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山野 食養山房

2021-02-27 女匠

食養山房一直聲名在外,被視為設計餐廳的代表作,許多外人對於其的評價是「來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

從臺北市去新北市汐止區的道路其實很漫長,沒有班車前往,只能自駕或者包車,車出臺北市區,還得在山道上盤旋數小時才到。快到目的地的時候,會有服務生拿著預約名單在此等候,待確認了是預定的客人,才可放行。

林炳輝年輕時是名設計師,經朋友介紹,租下一處偏僻地方的鐵皮屋,本想用於倉庫,順便成為自己避世歇腳的地方。他曾經表示,最理想的樣子,無非是「接些工程圖來畫,朋友來訪,就泡茶招待他們」。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讓他將倉庫也打造得獨具品味,受到朋友們的喜歡,最終他決定將這裡經營成一個文化創意的人文餐廳。

這裡其實已經是食養山房的第三個選址,就整體設計而言,與其說這是一個餐廳,不如說是一個隱居山野的文人書房或者說日式茶室更為準確。空間基地佔地面積較大,寬鬆的空間尺度比例,讓每一位到來的客人都有一種隱於山野的感覺。

五號茶室掩映在一片佳木蔥蘢之中,幾棟建築就散落在這片翠綠的山林間,室內的家具極少,只有簡單的桌椅和配飾,餐位布置得素雅清淡,簡潔大方。耳邊隱約聽到輕聲低吟的梵經頌唱,眼中所見就是充滿東方禪意的風格,讓客人在就餐時享受融入周遭自然的寧靜與平和。

↑ 五號茶室入口

↑ 五號茶室室內

六號茶室從外部結構到內部陳設的主要元素都是鏽鐵。基地內原本有一棟70多年的傳統石屋,手工修砌。設計師將其保留,並決定在其外面建造一處鐵架子。一日施工,員工忘記蓋防雨布,簇新的鐵皮生了鏽,林炳輝反而覺得生鏽的模樣與周邊景致更為相容,就索性把鐵皮做了生鏽處理。在原本老屋的基礎上向外延伸,擴展露臺,又加蓋了二樓,這座外觀古樸低調的房子仿佛是與山、樹、溪流一起成長起來的,毫無突兀之感。露臺之上,淡然雅致。空間內部舒朗、通透,山水風光就在窗外。

↑ 六號茶室

↑ 光影

室內也布局極簡,榻榻米和鐵鏽是主要的元素,最終設計師出人意料地使用了矽酸鈣板這一建築材料布置了茶席,卻意外地與空間契合。屋裡的竹簾本來是安徽當地做宣紙用的淘汰下來的舊竹簾,在這裡卻一簾多用:有的和玻璃黏在一起做了隔斷,有的則直接做成了捲簾。竹簾將空間隔成幾個相鄰的開間,每個開間內各自開放,比鄰而置而又各具特色,在虛實的空間中有著層層疊套的景致,既有室外的自然之景,又借了室內的人文之境。

↑ 茶席




與整個空間基調相契合的是食養山房不設菜單。在食養山房用餐,講究的是五感體驗,每道料理和諧地構成一幅美麗的畫,每一道菜也是老闆精採之後的自由創作。他只選用當季食材,搭配頗具藝術感的食器和經營者對菜色的巧思,在販售健康料理的理念之下,更多了一重文化的寓意。

