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s vlog
法國南部,露天的小酒館,誘人的食物,溫柔的花田。小鎮的街道燭光和巖石堆砌的尖頂城堡,清新蔚藍的海岸;還有法國女人熱烈浪漫的的笑容,像玫瑰一樣,帶著濃鬱的香味;這一切美好的事物開始一幕幕出現。慕名來到這家Le Bistrot de Racine的南法餐廳,綠植和鮮花環繞、水晶吊燈晶瑩閃爍,雪白的餐桌,溫暖的木椅,食客們輕聲細語,仿佛聽得見高腳杯碰撞叮咚的脆響。大大的R字logo帶著栩栩如生的樹根,餐廳的名字翻譯過來,是有根源的法式小酒館的意思,有著這家根系南法的餐廳,決定要紮根在上海的寓意。這裡的食物能否贏得我挑剔的味蕾呢,充滿期待的落座下來。
酒杯裡斟上Saint-Joseph(2017),產自隆河谷的乾紅葡萄酒,混合著橡木桶帶來的烤麵包香氣,每一口都是濃鬱的果香。法國菜不能沒有紅酒,精緻的菜餚一定搭配葡萄酒,才真正好吃。它將伴隨著接下來的每一道食物,或是增添口感,或是平衡風味,賦予餐桌許許多多的樂趣。
由脆片麵包,迷你法棍,鄉村麵包,酥皮牛角和番茄Focaccia組成,這樣的組合充滿了法式早餐的記憶,溫熱的麵包,都是當日新鮮製作的。可頌和法棍不必多說,切開鄉村麵包堅硬的外殼,裡面柔軟蓬鬆的內裡,抹上手工製作的黑松露黃油,這樸素的食材便立刻擁有了靈魂。
和法國傳統做法的黑松露煎蛋不同,溫泉蛋靜靜地躺在盤中,覆蓋著野生蘑菇的泡沫湯汁和西班牙火腿片,再劃落一片片迷人的義大利冬季黑松露,輕輕戳開蛋液,讓松露與之混合,濃鬱的松露香氣被柔滑的蛋液包裹著,滋味更加濃鬱。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像法國人一樣那麼喜愛蝸牛這種食材。把蝸牛做成奶油味十足的蝸牛泡芙,大小剛好入口,吃起來也方便了許多。泡芙中間的夾心是蒜香黃油味的蝸牛,上面一層薄薄的白醬不至於搶走了蝸牛的風味。散布在盤中的羅勒醬汁配著大量的歐芹,濃烈的香草氣息,每一口就像呼吸著南法鄉間的清新空氣。
從中世紀的法國開始,就有了吃肉凍的傳統,這原本是法國人冬季用家中自由的食材製作的一種便於儲存的肉類食物,以便勞作的時候可以作為方便的冷食。這道傳統的肉凍配混合醃菜,看似晶瑩如果凍般簡潔,但製作卻非常複雜,以至於整個上海也難以找出幾家製作如此正宗的法式肉凍。
綠色肉凍用香草汁和肉汁混合,裹著爽脆的豬耳朵,鹹香的小火腿和玉珠似的迷你小洋蔥;紅色肉凍則是小辣椒口味的肉汁,配合煙燻風味的豬舌牛舌和豬耳製作而成。比起綠色的清新,我更喜歡紅色的辛辣,洗洗咀嚼時,凍得部分已經入口立刻融化成鮮美的湯汁了。忍不住將它吞入喉頭,這曼妙的滋味叫人驚喜不迭。
終於到了主角登場的時刻,早在1450年,法國就出現了惠靈頓牛排的前身,一種將剁碎的肉放入酥皮中烤制的美味食物。但為什麼這種包裹了肉食的酥皮料理會被加上惠靈頓的前綴呢?真希望有人可以來和我說說它的由來。五分熟的柔嫩菲力、大塊的肥美鵝肝、厚實的蘑菇松露醬,恰到好處包裹在薄薄的酥皮裡,切開一齊送入口中,層層疊疊、相互交融、紛繁變化的滋味,這可真是一道工序繁複,非常考驗Chef的大菜了。想起之前在家準備嘗試一下,結果在製作酥皮的過程中就勸退了,最後只得換了更方便製作的三文魚烤一烤糊弄過去,想要吃如此繁複的食物還是得交給專業的法餐大廚。配牛排的黃油土豆泥過篩了纖維,軟糯粘牙,配著清新的蘆筍,淋上黑松露紅酒醬汁,這份讓人幸福感高漲的牛排絕對值得為它安排一次特別的約會。Hazelnut chocolate----118
榛子巧克力脆皮裡是口感清新的香草醬,搭配白蘭地冰淇淋,酒香的濃烈,焦糖的薄脆,緩和了巧克力的苦味。
Christmas straberry----118
像是一座充滿了聖誕氣氛的法式小花園被呈現出來,處處可見草莓的蹤影。舀開紅色蘑菇蓋,粉嫩的草莓慕斯便露了出來;再敲開白巧克力的蘑菇柄,是帶著新鮮的草莓顆粒的果醬。配著酸酸甜甜的樹莓冰淇淋,多麼甜美的節日滋味。
燭火還在輕風中搖曳,口腹的滿足讓冬天變得溫暖,溫柔的夜色中帶著自然氣息和南法料理獨有的溫情。
周五至周日12:00-14:00 17:00-24:00 期待您的轉發留言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