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頻繁調動部隊,許世友發牢騷:你們只曉得地圖上指手畫腳

2021-01-19 網易

2020-09-02 14:11:28 來源: 兵說

舉報

  作者:蘇區放牛娃

  萊蕪戰役收官時,全面開戰才不過8個月,蘇中戰役前被逼應戰,原本只求議和的毛主席豪氣倍增。而曾經信心百倍的蔣氏,卻連連損兵折將,僅在華東戰場便打一仗輸一仗,丟掉了30萬人。蔣氏的家底再寬裕,也禁不住這種山崩地裂般的神速損耗,再也無力全面進攻,只得改弦更轍,實施新的「黃河戰略」,重點進攻延安和山東這兩個地方,前者為我方的指揮中樞,後者是威脅南京、上海的「臥榻之側」,成為其重點進攻中的重點。

  

  【華野官兵在研究戰法】

  為報蘇中、宿北、魯南和萊蕪之仇,蔣氏調集了24個整編師(軍)45.5萬人,對付山東和華東野戰軍,包括「五大主力」中早已開赴東北的新1軍和新6軍外的3個:整編74師、整編11師和第5軍,佔其進攻解放區全部總兵力的27%,重點進攻兵力的66%。

  蔣氏還再次吸取教訓、變更戰法,決定由顧祝同統一指揮,採取密集靠攏、加強維繫、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策略,加強兵力密度,成縱深梯次部署,做「弧形一線」式推進,使華東野戰軍啃不動、吞不下。

  作為華野全軍的戰役指揮員,粟裕千鈞重擔繫於一身,再一次面臨考驗。他密切注視蔣軍的動向,一個人關在房內籌劃作戰,或在地圖前靜坐,或來回踱步,部下們各種熱鬧的慶功會、聯歡會和會餐都與他無關。陳毅也特別規定:「粟裕同志在地圖前構思殲敵方案時,任何人不準打擾。」

  

  【粟裕在作戰室】

  擔任粟裕警衛員的唐洪等人後來回憶,陳毅擔心粟裕身體吃不消,有一次強拉他外出打獵,結果問到一隻打下的兔子該怎麼吃時,粟裕的心思卻依然在戰場,若有所思地回答:「這是敵人五大主力中的王牌,硬吃不行,必須智取而且一定要全殲。」他想到的不是陳毅手中耷拉著腦袋的兔子,而是正煙塵滾滾向華野殺過來,號稱「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粟裕開始迎戰。他指揮華野10個縱隊20多萬人,虛虛實實在沂蒙山區大踏步進退,與顧祝同的三路大軍進行了幾次試探性接觸,一面調動和迷惑對方,一面尋找他們的破綻,創造有利戰機。

  一是4月初,粟裕指揮華野大軍分路南下,出擊馬頭和新安鎮等地,尋殲湯恩伯兵團主力。湯恩伯大驚失色,立即烏龜縮頭一般火速縮攏,加強防禦。粟裕馬上改變決心,掉頭北上另尋戰機。

  二是4月20日,粟裕抓住一個戰機,突然發起泰(安)蒙(陰)戰役,打掉了王敬久麾下的整編72師2.4萬餘人。粟裕原本計劃「圍泰打援」,多吃掉一些援軍,不想無論整編72師師長楊文泉如何哀聲連連,苦苦呼救,王敬久和其他將領擔心成為華野的打援目標,整編72師又是非黃埔系的雜牌川軍,因而始終按兵不動。粟裕乘勝攻克寧陽後,從容回師魯中。

  三是4月29日,粟裕又盯住了湯恩伯,以4個縱隊出擊進佔桃墟和青陀寺的湯恩伯兵團,準備將其分割,打掉其中一部。然而,相當警覺的湯恩伯又故伎重演,立即收攏後縮,粟裕吃掉他的3000多人後,主動放棄了繼續攻打的計劃。

  四是5月3日,粟裕看準一個時機,指揮4個縱隊突然包圍剛剛進佔新泰的整編11師。整編11師是「五大主力」之一和陳誠起家的老本,也是蔣氏疼愛有加的黃埔系王牌。王敬久大吃一驚,不敢怠慢,急忙帶兵團主力趕來救援。粟裕發現,不能速戰速決,便主動撤圍而去。

