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尋旅】食養山房

2021-02-06 元泰茶生活

茶館尋旅之⑤

陽光照過庭中嫣紅的櫻花樹,打在原木厚桌上。桌上,一支月桃枯枝在素樸的竹簾上伸展姿態,時光在此也忍不住放慢了腳步。


五十歲單身的林炳輝,是一個深愛茶道、帶股修行人氣味的臺灣宜蘭人。對於過去生平,他多是含笑不語。


八年前當起食養山房主人前,林炳輝從事裝潢工作。經由朋友的介紹,租下這一個原本是土雞城的地方,當起存放貨品的倉庫。對美感十分要求的他,即使是一間「倉庫」,也依個人品味,以最簡單的手法讓它浸淫滋發出主人的味道。





慢慢的,許多朋友來到這裡喝茶、聊天,在這一個空間裡,大家總是放鬆愉快、捨不得離開,於是他不僅住了進來,也決定將這裡經營成一個文化創意的人文餐廳。



走進東方禪風為主要基調的食養空間,裡頭沒有侷促的空間擺設,不論牆上的山水墨畫、厚實的長形矮桌、桌上的各類經典書籍,或是布滿了每個角落的花卉,以及榻榻米的搭配,都像是由這個地方「長」出來一樣,沒有絲亳的刻意造作,而大格局的開窗設計,則是為了方便邀請遠方的山林景色進來作客。




正如食養主人林炳輝所說:食養是自己「長」出來的,食養並非來自專業設計師的商業設計,甚至當初也不是為了餐廳而設計。一個人為何有創意,是因為喜歡,而不是為了討好別人。想想,設計師會幫你設計,也會幫別人設計,那就只能是設計,這或許就是食養的獨特魅力所在。



榻榻米鋪陳地面的茶室,自然材質的榻榻米與現代鑄鐵金屬骨架的座椅,對比搭配顯得協調;每扇大面玻璃窗直接引入陽明山的好風景。


食養山房流露著一股濃濃的東方文人氛圍——高朋滿座,雅客們各自閒聊、享受這裡的養生東方膳食料理。



陽明山頭上,這些分散在廣大山間房舍,保留了舊結構,注入獨特的人文生活禪思,賦予原來舊有空間新的生命。


無論茶室或書房的空間呈現,人們都可以隨處都能坐下來聊天喝茶,悠閒地體驗這裡的景致、遊走在隨處都是景、內外虛實的大環境。




食養山房的內部空間,以鐵、櫃、燭火、中國傳統濾紙漿的竹簾等簡單元素;除此,並沒有再刻意添購裝飾品。用已絕版的竹簾,作為空間區隔,每個小單位空間在開放中,依然保有其獨立性。這竹帘子創造簾外、簾內呼應著好山好景,多了層虛實間畫中畫的曖昧與想像。




透過大片玻璃窗,山水景色自己跑進來作客。人在其中,吃自在,吃清淨,竟然就滋生出山高水長的胸懷!


來到這樣安靜的空間,真的會感受到禪宗語錄說的「逢茶茶,遇飯飯」的禪理:該喝茶就喝茶,該吃飯就吃飯。






林老闆是說,你想打造一個這樣的空間,提供都市人一個身心靈的宴饗,你必須自己先修行得好。你經營自己的內在空間到了一個程度,你所打造的外在空間和它提供的享受(菜色、服務、氛圍等)都會反映出你的內在。在充滿禪意的茶室內,隨著清幽的古樂,喝著武夷山的巖茶,聽著老闆娓娓道來他的心路歷程,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http://www.shi-yang.com/


1996年

食養山房於臺北縣烏來店成立

2005年12月10日

竟然因為人氣太好,食養山房結束烏來店的營業

2005年12月下旬

食養山房搬遷到陽明山松園舊址

2009年11月

食養山房汐止區開放用餐

2009年12月

再度因為人氣太好,食養山房結束陽明山松園的營業,正式搬遷到汐止


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三段350巷7號

電話:02-2646-2266

營業時間周二至周日

午餐12:00-15:00

晚餐18:00-21:00



鳴謝:本篇文章來源於【搜狗家居】、【一條】等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還不是紅粉的親,可以在首頁的右下方【紅粉】版塊領取紅粉卡,馬上變身紅粉會員,可免費參加每周末【元泰微茶會】並獲贈茶禮及安妮書法,優惠多多!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進入「紅茶俱樂部」


