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學篆刻,印文內容為「外面」二字,這幾個印章哪一個更好些?

2020-12-12 阿圖的說

給這個印文的朋友是一位學校老師,教電腦以及英語。他要我幫他刻一個印,給的是「外面」這兩字的印文,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大部分讓幫刻印的人要麼刻姓名章要麼就是刻網名章,這位仁兄,網名也不叫「外面」,卻讓我幫他刻一方印文內容為「外面」的印章。

既然答應了人,當然就想刻好些,但這印文的字面意義著實太寬泛,根本不知其所指,也無法與他本人的職業或者個性或者什麼東西相關聯起來,想要有好一點點的創意,實在無從下手。於是,先後採用了以下幾種設計,並將它刻了出來。

第一稿
第二稿
第三稿
第四稿

我將刻成的初稿拍成照片給他看,看來看去,他說都想要,我說沒必要,挑一個就好了吧,於是,他挑了第一稿,也就是下面這一稿。

選了這一稿

後來有一次在酒桌上,酒至半酣,我問起了他為什麼刻這樣的印文內容,他說也沒什麼,就是在生活當中,總覺得進不去某些圈子,一直被人拒之門外,有種始終處於圈子外面無法進到裡面的那種尷尬境地,於是,突發奇想,讓我幫刻了這樣一枚章子。

明白了他印文所指,看著已刻成的這幾方印章,想著再刻個新的,可想來想去,卻始終再也沒什麼新的創意可以更符合他的本意,最終,只得作罷。

但我還是胡亂再刻了一方印文為「裡面」的章子,拍了給他看,他也只是看了看,並不想要。

裡面

都說篆刻講究的是篆法、章法、刀法。在篆法這個層面上,個人覺得應該是篆刻裡最難的一關,其次就是章法,最後才是刀法。如果僅滿足於把篆字四平八穩擺在石頭上刻出來,這好象也沒什麼創意或新鮮。但如果想達到印和人相符,就是印章的效果與求章者本人的某些特質相符,這應該是,難上加難了吧。

