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期的大總統黎元洪,竟然參加過甲午海戰

2020-12-14 小鎮上的茶餘飯後

黎元洪,湖北黃陂人。中華民國第一任副總統,第二任大總統。是民國初期舉足輕重的一位政治人物,說起來,早年的黎元洪還曾經參加過中日甲午海戰,差點喪命。

1883年,19歲的黎元洪考入了天津北洋水師學堂,開始了為期5年的海軍軍事學習。北洋水師學堂是清末重臣李鴻章開辦的新式學堂,採用英國教學方式。學生畢業後或到北洋艦隊任職,或出洋留學。黎元洪學習輪船駕駛技術,成績優異。5年期滿,黎元洪得到李鴻章的賞識,授予6品頂戴官銜,擔任把總的職務。三年後,再經李鴻章保奏,黎元洪升為千總。在廣甲艦擔任二管輪,由六品頂戴賞換5品頂戴。

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廣甲艦隨北洋海軍參戰,戰鬥中廣甲艦是濟遠號的僚艦,濟遠號後來自行逃離戰場,慌亂中還把揚威號撞傷了,後揚威號快速沉沒。廣甲艦是鐵脅木殼船,平時作為教學使用,當主力艦濟遠號逃跑後,廣甲便在後面尾隨濟遠號一同逃走。廣甲航速慢,火力弱,慌亂中觸礁擱淺。黎元洪最終跳海逃生。

1895年,黎元洪投奔南京張之洞處效勞。張之洞同樣很欣賞黎元洪,委託他修建南京的諸多炮臺。1896年,張之洞回任湖廣總督,黎元洪隨行,於是開始在湖北編練新軍。張之洞看到了日本維新後的成效,於是努力向日本學習軍事變革,三次委派黎元洪到日本考察軍事。從1896年到1911年的15年裡,黎元洪一直在湖北訓練新軍,在湖北新軍中擔任過各類重要的職務,人脈很廣。而且黎元洪有新式思想,對待士兵比較友好,在士兵中口碑不錯。

1911年武昌起義後,各方勢力都急需推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來擔任領導人,於是黎元洪被強迫推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

黎元洪是民國初年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和別的軍閥不一樣的,黎元洪並沒有軍隊的支持,完全是靠資歷混上高位。反對袁世凱稱帝,拒絕了袁世凱的所謂的親王封號,對近代中國的軍事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下野後的黎元洪開辦了多種實業,發展了中國的遠洋貨輪業務。

