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沒把朝鮮完全納入版圖?國力、文化?原因是它?

2020-12-13 資深人士說文史

我們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中國版圖曾經非常廣大,東到勘察加半島、白令海、鄂霍次克海,西至西亞,西南至高黎貢山, 南到南越半島、南海。那麼,和我們近在咫尺的朝鮮半島,歷史上為什麼沒被我們完全徵服呢?原因很複雜,我們先看看朝鮮的歷史。

唐代疆域圖

在中國歷史上,漢代、唐朝,曾經真正統治過朝鮮,剩下的時間裡,朝鮮大多都是作為藩屬國。春秋戰國時期,商朝後裔建立的箕氏朝鮮,控制朝鮮北方,箕氏統治中心在遼東,北朝鮮只是邊疆區,南部朝鮮更是荒涼。

戰國末期,箕氏被燕昭王奪取遼東及鴨綠江東部沿海的一部分領土後,箕氏又向朝鮮南部擴展,建立了衛氏朝鮮。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可能因為朝鮮太過於荒涼而放過了朝鮮。到了漢代,衛氏朝鮮雖然臣服漢高祖,但是阻撓朝鮮南方的三韓部落向漢朝進貢,其實就是維護自己在朝鮮半島的霸權體系。漢武帝一氣之下,發兵滅了衛氏朝鮮,在朝鮮中北部設立了四個郡(立樂浪、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正式將北朝鮮納入中國版圖。之後中央王朝對朝鮮,包括東北在內都沒有形成有效控制。

漢代疆域圖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沒有得到實際的利益,只是取得了表面的臣服。後來高句麗崛起,唐朝薛仁貴東徵高麗,將朝鮮半島重新納入中央勢力範圍。之後,又一度失去控制,直到元朝,對朝鮮的控制時間稍微長一點。唐代以後,中國少數民族政權也多次進攻朝鮮,例如高麗契丹戰爭、高麗蒙古戰爭、後金高麗戰爭等等,但是朝鮮始終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僅僅成為藩屬國,沒有像漢朝、唐朝那樣納入中央管理。除此之外,就是蒙元時代了。

薛仁貴劇照

從文化上看,朝鮮半島一直都屬於大中華文化圈,文化習俗很多都是相通的;從文明程度來講,都屬於農耕文明,佔領朝鮮可以直接奪取耕地,從地域來講,朝鮮不像西域突厥,距離長安洛陽都很近。

但是,為什麼,朝鮮半島沒有真正地被納入中國版圖?其一,中國很少侵略他國。打匈奴、蒙古以及塞外胡人等,都是為了防守,他們翻過長城姦殺掠奪,無惡不作,他們打中國能得到實際的利益。中國打他們基本什麼都撈不到,要馬糞、羊皮、還是蒙古馬,我們沒有什麼需要從那裡得到的,中國的反擊純屬是為了自保。朝鮮半島的勢力,他們打不過中國,也不騷擾中國,也沒有大面積耕地,沒有值得中國需要的必需品,古代中國長時間佔據朝鮮是虧本買賣。

漢武帝劇照(陳寶國飾)

其二,朝鮮半島在較早的時間內,形成成熟穩定的國家,不類似於蒙藏新疆這些偏遠地區,雖然地處偏遠,但是人口稀少、文明程度低,民族眾多,形成不了強大的凝聚力,戰鬥力,古代中國出師比較容易。反之,朝鮮也是偏遠地區,但是人口相對稠密,形成相對獨立的國家,具有一定的戰鬥力。中國不是大規模出師,往往敗多勝少,如果大規模出師,即使勝利了,付出的代價也大,與獲得的利益往往不成正比,反而不如納入藩屬國經濟實惠。

其三,無論是高句麗、三韓政權,進入封建社會較早,文化程度也較高,但是從來沒有像匈奴、突厥、契丹、女真、滿族這些少數民族政權一樣大規模的入侵中原王朝。朝鮮政權對中原政權威脅,遠沒有那些少數民族威脅大,不是中原王朝打擊的對象。

秦始皇劇照(張豐毅飾)

