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記錄:安德魯 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

2020-12-25 搜狐網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社會記錄》5月31日23:30首播

  影像:

  安德魯: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可不是北京歌劇院,這是一粒種子,一粒猴麵包樹的種子,瞧這樣子,多像歌劇院,我很喜歡這種形狀,在歌劇院投標的時候,我口袋裡就有一粒。

  記者:原來是這種子,給(你靈感)

  主持人阿丘:剛才那位拿著種子的老人叫安德魯,安德魯!——這個名字相信這兩天大夥經常聽到,沒錯,他就是那位法國建築設計師,法國戴高樂機場和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大劇院鏡頭)

  主持人阿丘:上個星期,由安德魯先生設計的巴黎戴高樂機場發生了坍塌事故。

  安德魯鏡頭、事故現場鏡頭。

  主持人阿丘:從常規上來說,調查建築物發生坍塌事故的原因都會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施工質量是否保證、二是設計是否合理,作為戴高樂機場的的設計者,安德魯先生的心情最近肯定不好過,而上個周末發生的一件事情,肯定讓安德魯先生覺得更不舒服。

  畫外音:據《人民網》報導5月28日,法國幾大主流媒體《世界報》、《費加羅報》和《解放報》等均收到一份匿名材料,矛頭直指安德魯,揭發安德魯在國家大劇院設計招標過程中舞弊。事實上,同樣的匿名材料近一年前就已送抵法國司法部門,巴黎法庭當即接手巴黎法庭當即接手,並於去年7月以「濫用社會財產罪」立案,由財政預審法官負責進行偵查。

  主持人阿丘:投標過程中舞弊,被法國當局進行初步調查,那麼調查結果是什麼?換句話說,安德魯在投標的過程中都做了些什麼?咱們國家大劇院的建設單位是不是被他蒙蔽了?—— 《京華時報》沒有作詳細的報導,我們的記者找到了。涉嫌在咱們的國家大劇院投標過程中舞弊!這安德魯跟咱們中國還真是有緣呀,可都不是好事.他設計的機場塌了咱們遇難了同胞,這次又跟咱們大劇院有關.大而且就這大劇院,從它沒誕生就在咱們自己這兒惹來爭議不少,不知這次法國人針對安德魯的調查又會惹出些什麼.

  一段同期

  主持人阿丘:祁歡老師曾在法國進修,了解法國的司法制度,這兩天也留意過法國當地媒體對安德魯被調查這一事件的報導,知道安德魯被有關當局初步調查意味著什麼。不過,在請祁老師為我們介紹情況之前,我想先跟您說一說下國家大劇院從設計招標到現在的經過,了解這個經過會才能理解律師的觀點。來一起回顧一下.

  (解說)1958年,周恩來總理提出建設國家大劇院,並批示,地址「以在人民大會堂以西為好」,國家大劇院的建設被列入「十大國慶工程」。但由於受當時經濟條件限制,這一工程未能實施。1997年10月 中央決定在人民大會堂西側空地儘快興建國家大劇院。1998年4月,公開進行建築設計國際招標國家大劇院,計劃投資25.5億元,在招標過程中,共收到69個方案,其中國內32個,國外37個,安德魯的方案中標,預計造價為45億。

  主持人阿丘:安德魯提供了一個什麼樣的方案呢?回憶一下剛才他手裡的那顆種子,國家大劇院的外觀,就像那顆猴麵包樹種。

  安德魯:這就是我們在投標時提交的畫面,在競爭時,我們就是這麼構想的,水面上探出一個球,它固定的兩部分,由玻璃隔開,最終這個想法,被接受了。

  畫外音:這是我們的記者兩天前拍攝的,正在施工當中的國家大劇院,劇院表面將會貼上一層閃閃發光的金屬,國內的媒體把劇院的造型形容成是一顆閃亮的 「鳥蛋」,鳥蛋的四周都沒有門,而是環繞的水池,觀眾要從水池外的地下通道進入同樣在地下的大劇院。

  主持人阿丘:幾乎就是從宣布招標結果的那一天開始,安德魯方案就遭到了廣泛的質疑,50多名中國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院士,以及一百多名建築師,聯名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要求廢除安德魯的設計方案,他們認為,無論是從建築的外觀還是功能上來說,這個設計都是非常不成功的。