相關焦點

  • 食養山房,深山靜林中的禪修地
    | 關於食養山房 |沒菜單的食養山房
  • 深山禪味·臺灣食養山房
    在臺灣,沒有菜單的食養山房,賣的是健康料理,全部選用當季食材,搭配食器造型的藝術性,讓許多人流連忘返。食養山房主人, 是五十歲單身的林炳輝,一個深愛茶道、帶股修行人氣味的宜蘭人。對於過去生平,他多是含笑不語,保持一種神秘,讓食養的傳奇更加傳奇。
  • 食養山房:茶,人,空間
    雖已有提前查過路線,但是媽媽依然耐心地指點我該如何到達,一路上不斷地給我打電話,詢問我到了什麼地方,根據我所在的地方提示我該怎麼走,一路在媽媽的電話中,輾轉汐止,換乘公車到達陽明山西南坡的食養山房。汐止火車站轉乘F910前往食養山房。汐止的公車站牌極為可愛,但文字略小,稍遠便無法看清。
  • 臺灣食養山房,深山禪味餐館
    禪空間裡的一切,把非物質用物質的方式再現出來,讓親近感通過腦電波瞬間傳達給身心的每一個細胞,似乎在說:我終於回到了最熟悉的環境之中。——純道題記欣賞更多禪意建築與特色裝飾,請免費訂閱微信《禪藝會》後輸入「56A」「56B」查詢。
  • 臺灣茶空間丨食養山房
    他覺得泡茶不需要很多花招在裡面,就是很樸素的端端正正地泡茶,他希望把心情透過茶和茶席傳遞出去,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喝茶,他打造的食養山房也恰好體現這一點。山房的主人林炳輝身上總能透出一種修行人的氣質,言行舉止都保持一種神秘感,著麻衣,學禪,內心自在篤定。內心安定的人必然有所經歷。
  • 食養山房:臺灣茶道的新式空間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平常的中午,鄰近食養山房的停車坪上已經堆滿數十輛車,會有專人詢問你的訂單號後,才開放車道。順著傾斜成45度角的山谷一直往下行駛,就會看到青灰色的食養山房的鐵門,非常不起眼,若不是門前大盆的黃菊,真會有些失望。走進去才發現:不起眼正是這裡的基調,建築隱藏於自然山水中,自然的空間裡,人為製造的細節甚少。這是主人林炳輝所追求的「道法自然」的心得。
  • 食養山房:通過無菜單料理 感受隱士山林私房美味
    臺灣的著名餐廳食養山房居於山中,古樸幽靜的禪意,在無為之間為客人提供現代人最渴求與缺失的內心平靜。 八年前當起食養山房主人前,林炳輝從事裝潢工作。經由朋友的介紹,租下這一個原本是土雞城的地方,當起存放貨品的倉庫。對美感十分有要求的他,即使是一間「倉庫」,也依照自己的個人品味,以最簡單的手法讓它浸淫滋發出主人的味道。對於過去生平,他多是含笑不語,保持一種神秘,這讓食養山房的傳奇更加傳奇。   慢慢地,許多朋友來都到這裡喝茶、聊天。在這一個空間裡,大家總是放鬆愉快、捨不得離開。
  • 茶百科丨臺灣茶館——食養山房(虛實之間,率意天成)
    1995年在臺北縣新店市成立,2005年12月食養山房搬遷到陽明山松園舊址,2009年正式搬遷到汐止。食養山房是一個用餐空間,但是其富有禪意的茶室,與環境的完美搭配,吸引著一個個茶人前去體悟。陽明山中的食養山房,從臺北市區行車約2個小時
  • 臺灣新式茶空間 藏於深山卻名揚紅塵的食養山房
    「愛茶之人來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去食養山房,一定要提前一個月訂位。」提前一個月訂位並不是虛張聲勢。
  • 到臺灣食養山房契茶去
    小編推薦欣賞的「葉放訪茶」本期前往臺灣,一探臺灣茶文化究竟。二十年多前,林炳輝放棄了設計師工作,走入山林,向大自然學習,按照自己的美學和人文概念,重新建設自己的生活。他的食養山房座落於臺灣新北市汐止區山間,雖然偏僻,但臺北近年來所有重要的茶席都選擇在這裡舉行。
