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製藥骨髓瘤靶向藥齊普樂成功上市 價格僅為原研藥三分之二

2020-12-25 騰訊網

2018年6月2日,由齊魯製藥有限公司歷時6年成功研製的國產骨髓瘤靶向治療一線特效藥物硼替佐米(齊普樂)正式在中國上市,這意味著抗腫瘤重磅藥物硼替佐米實現國產化。硼替佐米是目前臨床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一線特效靶向藥物,齊魯製藥這一研發成果,將為國內數以十萬計的病患帶來更多的用藥選擇,惠及眾多百姓。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黃曉軍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副所長王建祥教授、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齊魯製藥集團副總裁、銷售總公司總經理徐元玲等出席會議並致辭,會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0位血液病領域專家學者和20餘家媒體記者共同見證了齊普樂上市儀式。

骨髓瘤:發病率逐年上升的第二大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是繼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後的第二多發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以骨髓中克隆性漿細胞惡性增殖為特徵,該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大約80%的患者超過60歲,男性略多於女性。隨著中國人口的老齡化,骨髓瘤的發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骨髓瘤起病徐緩,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誤診。多數患者在初次診治時,病情已經較重,並累及多個器官。骨髓瘤危害巨大,患者常伴有多發性溶骨性損害、高鈣血症、貧血、腎臟損害,導致相關器官或組織損傷。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於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嚴重者甚至會截癱,極大地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出現反覆的感染。

硼替佐米為骨髓瘤患者帶來更深的緩解、更長的生存期、更好的生存質量

目前,骨髓瘤仍無法治癒。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隨著靶向治療藥物的不斷問世及檢測手段的提高應用,尤其在新藥聯合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後鞏固治療以及長期維持治療後,骨髓瘤患者的緩解率和緩解深度得到很大的改善,超過50%的患者可以達到完全緩解。硼替佐米是一種針對骨髓瘤的新型靶向藥物,該藥物的發現獲得醫藥界廣泛關注,其作用機理獲得2004年度諾貝爾化學獎,2006年獲製藥界最高榮譽——國際蓋倫獎(Prix Galien),被譽為「腫瘤治療的革命,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的重大進步」。

在硼替佐米問世之前,多發性骨髓瘤是該類疾病患者的夢魘。硼替佐米作為骨髓瘤的突破性藥物,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起效快,僅需約1個月即可起效;2、療效顯著,聯合用藥,緩解率可達80%以上,完全緩解率到30-40%。發表在2017年《柳葉刀》的SWO S0777研究顯示,硼替佐米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BRD)方案比來那度胺聯合地塞米松(RD)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長了11個月,BRD方案組患者中位生存期達75個月;3、安全性高,可應用於腎功能不全患甚至腎衰患者,療效與腎功能正常患者相當,並且能夠逆轉腎功能;4、以硼替佐米為基礎的誘導治療能夠顯著增加幹細胞採集量,並且顯著加快幹細胞採集速度。多項國際臨床研究證明,含有硼替佐米的方案的療效明顯優於傳統化療方案,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完全緩解率、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質量。硼替佐米貫穿骨髓瘤的誘導、鞏固、維持全程治療,業也已成為成為治療骨髓瘤的首選一線治療方案。

國產硼替佐米藥物上市,患者可及性大大提高

2003 年 5 月硼替佐米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2004 年 4 月由歐盟委員會批准進入歐洲市場,2005年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管理局(CFDA)批准進入中國市場。隨著硼替佐米在骨髓瘤治療中基礎用藥地位的逐步確立,該藥臨床應用迅速擴大,2016年全球銷售額達25億美元,並連續數年位列全球抗腫瘤品牌藥銷售TOP10榜單,是名副其實的重磅炸彈級藥物。2017年7月之前,進口硼替佐米在國內3.5mg每支單價高達1.3萬元人民幣,每周期(21天)患者用藥4支,周期費用高達5萬元,大大限制了國內患者的使用。2017年7月,人社部發布《關於將36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指出,將硼替佐米等36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進口硼替佐米醫保支付保準為3.5mg每支6116元人民幣,降價一半以上,提高了患者的可及性。人社廳該通知明確,談判藥物仿製藥也屬於醫保範疇。

