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尋旅之⑤
陽光照過庭中嫣紅的櫻花樹,打在原木厚桌上。桌上,一支月桃枯枝在素樸的竹簾上伸展姿態,時光在此也忍不住放慢了腳步。
五十歲單身的林炳輝,是一個深愛茶道、帶股修行人氣味的臺灣宜蘭人。對於過去生平,他多是含笑不語。
八年前當起食養山房主人前,林炳輝從事裝潢工作。經由朋友的介紹,租下這一個原本是土雞城的地方,當起存放貨品的倉庫。對美感十分要求的他,即使是一間「倉庫」,也依個人品味,以最簡單的手法讓它浸淫滋發出主人的味道。
慢慢的,許多朋友來到這裡喝茶、聊天,在這一個空間裡,大家總是放鬆愉快、捨不得離開,於是他不僅住了進來,也決定將這裡經營成一個文化創意的人文餐廳。
走進東方禪風為主要基調的食養空間,裡頭沒有侷促的空間擺設,不論牆上的山水墨畫、厚實的長形矮桌、桌上的各類經典書籍,或是布滿了每個角落的花卉,以及榻榻米的搭配,都像是由這個地方「長」出來一樣,沒有絲亳的刻意造作,而大格局的開窗設計,則是為了方便邀請遠方的山林景色進來作客。
正如食養主人林炳輝所說:食養是自己「長」出來的,食養並非來自專業設計師的商業設計,甚至當初也不是為了餐廳而設計。一個人為何有創意,是因為喜歡,而不是為了討好別人。想想,設計師會幫你設計,也會幫別人設計,那就只能是設計,這或許就是食養的獨特魅力所在。
榻榻米鋪陳地面的茶室,自然材質的榻榻米與現代鑄鐵金屬骨架的座椅,對比搭配顯得協調;每扇大面玻璃窗直接引入陽明山的好風景。
食養山房流露著一股濃濃的東方文人氛圍——高朋滿座,雅客們各自閒聊、享受這裡的養生東方膳食料理。
陽明山頭上,這些分散在廣大山間房舍,保留了舊結構,注入獨特的人文生活禪思,賦予原來舊有空間新的生命。
無論茶室或書房的空間呈現,人們都可以隨處都能坐下來聊天喝茶,悠閒地體驗這裡的景致、遊走在隨處都是景、內外虛實的大環境。
食養山房的內部空間,以鐵、櫃、燭火、中國傳統濾紙漿的竹簾等簡單元素;除此,並沒有再刻意添購裝飾品。用已絕版的竹簾,作為空間區隔,每個小單位空間在開放中,依然保有其獨立性。這竹帘子創造簾外、簾內呼應著好山好景,多了層虛實間畫中畫的曖昧與想像。
透過大片玻璃窗,山水景色自己跑進來作客。人在其中,吃自在,吃清淨,竟然就滋生出山高水長的胸懷!
來到這樣安靜的空間,真的會感受到禪宗語錄說的「逢茶茶,遇飯飯」的禪理:該喝茶就喝茶,該吃飯就吃飯。
林老闆是說,你想打造一個這樣的空間,提供都市人一個身心靈的宴饗,你必須自己先修行得好。你經營自己的內在空間到了一個程度,你所打造的外在空間和它提供的享受(菜色、服務、氛圍等)都會反映出你的內在。在充滿禪意的茶室內,隨著清幽的古樂,喝著武夷山的巖茶,聽著老闆娓娓道來他的心路歷程,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http://www.shi-yang.com/
1996年
食養山房於臺北縣烏來店成立
2005年12月10日
竟然因為人氣太好,食養山房結束烏來店的營業
2005年12月下旬
食養山房搬遷到陽明山松園舊址
2009年11月
食養山房汐止區開放用餐
2009年12月
再度因為人氣太好,食養山房結束陽明山松園的營業,正式搬遷到汐止
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三段350巷7號
電話:02-2646-2266
營業時間周二至周日
午餐12:00-15:00
晚餐18:00-21:00
鳴謝:本篇文章來源於【搜狗家居】、【一條】等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還不是紅粉的親,可以在首頁的右下方【紅粉】版塊領取紅粉卡,馬上變身紅粉會員,可免費參加每周末【元泰微茶會】並獲贈茶禮及安妮書法,優惠多多!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進入「紅茶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