  藝術理論家 蕭墨:我認為建築和周圍環境協調,這是對建築師,一個起碼的要求,它一個體量太大,一個形式上太突然,跟周圍建築沒有任何聯繫,所謂協調就是說,一個東西,和另外一個東西協調,應該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兩個之間又有差異,是對立統一的,現在看來,它和周圍環境,只有對立沒有統一。(劇院和人民大會堂的關係鏡頭)

  清華教授 彭培根 :安德魯那個東西,就是將來你在景山上面,看下來的話,(其他建築)都是跟中國文化,跟紅色中國,共產黨革命有關係的,只有它是一個光禿禿的,大的,亮得不得了的,一個金屬球,說得不好聽是,外太空掉下來的一個大雜種。

  藝術理論家 蕭墨:它的穹隆頂是個,外凸的一種曲線,也就是曲線是向外拱的,我們的紫禁城的,包括天安門,還有紫禁城,新華門這些建築,它的屋面是凹曲的,向裡面凹的,雖然都是曲面,曲的方向不一樣,這也是不統一,顏色也不統一,我們的天安門,是黃瓦,是紅牆,白色的臺基,它這是,完全是光滑的一種金屬球。

  主持人阿丘:話說到這,我為您介紹一下安德魯這個人,這個人是全世界都知名的建築設計師,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他的作品,咱們國內的上海浦東機場、上海東方藝術世界等都是他設計的,他的設計風格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大膽、前衛,反傳統。剛才那兩位專家提出的,建築物與周圍的環境是否協調的問題,安德魯有自己的看法,而國內也有一部分專家贊同安德魯的看法。

  安德魯:首先我並不認為人民大會堂代表了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沒有什麼可以取代它的位置。實際上人民大會堂在中國傳統建築的基礎上融合了很多西方的建築元素。這是一種融合,那是一個時代。這是那個時代的建築,但是我們不能說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築。我們只能說屬於某一個時代的建築風格。我看到一些中國人,到麥當勞去吃飯,他們穿著,中國生產的運動鞋,牛仔服,也沒見他們,穿著長袍馬褂,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吸收著,新的知識信息,我為什麼要設計,一個屬於長袍馬褂,那個年代的建築呢,另外還有人居然認為,建築是靜止的,那麼我怎麼能用水泥,來建造一座,中國傳統的建築呢,傳統的中國建築,是用木頭和石頭,蓋成的,可不是鋼筋水泥,所以無數個理由,告訴我,我不能這樣做,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中國傳統風格裡。

  清華大學教授 吳耀東:那麼我是覺著故宮是,明清那個時代的,歷史的一種反映,毫無疑問,那麼人民大會堂呢,是50年代中國,那段十大建築時期的,那種歷史的一種反映,那麼談到今天的國家大劇院,國家大劇院建設要到21世紀,這樣一個始點建設出來,那其實我想反問一個問題,你覺得再蓋成,一個像人民大會堂,或者像故宮一樣的房子,在旁邊好嗎?

  清華大學教授 吳家煥:在這個地方現在加入,這麼一個(建築)進來了,它又藏在人民大會堂的後面,不是在主要路面上,也不是在廣場的正面,有這麼一個,我覺得有了變化,有變化的和諧,矛盾的統一,矛盾的和諧,差別的和諧,這種很可貴很好。

  安德魯:有些人覺得我設計這個屋頂純粹是出於美觀,或者是一時的心血來潮,那他們就錯了,我並沒有。在其中融入我個人的東西,也許有一點。但是在設計時,我首先考慮的是要通過某種手段通過這個作品為人們做點什麼。

  主持人阿丘:剛才那幾位專家和安德魯本人的觀點,我覺得他們說得都很對,都很有道理,但是誰更有道理,最後只能由建設方選擇了!

  周慶琳:(業主委員會)我覺得安德魯的作品基本上還是屬於理性的,你比如說現在大家對這個殼到底是有用沒有用,這個問題爭議很大。實際上我覺得,你仔細分析來講我覺得這個殼是不能缺少的。而且它這個殼的功能是,它的下邊是什麼呢,它下邊是,幾個觀眾廳的休息廳。大家知道每個劇院它外面都有休息廳,那麼這個休息廳,他怎麼處理呢,就是他把它扣在殼的裡邊了。他不是說把它(放置在外),實際上我就說,每一個建築它都有這麼一個外殼,只不過形式不一樣,有的是方的,有些是長的,那麼它這是個圓的。

  主持人阿丘:最後的結果是,安德魯自己根據這些質疑的意見進行了很多修改,2000年4月,大劇院破土動工了,但是,即使在動工之後,關於設計方案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於是,在動工之後三個月的時候, 國家大劇院停工待命,向社會各方,尤其向有關專家徵求修改意見。

