激蕩出回聲了。說起海南雞飯,這種流行於東南亞甚至遠播全球的食物,最莫名其妙甚至耿耿於懷的莫過海南人了。
  • 海南雞飯及其文化
    而即使沒有去過海南島,在廣州、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方,海南雞飯店的招牌也是隨處可見。在新加坡,海南雞飯甚至還號稱是該國的國宴 (海南日報 2009),海南雞飯的魅力由此可見。海南雞飯已不僅僅是一種菜餚,更多的是一種眷戀、一種鄉愁、一種由本地味道而延伸出來的文化。 在海南,你可能根本找不到「海南雞飯」。
  • 「海南雞飯」在美國
    海南菜系和風味以鮮香甜酸為主要特徵,有人形容它是「背倚大陸,輻射東南亞」,卻誰知,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竟也見到了它的身影。  開車大約15分鐘,來到羅蘭崗商業廣場,一眼便瞥見「海南雞飯」的中文招牌高高掛著。這裡也有海南雞飯?也許因為多年來早已把海南作為第二故鄉,那腳步竟不由自主地走進了小店。   花12.99美元,要了一份海南雞飯,不大功夫,侍者端上一個託盤,盤內擺著雞塊和米飯,旁邊還配上了一大堆佐料,有咖喱汁、酸甜醬、生抽和辣椒。
  • 海南雞飯,並不是誕生在海南,多少人被名字迷惑了
    海南雞飯的出身跟椰子雞火鍋有一點相似,它們都被外界誤以為是海南名產,細究起來,蓋因文昌雞名氣太盛了,幫海南「攬」走了這兩樣美食的歸屬。那麼,海南雞飯到底誕生地是哪裡?隨著上世紀下南洋的浪潮,部分海南島居民移民到新加坡。
  • 海南雞飯的美味享譽國際,你知道海南雞飯的來歷嗎
    如今有很多人都會選擇到海南去度假,同時也領略到了海南雞飯的美味。或許你已經被海南雞飯的味道所徵服,或許你也早就聽聞海南雞飯的大名。那麼,你知道這海南雞飯是怎麼來的嗎?關於海南雞飯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家人煮了很多雞肉,留下很多的雞湯,家裡的小媳婦想出了一個辦法,自己正準備煮飯,她就把一些雞湯倒進了米飯中。
  • 麻雀銜枝新加坡:海南雞飯
    他在海南島文昌縣文昌鎮有名的「毓葵雞飯店」學過雞飯的手藝,上世紀20年代或者30年代到了新加坡謀生,就挑擔提籃,在海口街沿街叫賣雞飯,顧客就是那些剛剛下船來到新加坡的海南移民。雞是海南傳統的白斬雞,飯糰是香蕉葉子包著的,據說一包只賣一分錢。後來他在海南二街的一家咖啡店裡有了個固定的攤位。人勤快,手藝好,雞飯香且便宜,就這樣出了名。 這雞飯還一度得名「共產雞」。
  • 10碗紅遍上海灘的極品海南雞飯
    所以……歡迎大家踴躍跟小編爆料哦~回歸主題→→上次為大家推薦了一家小小的海南雞飯店,一下子就有不少粉絲趕去嘗鮮了,小編這才知道原來你們都好海南雞飯這口呀~所以這回為你們擼一擼魔都那些好吃的海南雞飯到底都藏在哪裡啦~
  • 教你做正宗海南道風味——海南雞飯!
    雞肉嫩到簡直要入口即化,就連雞皮和雞膠凍都好吃到不得了!一點也沒有其他雞又油又膩的感覺!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回家後也找過一些有做海南雞飯的餐廳,怎麼說呢,口味大都有七八成相似,卻都像是缺了點什麼,也不能說不好吃,就是帶上了一些本地的味道,不像正宗海南雞飯那樣正宗,可能是為了迎合本地人的口味?
  • 海南雞飯要申遺?這幾天我們在杭州連吃了四頓海南雞飯?
    追溯歷史,海南雞飯的「雞」最早就起源於海南文昌當地的白切雞,隨著移民潮,才傳到了馬六甲海峽,而「飯」的原型也是海南人民逢年過節用於祭拜祖先的雞飯糰。   相傳大約是明朝末年,因戰亂不斷,部分海南島民就逃到了東南亞等地。後來為了討生活,他們就學著家鄉的做法,把雞燙熟,用雞油煮飯,拿竹籃子,一邊放雞肉,一邊放飯糰,沿街叫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