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行動支付網
6月13日下午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查通過「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連通」)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開業申請,並向其核發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
這標誌著美國運通成為國內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獲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的外卡組織。
2019年6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銀聯獲得了《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印發後的首張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據了解,《決定》於2015年6月1日起實施,要求在我國境內從事銀行卡清算業務,應依法取得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成為銀行卡清算機構。
此次獲得許可證的連通是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和連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國境內發起設立的合資公司。獲得許可後,可在我國境內拓展成員機構、授權發行和受理「美國運通」品牌的銀行卡。
簡而言之,「美國運通」品牌的單標人民幣銀行卡馬上就要發行了,那麼消費者申請之後將要如何使用呢?
卡片和受理終端的認證、改造
從理論上而言,美國運通品牌的人民幣卡想要進入市場,需要從卡片到受理終端進行全鏈路的檢測認證和改造。
據某終端企業人士向行動支付網透露,「國內銀行卡和受理終端都是採用的PBOC技術標準,而包括運通在內的國外卡組織採用的是EMVCo的技術標準。因此,針對國內特殊的情況,連通會把這兩個應用整合起來,做一個『連通』標準的統一認證。」
「不過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政策標準制定下來,因此具體細節方面還不是很清楚,可以肯定的是連通會制定專門的指導文件用於檢測認證。」
據央行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2362.96萬戶,聯網POS機具3089.28萬臺。而這些幾乎都是基於銀聯標準的受理終端,面對已成定局的POS市場,連通想要重新布置其「美國運通」品牌的POS機具難度是非常大的。
「在央行標準的基礎上,要受理人民幣運通卡,重新布置POS機具倒也不至於,但是至少終端要進行固件升級,將美國運通的應用加入其中,然後開放美國運通的卡BIN,以匹配卡片受理就可以了。」某接近卡組織人士向行動支付網表示。
藉助銀聯網絡快速擴張?
但據十字財經報導,連通在境內的人民幣業務可能會採取「臺灣模式」,清算轉接交給銀聯,連通主要負責銀行卡品牌的運營。
所謂的「臺灣模式」,指的是在臺灣,美國運通、萬事達卡、Visa等各個卡組織可以獨立發卡,但是清算轉接由臺灣聯合信用卡中心集中處理。
如果沿襲到境內,連通與銀聯的合作可能會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商戶-收單-銀聯-連通-發卡行。是否會採用「臺灣模式」模式可以暫且不談,但連通與銀聯合作的消息也得到了多位業內人士的肯定。
「美國運通想要比較快速地覆蓋更多的受理場景,藉助銀聯的受理網絡顯然是最合適的選擇。」該業內人士向行動支付網表示,「銀聯會給連通建設一個專門的清算系統,藉助銀聯的網絡進行清算,運營交給連通。」
「這也非常有可能是連通能率先拿到牌照的原因之一。畢竟自建清算系統會需要更多的資本注入和更長的時間,而按照規定除了一年左右的籌備期,企業應在取得清算牌照之日起6個月內,正式開展銀行卡清算業務。」他補充道。
本質上,連通和銀聯在國內市場存在著直接的競爭關係,表面上確實無法撼動銀聯的地位,但清算市場的開放即意味著,接受多元化與市場競爭的挑戰。
對於消費者而言,無論連通是與銀聯合作,還是採用自主建設清算網絡的形式,在體驗上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無非是拿著「美國運通」的卡去帶有「美國運通」標誌的POS機上消費即可,只不過藉助銀聯網絡那將會使其受理環境得到快速地擴張。
藉助巨頭二維碼切入線下市場
連通獲牌後的第一時間,美國運通官方微博公布了首批合作的銀行、收單機構名單。其中包括工、農、中、建、交等五大行,招商、中心、廣發、民生等股份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等城市行在內,均將作為美國運通在華的合作發卡及收單方。雲閃付、騰訊金融科技、支付寶將支持美國運通卡綁卡交易。第三方收單方面,拉卡拉、通聯、富友、銀盛等機構榜上有名。
從綁卡交易的支持來看,包括雲閃付、微信、支付寶在內的三大主流的移動錢包均在其中。這一點而言,將極大地有助於美國運通卡在國內市場的使用。
「相比於線下銀行卡收單市場,個人更看好線上支付。而線下場景同樣可以通過支付機構走聚合支付,以二維碼的形式切入其中。」上述行業人士認為。「目前來看,二維碼被掃的可操作性最大,改造對接難度最小。」
因此,對於連通而言,在打通巨頭之後,收單機構的拓展將會至關重要。一方面支持的收單機構越多,意味著支持的二維碼線下支付商戶越多;另一方面收單機構的拓展也有利於POS終端商戶的推進,畢竟即便是與銀聯合作,要想受理美國運通卡也需要進行系統上的升級改造。
不過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如果美國運通不自建清算網絡的話,那麼將會很大程度上受制於銀聯和網聯。意味著,線下刷卡手續費等收費層面上需要與銀聯等分一杯羹。
目前,據行動支付網了解,96費改之後,對於標準類商戶,發卡機構、收單機構分別要按照交易金額的0.0325%(單筆費用封頂3.25元)向銀聯支付服務費,因此清算機構在其中能收到的服務費最多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065%,那麼美國運通如果要藉助銀聯的清算網絡,這筆費用該如何分割?
而線上支付部分,目前巨頭給出的二維碼支付通道成本費為0.2%,美國運通前期為了推廣線上支付,是否會與巨頭進行協商而降低該費用以讓利給收單機構進行推廣呢?
這一切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將逐漸被揭曉。
藉助巨頭二維碼切入線下市場
國內的行動支付市場異常發達,隨著清算市場的開放,不僅支付格局會發生一定的變化,監管層面也會迎來了全新的挑戰,相信未來央行對於清算機構具體業務的規劃會更清晰。而市場開放始終是好的,畢竟只有迎接挑戰才能創造機遇並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