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家有學童 ,作者學姐
之前給大家實勘了「赤小+29中」學區的琅琊新村和西康新村,有些家長可能對於這個雙學區組合還不太熟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單聊聊關於這個雙學區,順便再帶大家實勘一下周邊的其他小區。
學區介紹
1.簡介:
赤小於1964年建校,坐落在鼓樓區中心地帶,民國建築的使館區內,作為南京一所古典風韻與現代氣息完美融合的省實驗小學,比較受關注的是赤小對其他兩所相對弱勢學校的合併,分別於2012年、2015年合併了虹橋小學和山西路小學。
2.成績:
經過幾年的磨合期,赤小也一直保持著穩定上升的趨勢,在近幾年南外錄取成績中:2017年南外錄取2人,2018年錄取4人,2019年錄取6人,2020年錄取4人,在名校雲集的鼓樓,赤小已然佔據一席之地。
3.師資生源:
赤小非常鼓勵教師進行各層次的學歷進修及參加各類培訓外,而且為了讓學生學到更加純正的英語,採用校教師與外籍教師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赤小生源基本都是周邊機關單位及科研單位家庭子女,以及購買學區房的中產家庭。
4.直升學校:
赤壁路小學直升的初中有4所之多,分別是29中,50中,寧海中學和南大附中,而這4所學校的成績大概情況是29中>50中≥寧海>南大附中。
市場當中最受歡迎的,同時也是價格最高的是「赤小+29中」的雙學區組合,從施教區整體來看,赤小本部周邊多是29中雙學區房,本部校區在民國建築群之中,環境十分幽靜,價格高也在情理之中。
學區實勘
赤壁路:
小區目前在售戶型以三房為主,總價比較高,比較適合學區+改善的客戶。
赤壁路小區就在赤壁路小學的正對面,中間一條巷子非常幽靜,不管是學校還是小區,建築都是民國風,尤其是赤壁路5號、7號等作為民國建築,都是名人故居,已經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一般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大門都是緊閉的,這一類的建築風格也都一樣,小編轉了一圈,也只看到其中一個大門開著,裡面的建築設計看起就是民國小洋樓的感覺。
民國建築對面的房屋設計就比較現代化一點,有的是單獨的兩層小別墅形式,有的就是多層小區。
以其中一個號為例,房子本身還是很老的,但是外面有刷新過,看起來還是很新的,小區內車位寥寥無幾,樓層也比較低,
當然,這邊的房子都是鮮有出售的,如果能住在這裡,先不說學區好不好,就居住體驗來說,絕對是一級的。
馬鞍山:
馬鞍山路上的小區目前二手房單價差不多在7-8萬/平,50-60平左右小兩房的價格大多在400-420萬左右。
馬鞍山路的房子也比較少,毗鄰琅琊新村、西康新村,建築風格也和他們相似。翻新過的房屋顯得更加精緻,道路乾淨,環境優雅,居住舒適度高。
多層高樓,不成型小區,但是一般都有門禁,沿路設有停車位,居住人群較少,整體素質高。
小區環境好,綠化率高,周邊配套設施齊全,屬於鬧中取靜,而且房屋樓間距大,光線好!
寧夏路:
寧夏路的單價雖然比上面小區低一點,但是小區戶型整體比馬鞍山路要大一些,因此總價上要貴幾十萬不等,目前大多都在450萬+。
寧夏路的街道人流量比較少,道路乾淨整潔,綠化也很多,靠近西康新村,多層高樓,也是鬧中取靜的好居所。
小區一圈都有圍牆護著,外牆翻新過後更加亮眼,周邊綠化也是顯而易見。
寧夏路小區分布較廣房源數量多,以13號附近的房屋為例,內部為單行道,多建在臺階上,不方便停車,電動車之類的可以暫時停放在樓下。
以上都是「赤小+29中」比較熱門的小區,居住環境都非常好,鬧中取靜,適合學習,好的環境加上好的學區,這邊的房源價值也一目了然,如果有意向的可以考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