齊魯製藥是國內主要抗腫瘤藥物研發和生產企業,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將抗腫瘤藥物作為主要開發方向,歷經三十餘年,持續上市一系列重要藥物,為滿足國內重大疾病臨床亟需藥品做出了卓越貢獻。

在齊普樂藥物註冊審評期間,適逢國家藥品註冊政策大變革:大幅提升仿製藥研究要求,開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加強研發現場核查等。對齊普樂的開發,公司嚴格遵循與原研藥一致性原則,按照高於美國藥典標準(USP)和國家進口藥品註冊標準的內控標準,嚴控雜質數量及含量,專業打造國產硼替佐米精品。經第三方權威部門檢測數據顯示,齊普樂比原研品質量更優,雜質數量更少,雜質含量更低。

質在高義,經典致遠。注射用硼替佐米是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的經典藥物,齊普樂是注射用硼替佐米的精品,3.5mg齊普樂每支定價4180元人民幣,價格僅為原研品國家醫保談判支付標準的三分之二,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骨髓瘤靶向藥物,必將惠及更多骨髓瘤患者。

高品質國產硼替佐米即將獲得一致性評價,有望走出國門惠及世界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在我國是補課、更是創新。過去,我國批准上市的藥品沒有與原研藥一致性評價的強制性要求,所以有些藥品在療效上與原研藥存在一些差距。近兩年,國家大力度推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進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 》(國發〔2016〕8號)文件指出: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對提升我國製藥行業整體水平,保障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促進醫藥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增強國際競爭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8年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善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國發〔2018〕20號)明確指出:1、促進仿製藥替代使用。將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仿製藥納入與原研藥可相互替代藥品目錄,在說明書、標籤中予以標註,並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信息,便於醫務人員和患者選擇使用;2、發揮基本醫療保險的激勵作用。加快制定醫保藥品支付標準,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仿製藥、原研藥按相同標準支付。3、推動仿製藥產業國際化。結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重大倡議,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和國家的交流,加快藥品研發、註冊、上市銷售的國際化步伐。支持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建立跨境研發合作平臺。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意義在於:使仿製藥在質量和療效上與原研藥一致,在臨床上可替代原研藥,節約醫療費用,保證公眾用藥。同時提升我國的仿製藥質量和製藥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目前,國內已上市化學仿製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通道已經開通,齊普樂近期即按照要求提交一致性評價申請。

齊魯製藥正在開展齊普樂的國際註冊。2017年,齊魯製藥已經就硼替佐米注射劑向美國、歐盟等法規市場提交ANDA申請,將陸續獲得批准。硼替佐米的開發成功,是齊魯製藥以品質取勝的研發理念的又一具體體現。未來幾年,遵循這個理念開發的包括抗體藥物在內的一系列重要藥物將陸續上市。這些藥物的上市,將為提高我國重要藥物臨床可及性、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做出貢獻,盡到一個民族製藥企業應負的社會責任。

