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神鷹」,織就文物保護天羅地網

2020-12-25 正北方網

前不久,201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揭曉,來自北疆的內蒙古多倫縣小王力溝遼代蕭氏貴妃墓成功入選。可以說,伴隨著多項重要考古發現,邊疆地區正成為文物考古界新的富礦。

但與此同時,我國邊疆地區有大批文物、古墓、古遺址分布在偏遠的地區,由於這裡交通、信息、人力受限,文物保護工作具有很大難度,「文物犯罪分子有從中原向邊疆地區轉移的趨勢。」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永志告訴記者。

該如何應對? 從2013年起,包頭開全國先河,在邊境地區推廣警民共建文物保護「草原神鷹」工程。目前,以該工程為契機,包頭已構築一張黨政軍警企民多方聯動的文物保護網,顯著降低了 當地的文物犯罪率。日前,記者走進中蒙邊境的達茂旗,傾聽「草原神鷹」們的邊疆文保故事,感受草原人的執著、勇敢和堅韌。

5月的達爾罕蘇木,冰雪已全部融化,綠草隨著土地的解凍悄悄地冒出了頭,被白雪覆蓋了一個冬天的草原再現勃勃生機。傍晚時分,結束安達堡子古城遺址例行巡查工作的牧民阿拉騰花,騎著一輛只有一隻後視鏡的摩託車回到了家。她迅速去除身上的棉衣、棉褲、帽子、手套、口罩,從嚴嚴實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點上火,為丈夫巴雅爾準備晚餐。

去年,作為優秀文保員,夫妻倆領到了一套包括摩託車、望遠鏡、強光手電、防寒面罩在內的文保新裝備。不過,阿拉騰花把新裝備都給了丈夫。「我負責古城這邊,他要領著羊群,去更遠的金界壕附近巡視,那裡山高坡陡,還有沙河槽,冬季要騎馬,夏天他就騎新摩託車,安全。」她說。

盜墓者激怒了巴雅爾

20時,草原的餘暉仍未散盡。巴雅爾推開家門,走進廚房,端著妻子為自己準備的熱騰騰的奶茶,向記者講起夫妻二人的文保故事。

巴雅爾是土生土長的哈沙圖嘎查人。1967年,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牧民家庭。小時候,在放羊的路上,巴雅爾經常撿到古錢幣,他將錢幣交給身邊的父親,父親總會讓他放回原地,並告訴他:「曾經有一個傳說,哈沙圖附近有一個寶藏,『九缸金,一甕銀,誰得財寶誰修城』。既然我們沒能力修城,那就讓財寶物歸原處吧。」

安達堡子古城遺址是國家級重點

文保單位,過去這裡曾是汪古部的重要城堡,因此,研究其中的遼、金、元時期遺物,有助理清當時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不過,在如此重要的古城遺址上面就有盜洞500多處,散落地面上的文物碎片隨處可見。

「人正變得越來越貪婪。先是有牧民為了加固羊圈,將古城的磚頭搬走。後來,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一波又一波盜墓者來到了達爾罕草原,他們拿走了財寶,全部據為己有,卻忘記了保護、修復古城的職責。」巴雅爾不禁感慨。

隨著盜墓者的不斷湧入,他們和牧民的衝突也逐漸增多。不光是亂挖墓坑破壞草場,使小羊羔墜入坑中傷亡,盜墓者還幹起了偷盜的勾當,生產、生活用具,他們順手牽羊全不放過。

巴雅爾的家在古城東南1公裡,自然成了「重災區」。對那些千裡迢迢趕來卻沒有收穫、氣急敗壞的盜墓者而言,巴雅爾家羊圈裡的600多隻羊成了他們最後的「安慰獎」。1998年的秋夜,睡夢中的巴雅爾夫婦突然聽到羊圈有異響。巴雅爾趕緊起身察看,發現羊圈的後牆被人掏了一個大洞。接過妻子遞來的棉衣,巴雅爾來不及穿襪子,就套上馬靴衝了出去。可惜,偷盜者已不見蹤影。

「這還是那個淳樸的草原嗎?一定把盜墓者趕出去。」巴雅爾一宿沒睡,決定和周圍的牧民一起,自發組成一支「馬背」文物保護隊,有馬的騎馬,有摩託的騎摩託,有車的開車,一旦發現盜墓者蹤跡,就集合起來驅趕盜墓者。

「馬背」夫妻勇如神鷹

挺身而出的阿拉騰花

巴雅爾等人的選擇遭到了盜墓者的憎恨。西北山住著的牧民驅趕盜墓者時,還沒收了他們盜墓的設備。盜墓者當天晚上就糾集了10個人,到牧民家門口威脅:「再出來就別想活著回去。」那個牧民連續幾天不敢出門,後來無奈搬家離開。