還有一個最重要原因,朝鮮的情況跟越南很類似。中原王朝要統治越南,中間隔著廣西,廣西本來就民族眾多,山多林密,歷來就不安定,中原王朝只有先解決廣西之後,才能從廣西去安定越南。朝鮮的情況更甚,中間隔著遼東,遼東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強大的政少數民族政權。例如,鮮卑、匈奴、女真、契丹、滿族建立了多個強大的政權,遼國、金國、元朝、以及後來的清朝就不用說了。中原地區不可能越過遼東去解決朝鮮問題。所以,遼東少數民族政權,客觀上也是朝鮮維持自己的獨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朝鮮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三面環海,內部多山的半島,人口集中,使他們易守難攻,進入封建社會較早,文明程度高的情況下,更容易走上自己的獨立文明之路,從而未被納入中華版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強大的中華帝國沒有將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之內?
    翻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從夏朝開始直到鴉片戰爭前夕,其國力都是超級大國,作為絕對的東亞霸主存在,實力遠超周邊的落後國家。作為東亞秩序的主導者,沒有將日本納入版圖可以理解,畢竟在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不發達的古代,跨海作戰的風險是巨大的,元世祖兩次遠徵日本失敗就是例子。
  • 自古朝鮮就向中國稱臣納貢,為什麼皇帝們不把它納入中國版圖呢?
    古代皇帝的主要政績裡也包括拓展疆域,中國古代史上中國向北擴張過,向南拓展過,向西攻略過,但是跟中國東北接壤的朝鮮為什麼沒進入中國的版圖呢?這個國家歷史上好像一直在被欺負,元朝時期,中國甚至都遠徵過日本,為什麼沒把朝鮮收復了呢?
  • 歷史上時為領土時為屬國的朝鮮半島為何最終沒能納入中國版圖?
    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朝鮮半島有時被中原王朝直接統治,像漢武帝滅亡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置了遼東四郡;有時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像唐朝時的新羅。但最後,朝鮮半島沒有併入中國的版圖,成為了獨立的王國。這是為什麼呢?這實際上與中原王朝的性格有關。
  • 為什麼古代中國不把朝鮮半島併入版圖?
    X 為什麼古代中國不把朝鮮半島併入版圖試過了,沒成功。 漢、隋、唐不是都試過麼?
  • 朝鮮半島上的都督府,唐朝國力最鼎盛的象徵
    在萬曆年間正式開始實施,進攻朝鮮。朝鮮王朝迅速向明朝求救。為了將這些倭寇徹底打敗,明朝動用了當時最精銳的部隊——戚家軍。很快,日本被打敗,豐田秀吉去世,朝鮮在此後的數百年,沒有遭到日本或者其他外族人的入侵。而最著名的,最為大眾所知的,莫過於1950年—1952年的抗美援朝戰爭。這場戰爭的勝利成為了中國東北邊境安全的絕對保證。
  • 古代緬甸的國力有多強大?把泰國全境納入版圖,還打敗了大清王朝
    18世紀的緬甸通過戰爭,把強大的鄰國泰國納入自己的版圖,與此同時還打敗了中國大清王朝。 公元1767年,孟駁發動決戰,攻佔阿瑜陀耶王朝國都阿瑜陀耶,成功滅掉阿瑜陀耶王朝,徵服了泰國全境,這是古代緬甸國力最強大、疆域最遼闊的時期。 緬甸入侵泰國的同時,也入侵中國雲南,挑起中國和緬甸的邊境戰爭,當時統治中國的大清王朝不能容忍天朝上國被邊陲小國入侵,因此乾隆皇帝派大軍反擊緬甸,史稱「清緬戰爭」。
  • 吐蕃國力強盛,為何沒有把隔壁富饒的印度納入版圖
    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吐蕃軍隊已經打到了恆河畔,為何沒有趁機把印度納入版圖?首先,吐蕃看不上印度,起碼可以說對印度不感興趣。對於吐蕃人而言,溫暖溼潤、肥沃富饒的西北草原和富庶的中原及四川地區才是他們的目標,因為那裡不僅有大量的人口和財富,而且氣候適宜,他們不僅能夠在當地長久地待下去,甚至可以非常滋潤的生活下去。
  • 元朝的版圖為什麼沒有被完全繼承?明朝丟掉了多少土地?
    當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北奴兒幹都司納入版圖也算彌補了西域的缺憾。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對於完全繼承元朝版圖顯然有心無力如果按照朱元璋起兵的口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來說,明朝已經基本達到了目的。對家天下形勢的明朝來說,皇帝的意志基本上就是國家的意志。所以朱元璋起兵的目的可以解讀為把元朝驅逐會草原老家,恢復漢家在中原的統治。
  • 中原王朝為什麼不吞併朝鮮,是朝鮮太窮嗎?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漢唐盛世還是元清入主中原,唯獨與我們近在咫尺的朝鮮,始終沒有被中原王朝納入版圖,大多是作為附屬國存在。那中原王朝為什麼向東西南北拓展到極致時,卻沒有一個朝代想要完全吞併朝鮮呢,是朝鮮太窮嗎?還是應有原因。其實,窮只是一點,還有很多因素在,都使得中原王朝對吞併朝鮮沒興趣。