相關焦點

  • 又一國產靶向藥 齊魯製藥骨髓瘤靶向藥齊普樂上市
    原標題:又一國產靶向藥 齊魯製藥骨髓瘤靶向藥齊普樂上市由齊魯製藥有限公司歷時6年成功研製的國產骨髓瘤靶向治療一線特效藥物硼替佐米(齊普樂)於2018年6月2日正式在中國上市,這意味著抗腫瘤重磅藥物硼替佐米成功實現國產化,打破了國外醫藥巨頭在中國市場十多年的壟斷格局。
  • 惠及更多骨髓瘤患者 齊魯製藥研製成功的齊普樂上市
    >記者 辛明芮)6月2日由齊魯製藥有限公司歷時6年成功研製的國產骨髓瘤靶向治療一線特效藥物硼替佐米(齊普樂)正式上市。&nbsp&nbsp&nbsp&nbsp硼替佐米是目前臨床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一線特效靶向藥物,齊魯製藥這一研發成果,將為國內數以十萬計的病患帶來更多的用藥選擇,惠及眾多百姓。
  • 骨髓瘤特效藥「齊普樂」上市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孫珂)6月2日,由齊魯製藥有限公司歷時6年研製,用於治療骨髓瘤的靶向一線特效藥物硼替佐米(齊普樂)在中國上市,這意味著齊魯製藥抗腫瘤藥物再迎新突破。記者獲悉,「齊普樂」與進口藥相比療效一致且質量更優,價格上更是大幅低於進口藥。齊魯製藥這一研發成果,將為國內數以十萬計的病患帶來更多的用藥選擇。
  • 醫藥研發新動態|首個長效抗艾藥艾博衛泰即將上市 禮來類風溼關節...
    國內首個長效抗艾藥艾博衛泰即將上市 一周注射一次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信息顯示,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艾博衛泰上市申請的審批狀態已經變更為「審批完畢-待制證」。齊魯製藥骨髓瘤靶向藥齊普樂上市 價格僅為原研品三分之二6月2日,由齊魯製藥有限公司歷時6年研製的國產骨髓瘤靶向治療一線特效藥物硼替佐米(齊普樂)正式在中國上市,這意味著抗腫瘤重磅藥物硼替佐米成功實現國產化。
  • 全球十大暢銷抗癌藥 齊魯製藥有6個已上市或在研
    巨大的市場吸引國外藥企大舉進攻我國抗癌藥市場,國內以齊魯製藥為代表的製藥企業也不甘示弱,積極布局相關領域。2017年前3季度全球暢銷抗癌藥榜單前十中,齊魯製藥已上市或在研的就有六個。  果不其然,2017年2月,齊魯製藥歷時6年成功研製的易瑞沙(吉非替尼)仿製藥伊瑞可獲得上市許可。伊瑞可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易瑞沙仿製藥。
  • 原研藥和仿製藥傻傻分不清楚,「藥」選哪個好?
    進口原研藥受專利保護,當專利到期之後,其他公司就可以申請製造並銷售這類藥(仿製藥),因此「仿製藥」與「原研藥」其實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相同的規格,相同的給藥途徑,而且與「原研藥」有相同的通用名。 仿製藥僅複製原研藥的主要分子結構,省時省資省力,研發成本低,所以價格上一般會比「原研藥」便宜許多。
  • 齊魯製藥齊普怡(來那度胺膠囊)多規格上市——線上參會人數超過1.2...
    7月16日,齊魯製藥齊普怡(來那度胺膠囊)多規格上市會在雲端成功召開。會上同時啟動了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中國抗白血病聯盟、中國抗淋巴瘤聯盟聯合主辦的「CSCO-齊魯血液腫瘤學院」全國巡講活動。
  • 骨髓瘤治療新選擇!國內首個泊馬度胺榮耀上市
    近年來,正大天晴在血液腫瘤領域的確上市了許多新產品,是非常值得高興的。如今泊馬度胺原研藥在中國還沒有上市,而我們的國產製藥就已經推出,這是非常大的進步,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所以非常高興天晴血液能把這個藥物研發成功,給中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 《我不是藥神》:原研藥的「血」,仿製藥的「淚」
    「法裡容情」,雖令人動容,但也透露出巨大的心酸,尤其是那些吃不起原研藥的「癌症病人」。那究竟什麼是原研藥,什麼是仿製藥?為什麼海外代購抗癌仿製藥是違法?還是讓我們先從歷史讀起。原研藥研發艱難,成本投入巨大所謂原研藥是指製藥公司花費大量科研經費研發生產的專利藥品,世界各大製藥廠像瑞士諾華、德國拜爾、美國輝瑞等公司研製一種特效藥的投入都達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投入為何如此之大?這主要是其研發的複雜性決定的,畢竟是跟「生命」在博弈。
  • 齊魯製藥白蛋白紫杉醇、他達拉非片獲批上市並通過一致性評價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療效好、副作用低,但價格昂貴,導致國內患者用藥可及性較差。齊魯製藥加緊研製,於2017年12月申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並順利獲得批准上市,進一步解決了國內患者的用藥難題。他達拉非片他達拉非片原研公司為美國禮來,本品2003年首次在美國上市,2004年在國內上市,目前已在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南美洲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適應症為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
  • 國內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齊魯製藥十年磨一劍 背後...