當阿拉騰花聽到這個消息時,內心很矛盾。她知道,如果丈夫不做文保,那家園將無寧日;如果繼續管下去,就怕萬一……思前想後,她開始勸丈夫:「低調點,別天天對著幹,安全第一。」

家人的安全巴雅爾不能不考慮,他猶豫了一個月。可最終,他還是決定回到文保戰線中。「我要是住在別的地方,可能是管閒事。可我如果連自己的家園都保護不了,我還能保護什麼?」他說。

草原上的女性,和男人一樣血性。聽到丈夫的話,阿拉騰花果斷地說:「從明天起,我跟你一起巡邏,看牢你。」夫妻就該有難同當,這是阿拉騰花早就定下的原則。

盜墓者的威脅電話還是一個個地打來。一方面,夫妻倆的文保決心再也不動搖,「就算要我們的命,我也不會離開家園」。另一方面,他們也做著準備,在阿拉

騰花的建議下,家門口放了把鐵鍁,臥室搬到了裡屋,兩人的枕頭下分別放了把菜刀。

「不過,從未用過。」一直在做飯的阿拉騰花終於過來插話。

「神鷹」機警破大案

巴雅爾沒想到,闖進自己家的幾個「迷路者」,引出了一樁文物大案,更促成了「草原神鷹」警民共建機制的誕生。

2013年5月2日傍晚,巴雅爾家中來了3個開著高級越野車、自稱「迷了路肚子餓」的人。考慮到天色已晚,作為熱情好客的草原主人,夫妻倆邀請3人一起吃晚飯。

不過,3人的緊張神情還是引起了巴雅爾的懷疑:「迷路? 他們來哈沙圖幹什麼?旅遊?不帶嚮導就來?親戚來串門?草原實際上消息比城市還靈通,誰家有有錢的親戚,當地人一清二楚,怎麼會漏掉呢……」,巴雅爾不能不懷疑「迷路者」是來踩點的盜墓者,決定悄悄向邊防派出所報警。

果然,派出所順藤摸瓜,一舉破獲了「502盜掘文物」和「503倒賣文物」案件,共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繳獲被盜文物344件。得益於牧民提前提供線索,這兩

起案件是近年來達茂旗為數不多能立案偵查的盜墓案件,引起了各方對邊疆文物保護的關注,促成「草原神鷹」工程於2013年底在包頭啟動。

根據邊防武警和文保部門之間的協議,「草原神鷹」聯合巡查工作制度包括:文物部門定期聯合邊防武警對邊境文保單位進行巡查;邊防武警在文保單位附近設卡排查可疑車輛;文保專家對牧民文保員和邊防戰士進行培訓……

2013年,巴雅爾家中還建起了「草原神鷹」流動警務室。「對邊防戰士的到來,我們是望眼欲穿。他們為我們提供了最迫切的需求———安全保障,希望他們多來。」巴雅爾指著「草原神鷹警務室」的牌子說,「邊防部隊的到來可以形成足夠的震懾,再加上這塊牌子,犯罪分子的威脅話語煙消雲散。我枕頭下再也不用放刀了。」

牧民「盤問」文管處處長

「『草原神鷹』不僅僅是文物部門和邊防武警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將普通牧民納入了邊境文保體系中,成為無所不在的有生力量。一位牧民、一匹馬,就是邊境線上的千裡眼和順風耳。」包頭市文物管理處處長張海斌認為,在警民合作的制度下,文物部門提供專業指導,邊防武警則提供威懾和執法支持。不過基層文物部門能力弱,邊防武警保平安責任重,邊境文保仍需依靠牧民。「在邀請牧民擔任文保員方面,需要邊防武警的協助,因為他們有著更強的群眾基礎和更多的經驗。我們也發揮自身特長,為邊防戰士送去文化服務。」他說。