  

  一個月的時間內,粟裕從容不迫,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指揮華野大軍時東時西,忽南忽北,猶如「耍龍燈」。顧祝同和他幾十萬人的重兵集團,被迫跟著粟裕的指揮棒來來去去,疲於奔命,被調動往返行程1000公裡以上,蔣軍官兵苦不堪言。

  原本兵強馬壯的3大兵團,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暈頭轉向,怨聲載道,實力開始削弱,戰前整齊的部署也逐漸錯亂,蔣軍將領內部矛盾重重,大殲滅戰的戰機漸漸出現。

  不過,一些華野官兵對粟裕大兵團作戰的大踏步進退,一時也頗不理解。普通戰士以為,是司令員陳毅在調度,編了順口溜說:「陳司令的電報嗒嗒嗒,小兵的腳板撲撲撲。」粟裕晚年回憶,我們的戰土實在是令人喜愛的,他們渴望著以自己的英勇作戰來換取戰爭的勝利。

  

  【萊蕪戰役中的陳毅,遠處左側為粟裕】

  性情直率的9縱司令員許世友,在一次行軍開進途中突然接到返回原地命令時,在電話裡對粟裕發牢騷:「你們只曉得在地圖上指手畫腳,隨便指一下當兵的兩條腿就要跑上一天一夜,還可能是白跑!」