    齊魯製藥董家製劑產業園內,一條2012年建成的生產線即將迎來自己的輝煌時刻。12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發布消息:國內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標誌著齊魯製藥歷時近10年科研攻關的重磅產品——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商品名:安可達)即將進入臨床使用,該條生產線就是為安可達準備的。
  • 第三次帶量採購原研藥價格堅挺
    8月24日,上海聯採辦發布第三批國家集中帶量採購中選結果,除拉米夫定流標外,其餘55個通用名品種成功中標,產生中選企業125家,中選藥品品規191個,平均降價幅度超過70%,最高降幅高達98.7%。但值得注意的是,此輪帶量採購報價中,多個外資原研藥企業不是棄選就是報價遠超最高有效申報價,最終僅3個品種中選,為歷次國採最少。
  • 國內首款貝伐珠單抗面世,齊魯製藥之後還有誰?
    貝伐珠單抗是一種以VEGF為靶點重組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原研藥由羅氏開發,2010年在中國上市,先後獲批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和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2017年底通過談判進入醫保後迅速放量,2018年銷售額達20億。由於齊魯製藥的安可達獲批的適應症與原研藥相同,因此將擁有擠佔原研市場的先機。
  • 恆瑞醫藥「斷舍離」,齊魯製藥「不放棄」,藥企如何布局5年後?
    外企曾經在中國堅持不肯降價,即使是一些已過專利保護期的原研藥,價格在國內仍然居高不下,部分價格長期、明顯高於周邊國家和地區。準備放棄的,對跨國公司來說,是波立維這樣專利過期的原研藥,對國內藥企而言,是仿製藥。早在「4+7」城市帶量採購試點,當時對阿斯利康易瑞沙的大幅降價,業界評價為「『專利懸崖』效應顯現」。
  • 生病了,吃原研藥好,還是仿製藥好?
    劇中,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原研藥貴比黃金,一瓶售價超過2萬元。主人公程勇為了讓患者們吃上藥,去印度買來大量平價仿製藥,被白血病患者奉為「藥神」。 隨著影片的熱映,網友們除了關注源自真實案例的故事情節外,圍繞「原研藥」和「仿製藥」的討論亦熱火朝天。
  • 數MM經典藥物:來那度胺冠絕當世 國內仿製藥企迎難而上
    文丨掃地生本月5日,NMPA批准強生重磅產品達雷妥尤單抗注射液(Daratumumab Injection)進口註冊申請,用於單藥治療復發和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成年患者,包括既往接受過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和一種免疫調節劑且最後一次治療時出現疾病進展的患者。
  • 正大天晴泊馬度胺膠囊首仿獲批上市 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1月12日,正大天晴的泊馬度胺膠囊獲批上市,拿下國內「首仿」。這是繼沙利度胺、來那度胺後,第三個用於多發性骨髓瘤(MM)的免疫調節劑藥物。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異常增生的無法治癒的血液惡性腫瘤,可影響骨髓中白細胞、紅細胞和幹細胞的生成。我國發病率約為2-3/10萬,已經超過急性白血病,成為血液系統第2大惡性腫瘤,發病年齡主要分布在50-65歲。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匿,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 這就是山東 | 齊魯製藥:十年磨一劍!國內首個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安可達上市註冊申請獲批。這個藥主要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的治療,是國內首個獲批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貝伐珠單抗由羅氏公司開發,2004年首次被美國FDA批准上市,因為能精準靶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腎癌等多種惡性腫瘤,迅速成為歐美市場抗腫瘤治療的基礎用藥。2010年,貝伐珠單抗獲批進入中國市場,但其高昂的價格卻讓患者難以承受。
  • 【突破】多款靶向抗腫瘤藥物在研,今明兩年陸續上市!
    東陽光5款靶向抗腫瘤藥物在研 東陽光藥成立於2002年,包括四個子公司和生產基地:位於湖北的宜昌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的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和乳源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
  • 國家4+7團購禮包:原研肺癌靶向藥價格斷崖式下跌76%,大家怎麼看?
    隨後,聯合採購辦公室公開發布了「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結果:此次25個中選藥品中,原研藥3個,佔12%,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22個,佔88%。原研藥有全球豐富的臨床使用經驗,其安全性和療效有充分保證;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的療效也是獲得國家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