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把遼闊的西伯利亞納入版圖

2020-12-12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西伯利亞,位於亞洲北部,是一片面積遼闊、物產富饒的土地。作為中國人的後花園,歷史上西伯利亞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西伯利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的勢力範圍。但雖然西伯利亞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中國實際上一直沒有對西伯利亞進行過有效的管轄,即使被劃入版圖的黑龍江流域,中國對當地的管理其實也是很疏鬆的。那麼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把遼闊的西伯利亞納入版圖?

這主要和西伯利亞惡劣的氣候有關。西伯利亞地處亞洲北部,緯度較高,所以氣候較為寒冷。西伯利亞地域溫差很大,越往北越冷,不過即使最溫暖的南部,氣候也是非常寒冷的。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冬天氣溫普遍在零下二三十度,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區能達到零下六七十度,暖氣管道都能凍裂了。我們都知道東北冷,但西伯利亞比東北還要冷,而且冷得多。可以想像一下西伯利亞有多冷,環境有多惡劣。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以當時的生產和禦寒能力,普通人到西伯利亞根本生活不下去,僅僅當地零下幾十度的氣溫你就扛不住。即使已經適應當地環境的土著部落也只能在西伯利亞南部活動,過著非常艱苦單一的生活。

同時,由於氣候寒冷,光熱不足,所以西伯利亞農業生產條件很差,絕大部分地區都不具備農業生產條件。即使條件好一些的遠東地區南部,也只能種一些土豆、向日葵之類的耐寒作物,而且只能一年一熟,如果遇上霜凍等天氣,很可能會顆粒無收。這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是不可想像的。當時可沒有現代大棚技術,也沒有什麼像樣的耐寒作物,如果想在西伯利亞立足只有兩條途徑。一種是像當地的土著居民一樣過原始的採集、漁獵和遊牧生活,一種是從內地千裡迢迢的向當地運糧食。毫無疑問,哪一條都行不通。中原王朝的核心在中原和江南地區,有的是肥沃的土地,連臺灣和海南都懶得開發,別說荒涼寒冷的西伯利亞,就是白給都不要。

由於中原王朝對西伯利亞不感興趣,所以他們一直沒有向西伯利亞擴張。實際上,大部分中原王朝也沒有能力向西伯利亞擴張,因為中間隔著強大的遊牧民族。即使中原王朝徵服了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由於無法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轄,所以和西伯利亞並沒有多少交集。也只能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他們才會把西伯利亞無意的帶到中國的版圖。但對於遊牧民族而言,他們同樣對寒冷荒僻的西伯利亞不感興趣。否則他們不會千方百計的想要南下,因為西伯利亞環境太惡劣了。當然,雖然遊牧民族不感興趣,但畢竟他們仍然有一些部民在當地活動,當地的土著居民也表示臣服,所以理論上來講,西伯利亞也算是他們的屬地,起碼可以稱得上是他們的勢力範圍。直到俄國人到來,西伯利亞一直是這種情況。

在俄國人到來前,西伯利亞中部和西部散居著大量的遊牧和漁獵民族,其中主要是蒙古人,包括準噶爾、杜爾伯特、布裡亞特等等。而東部稀疏的分布著索倫、楚科奇、雅庫特等一些土著部落,雖然這些部落人口不多,但活動範圍很大,往往一個幾百人的部落活動範圍可達數萬平方公裡。但不管怎麼說,他們也算是西伯利亞的主人。不過有個地方比較特殊,那就是西伯利亞的東南亞,因為那裡屬於中國的領土,歸清政府管轄。清政府控制著貝加爾湖到外興安嶺以南的遼闊土地,在控制線的外圍還有很多依附於清政府的部落。實事求是的說,直到清朝前期,中原王朝在西伯利亞的實際控制範圍僅限於西伯利亞東南部的貝加爾湖和外東北一帶。不過雖然中國控制的外東北和貝爾湖地區只有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但卻是整個西伯利亞最溫暖溼潤、最適宜居住的地區,所以才會遭到俄國人的覬覦和垂涎。