相關焦點

  • 山房築VIEW | 世外桃源之食養山房
    食養山房大約十一點,我們到了隱匿在臺北陽明山山林中的食養山房,是餐廳也是茶室,更是自然和自我對話的好地方。穿過木橋,兩層的木結構建築顯現在眼前,偏日式風格與環境相融合。進入食養山房,我們脫掉鞋子,走在木地板上,屋內燈光很暗,甚至一眼看不到走廊盡頭,全身的觸感都張開著,感受著古樸幽靜的禪意。食養山房一直聲名在外,被視為設計餐廳的代表作。就整體設計而言,與其說這是餐廳,不如說是一個隱居山野的文人書房或者說日式茶室更為準確。空間基地佔地面積較大,寬鬆的空間尺度比例,讓每一位到來的客人都有一種隱於山野的感覺。
  • 最美禪意山水餐廳——食養山房
    食養山房依山傍水,現深隱於臺北汐止市汐萬路三段三五0巷七號。
  • 匠心好食食養山房:沒有菜單,山水入宴
    他說食養山房在臺灣的餐飲中,算得上最有個性的一個。它把四季請進廚房,把山水邀上餐桌,是一處把中國美食和禪意融合得渾然天成的空間。因為生意太好,竟然三次搬家。於是一天午後,我們的大巴就出發了。車出臺北,一路向北,在雲霧繚繞的山路上開了好一會兒,終於在一個近乎直上直下的陡坡上停了下來。沿著陡坡走到谷底,右轉,終於到了臺灣人趨之若鶩的食養山房。▼
  • 茶百科丨臺灣茶館——食養山房(虛實之間,率意天成)
    1995年在臺北縣新店市成立,2005年12月食養山房搬遷到陽明山松園舊址,2009年正式搬遷到汐止。食養山房是一個用餐空間,但是其富有禪意的茶室,與環境的完美搭配,吸引著一個個茶人前去體悟。食養山房入口
  • 文化讀城之旅 | 臺北 「紫藤廬」 與 「食養山房」
    龍應臺說,臺北有五十八家星巴克,只有一家紫藤廬。紫藤廬所在的建築物已有80多年歷史,因屋前有3棵老紫藤攀纏而得名。▲林炳輝先生和他的食養山房(圖片來自網絡)我們訪茶歸來已是暮色濃濃,跟著導航找到停車場,步行經過一小段路,進入6號空間。
  • 他開了一家食養山房,因為太火搬遷兩次…
    很多人說,去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在機緣巧合之下,當地的熟人校長讓他做菜給教職員吃,因此,食養山房的客人越來越多。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卻讓許多人流連忘返。食養山房的空間是將東方園林的意境注入,與西方的現代媒材觀念做結合。
  • 【食養山房】人均1200元,沒有菜單,交通不便,卻因為人氣太好兩度遷址.
    食養山房小記事1996年食養山房於臺北縣烏來店成立2005年12月10日竟因人氣太好,食養山房結束烏來店營業2005年12月下旬食養山房搬遷到陽明山松園舊址2009年11月食養山房汐止區開放用餐2009年12月
  • 躲進深山造了間生鏽的鐵皮屋餐廳,沒有菜單卻還是紅遍臺灣——食養山房
    食養山房「來臺灣, 一定要去食養山房。」——這是外人對於食養山房的評價。「來食養山房,一定要提前一個月訂位」——這是老闆林炳輝對大家的建議。提前一個月訂位並非虛張聲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平常的中午,鄰近食養山房的停車坪上已經堆滿數十輛車,會有專人詢問你的訂單號後,才開放車道。
  • 一間山房 一家銀行 一條捷運
    食養山房:  一個人的修行  一條木長案,鋪著一條棉布長巾,兩個樹上採下的小柚子擺在上面,放著一小盒不起眼的名片,這就是食養山房的玄關。如果非要形容它,只有散淡二字。  玄關後面只看得見山林,聽得見溪水聲。走過小橋,爬上臺階,才顯露出木屋的一角,沒有招牌,也沒有多餘的裝飾,一如這裡的主人般低調。
  • 食養山房:深山裡的餐廳人氣怎麼還這麼旺?提前一個月都訂不上!
    ···食養山房食養山房開在山裡,是個餐廳,但沒有菜單,老闆林炳輝也不像老闆。別人開餐廳,唯恐食客少了,他倒好,人氣一高就歇業,甚至曾打算完全關門。沿著滿是青苔,和蕨類植物的小路往裡走,步行不遠,隔著一條山澗溪流,就看到了對面的二層小樓,食養山房。