相關焦點

  • 他是甲午海戰中的「逃兵」,兩次出任大總統,晚年成為大富商
    他是甲午海戰中的「逃兵」,兩次出任大總統,晚年成為大富商 甲午海戰爆發前,李鴻章向各地要求增援,當時他哥哥、擔任兩廣總督的李翰章派了「廣甲」、「廣乙」、「廣丙」三艘軍艦去支援。甲午海戰打響後,「廣甲」號年代最早、裝備最落後,但依然勇往直前,參加了圍攻日艦「赤城」、「西京丸」的戰鬥。
  • 黎元洪曾駕廣甲艦參甲午海戰 臨陣脫逃遭監禁(圖)
    在甲午海戰爆發前,北洋大臣李鴻章向各地要求增援,當時只有他哥哥、擔任兩廣總督的李翰章派了「廣甲」、「廣乙」、「廣丙」三艘軍艦去支援。這三艘軍艦的主要負責人是「廣丙」號管帶程璧光。程璧光之所以成為負責人,是因為他是主動請纓參戰的。他本來是從廣東押運荔枝到北京,給皇上送荔枝的,結果發現朝鮮局勢漸趨緊張,便上書李鴻章,請求留在北洋備戰,於是備受嘉獎,並被任命為總指揮。
  • 他是民國的總統,曾經在海軍服役,帶你走進黎元洪
    這個時候在家中避險的黎元洪成為了最好的人選,於是,這個清朝官員搖身一變,便成了民國總統。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民國總統。1864年,黎元洪出生在湖北漢陽府一個普通家庭,幼年時候的的黎元洪便被親朋好友稱讚為有厚德載福的面相。但事實卻是黎元洪年幼的時候家境卻十分貧寒。迫於生活壓力。父親將家遷到了縣城。
  • 辛亥革命時黎元洪是多大的官,協統是什麼級別軍官
    歷史交替的洪流中,黎元洪的名望很高 對於歷史的選擇,讓黎元洪成為辛亥革命中第一位成為軍政府都督,後來兩次成為了中華民國大總統,其實也有必然性,生於1864年的黎元洪此時已經年近50,早年曾參加過著名的甲午海戰中的黃海戰役,擁有12年的海軍生涯。
  • 他生於1859年:參與過甲午海戰,做過民國將領,活到抗美援朝勝利
    他生於1859年:參與過甲午海戰,做過民國將領,活到抗美援朝勝利薩鎮冰:祖籍山西代縣,出身於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薩氏家族。中國近代著名的海軍將領。薩鎮冰先後擔任過清朝的海軍統制(總司令)、民國海軍總長等重要軍職,還曾代理過國務總理。
  • 歷史的另類臉譜:比肩袁世凱的一代人傑,甲午海戰跳海殉國卻鋃鐺入獄
    然而,作為袁世凱遺書中的3位人傑之一,黎元洪也是「北洋」與「南洋」兩大集團固步自封的見證人。作為廣東水師「廣甲艦」上的五品要員,黎元洪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為北洋水師的戰敗而背鍋。畢竟清朝的三大水師,分別是李鴻章、張之洞以及沈葆楨等封疆大吏分庭抗禮的資本,而即使黃海海戰已經爆發,威海衛要塞危在旦夕,南洋水師與廣東水師也僅僅是坐壁上觀!這種晚清格局中狹隘的門戶之見,遠非一日之寒。
  • 孫中山竟然只是備選!1912年民國大總統4位候選人,誰才是眾望所歸
    導語 人們普遍知道,孫中山是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而後袁世凱玩弄權術,使得孫中山等革命派被迫向他交權,竊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就任臨時大總統。
  • 馮國璋是怎麼當上中華民國大總統的?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歷史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馮國璋的故事,說起來馮國璋,也是民國時期一位非常著名的大軍閥,而且馮國璋還當了一段時間的民國大總統,可以說馮國璋的實力也是非常的雄厚的,那麼問題來了,馮國璋是怎麼當上中華民國的大總統的呢?
  • 民國時期的大總統居然是以賄選的方式選出了的
    起初,為了給他們的軍閥統治披上一層「合法」的外衣,宣布恢復「法統」,擁立黎元洪上臺代行大總統,然而,直系軍閥所謂的「法統重光」,實際是對法律的褻瀆對人民的欺騙。這套把戲玩過之後,他們自認為統治地位已經鞏固,便露出本來的面目,精心策劃由曹錕直接上臺當總統。
  • 甲午口述|廣乙艦管帶林國祥(上):唯一參加過馬尾和甲午兩場海戰的...
    但在123年前,林國祥作為廣乙艦管帶曾勇戰甲午第一戰—豐島海戰,並打出了北洋艦隊擊中日艦的第一炮。在133年前,作為濟安艦管帶參加了馬尾海戰。在143年前,23歲的林國祥成為船政培養的第四位近代艦長,隨即作為琛航號的管駕,參與了對抗日本侵臺事件,往來臺灣和大陸運送兵員和軍火,當時25歲的鄧世昌是他的大副。
  • 中華民國兩任大總統--黎元洪公傳略
    中華民國兩任大總統--黎元洪公傳略
  • 你聽說過民國亂,那你知道有幾任大總統嗎?