  清華教授 吳耀東:那時候有一年的爭論和討論期,包括這個論證可行性研究。當然在我看來,因為正好那段我在法國,在一起做這個,跟安德魯一起做國家大劇院這個初步設計,我恰恰覺得是那一年讓整個國家大劇院的設計完善了起來。

  解說:安德魯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設計方案,而持反對意見的專家們繼續堅持自己的看法,一年多以後的2001年12月,國家大劇院在不同意見的紛爭中正式動工,2003年12月,大劇院工程封頂,金屬大鳥蛋的造型開始呈現在人民大會堂的西側。

  主持人阿丘:大劇院已經封了頂,可以說工程建設已經接近尾聲了,就在這個時候,上個星期,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發生了坍塌事故,而機場的設計者,正是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安德魯。據大劇院業主委員會介紹,事故發生的時候安德魯在北京,第二天,他就返回法國,配合有關當局對坍塌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而就在他回法國的幾天之後,當地的媒體開始登出報導,說安德魯涉嫌在大劇院招標的過程中有舞弊的行為,曾經被初步調查!那麼,這個調查的結果怎麼樣,這件事情對安德魯本任何國家大劇院的建設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主持人阿丘:根據這位專家說的看法,目前並不能斷定戴高樂機場的事故是否跟安德魯的設計有關,更不能斷定安德魯在中國國家大劇院的投標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去年七月份就開始的調查到現在才被媒體報導,恐怕是因為安德魯在最近幾天成了焦點人物。那麼,我們的國家大劇院,它的建設有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呢?

  施工現場

  王爭鳴 業主委員會黨委書記: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因為我們的工程一切還在照計劃進行。所以那邊的事故對我們的工程進展不存在任何影響。當然這件事情也對我們更加敲響了警鐘,儘管我們對這個質量一貫是高度重視,但是這個事故發生了以後我們會對這個質量安全會更加重視。

  解說:王爭鳴書記說,目前施工已經進入後半階段,工人們正在給大鳥蛋貼上金屬片和玻璃片。

  王爭鳴 業主委員會黨委書記:一個是給它「穿外衣」,還有一個就是給它「裝內臟」,就是這些機器設備的安裝,另外還得在裡頭給它「貼表皮」,就是內部裝修。

  主持人阿丘:我們對王爭鳴書記的採訪是在媒體報導安德魯涉嫌在國家大劇院投標過程中有舞弊行為之前,媒體作出報導以後,我們的記者又找到了王爭鳴書記。

  電話採訪王爭鳴:

  記者:您對媒體這兩天關於安德魯的報導作何評價?

  王:這是一個好幾年就已經說的問題了,這是個很無聊的問題,完全是,

  記者:真實性如何評價?

  王:你想啊,幾年就說過他的真實性會怎麼樣呢

  記者:就是說這個問題不存在是嗎?

  王:那當然啦,幾年前就說過的問題,如果是真的能耗到現在嗎?所以這是一個很無聊的問題。

  記者:對媒體的做法有何評判?

  王:媒體嘛,我們覺得可以不理睬它。

  記者:對安德魯本人你們是什麼樣的態度,是信任還是不信任?

