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廣東已經漂泊十年,有時也懷念當初一起經已改變」這首歌當初可謂了刷爆了朋友圈,廣東是一個繁華是的大城市,這裡的生活節奏也很快,人也是熙熙攘攘。但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便是廣東的茶文化了。
廣東的早茶是一種嶺南民俗的飲食風俗,廣東人飲早茶,有的人是會把它當做早餐的,一般都是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有的人是喝完早茶便立即去上班的,有的人是來此消閒。消閒的一般都是些老人,他們來的最早,離去的時候最遲,他們可以從早上茶館開門一直做到早茶「收檔」。這類茶客不用去高檔的星級餐廳、酒店,而就近選擇一些經濟實惠的茶館,都是人均可以消費得起的。「請早茶」也是廣東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
廣東人民的早茶食品一般有叉燒包、腸粉、薄皮蝦餃、幹蒸燒賣、蒸排骨、鮮蝦蔬菜餃、奶黃包、瑪拉糕、姜撞奶、蘿蔔糕、皮蛋瘦肉粥、流沙包、鳳爪等;飲品大都為各類飲品和豆漿。
小編聽聞在廣東如果沒有飲茶,就如同沒有去過一般。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在每逢節假日或周末,廣東人就帶著一家老小,或約上親朋好友齊聚茶樓,一起談天說地,品味人生。與其說吃早茶是為了填報肚子,還不如說這是一種自由閒散的生活方式。而去飲茶的茶客一般可以坐3-4個小時,除了滿足自己的口腹欲之外,這裡也是談生意、串親戚、搞公關的好場所,這也是廣州早茶異常發達的原因。
要說起早茶點心中知名度最高的便是水晶蝦餃了,大家可別小看這小小的蝦餃,卻非常考驗師傅的功夫呢,沒有兩把刷子還真做不好。
之後便是叉燒包了,是廣東最具有代表性的點心之一。好的叉燒包,好的叉燒包採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料。叉燒要切得肥瘦均勻,片片如同小指甲大小;芡汁也很有講究,由於叉燒包傳統是手撕著吃的,所以芡汁必須是香甜亮澤,撕開能滴汁,但又不能稀得令包子皮溼漉漉的有黴爛口感,而是要帶有粘連性,蒸熟以後香滑有汁、甜鹹適口,滋味鮮美。
除此之外呢,廣東的幹蒸燒賣、蛋撻、糯米雞、腸粉、馬蹄糕等等一系列都是非常出名的,看到這些是不是想立即飛來廣東感受一下呢?
說了這麼多,其實廣東早茶中的點心種類真的是多不勝數,發展到至今已有上千種,如果小編一一介紹,真的不知道多久才能把文章寫完。即使是在生活節奏那麼快的廣東,大家依然在享受著早茶文化帶來的快樂。屏幕前的你呢,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該不該停一停,再工作。不久,兩三天就好。當你出去一趟放鬆了身心之後,回來將以一個更為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之中。怎麼樣,要不要說走就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