  • 為什麼中國古代守著西伯利亞幾千年都沒有將其納入版圖?
    文:林森西伯利亞(Siberia)是俄羅斯境內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
  •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拿下朝鮮?韓國網友:他們兵力弱,打不過
    在很多人眼中,中國的版圖似乎從來都是如今那支「亞洲雄雞」的模樣,其實並不是那樣,早在商朝時期的中國其實規模很小,能夠有如今的版圖可以說是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打拼的結果,歷朝歷代的皇帝有的為我們開疆拓土,有的為我們守衛家園,中國能有如今世界第三大的國土,實屬不易。可是從地圖上來看,朝鮮半島這塊地圖最多也就是中國的附屬國,為何中國沒對他們下手呢?
  • 外國畫的明朝和清朝版圖對比:清朝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日本畫的明朝地圖韓國畫的明朝時期地圖不過在疆域上,明朝兩朝就有著完全不同的狀態。明朝是農耕民族建立的王朝,因此明朝基本將東亞大陸的農耕區佔據了,只剩下越南和朝鮮。明朝在巔峰時期的版圖,也就東到朝鮮,西到吐蕃(吐蕃宣慰司,位於甘肅寧夏),北到奴兒幹,南到交趾,大約700萬平方公裡,這個數據僅僅維持了20年。
  • 此國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歷史上兩次入侵中國,二戰時成日本幫兇
    蒲甘國王向忽必烈稱臣,元朝將緬甸中部設置為「緬中行省」,納入元朝版圖。後來為了便於管理,又將行省撤銷,改為臣屬關係。沒過多久,緬甸發生了分裂,原蒲甘王朝的貴族們擁兵自立,建立了多個撣邦。這些撣邦為了獲得元朝的支持,紛紛納貢稱臣,元朝則給予這些撣邦官職和封號,這種臣屬關係一直保持到元朝終結。
  • 庫頁島納入到中國版圖之後,是如何失去的?
    奇聞觀止 舉報   在一望無垠的東北大地,曾有一座資源豐沛、幅員遼闊的島嶼,在歷經千難萬險將其納入中國版圖之後
  • 朝鮮王朝為什麼在14世紀以後對中國實行「大事」的國策?
    它屬於儒家的外交理念,也是東亞地區重要的外交思想之一。1884年12月15日,日本《時事新報》也將朝鮮王朝500年的對華國策表述為「大主義」。之後,這個概念逐漸傳播開來。那麼問題來了,朝鮮王朝為什麼會選擇如此卑微的國策呢?直接原因當然很簡單:中國國力太強,是朝鮮絕不能輕易得罪的對象。
  • 盤點中國版圖的歷史變遷,中國疆域的擴張你都了解多少
    上一篇我們講了中國近代史版圖的變遷,有看官在評論區留言說話題太沉重,讓人感到壓抑。確實,近代中國積貧積弱。丟失了大片領土,版圖縮水了近900萬平方公裡。作為中國人我們一定勿忘國恥,牢記使命,努力奮鬥。這一篇,筆者就不講太沉重的話題了,就輕鬆一點吧。我們常說我們是炎黃子孫。
  • 緬甸曾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印度為何沒有把緬甸納入其版圖?
    英國人靠著自己的槍炮和靈活的外交策略,使處於鬆散和割據狀態的土邦政權名義上納入英國女王的殖民版圖,為印度繼承英國殖民遺產奠定了基礎。而緬甸在英國殖民以前是作為獨立的王國存在,英國人為了吞併緬甸地區,對緬甸發動了三次戰爭,最終佔領了整個緬甸。而作為緬甸的宗主國,中國(大清)對英國的入侵通過外交途徑表達了強烈的抗議,弱國無外交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抗議無效。
  • 越南曾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何沒有像雲南一樣被納入版圖
    文/寂寞的紅酒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北部,是中國的鄰國。歷史上,越南還曾是中國的一部分。秦漢時期,越南和雲南一樣,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直到唐朝時期,越南仍然是中國的一部分,歸安南都護府管轄。不過,幾經波折,越南卻脫離了中國,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雲南則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納入到中國版圖的庫頁島,是如何一步一步失去的?
    在一望無垠的東北大地,曾有一座資源豐沛、幅員遼闊的島嶼,在歷經千難萬險將其納入中國版圖之後,最終又被別人收入囊中,這就是庫頁島。一、 亞洲最東邊的寶島在我國最東部,有一座神奇的島嶼庫頁島,它坐落在黑龍江入海口以東,東面和北面毗鄰鄂霍次克海,西面和南面迎向日本海。如今,這座南北長984千米,東西最寬達160千米島嶼歸入俄羅斯版圖,稱之為「薩哈林島」( 日本稱之為「樺太島」)。
  • 為什麼古代不將韓國徵服併入版圖?
    古代時還真看不上朝鮮(韓國)的版圖。③中國從未將朝鮮(韓國)版圖併入中原王朝主要是朝鮮半島太窮了。土地貧瘠、資源稀少,對大中原的作用不大,所以沒有吞併,而作為藩屬國存在。清朝時期朝鮮也是附國。①朝鮮半島漢化程度比較高,與中原在一個文化層面上的國家,不屬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敵對面的文明。中原王朝看著朝鮮半島覺得小老弟平時挺聽話的,也不惹事,還能聊到一起,就不併入自己版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