  王:我們對他當然是信任的,至少到目前為止信任。

  主持人阿丘:業主委員會對安德魯持信任態度,看來,大劇院的建設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除非法國當局在調查之後認為對機場事故有安德魯的責任,或者他們發現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安德魯在投標中的舞弊行為。好,有關安德魯,大劇院的報導今天就到這裡。希望日後還可以為大家提供更多的消息。我們更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是僅僅是有關科學探索,藝術追求的爭論。謝謝收看《社會記錄》!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社會記錄》周一至周五23:30首播,次日4:40,15:30 重播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保羅·安德魯辭世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保羅·安德魯辭世   2007年9月25日,中國國家大劇院首度亮相,也使保羅·安德魯——從包括10個國家、36個設計單位、69個競標方案、著名建築設計師雲集的殘酷競爭中成功突圍的建築設計師,再次成為全球建築界和文藝界矚目的焦點。安德魯以「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為理念,設計了這座被譽為「水上明珠」的中國國家大劇院。
  • 處女作出版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一直想成為作家
    處女作出版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一直想成為作家 2008年03月10日 10:12 來源:東方早報 「我在中國國家大劇院建設的十年中,從來沒有停止思索,這本小說是我這十年在中國沉思的產物。」安德魯這樣形容這本他自己目前唯一出版的小說的誕生,雖然這本小說的內容可能和中國毫無瓜葛。出版社為這本小說的定位是「新小說」,對此安德魯倒並不否認這一有點「過時」的寫作手法,「可以稱它是新小說。」安德魯說,「這本書在講什麼我也說不上來,可能是長篇詩歌,也可以是小說,但重要的是那是我寫的。
  • 他的「玻璃蛋」曾飽受爭議,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保羅·安德魯逝世
    他最為國人熟知的作品,是酷似「玻璃蛋」的中國國家大劇院。他和上海也有不解之緣,為上海設計了浦東國際機場一期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其中,浦東國際機場一期是他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件作品。
  • 安德魯揭秘設計靈感:國家大劇院不是巨蛋,是種子
    中新網10月17日電 中國國家大劇院的造型設計,自法國設計師安德魯(Paul Andreu)的「巨蛋」造型在2002年中標後,幾乎陷入海內外的一致爭議中。香港《文匯報》報導稱,今年的中秋節,國家大劇院試演,設計師安德魯適時到訪北京,與記者對談被忽略了的國家大劇院的秘密。
  • 國家大劇院設計師:中國天壇「高」於杜拜塔
    2010年3月3日晚,北京,夜色下的國家大劇院。他就是法國建築大師保羅·安德魯,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或許也是世界上最有爭議的設計師。安德魯的文學作品也同樣令人捉摸不透。他的新作《房子》,被中方出版社稱為自傳,但他卻更認同其為一部自傳小說。  對此,日前在滬接受記者獨家專訪的安德魯,笑稱是把自己比作「房子」。現實中的他,則對中國古代建築讚譽有加,甚至直言,在他心裡,中國的天壇在建築學上的地位高於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塔。
  • 國家大劇院官方悼念:再見安德魯,感謝你為我們帶來「水上明珠」
    而對於中國人民而言,保羅·安德魯最為大家熟知的設計作品無疑是國家大劇院。2007年9月25日,在中國最重要的道路、「神州第一街」長安街的核心,醞釀時間近半個世紀、施工時間近六年的中國國家大劇院,首度亮相即驚豔了北京、中國乃至世界。
  • 大師隕落 |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辭世
    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1938年7月10日於法國波爾多出生,1961年,他畢業於巴黎綜合理工學院。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保羅·安德魯在中國最有名的建築就是國家大劇院。國家大劇院2007年9月建成,雖然從設計方案公布開始,曾受到指責,認為與周圍原有建築不相符,不過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標誌性建築之一。
  • 國家大劇院設計者保羅·安德羅逝世 享年80歲
    從那以後的40年間,他擔綱了世界各地多處機場的設計,包括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機場、埃及開羅機場、坦尚尼亞三蘭港機場、汶萊機場、中國浦東新機場等。即使2004年曾因戴高樂機場2E候機廳的坍塌事故而飽受非議,安德魯仍被認為是過去幾十年來最成功的機場建築師之一。除機場設計外,安德魯因2007年落成於北京的國家大劇院而為中國人所熟知。
  • 廣州大劇院設計者:建築詮釋社會的複雜
    比如,前不久,扎哈從中國南方的廣州上陸中國,出席遲遲才舉行的廣州大劇院的開幕大派對,然後北上京城,這和她七年前因為後來流產的北京物流港項目設計北上大不一樣。上次只是在業界舉行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對話中國」的活動,那時她在中國暫露風採,大多數人還是通過傳媒來了解她,而這次受歡迎的程度非同以往。
  • 國家大劇院的「中國爹」談「巨蛋」誕生趣事