去年夏天,張海斌聽說滿都拉鎮新發現一組高山巖畫,便立即前去考察。在草原上,正尋找巖畫地點的他被「馬背」文保員胡木吉勒圖攔住。

「幹什麼的?帶GPS幹什麼?本子上記的是什麼?」

「文物保護。請問新發現的巖畫在哪?」

「巖畫是神聖的,老祖宗留給後代的,不能告訴你們。」

張海斌不得不返回車內,翻出自己的證件,交給胡木吉勒圖「檢查」。胡木吉勒圖反覆翻看,叫來聯防隊員確認無誤後,趕緊將張海斌帶入巖畫現場。

「牧民把我堵了那麼久,我的心裡卻是非常高興的。這說明經過邊防武警的宣傳以及文物部門的培訓,牧民的文保意識有了進一步提高。過去,文物犯罪分子出現時,牧民最多將其驅趕出自家的草場,但等牧民一走,犯罪分子會再回來;現在牧民發現陌生人,會密切關注人、車、物,發現可疑之處便打電話向邊防派出所或者文物部門匯報,並拖住犯罪分子直至執法力量的到來。」張海斌介紹說,目前「草原神鷹」相對最初又有了進步———黨政軍警企民多方聯動:由蘇木鄉鎮黨政部門牽頭監管,文物保護部門提供精確的重點古蹟坐標,公安邊防民警和當地牧民日常巡邏,企業負責後勤資金補助。「多方聯動,讓『草原神鷹』更具持續性。」他說。目前,包頭已有29支「草原神鷹」聯動文保隊伍。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所有牧民名字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薩其]