不過這種宜居和富饒也只是相對的,因為即使外東北也遠遠不能和溫暖富庶的中原和江南地區比,否則滿清不會舉族入關,把偌大的東北搞得和無人區一樣。主要是中原的花花世界太好了,所以滿人連老家都不要了也要向南遷徙。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誰願意在條件惡劣的山溝溝裡討生活。說白了,就是南方的條件更好,所以對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的吸引力太大了。其實俄國人也是如此,他們為了財富和土地向東擴張,雖然他們佔領了遼闊的西伯利亞,但他們也在西伯利亞不適應,也對西伯利亞不感興趣,他們也希望尋求更加溫暖肥沃的土地。西伯利亞條件太惡劣了,所以他們才會千方百計的入侵黑龍江流域。而清政府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去,所以別說西伯利亞,即使東北他們都不願意待,因此便宜了俄國人。在西伯利亞冰天雪地流浪的俄國人見滿人舉族入關,所以他們趁虛而入,一步步佔領了外東北。

實際上,俄國人的目的遠不止於此,他們的目標是更加溫暖富庶的東北和內地,所以才有了瘋狂的「黃俄羅斯計劃」。如果沙俄的黃俄羅斯計劃成功,俄國人還會繼續南移,他們也會對西伯利亞不屑一顧。只是由於清朝中後期由於形勢所迫清政府解除了邊禁,很多百姓為了生存闖關東,充實了東北的人口,才阻止了俄國人南進步伐,使得俄國人沒能吞併東北。日俄戰爭後,俄國人被趕回了遠東,所以塌下心經營外東北。至於西伯利亞,也不過是二戰後,由於發現了油氣等資源,俄國人才開始重視的。否則,西伯利亞還是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說到底,就是中國的條件太好了,所以沒有必要也沒有動力去向西伯利亞擴張,滿人連老家東北都不要了舉族入關,他們更不可能會對西伯利亞感興趣。如果西伯利亞像中原和江南那樣溫暖富庶,早就成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了。