    民國大總統是1911年12月—1928年北洋政府時期中國國家元首的稱呼。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方勢力輪流主政中央,說白了就是軍閥政治。除去孫中山以外,從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到國民黨執政時期,民國的總統無一不是軍閥出身,正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
  • 甲申海戰135周年、甲午海戰125周年公祭活動在福州馬尾舉行
    135周年、甲午海戰125周年公祭活動在福州馬尾區馬江昭忠祠舉行。 章盈旖 攝   中新網福州8月23日電 (王曉霞 章盈旖 薛海雲)甲申海戰135周年、甲午海戰125周年公祭活動,23日在福州馬尾馬江昭忠祠舉行。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各級幹部職工代表、青少年代表、海軍部隊代表、甲申、甲午海戰後裔和社會各界人士代表等100餘人參加了活動。
  • 黎元洪發跡
    寒微少年:由漢陽到北塘湖北大悟縣五老山餘脈的南麓,坐落著一個背山面水、風景毓秀的村莊,它就是民國初年顯赫一時的大總統黎元洪的祖居所在地:新城鄉黎家河。黎家河又稱黎河村,原屬黃陂縣境。因黎元洪的祖籍是黃陂,民初有入乾脆就稱黎元洪為黎黃陂。黎氏的祖先據稱是周代黎候豐舒之後。唐代由開封遷安徽,此後又遷江西。據民國三年秋修編的《黎氏族譜》記載,約在明洪武年間,黎家的兩兄弟住在江西豫章(今南昌)的碎瓦墩,長為黎旭,次為黎旦。黎旦生有五子,長子黎舜臣和三子黎舜元後隨伯父黎旭遷往湖北。黎旭先後在黃陵的中和鄉、北黎家樓居住。
  • 民國大總統中的這五位,算是幹得時間比較長的了,最長的有五年
    1912年3月10日,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10日,就任正式大總統,至1915年12月,稱中華帝國皇帝止。黎元洪,湖北新軍高級將領,中華民國第二任正式大總統。在位期間宣布恢復約法,召集過會。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以第一任副總統之職繼任大總統,1917年6月,「府院之爭」中國務總理段祺瑞利用「辮帥」張勳進京,驅走黎元洪。
  • 革命黨人從床下把黎元洪拉出來是偽歷史
    兼任過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和中西關係史的教學與研究。黎元洪:功過參半的「民國第一偉人」「百年前寧靜的一個夜/槍炮聲敲碎了寧靜夜」——《龍的傳人》唱的不是辛亥革命,但此時此刻,用它來提括彼時彼刻,卻是再合適不過。
  • 甲午海戰「致遠」艦沉沒原因有新說
    新近出版《海疆英魂——記甲午海戰中的鄧世昌和致遠艦》一書的作者、大連海軍艦艇學院教授陳明福,日前回家鄉寧波探親時,向記者明確否定了沿襲百年的「魚雷擊沉」說。  1894年9月17日大東溝海戰中,管帶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在艦艇多處受傷、船身傾斜情況下,為保護中彈起火的旗艦「定遠」免受攻擊,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決意與敵同歸於盡,不幸被敵艦擊中沉沒。
  • 甲午海戰,中日雙方的實力有何差距?
    1894年9月17日,清王朝和日本發生了一場海戰,最終以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甲午中日海戰徹底揭開了清王朝變法改革的「遮羞布」。
  • 當年的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海軍艦隊輸在什麼地方呢?
    甲午海戰是鐵甲艦時代,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這場海戰中,被認為實力更強的北洋海軍卻慘敗在日本艦隊手下。 甲午海戰是鐵甲艦時代爆發的最大規模海戰,而在此之前,世界上能夠有研究價值的鐵甲艦時代海戰,只有意奧利薩海戰,這場海戰也是風帆戰列艦時代過渡到鐵甲艦時代的一場海戰,這場海戰之後
  • 四位民國總統最後的歸宿,有一位很特別,每天要叩100個頭
    民國時期出現了很多位總統,他們的卸任或是被迫卸任之後的結局到底怎麼樣,下面我們以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和曹錕為例看看他們最後的歸宿。黎元洪:息影津門。黎元洪,湖北黃陂人,1864年出生,1911年武昌起義被革命軍抓來做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大都督兼總司令,成了推翻封建帝制的領導人,1912年當選為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1916年袁世凱死後繼任大總統。在民國初期政壇上,黎元洪向來是北洋軍閥操縱利用的工具。袁世凱當道時,他被軟禁在大院裡當裝聾作啞的「黎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