  這是比誰更有耐心的時候,粟裕異常鎮定,沒有受到這些牢騷話的影響。在陳毅的力挺下,他像獵人一樣在尋找時機,張靈甫的墳墓,在悄悄挖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55年大授銜:主席不當大元帥,粟裕等讓帥自降級,許世友嫌銜低
    部隊間協同作戰,協同指揮的戰役越來越多。而在大規模、大兵團作戰中,官兵間缺少層級區分帶來了諸多不便,容易造成指揮上的混亂,在這種情況下,軍隊正式實行軍銜制的必要性就顯現出來。但解放戰爭早期敵強我弱,後期我軍勝勢凸顯但戰事緊張,所以一直無法騰出精力推進軍銜制。
  • 許世友入住五星級總統套房,提出一個要求,服務員犯難了
    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 毛主席01許世友將軍出身農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很少講究。在穿衣方面,他給人們的印象好像就是一種,就是總穿著軍裝。到了晚年,部隊不給退下來的老將軍發軍裝,他沒少發牢騷。
  • 孟良崮戰役:粟裕五路合圍張靈甫,李天霞見死不救?我看未必
    通過地圖可以發現敵軍的一線進攻部隊沿著公路像一個剪刀形排開,兩邊逐漸合攏。此時在這個剪刀中間的華野只有兩條路,一、集中力量把剪刀的刀刃給他打缺掉;二就是華野自己主動轉移跳出剪刀的範圍(但是放棄山東解放區,那就正中了蔣介石的意圖,所以轉移是迫不得已的下策)
  • 毛主席計劃組建東南野戰軍,由粟裕統帥,但粟裕說不宜組建
    我軍的這些調動,打亂了蔣介石的進攻步伐,蔣介石不得不從進攻東北、華北和西北的部隊中抽調34個整編師79個旅集中在中原防線,並在長江流域加強防禦,解放戰爭從此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1948年新年過後,中央軍委就命令粟裕,率領東南野戰軍第一兵團渡過長江,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轉戰,爭取吸引國民黨幾十個旅的兵力回守長江以南。3月,粟裕率領第一兵團到達河南濮陽地區休整備戰,讓部隊官兵熟悉華南地區的作戰特點,比如華南多山地丘陵,多水田河網,另外城市鄉鎮密布,部隊還必須進行殘酷的巷戰、攻堅戰的演練。
  • 濟南戰役,許世友將軍東西兩線猛攻,直接打蒙王耀武
    說起這場戰役就不得不提我們最為熟悉的許世友將軍,當時許世友將軍接到的命令是短時間必須拿下堅固的濟南城,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濟南城的守軍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王耀武。當時許世友對這場攻堅戰也是必須拿下,當時的國民黨援軍已經被粟裕將軍指揮部隊攔截,擺在許世友將軍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夠短時間內拿下濟南城。
  • 建國後許世友,當20多年地方軍區司令,還當了20多年的京官
    當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籤字,許世友恨恨地說,我還沒有出拳呢,美國佬就告饒了。楊勇開玩笑說,他們可禁不起你許和尚的少林拳。許世友在朝鮮待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回國了,先是擔任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當時的第一副司令員是粟裕大將,司令員自然是陳毅元帥了。
  • 這項任務非常重大,只有派許世友去執行,才最合適
    但熟悉歷史的,都知道,這五個縱隊參戰,是在山東兵團政委譚震林和副司令員王建安的率領下參戰的,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卻沒有參戰。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1948年9月24日,許世友指揮的濟南戰役結束後,主席便開始謀劃淮海戰役,一開始,他沒準備打那麼大,在粟裕的建議下,他把原來的戰役目標擴大,這樣,山東兵團的主力部隊,就要抽調南下,進行戰役準備。
  • 許世友酒量深不可測,紅四軍全軍禁酒,徐老總:許世友可以喝一點
    部隊攻不進四川,許世友就借酒消愁,每日都要喝上幾斤白酒。有一日,敵人陣地正在換防,紅軍得到情報後,總指揮徐向前給許世友發來電報,要求許世友立刻組織部隊,衝擊敵人陣地。據《許世友外傳》中記載:「許世友當時剛喝完酒,一個人坐在指揮部裡,略顯疲憊地看著地圖。
  • 粟裕的槍法有多神,看了這幾件事,有人讚嘆:不愧開國大將
    粟裕,是多位開國大將的首位。因為他在戰場上的戰無不勝,令很多的敵人都聞風喪膽,更是被大家尊稱為「戰神」。可見粟裕打仗的厲害。粟裕以前的很多部下聽說之後,都想要陪同前去。到了一個地方,有非常多的野兔子,旁邊的人一槍就打死了一隻,嚇得其他的兔子瘋狂逃竄,粟裕看了之後,迅速就開了一槍,就看見最快的那隻兔子應聲倒地。在旁邊的王建安等他的部下都非常的讚嘆,連連誇讚。
  • 粟裕大將指揮部隊巧妙作戰,一年粉碎了日軍的清鄉掃蕩行動
