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志
近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54.5億美元,同比增長33.25%,已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與國內遊戲市場上騰訊、網易等巨頭佔據明顯優勢地位不同的是,海外市場上,新興遊戲廠商表現亮眼。
出海收入持續增長
《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銷售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走出去」依然是國家、企業關注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我國遊戲企業尤其是新興廠商在海外市場表現搶眼。近日,市場研究機構APP Annie最新發布的2020年11月中國廠商出海收入榜單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FunPlus、莉莉絲、米哈遊,而老牌遊戲廠商騰訊、網易名列第四、五名。
FunPlus、莉莉絲、米哈遊均已在國內外市場推出多款遊戲產品,尤其是今年以來,米哈遊旗下《原神》、莉莉絲旗下《萬國覺醒》等產品在海外市場表現亮眼,讓幾家公司成為出海收入榜中的常客。據記者統計,FunPlus今年共有5個月位於出海收入榜榜首,而莉莉絲僅在今年10月份跌出前三名,今年1-4月,莉莉絲曾連續4個月蟬聯該榜榜首。
除了FunPlus等廠商外,近兩年頻繁出現在出海收入排行榜前20名的,還有多家專注海外遊戲市場的新興遊戲廠商在列,表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
「國產遊戲出海經歷了從山寨化、高仿山寨到精品化的過程,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已經形成了良性的遊戲小生態,形成了新的協作關係,最終產品也越來越優質,出現了《原神》等優質作品。」量江湖聯合創始人史建剛表示。
「現在國產遊戲在設計、品質、商業化上都做得非常好,商業化又表現在本地化、運營精細化、買量多元化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優秀,當然這些好遊戲也都掙到錢了。」史建剛表示。
海外「船小好調頭」
在國內,擁有雄厚資金和技術實力的老牌遊戲廠商,牢牢佔據著優勢地位,但為何海外市場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情況?
「老牌大廠在國內的版號儲備非常豐富,其他中小遊戲廠商沒有這樣的儲備,如果在海外不努力,就可能面臨生存危機,在生存面前,中小廠商自然會更努力拓展海外市場。」在資深遊戲從業者孫峰(化名)看來,新興廠商出海實力強於傳統廠商,與版號限制下遊戲廠商的選擇有關。
史建剛也認為,新興遊戲廠商出海,是遊戲版號限制以及中國工程師紅利結合的產物。「遊戲版號審批的限制,導致遊戲產能無法在內部消化,出海就變成了不得已的被動選擇。」
「中小廠商有自身的優勢,它們很多都是專注一個國家,能夠摸清玩家的心理和需求,同時海外發行經驗豐富;而大廠都是工作室制,經常是各顧各的。海外可以說是『船小好調頭』,『大船』反而會動作遲緩。」孫峰表示。
在產品層面,不同於老牌廠商「先國內,後海外」的市場戰略,很多新興廠商的產品從立項開始就面向海外玩家,其產品更符合海外玩家的需求,自然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績。
「海外一些爆款往往是不太重度的遊戲,現在在海外比較火的那幾個品類,無論是騰訊還是網易都比較缺失。大廠有固有的思維模式,比如他們就想做MOB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遊戲),其他遊戲可能沒有太多的熱情。」孫峰認為,未來新興廠商在海外的優勢可能持續領先。
目前,國內主流遊戲廠商均將全球化作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戰略,隨著全球化戰略的推進,中國遊戲廠商在海外市場的份額,或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