參考資料:《雅克薩之戰歷史回顧及啟示》、《尼布楚條約》、《十七世紀俄國在西伯利亞的管理》、《關於俄國徵服西伯利亞問題的研究》、《俄國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古代守著西伯利亞幾千年都沒有將其納入版圖?
    文:林森西伯利亞(Siberia)是俄羅斯境內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
  •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統治者,為何對廣袤的西伯利亞視而不見?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為了追求文治武功開疆拓土的豐功偉業,不斷的向外拓展自己的統治領域,這一點在由遊牧民族建立的大元王朝身上顯現的極為明顯。根據史料記載,元朝疆域西起額爾齊斯河,東至鄂霍次克海,南至緬、泰北部,北達北冰洋,版圖可謂空前絕後。
  • 歷史上時為領土時為屬國的朝鮮半島為何最終沒能納入中國版圖?
    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朝鮮半島有時被中原王朝直接統治,像漢武帝滅亡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置了遼東四郡;有時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像唐朝時的新羅。但最後,朝鮮半島沒有併入中國的版圖,成為了獨立的王國。這是為什麼呢?這實際上與中原王朝的性格有關。
  • 為什麼強大的中華帝國沒有將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之內?
    翻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從夏朝開始直到鴉片戰爭前夕,其國力都是超級大國,作為絕對的東亞霸主存在,實力遠超周邊的落後國家。作為東亞秩序的主導者,沒有將日本納入版圖可以理解,畢竟在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不發達的古代,跨海作戰的風險是巨大的,元世祖兩次遠徵日本失敗就是例子。
  • 中國為什麼沒把朝鮮完全納入版圖?國力、文化?原因是它?
    我們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中國版圖曾經非常廣大,東到勘察加半島、白令海、鄂霍次克海,西至西亞,西南至高黎貢山, 南到南越半島、南海。那麼,和我們近在咫尺的朝鮮半島,歷史上為什麼沒被我們完全徵服呢?原因很複雜,我們先看看朝鮮的歷史。
  • 蘇聯為什麼沒有將蒙古國最終納入自己的版圖?
    但是,在後來,蘇聯已經對蒙古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的前提下,它又為何始終沒有去徹底吞併蒙古國呢?    首先,我們回首蒙古國獨立的過程,就會發現它與蘇聯之間曾經的微妙關係。事實上,從16世紀起,沙皇俄國就已經對西伯利亞地區與蒙古地區虎視眈眈,所以,在雍正五年,中俄倆國籤定的《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克圖界約》中,雖然俄國從表面上,也承認了蒙古應該屬於清朝的管轄,但同時它又竊取了在恰克圖地區和外蒙古地區通商貿易的很多特權。
  • 庫頁島納入到中國版圖之後,是如何失去的?
    ,在歷經千難萬險將其納入中國版圖之後,最終又被別人收入囊中,這就是庫頁島。近代學者石榮暲的《庫頁島志略》中,歸納了古代庫頁島的名稱就達到十五個。我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對庫頁島的稱呼也多達十餘種。  不僅在我國庫頁島的「曾用名」很多,在俄羅斯和日本,庫頁島的名稱也不少。日本先後稱庫頁島為「哈喇土島」(意為女真人的土地)、「唐戶島」(意為中國的門戶)、「唐人島」「柄太島」「柯太島」等。
  • 越南曾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何沒有像雲南一樣被納入版圖
    文/寂寞的紅酒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北部,是中國的鄰國。歷史上,越南還曾是中國的一部分。秦漢時期,越南和雲南一樣,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直到唐朝時期,越南仍然是中國的一部分,歸安南都護府管轄。不過,幾經波折,越南卻脫離了中國,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雲南則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為什麼古代中國不把朝鮮半島併入版圖?
    X 為什麼古代中國不把朝鮮半島併入版圖 已輸入0字 發表 接著這個問題請教您哈,我一直感覺很納悶,為什麼朝鮮半島沒被歷史上的中央王朝納入版圖呢
  • 納入到中國版圖的庫頁島,是如何一步一步失去的?
