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不斷發展與進步,人民生活品質得到極大改善。「民以食為天」,作為食物的主要供給處,菜市場也在跟隨時代的腳步逐漸革新。近年來,網紅菜市場開始受到廣大群眾的關注,時尚的裝修,支付的便捷,配套設施的完善,讓網紅菜市場變成了新一輪的打卡地。1.具備剛性需求特性的傳統菜場已落後「菜市」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的定義為:「集中出售蔬菜和肉、蛋等。
副食品為主的市場」,是一座城市裡必不可少的地方。無論我們每天工作如何忙碌,最終都要回歸到最本質的生活——飲食。因此,儲存著新鮮蔬菜與肉禽蛋類等食品的菜市場,成為了人們生活剛性需求的供應點。
傳統菜場優勢1、經營方式靈活;2、蔬菜、水產等商品新鮮程度遠遠高於超市;3、設施簡單,租金低,商品成本低
4、蔬菜、水產不易出現假冒偽劣。
網紅菜市場,是應運時代而生的產物。從2002年起,北京在「流通現代化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導下開始對三環內農貿市場的改造,並決定大力發展超市、便利店、社區菜店等設施,隨後各一線城市紛紛效仿。北京、上海的馬路菜市場和一些老菜市場也從2005年起逐漸消失,菜市場更新換代項目正式開啟。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國恩格爾係數(食品佔居民支出比例)也在不斷下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消息顯示,2018年中國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達到了28.4%。這意味著,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經從最開始吃飽穿暖的脫貧流轉換成外在享受的小康流。網紅菜市場將商品、服務與視覺集為一體,甫一出現就收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在保證菜品新鮮、價格低廉的原始條件下,其裝修與服務,也更加貼合新新人類的審美與追求。創新菜市場的轉型,是無法貼合大多數人的需求導致的,傳統菜市場的弊病,在新型網紅菜市場的成功攻擂下,已逐漸改善。
2.溯源
■網紅菜場鼻祖——北京三源裡菜市場
▼營業地點:三源裡菜市場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順源裡,隸屬於左家莊社區經濟管理中心。▼始建時間:1992年10月
▼營業面積:1560平方米
▼項目定位
三元裡菜市場除了網紅菜市場的共性以外,還有很多個性因素。由於靠近使館,這裡的很多客戶來自世界各地,因此買到進口食材和調味品並不是什麼難事,因此在這裡,人們不僅能買到大白菜胡蘿蔔,還能買到新鮮的羅勒和迷迭香等西餐調味品。
▼周邊建設●主要為新源裡、三源裡、順源裡社區1萬餘戶3萬多居民及周邊的崑崙飯店、長城飯店、京城大廈、幸福大廈、亮馬河大廈等飯店、餐廳和百餘個社會單位主要的農副產品購物渠道,形成了輻射方圓近2平方公裡的本地區必不可少的農副產品市場。●2013年,三源裡菜市場由於「消防設施不符合要求」停業改造70天後,進入了運營階段。隨後搖身一變,成為了朝陽群眾口中的「網紅菜市場」。
▼主體業態:蔬菜、水果、鮮肉、水產品、副食調料、糧油、麵食茶葉、百貨及日雜等。
▼設計特色:三源裡菜市場只是網紅菜市場最開始的雛形,儘管種類繁多,這裡的裝修與物品擺放的方式更多還是參照之前傳統菜市場的模式,一戶一家,各家菜品基本趨同,消費者只針對價格進行挑選。3.盤點特色上海案例
■藝術結合小花園——愚園路公共市集
▼營業地點:長寧區愚園路1088弄宏業花園內
▼始建時間:2019年2月28日▼營業面積:1200㎡