  • 風雅榮成——黃山山房
    風雅榮成——黃山山房 榮成有兩個地名,與名山之名相同。 但詩人內心並不孤單,晴朗的夜空下,月亮掛在參天古樹的枝頭,是山房最高雅清貴的訪客;漫天飛雪灑落庭院,仿佛在等待歸鶴印下鴻泥雪爪。
  • 食養山房,深山靜林中的禪修地
    ,賣的是健康的料理,選用當季食材搭配食器造型的藝術性,讓許多人流連忘返沒有任何大費周章的廣告,靠的是口耳相傳的方式經營食養山房細膩卻不拘泥,低調而不張揚,充滿禪機食養居於山中,古樸禪意的風格幾畝地偌大的庭園融於山林卻似不留痕跡說食養山房走的是臺式簡約風,或是中國現代風
  • 深山禪味·臺灣食養山房
    食養山房細膩中有著不拘泥,低調不張揚。食養山房位於臺北汐止市汐萬路三段三五0巷七號,非常深山老林、很難找!食養山房家,熟悉的東方文人元素中,虛實間多了更多對生活哲學的體現。食養用餐講究五感體驗,每一道菜皆是老闆的精採之後自由創作。
  • 【茶館尋旅】食養山房
    八年前當起食養山房主人前,林炳輝從事裝潢工作。經由朋友的介紹,租下這一個原本是土雞城的地方,當起存放貨品的倉庫。對美感十分要求的他,即使是一間「倉庫」,也依個人品味,以最簡單的手法讓它浸淫滋發出主人的味道。
  • 臺灣食養山房,深山禪味餐館
    慢慢的,許多朋友來到這裡喝茶、聊天,在這一個空間裡,大家總是放鬆愉快、捨不得離開,於是他不僅住了進來,也決定將這裡經營成一個文化創意的人文餐廳。當時四十三歲的他,離開都市到山上歸隱,並未擬定任何計劃的他,只想把過去的成見放下,以全新的自己去面對自然,卻創造出獨特且具有禪意的飲食文化。
  • 食養山房:通過無菜單料理 感受隱士山林私房美味
    八年前當起食養山房主人前,林炳輝從事裝潢工作。經由朋友的介紹,租下這一個原本是土雞城的地方,當起存放貨品的倉庫。對美感十分有要求的他,即使是一間「倉庫」,也依照自己的個人品味,以最簡單的手法讓它浸淫滋發出主人的味道。對於過去生平,他多是含笑不語,保持一種神秘,這讓食養山房的傳奇更加傳奇。   慢慢地,許多朋友來都到這裡喝茶、聊天。在這一個空間裡,大家總是放鬆愉快、捨不得離開。
  • 《採薇圖》:伯夷、叔齊隱居於首陽山,靠採山野薇菜充飢
    《採薇圖》:伯夷、叔齊隱居於首陽山,靠採山野薇菜充飢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抱節守志的君子之行向來十分推崇,譬如:「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又譬如:「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再譬如:「不食周粟」等等;無論是有據可循的典故,還是傳說中的人物,我們都景仰他們人格之光明
  • 臺灣茶空間丨食養山房
    他覺得泡茶不需要很多花招在裡面,就是很樸素的端端正正地泡茶,他希望把心情透過茶和茶席傳遞出去,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喝茶,他打造的食養山房也恰好體現這一點。山房的主人林炳輝身上總能透出一種修行人的氣質,言行舉止都保持一種神秘感,著麻衣,學禪,內心自在篤定。內心安定的人必然有所經歷。
  • 食養山房:茶,人,空間
    拜訪食養山房是為赴臺的兩大心願之一,9月14日到陽明山,15日便獨自尋訪未果,此後因嫌太近而懈怠至今。
  • 臺灣食養山房┃汐止山間禪風餐廳+雅致無菜單料理
    臺灣食養山房的整體空間及餐飲體驗,堪稱融合禪風茶藝之博大精深,體現出精彩絕倫的中華飲食文化。食養山房深居於臺灣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間,是一間採預約制、無菜單料理的餐廳,地點隱密,像極了秘境般的地方。 食養山房的主人林炳輝曾是一位建築設計師,在不惑之年突然有了入山進修,習禪學佛的想法,希望能透過自然簡單樸實的山中歲月,淨化與洗滌自己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