    在一望無垠的東北大地,曾有一座資源豐沛、幅員遼闊的島嶼,在歷經千難萬險將其納入中國版圖之後,最終又被別人收入囊中,這就是庫頁島。近代學者石榮暲的《庫頁島志略》中,歸納了古代庫頁島的名稱就達到十五個。我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對庫頁島的稱呼也多達十餘種。不僅在我國庫頁島的「曾用名」很多,在俄羅斯和日本,庫頁島的名稱也不少。日本先後稱庫頁島為「哈喇土島」(意為女真人的土地)、「唐戶島」(意為中國的門戶)、「唐人島」「柄太島」「柯太島」等。
  • 中國消失的版圖:西伯利亞曾是中國領土!無人區內發現唐朝宮殿!
    中國消失的版圖:西伯利亞曾是中國領土!無人區內發現唐朝宮殿!西伯利亞在最早其實並不是俄羅斯的領地,而是中國的領土哦,這是由於幾年前考古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一座古城,它在很早之前被地震和大火損毀,科學家對其進行還原後發現這座古城的外形與故宮極其相似,推斷這裡曾是中國的領土。具體情況是怎麼回事呢?等小編為朋友們細細講解。
  • 版圖專題 | 中國版圖的歷史演變
    當代中國版圖就是伴隨歷史朝代的更替和各民族的交融與發展,逐步發展而成的。公元前221 年,秦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定都鹹陽(今陝西鹹陽東北)。秦始皇通過推行郡縣制等一系列措施,不斷鞏固、擴展疆域,最終形成了一個東到東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達南海的帝國。在這片遼闊的疆域內,各民族不斷交融、發展。
  • 自古朝鮮就向中國稱臣納貢,為什麼皇帝們不把它納入中國版圖呢?
    古代皇帝的主要政績裡也包括拓展疆域,中國古代史上中國向北擴張過,向南拓展過,向西攻略過,但是跟中國東北接壤的朝鮮為什麼沒進入中國的版圖呢?這個國家歷史上好像一直在被欺負,元朝時期,中國甚至都遠徵過日本,為什麼沒把朝鮮收復了呢?
  • 中國歷代王朝為何都不往西伯利亞拓展空間?
    如果仔細去翻看中國古代史,自然就會發現中國歷代王朝,版圖面積是不斷拓展的。原先只是侷促在黃河中下遊,漸次往東北、南方和西北等地發展。由此逐漸構建了中國的領土。不過很多人都會發現,那就是西伯利亞並不在內。
  • 古代緬甸的國力有多強大?把泰國全境納入版圖,還打敗了大清王朝
    但是古代的緬甸跟今天的緬甸相比簡直是兩回事,古代緬甸的國力相當強大,尤其是在18世紀,絕對是稱霸東南亞的強大國家。強大到什麼程度?18世紀的緬甸通過戰爭,把強大的鄰國泰國納入自己的版圖,與此同時還打敗了中國大清王朝。
  • 富饒的西伯利亞在古代到底屬不屬於中國
    文/寂寞的紅酒 西伯利亞位於亞洲北部,總面積接近1300萬平方公裡,是一片面積遼闊、資源豐富的土地。西伯利亞蘊藏著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寶庫。西伯利亞豐富的資源讓各國豔羨不已。不過這塊富饒的土地歷史上由於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被很多人視為中國的故土。
  • 吐蕃國力強盛,為何沒有把隔壁富饒的印度納入版圖
    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吐蕃軍隊已經打到了恆河畔,為何沒有趁機把印度納入版圖?首先,吐蕃看不上印度,起碼可以說對印度不感興趣。對於吐蕃人而言,溫暖溼潤、肥沃富饒的西北草原和富庶的中原及四川地區才是他們的目標,因為那裡不僅有大量的人口和財富,而且氣候適宜,他們不僅能夠在當地長久地待下去,甚至可以非常滋潤的生活下去。
  • 西伯利亞的名字咋來的?中國古代的一個民族,讓這裡有了名字!
    提到俄羅斯,人們就會想到西伯利亞。那麼,西伯利亞這個名字是咋來的?和中國古代一個民族有關係!西伯利亞絕大多數被俄羅斯控制,但是西南有一小塊在哈薩克斯坦。 西伯利亞名字的由來,與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鮮卑族有著很大的關係。根據資料記載,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形成烏桓族和鮮卑族,受匈奴奴役。後來,鮮卑族興起,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
  • 無邊無垠的苦寒之地西伯利亞
    俄羅斯幾乎獨佔西伯利亞,僅在西南有一小塊在哈薩克斯坦。 儘管西伯利亞冬季酷寒,但卻是古代許多強悍少數民族的搖籃。 匈奴、鮮卑、突厥、韃靼、蒙古及女真等等各種民族都是從西伯利亞崛起的。 如今西伯利亞人口約3789萬,俄羅斯人佔80%以上,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約佔5%,其他有科米人、雅庫特人、圖瓦人等。
  • 臺灣是如何納入中國版圖的?清朝的貢獻不可磨滅
    當時孫權派出的海軍雖然沒有找到亶州,但是卻到達了夷州,並且在此駐紮了一年,後來因為水土不服而撤回。這表明,孫吳試圖將臺灣島納入版圖,只是時機遠未成熟。從這裡可以看出,隋煬帝也試圖將臺灣納入版圖,但是隋煬帝只希望臺灣臣服,並沒有在島上實行管轄的意思。因此,隋朝軍隊在島上劫掠後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