▼項目定位:愚園路公共市集遵循「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定位,在追求「精緻」和「時尚」的同時,還需調和原著居民的「煙火氣」,是集藝術與生活為一體的社區場景式服務。
▼設計風格●宏業花園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約在1900年前後),內原有建築多為富商們按喜好參與興建,因此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風格,既有獨立式花園洋房,也有聯列式花園別墅及石庫門老式裡弄住宅等建築,是一處有著百年歷史的花園住宅區。
●菜場區使用不同的馬賽克拼接,巧妙地將菜場各個功能分隔開。銀色鋼柱在上空交錯,田園風格顯露無遺。
▼主體業態市集一樓主打社區食堂、社區菜場、社區配套服務等,如弄堂老麵館、耳光餛飩、山東水餃等特色小吃店,還有顧爺叔修鎖、小趙裁縫鋪、小吳鞋匠鋪等便民生活店鋪,以及設計時髦的社區菜場,讓附近居民生活更方便。二樓為社區藝術活動空間,為社區居民及周邊白領提供各類藝術展覽,目前主要由粟上海社區美術館、LUNA DANCE STUDIO和亦安畫廊組成。▼特殊服務在愚園路公共市集,老年人憑藉老年卡或身份證可在老年自助餐點享特定折扣優惠;便民生鮮超市在特定區域將為老人提供免費配送服務。■最古老菜場——永年菜場▼營業地點:黃浦區(原盧灣區)永年路58號
▼始建時間:1979年
▼營業面積:1000平米▼設計特色由專業設計師全力設計的小而美的菜場,布滿小清新元素。對於外店招門頭的設計主要是傳達「鄉野氣質」。石棉瓦楞板被作為背景肌理使用在外門頭店招上,而該材料是過去農村房的常見屋頂建造材料,屋頂與門頭,石棉瓦楞板的場所影射,將「城市鄉野」印刻於魔都街巷。
▼主體業態:傳統市場內容,即生鮮蔬果類產品。在永年菜場中,各類食品被劃分到不同的區域,以類超市擺放方式將其歸類,解決了傳統菜市場存在的管理不規範與規劃不合理的問題,讓市民在菜場中能夠快速準確走到需要的區域。
■面積最大小夜市——黎安集
▼營業地點:閔行區秀文路550號▼始建時間:1994年▼營業面積:約15000平米,約300米長購物步道貫穿了秀文路和黎安路▼設計特色:北歐清新風的生鮮區有著統一而完整的設計,實現了視覺上的協調和一致,但每家又不失一些小特色。黎安集還有一個別稱——「菜場小夜店」。入夜,滿眼星空、綠植,還有整排的手繪塗鴉牆、小彩燈以及一排排隨風舞動的五彩風車,一樓更有「河道夜市」:香鍋店、粥粉店、燒烤店、麻辣燙,美食多到令人目不暇接。▼項目定位:集農產品銷售、休閒娛樂、便民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市集。▼主體業態:黎安集分為生鮮區、小吃百貨區、南北休閒廣場、河道景觀區及空中花園五大區域。
■文化豐富菜場—— 九華鄰裡中心
▼營業地點:長寧區安順路與凱旋路交界處▼營業面積:總建築面積3000多平米,分上下兩層。▼設計特色:店內裝修明亮整潔,暗灰色的牆面襯託著生鮮的靚麗色彩,現制現售的面點區域則採用透明玻璃作為窗口,簡單大方。▼主體業態●主體功能位於一層,設有咖啡烘焙、書吧、場景廚房、烹飪教學、鮮花花藝、洗衣、修理等綜合社區服務,兩個露天活動場所與底層兩個共享教室,可與區文化部門、街道社區組織策劃,開展演出、舞蹈、教育、培訓、宣傳、展示、展覽等各類活動,亦可成為老年活動、親子活動的場地。●二層的「美天智享生活」平臺實現了傳統實體菜市場和網際網路的結合。消費者除了可以進行基本的副食品採購外,也會更多接觸到基於副食品而衍生出的各類生活服務項目,社區服務逐漸融入線上線下。二樓菜場的水產區布置也非常精緻,以水藍色為主調,天花板的圖案與下方的水產品相輔相成,體現出新鮮活力的感覺。▼項目定位
除了O2O模式,鄰裡中心推出了嶄新的購物體驗「不停車購物Drive-thru」。消費者可以駕車通過鄰裡中心的專用通道,直接前往取貨窗口提取之前訂購的商品,或「現場下單、現場取貨」。
最吸引人的是,目前九華鄰裡中心入駐了全國第一家「節氣非遺」主題店—— 廿四文化空間,顧客將有機會體驗節氣活動,以及相關主題的文化體驗課,是個適合周末的好去處!