    現為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築師,國家特許一級註冊建築師。2000年11月被建設部授予「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所以我們國家要引進一些國際頂尖的藝術演出,就必須建設大劇院。  國際招標推翻傳統民族風格  這樣到了1990年,文化部重新提出建設大劇院,成立了籌建辦公室。直到1998年,成立了國家大劇院建設領導小組和業主委員會,先是組織了一次全國範圍的設計競賽,有二三十家單位參加,最後前兩名是清華和北京建築設計院,兩個方案都還是傳統民族風格的。
  • 國家大劇院:何以改寫北京中心的政治空間?
    在天安門廣場這個體現著國家意志神聖感與崇高感的規訓空間裡,這樣一個人畜無害的「鴨蛋」靜靜躺在廣場一角,以其親切舒緩的造型與親水空間釋放著廣場遊客的壓抑感與渺小感。本文認為,建築師安德魯在設計國家大劇院的過程中已經超越了一個普通建築師對建築本身的考量,而是在為中國首都的政體空間提供一種來自西方民主社會的改造,而對這一改造的接受,正體現了當今中國政治意志的現代意識與開放意識。
  • 泰山大劇院設計者保羅·安德魯離世,我們或多或少都與他有過交集
    而在中國,安德魯最早的一件作品是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然後又設計了三亞鳳凰機場。他也因此被認為是過去幾十年來最成功的機場建築師之一。保羅·安德魯的作品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曾榮獲許多國際建築大獎。在建築環境、建築形體塑造、建築象徵性和光線的巧妙運用上有著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
  • 保羅·安德魯影響中國建築:從國家大劇院開始,仿古大屋頂被拋棄
    Paul Andreu 保羅安德魯的名字對於如今的中國人或許並不陌生,他設計的北京國家大劇院方案曾經飽受爭議,大多數人用」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國家大劇院,這座建築是中國新古典建築和現代建築的分水嶺,也就是從這座建築開始,北京城乃至全中國,拋棄折衷的仿古大屋頂建築,接納現代建築。
  • 保羅·安德魯在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等都曾受爭議
    保羅·安德魯在中國也完成了很多著名的建築作品,中國國家大劇院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安德魯在中國最有名的項目是飽受爭議的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廣州新體育館等。 建築風格——新現代主義 上世紀60年代末,西方建築界質疑那種純工業主義的理性所表現出的排斥傳統、民族性、地域性和個性的所謂國際式風格,開始反思現代主義。
  • 國家大劇院為何建在"水面"上 設計師揭密含義
    歷時6年,投資30多億元的中國國家大劇院今年6月15日拆除圍擋,正式全景亮相於北京長安街的南側;9月25日,《紅色娘子軍》、《天鵝湖》、《江姐》等七部涵蓋了歌劇、芭蕾、京劇等各大表演藝術門類的劇目在國家大劇院試演中「登臺」。
  •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師直面建築與耗資爭議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師保羅·安德魯出席論壇,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安德魯設計的建築都堪稱完美經典,然而這些傑作卻因投資過大的問題往往而引起人們不小的爭議。安德魯在接受騰訊世博關於建築與環保、耗資等問題的專訪時說,以一種模式去定論所有問題是毫無意義的,生活在變,不應該單純以節省資源的故有眼光來看待所有建築的存留與拆除。一座建築,只要它真正使公眾受益,就應該得到人們的肯定。
  • 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者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去世
    而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亦出自其手。保羅安德魯設計的蛋殼造型國家大劇院。1999年,保羅安德魯以蛋殼造型,獲選為位於北京的國家大劇院設計競圖案,當時曾引發軒然大波,有輿論稱他忽略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開工儀式被迫取消,還有100多位國家級院士、建築學家與工程學家聯名抗議,要求停工。
  • 國家大劇院的設計師去世了,那顆「種子」如今成了北京的符號
    生前曾因修建巴黎戴高樂機場名聲大噪,中國國家大劇院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日前,安德魯還曾出席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在巴黎蓬皮杜的個人回顧展開幕式。>在中國,安德魯最為著名的建築就是2007年落成於北京的國家大劇院。
  • 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去世 曾主持設計中國國家大劇院
    中國國家大劇院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0月8日,保羅·安德魯還參加了蓬皮杜藝術中心為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舉行的晚宴。據媒體報導,當晚他面露疲態,面對記者時也顯得十分虛弱。保羅·安德魯1938年7月10日出生於法國波爾多市附近的岡戴昂(Caudéran),1961年,他畢業於巴黎綜合理工學院。
  • 國家大劇院及其風水(組圖)
    巴黎機場出事,由同一建築師、法國人安德魯設計的中國國家大劇院也被發現安全性有問題。我建議拆除蛋形圓頂,保留三個劇院和音樂廳骨架,費用不會超過五億元。  自從蛋形國家大劇院的設計權被法國建築師安得魯輕取之後,中國建築界掀一陣狂風,設計人員一窩蜂往安得魯之路擠,個個語不驚人死不休、人人追求視覺刺激,以為另類、新穎就是美。然而,安得魯設計巴黎戴高樂機場前不久發生坍塌,也爆出他在國家大劇院的設計競賽中涉嫌舞弊和行賄的傳聞,人們又頓覺天昏地暗,認為天安門廣場聖地粘了一個汙點。然而,從邏輯上說,巴黎機場出事,北京大劇院未必也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