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到廣式臘腸是小時候爸爸從廣東出差帶回來的,甜味的肉腸簡直是打開了一個東北孩子的味覺新世界,鹹鮮微甜、酒香甘醇,這個奇妙的味道在我們冰天雪地的北方是沒有的,以至於長大後一看到廣式臘腸我就想買來嘗嘗。
豬肉、白酒、糖、鹽,在腸衣的包裹下,經過陽光的親吻、風兒的撫摸、時間的發酵,慢慢分解出了芳香濃鬱的味道。把這天賜的美味和米飯蒸在一起更是絕配,粒粒分明、油亮晶瑩的米飯配上肥而不膩,甜鹹適中的臘腸,再澆上特製的醬油汁,熱騰騰的送入嘴裡,這就是生活的滋味。
主料:廣式臘腸、大米
配料:香菇、芥藍、小蔥、豬油、少許鹽
醬料:小蔥段、大蒜片、薑片、紅蔥酥、金嵐膏油、醬油、糖、食用油、水,白酒
烹飪步驟:
1. 備料。提前一個小時把大米泡水,讓大米充分吸收水份。在泡米的期間,洗淨芥藍和香菇,把兩根廣式臘腸切片。
2.蒸米飯。開小火,把土鍋(用電飯鍋也可以)的底和四壁用一小塊豬油塗滿(為了能讓米飯有香香的鍋巴)。把泡好的大米放入,加水和一點點鹽,因為大米已經泡過水,水不要放太多,水面比大米高出0.5cm即可。為了做出好吃的臘腸煲仔飯我特意去muji買了一個伊賀燒土鍋,好食材搭配好器具才能發揮出美食的最佳風味。
3.蒸飯中途放入香腸和香菇。小火蒸米飯大概10分鐘後,把切成十字花或井字花的香菇鋪在米飯上,蓋上蓋子繼續燜蒸10分鐘。
4.在蒸米飯的過程中準備醬料。一大勺金嵐油膏(沒有可以不放),一大勺醬油,姜蒜切片,大蔥小蔥切段,一勺食用油,一勺白酒,一些紅蔥酥,半碗水。
5.煎香蔥姜蒜。鍋開小火,放油,先把薑片煎到四周發黃,然後放入蒜片,最後放蔥花和紅蔥酥。
6.熬特製醬油。把半碗水倒入煎香的蔥姜蒜鍋中,依次倒入白酒、金嵐油膏、醬油,糖,繼續加熱,酒精揮發後關火。用一個網篩把熬好的醬油篩出來備用。
7.放青菜和特製醬油。在鍋中把芥藍燙熟(開水裡面加點鹽,這樣燙出的菜能夠保持翠綠的顏色)。把燙好芥藍鋪在蒸好的煲仔飯的鍋邊上,均勻的淋上特製醬油。
8.在鍋中把飯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動啦!自己做煲仔飯吃著很滿足,因為臘腸想吃多少放多少,不存在腸吃光了飯還在的情況,就是這麼任性:)
和我一起做美食,讓生活更有趣!
往期連結:
被掏空的雙十一,給你能量的三杯雞
一隻肉雞的最高禮遇:白斬雞
清香柔軟、膚白貌美的香椿苗豆腐
吃一次就讓你流連忘返的法式烤羊排
好吃不胖營養逆天:羽衣甘藍藜麥堅果沙拉
童年的溫暖回憶:臘肉排骨蘿蔔湯
讓花卷妹妹腿長兩米的新疆手抓飯
一個人的海鮮大餐:白葡萄酒燴青口貝
夏天的小尾巴:羅勒松子青醬
秋日之選:蛤蜊芋頭南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