  • 獨家 臺灣人太會玩了:政客文人為什麼都愛去食養山房
    《古典工藝家具》雜誌 文/湯石香 圖片提供/Eliane  原文標題:食養山房:雲水山間,有一方天地  山居名片>>>  地點:臺灣  主人:林炳輝  履歷:1996年,食養山房於臺北縣新店市成立  2005年12月10日,食養山房結束新店營業
  • 食養山房:深山裡的餐廳人氣怎麼還這麼旺?提前一個月都訂不上!
    ···食養山房食養山房開在山裡,是個餐廳,但沒有菜單,老闆林炳輝也不像老闆。別人開餐廳,唯恐食客少了,他倒好,人氣一高就歇業,甚至曾打算完全關門。松園的食養山房這一次是在新北市的汐止,那是一個安靜的山谷,澄明、舒朗,倒是和林炳輝有些相似。
  • 文化讀城之旅 | 臺北 「紫藤廬」 與 「食養山房」
    龍應臺說,臺北有五十八家星巴克,只有一家紫藤廬。座落在汐止新區的食養山房,是一家禪意濃濃的私家菜館,無菜單料理,需要提前預約。我們晚上趕到,先網上找幾張明亮的照片分享。座落在山中的建築,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白天來,可以看見周圍的池塘和花田。
  • 臺灣食養山房┃汐止山間禪風餐廳+雅致無菜單料理
    臺灣食養山房的整體空間及餐飲體驗,堪稱融合禪風茶藝之博大精深,體現出精彩絕倫的中華飲食文化。食養山房深居於臺灣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間,是一間採預約制、無菜單料理的餐廳,地點隱密,像極了秘境般的地方。 食養山房的主人林炳輝曾是一位建築設計師,在不惑之年突然有了入山進修,習禪學佛的想法,希望能透過自然簡單樸實的山中歲月,淨化與洗滌自己的身心。
  • 山房築VIEW | 世外桃源之食養山房
    食養山房大約十一點,我們到了隱匿在臺北陽明山山林中的食養山房,是餐廳也是茶室,更是自然和自我對話的好地方。穿過木橋,兩層的木結構建築顯現在眼前,偏日式風格與環境相融合。進入食養山房,我們脫掉鞋子,走在木地板上,屋內燈光很暗,甚至一眼看不到走廊盡頭,全身的觸感都張開著,感受著古樸幽靜的禪意。食養山房一直聲名在外,被視為設計餐廳的代表作。就整體設計而言,與其說這是餐廳,不如說是一個隱居山野的文人書房或者說日式茶室更為準確。空間基地佔地面積較大,寬鬆的空間尺度比例,讓每一位到來的客人都有一種隱於山野的感覺。
  • 【茶館尋旅】春水堂茶館
    茶館尋旅之(23)
  • 臺灣人文茶空間:食養在深山
    食養山房在汐止新區。它草創於新店,後遷陽明山,最終搬到如今這個地方。從臺北到新北,開車往東北去,從汐止交流道出來,往五指山方向前進。車要在道上盤旋數小時,沿途屋舍漸稀,山林的氣息越來越濃,道路慢慢被綠意夾抱。
  • 「留給松樹,留給天地」之食養山莊
    去過「食養山房」的人,想必都有此驚豔。  食養山房座落松林間,布局簡單,意境深遠,好像陽明山自然「長」出來的景。尤其當起霧時,煙雲撲朔迷離,更像一幅山水畫。食養山房的主人林炳輝說。   不過,食養的「安靜」並不會形成日本茶道那種正襟危坐的壓迫感,反而是無拘無束、可以隨意躺臥或晃來晃去的空間。
  • 【茶館尋旅】奉茶茶館
    茶館尋旅之(65)
  • 隱居山野 食養山房
    食養山房一直聲名在外,被視為設計餐廳的代表作,許多外人對於其的評價是「來臺灣,一定要去食養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