相關焦點

  • 內蒙古"草原神鷹"工程守護邊境地區野外文物安全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6日電(記者 劉懿德、齊洪斌)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獲悉,內蒙古「草原神鷹」工程試點6日在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開展實施,公安邊防部門開始對當地34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常態化巡護,以加強邊境地區野外文物保護。
  • 「草原神鷹」再行動
    記者 樊廣友 通訊員 閆聃為打擊和遏制邊境地區盜掘古墓葬、古遺址和破壞長城等各類文物犯罪活動,不斷鞏固和拓展警民共建「草原神鷹」文物保護工程,近日,由市文新廣局、市文物處、達茂旗文物管理所聯合邊防派出所,對達茂旗邊境地區的古遺址、古墓葬進行了聯合巡查。
  • 「草原神鷹」守護達茂古墓
    近日,記者隨同包頭市公安邊防支隊達爾罕邊防派出所官兵,到草原深處的安達堡子古城遺址等市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點進行例行巡邏,感受到了這片草原多彩的古代文明和黨政軍警民聯合馬背文物保護隊為保護文物所做的不懈努力。冬日的草原寒風凜冽,越野車疾馳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走了10公裡左右,擋風玻璃上已經掛滿了冰霜,記者冷得直打哆嗦。經過2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抵達安達堡子古城。
  • 通遼氣象助力草原神鷹完成滅蟲攻堅戰
    通遼氣象助力草原神鷹完成滅蟲攻堅戰——玉米三代粘蟲殲滅戰紀實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09月06日15:54
  • 惠陽淡水黃馬甲隨處可見,織起群防群治「天羅地網」
    惠陽淡水街道擰緊「防護」這根弦,不論在小區門口、高速路口、集中隔離點還是在企業復工復產聯防聯控點,都可以看見一個個身著「淡水巡防」黃馬甲的人,構築起淡水街道群防群治新冠肺炎疫情的「天羅地網」,成為廣大群眾眼中的「守護者」「定心丸」。
  • 壯大保護力量 長城保護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70多名文物工作者登上包頭市固陽縣天盛城秦長城,在感受2000多年長城的雄偉壯觀的同時,也為包頭市保護長城的舉措點讚。  長城大多修建於偏遠地區,僅僅依靠文物部門的力量,難以進行全方位保護。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包頭市創新長城保護機制,壯大了長城保護力量。  包頭市文新廣局局長白清元介紹,近幾年,包頭市把長城保護與「草原神鷹」工程相結合。
  • 溼地生態保護有了「天羅地網」
    為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保護溼地生態環境,我市在高寶邵伯湖區設置了「天羅地網」,全方位保護漁業、鳥類等生態資源,讓它們免受偷捕偷獵者的侵害。近日,記者對我市湖區溼地的「電子圍欄」「天眼」等「黑科技」系統進行了探訪。
  • 組圖:蒼涼壯美美岱召--草原文物遺存保護典範
    組圖:蒼涼壯美美岱召--草原文物遺存保護典範 內蒙古大地萬千文物遺存中,並不都是殘垣斷壁、風沙吞噬、風雨飄搖,更有諸如昭君墓、將軍衙暑、遼上京、喀拉沁王府、延福寺等等維修保護比較完好的文物典範。  蒼涼壯美的美岱召,就是內蒙古草原文物遺存保護的典範之一。  猴年新春正月下旬那幾天,記者出乘特意了解禽流感在呼市、包頭預防現狀,於是再次穿梭在大青山南北。
  • 什麼是天羅地網?八字中天羅地網入命如何論命運
    相對於命理學的其他術語來說,大家對天羅地網要陌生得多,更為熟悉的是:警方早已布好天羅地網,你(犯罪嫌疑人)逃不掉的。命理中的天羅地網跟這裡面的還是有密切關聯的。研究命理,推論運氣,必然要涉及神煞的概念。神煞有吉兇,影響各不同。
  • 大叔帶「中華神鷹」鑑寶,稱能賣出天價,專家鑑定後大叔愣住了
    現在很多人生活變好了之後都會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來做,就比如收藏一些東西,很多人喜歡收藏古董或者奇石之類的東西,而今天小編主要講的就是關於奇石的事,一般來說奇石指的就是那些形狀各異的石頭,甚至有的能天然產生一些形象,這樣的石頭價值也是非常高的,就比如說我們中國有著四大奇石,《東坡肉形石》《歲月》《中華神鷹
  • 布下瞭望哨、織就防火網---煤礦街道新立街社區召開森林草原防火...
    布下瞭望哨、織就防火網---煤礦街道新立街社區召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議暨義務防火員聘任儀式 2020-12-20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城市「活文物」 隆陽在行動
    太保山城市森林公園是國家AA級景區,其間分布有大量百年以上歷史的古樹名木,為保護這些古樹名木生態安全及遊人的人身安全,隆陽區於9月2日—10日,對其進行了保護性防治工作。這些因素阻礙了樹木的正常生長,削弱樹勢,嚴重時導致樹木翻根倒地死亡,由於公園內遊人如織,極有可能對市民人身安全帶來隱患。
  • 文物保護
    省文物局、省建設廳、浙江大學、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等有關部門的專家出席會議,成立以高級規劃師翁可隱為組長的專家組。與會專家在實地踏勘飛來峰造像並聽取規劃編制單位——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關於保護規劃的介紹後,對規划進行審查討論。專家們認為,該規劃基礎資料翔實,結構基本符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要求,但應作進一步深化。
  • 神鷹聖域 扎薩格 | 高原峽谷,安多風情
    扎薩格 藏語意思即「巨大的石鷹」,相傳從衛藏地區飛來的神鷹航拍扎薩格 / 若爾蓋青藏文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攝扎薩格也稱為神鷹庇佑之地扎薩格風光 / 野生工作室 攝雪峰、高山、峽谷、丘陵、海子、草原都能在這裡發現
  • 高光譜遙感在文物保護領域的應用前景
    通過梳理國內外高光譜遙感在文物保護領域的應用文獻,了解高光譜在文物保護領域的應用現狀,並結合當前開展的部分工程實例,將高光譜遙感在文物保護領域的應用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一)現狀信息留存文物保護過程中,一般要留存文物的空間、結構、紋理、色彩等信息,其中紋理信息是反映文物色彩和直觀形象最為主要的信息,傳統文物保護過程中,常用膠片或數位相機獲取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青海省
    此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豐茂的湖濱草原。2019年10月,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神秘的查朗天葬臺,也稱護林聖地,是青南地區最大的天葬臺,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回眸新疆「十三五」 | 考古發掘工作碩果纍纍 文物「安全網」越織...
    天山網訊(記者張海峰報導)文物考古,是實證歷史,也是傳承文明。「十三五」期間,新疆考古發掘工作碩果纍纍,成果令人矚目;文物保護力度空前,文物「安全網」越織越密;博物館首次實現從地州到縣市全覆蓋,新技術讓古老文物活力四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弘揚,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
  • 御風神行:南美神鷹5小時飛行160公裡,卻絲毫不需拍動翅膀
    有時還是得動動翅膀不過,謝帕德教授指出,除了起飛,安第斯神鷹們也會在想要利用不同道上升氣流的時候拍動翅膀。畢竟安第斯神鷹是一種仰賴動物屍體為食的鳥類,但這些屍體並不會每次都出現在安第斯神鷹翱翔的區域裡。她指出:「我們預期安第斯神鷹有時候仍然會遇到一些棘手的狀況,譬如在覓食的時候,安第斯神鷹們仍然得花力氣拍翅膀,才有機會找到食物。」
  • 青海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北篇(1)
    海北藏族自治州的 西海郡故城遺址、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舊址、門源古城及海晏縣尕海古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城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周圍是豐茂的湖濱草原。
  • 保護城市「活文物」保山在行動
    位於保山市隆陽區的太保山城市森林公園是國家AA級景區,其間分布有大量百年以上歷史的古樹名木,為了保護這些古樹名木生態安全及市民、遊客的人身安全,隆陽區林業和草原局將於9月2日至10日期間,對其進行保護性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