■科技前沿菜場 ——美天AI菜場
▼始建時間:2018年11月▼營業面積:1380平米▼設計特色:木條不規則搭制的天花板,牆體以暖色為主,貨架使用黑色細腿多層的結構,使菜場整體看上去溫馨又品類豐盛。▼主體業態:美天芙蓉江菜市場一樓是具有「五統一」管理模式的2.0版標準化菜市場,二樓是品鮮區域,提供中西簡餐、現場加工等,並設有共享餐廳供顧客使用。▼項目定位:作為一家AI菜市場,美天菜場門口立了一個白色機器人,這個迎賓機器人不僅可以引導市民進入菜市場,將來還可以辦理會員註冊。除生鮮產品擺放有序、價格親民外,這裡更吸引人的是菜場內的智慧應用,比如用於「刷手」支付的自助設備。在菜場入口右邊是AI超市,通過綁定支付寶後現場刷手,就可以直接進入超市,付款時可以選擇「刷手」或掃碼支付,購物流程非常簡單。4.新型連鎖案例解析
■連鎖式菜場 ——萬有集市
在浦東新區商城路,有一家萬有集市,這家集市與之前的菜場或集市都有不同。這是一家連鎖集市,在上海已有多家分店,並預期在未來兩年全國布點100家實體商業。▼營業地點:浦東新區商城路357號▼營業面積:使用面積近3000平米▼項目定位集「煙火味、好滋味、人情味」為一體,打造以菜場為核心的社區服務中心,即「菜場+商業配套+社區活動中心」的全新生活模式,為周邊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務。菜場二樓陸家嘴街道鄰裡中心——複合功能的「社區客廳」,設有8個不同功能的共享空間,成為周邊百姓健身、學舞蹈、喝咖啡、理髮美容、上烘焙課,甚至聽講座、開Party的公共空間。
▼設計特色
萬有集市商城路店從裡到外用原木板搭建的空間,更為時尚整潔,所有商戶統一菜價,統一收銀臺支付,菜場外圍設了一圈牛肉麵大餅油條小吃店、咖啡館、麵包店等網紅餐飲。
▼周邊建設周圍聚集了中糧海景一號、菊園、仁恆、江臨天下等高檔住宅區,及東園、東昌等老小區,辦公樓林立。▼主體業態菜場升級版、便民簡餐、鄰裡中心三大功能。萬有集市連鎖式發展的支撐條件
一、模塊化程度高
萬有集市的模塊化非常強,可因地制宜,根據不同服務半徑、不同目標受眾,不同存在形式,提供適合的服務內容。與此同時,這種模塊化還表現在根據不同物業形態,提供特色及個性化解決方案,具備快速複製能力。
二、服務集成一體化萬有集市將單一的服務業態,像菜場、兒童教育、餐飲、乾洗店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業態經過專業的定位組合,將傳統租賃模式轉化為合作經營模式,在線下平臺進行展現。管理過程中,規劃設計、功能布局、形象展示、裝修監管等一併統一,通過標準的管理作業流程、商品質量控制體系、服務要求以及篩選機制實現渠道優化。三、O2O智慧升級萬有集市正在搭建「萬有」線上平臺,讓商戶上線,並在大數據支持下精準掌握客戶需求,提高客戶忠誠度和用戶粘性。當線下到線上、線上至線上實現雙向聯通後,萬有集市可給社區用戶提供更好的購物和社交體驗。菜市場的升級換代還在進行中,未來又會出現怎樣的新模式,還未可知,但可以明確的是,人民生活正在隨著這些基礎設施的改進,而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