    日軍小林師團長對這一行動非常重視,除派出本師團部隊外,又加上3個偽軍師,以及滲透破壞和維持秩序的各色骨幹,共計15000餘人,氣勢洶洶殺奔蘇中。   此時,指揮蘇中根據地軍民堅持抗敵的正是新四軍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未來的解放軍大將。面對嚴重敵情,粟裕召集蘇中區軍政領導人開會研究,分析敵情我情,制定反清鄉掃蕩鬥爭的方針對策。
  • 44年前,他帶兵支援許世友,44年後,許世友幫了他一個大忙
    朋友之間的對話往往都是無聲的,彼此之間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眼神便能明白彼此心中所想。 真正的朋友之間是不圖回報的,因為真正的朋友是一輩子的好兄弟,不論歲月怎麼流逝,時光怎麼變化,彼此心中都會為對方留有一片地方。 都說人生有兩大至高友誼,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
  • 1946~1949:戰爭地圖
    粟裕、譚震林受命華中1945年8月24日,中央判斷日本投降後國民黨軍即將進入京、滬、杭地區,認為「蘇南為南京外圍,在內戰條件下,四面受敵,地形不利,不能長期作為我軍之根據地」。9月下旬,蘇浙軍區部隊北撤,10月3日至8日,蘇浙軍區部隊和地方幹部6.5萬人分批渡江北上,到達蘇中。
  • 揭秘:戰神粟裕建國後「三次擅權調兵」事件真相如何?
    粟裕徵戰半生、戰功顯赫。然而,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上,粟裕卻因「3 次擅權而在軍委擴大會上受到批評」,從此淡出軍隊的核心,直到辭世,在故後10 年才得以平反。那麼,事實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這件事,在1958 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上,被批判為「告洋狀」、「爭權奪利,跑到外國去找點根據。」後來又被無限上綱為「裡通外國」……這些大帽子,如今早已被掀掉了。所謂「越權調兵」中共中央軍委關於調動軍隊權限的規定,粟裕是十分清楚的。
  • 許世友入住超五星級總統套房,卻提出一奇怪要求,服務員忙壞了
    軍裝陪了許世友一輩子,晚年許世友經歷了大裁軍,中央決定不再給退下來的老將軍們發軍裝了,許世友為此沒少發牢騷,說軍裝都不給穿,不如死了算了。在「食」方面,許世友也很少講究,他在自己的院子裡種菜養豬,而且他還喜歡打獵,所以他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是較少的。
  • 和尚將軍許世友,戎馬一生戰功卓著,墓前茅臺堆積如山
    剛正不阿的許世友並不認同軍閥部隊中升官發財的現狀。1979年3月5日,奉黨中央指示我國部隊撤回國內,這也是許世友將軍指揮的最後一場戰鬥。許世友將軍視察炮兵部隊許世友將軍一生不好錢財,不好錦衣玉食和奢靡的生活,唯獨喜愛飲酒,最喜歡喝茅臺酒,一生清廉的許世友將軍公私分明,私人喝的酒和公務用酒分的清清楚楚,一生的積蓄有一大半都花費在了喝酒上
  • 中越戰役,許世友為何堅決要炮平諒山?只因越軍用了這種缺德武器
    不但沒收當地華人財產導致數十萬越南華人被迫逃入中國境內,還出兵侵佔我國領土,在兩國邊境縱容部隊隨意開槍射擊,使邊境居民時刻生活在恐懼之中。中國政府曾經幾次三番發出秘密照會,越方都置若罔聞。忍無可忍的中國決定要教訓這些忘恩負義的越南人。1979年,已經76歲的許世友將軍被任命為對越反擊戰的東線作戰總司令,率領大軍奔赴前線。許世友是什麼人?
  • 豫東戰役中,粟裕出奇兵打開封,其實是4個月前陳賡打洛陽的翻版
    第二日,陳、唐鑑於「部隊尚未集結,僅三、八兩縱亦不宜單獨與敵決鬥,為避免敵人夾擊與爭取主動」,也向中央提出「第一步撤離平漢線,移至襄城潁橋北舞渡之間地區,靠近陳謝部隊集結待機殲敵一路」。——陳賡的建議,獲得了陳士榘、唐亮的呼應。陳賡為何力主相機攻佔洛陽?
  • 毛主席命令華野兩個月殲敵10個旅,粟裕一仗打完,三天完成任務
    一個月前,粟裕剛剛指揮部隊,於1947年1月取得魯南大捷,全殲國民黨軍整編26師、整編51師及曾遠徵印緬的全美式裝備機械化部隊——第一快速縱隊等部5.3萬餘人,創下我軍殲敵記錄。毛主席誇讚為「空前大捷」,嘉獎道:「甚好甚慰。望對有功將士予以嘉獎。」
  • 「示形於南,擊敵於北」,為了迷惑敵軍,粟裕在魯南大擺迷魂陣
    根據敵情,陳毅、粟裕也制定了一份作戰計劃,準備集中50個團先粉碎南線敵軍,作戰意圖是放手誘敵至臨沂以南地區,以一個主力縱隊正面阻擊敵中路部隊,誘使左右兩路敵軍突出,然後集中主力殲滅易於殲滅的一路;此作戰方案偏於保守,在2月3日的嘗試性進攻中敵軍不僅沒有突進,相反左右兩路部隊有向中間靠攏的趨勢;我軍作戰歷來是戰略上以少勝多,戰役上以多勝少,南線敵軍重兵密集不易分割,北線敵軍又趁勢佔領萊蕪
  • 越南最精銳部隊與我軍遭遇戰,許世友:不留一間房子
    「對越自衛反擊戰」分為兩條戰線,一條是西線雲南省,一條是東線廣西壯族自治區,而東線則由大將軍許世友帶領指揮。 1979年3月,諒山爆發激戰。我軍與越南最精銳的部隊「金星師」遭遇戰,許世友:不留一間房子。這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