相關焦點

  • 印章的種類二篆刻講堂四十六
    將古代兵器上的殳篆隱如印章,他的主要的特點是文字結體盤曲重疊,而鳥蟲篆印最大的特點是除了印文文字盤曲摺疊外,常常在字之末端或短筆畫處寫成鳥、蟲、魚等動物的形象。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入印的文字進行藝術的裝飾處理,使印文更加富有意趣,更加的豐富多彩。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與篆刻,篆刻演變與布局
    其刻印初學丁敬、鄧石如諸家,以後又學過趙之謙,繼參以古封泥、磚、瓦文字,形成自己古拙道勁的風格,卓然為一代大家。其弟子義寧陳衡恪、 海門王賢等傳其學。衡恪於書、畫、詞章都有很高的造詣,雖出吳昌碩門下,而清新俊逸,有出藍之譽。當吳昌碩的書畫、篆刻藝術風靡海內外的時候,湘潭齊白石逐漸嶄露頭角於北京。
  • 篆刻學習都學點啥:篆刻入印內容
    這是本套課程的第9課,主要講篆刻的內容。有的朋友說,這有啥啊,不就是刻幾個字嗎?主要是刻名字啊,刻齋號啊,刻幾句吉祥話啊什麼的。其實,關於篆刻的內容遠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還是以來楚生先生的《然犀室印學心印》為線索把入印的內容仔細說一下。
  • 印文的文字排列篆刻講堂十六印章章法一
    所謂章法,就是為了表現藝術作品的主題思想和美感效果而在一定的空間內,安排和處理特定的藝術形象的關係和位置,並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有機地構成一個完善的藝術整體。藝術作品的布局,文學上叫「謀篇」,篆刻上叫「分朱布白」。今天我們講講篆刻章法中的文字排列。
  • 手工篆刻一枚印章,是怎樣的過程?
    每到周末,我倆就窩在寢室裡,在各自的小書桌前開著小檯燈,刀耕不輟……窮學生為了省石料,什麼 8 字磨石法和六個面全刻滿,都是基本操作……  所以篆刻的流程對我來說,仍算熟門熟路,至於手藝如何,大家看我的頭像就應該有個大概了解。這年頭咱們不是流行創新麼?(好像找到了放棄這門愛好的原因……) 那今天我們就講下大到玉璽,小到姓名章的篆刻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 篆刻好學,九點看懂印章之美
    一方印通過他的章法、刀功、印文等傳達出來的意味,比如,韻律、錯綜、平整,或者高古、渾厚、飄逸、樸拙、等等,又或者是印文所引起觀者或拍案、或頷首的共鳴。理法是篆刻的道理、法度,篆刻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可追溯到甲骨文時代。有著深厚的歷史沉澱和傳承,有相當完善的法度。
  • 學習篆刻打基礎:不被篆刻人重視的隋唐宋元,印章界究竟發生什麼
    從皇家內府裡支出銀兩到民間收購名家書、畫,收上來之後,就讓褚遂良等書畫名家們去做鑑定,鑑定完畢,就鈐蓋「貞觀」小印,就是這一對印:(唐太宗的「貞觀」小印)上行下效,大臣們開始跟皇帝學,自己收到什麼好的作品,也學著蓋章,於是就有了鑑藏印,鑑,鑑別真偽的意思,藏,這東西我收藏過,宣示一下所有權
  • 中國篆刻藝術精賞-宋元印章
    中國篆刻藝術的發展、衍變基本上可以分為二個時期,即以宋元為界限,前期是自為的發展,以實用為主要功能。後期(明清至當代)是藝術欣賞為主要功能,是自覺的傳承。宋元印就處於上承秦漢,下啟明清的重要時期。宋代、元代的大量文人參與印章製作並使用,是篆刻藝術自覺的開始。
  • 美術研究|篆刻|擬古璽創作用字漫議!
    聯繫在於文字學下包括了專門的古文字學,其中也包含有璽印文字研究方向;區別在於古文字學下的璽印文字研究重在文字的釋讀考辨[1],進而為考古研究服務,為讀通古籍文獻、認識歷史服務[2];而印學下的文字研究,目的除釋讀、研究古璽印等美術史價值外,一個重要的作用是為擬古璽印的藝術創作服務。
  • 大二男生篆刻印章贈畢業學長
    以石為紙以刀為筆 迷上傳統文化技藝大二男生篆刻印章贈畢業學長圖為翟基旺和他的篆刻印章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柯稱通訊員任麗瓊唐穎)兩天時間、十餘道工序、全手工製作……換來一份有溫度的畢業禮物。昨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翟基旺,將親手篆刻的印章交給大四學長陳雙雙。「畢業之際,祝你笑容長展,前程似錦。」翟基旺向他解釋印章上刻著的「長樂」二字。兩年來,翟基旺共完成了42件篆刻印章,其中大多數送給了師長及同窗好友。「篆刻是一門以石為紙、以刀為筆,拙巧結合的藝術,是一種將思想與情感放諸於方寸之間的修為。」
  • 篆刻
    中國漢字從初具成熟系統的甲骨文起,歷經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字體發展階段,至今未曾出現斷流。  古代「雕刻」的範圍已經較為廣泛,如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等,但中國有君子愛玉的傳統,用玉石作為印章的原料就慢慢成為了慣例和俗成,至今仍極為常見。  秦始皇時,將全國書體作綜合整理,書分八體,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  王莽定六書時,稱為「繆篆」,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體。
  • 大二男生痴迷篆刻,刻印章贈畢業學長
    昨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翟基旺,將親手篆刻的印章交給大四學長陳雙雙。「畢業之際,祝你笑容長展,前程似錦。」翟基旺向他解釋印章上刻著的「長樂」二字。兩年來,翟基旺共完成了42件篆刻印章,其中大多數送給了師長及同窗好友。
  • 方寸之間 篆刻之魂
    篆刻研學課堂介紹了五個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講授了篆刻的歷史文化,通過視頻學習的方式教授現代快報小記者們如何製作陰刻和陽刻的印章。老師通過視頻學習耐心給大家講解,引人入勝的篆刻知識,吸引著小記者們積極探討學習。老師準備了精美禮品以資鼓勵。視頻學習後,小記者們紛紛親自動手嘗試篆刻,對篆刻橡皮有著極大的興趣,最後的評比環節更是將氣氛推向了高潮,第一名小朋友贏得了大獎禮品一份。
  • 《鑑寶》中國古代印章種類,以及它的分類!
    大家好我是就是真功夫,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為大家講解《鑑寶》中國古代印章種類,以及它的分類!元代也是中國印章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元代畫家王冕首創用花乳石(青田石)治印,從此石質印材開始廣泛的應用,這一創新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
  • 為什麼篆刻印章都喜歡劃破印邊?
    篆刻作品做殘破處理不只是印邊,印文也有,這種風格的形成有大致幾個方面因素:首先不得不說下源頭,我們學篆刻,要「印宗秦漢」,自元代趙孟及吾丘衍開文人篆刻之先河起,文人逐漸取代匠人走去篆刻行列,根據自己的身沒情趣自篆自刻出各種風格的印章,但是,各家各自的風格或迥異或新奇或流俗
  • 零基礎學篆刻:隋唐宋時期的印章
    之前印章多用於封泥,之後多為蘸印色鈐押。竹木簡論「根」,面積小,紙張論「張」,面積大,這導致用秦漢確定的印式鈐押方式呈現已不顯眼,再者陰文留下印色的面積多,容易玷汙紙張,由此引起兩大變化:1、印面變大;2、文字傳為朱文。
  • 篆刻在指尖流淌——記胡寶全的篆刻藝術
    比如,『同舟共濟』四字的排列順序,應按照古文順序,從右到左。舟字是一個象形字,經過胡寶全的雕刻,如一葉扁舟,搭載著「共濟」二字,字形與字意天然合一,栩栩如生。「篆刻以前規定是用小篆,若參加書畫畫展,也可以使用其餘的字。篆刻時,在字體沒法改變的情況下,這時就需要篆刻家在設計布局上花心思。」胡寶全認真地說。
  • 東漢「急就章」,印章中的「便條」,順帶說一下學篆刻的取法方式
    (王羲之《喪亂帖》)(王獻之《鴨頭丸帖》)(懷素的《苦筍帖》)(楊凝式《韭花帖》)如同書法一樣,中國印章史上也有大量的「便條」式印章,而這些印章中的傑出作品,又大都出自東漢末年。據《資治通鑑》載:「漢獻帝興平二年十二月為李傕、郭汜所迫,倉皇出走……公卿以下群帥,競求拜職,刻印不給,以錐畫之。嗟乎!漢官印威儀一至如斯!」
  • 金石永年--榮寶齋在線迎新春篆刻名家專場正式上線!(專場名家作品欣賞)
    印文採用秦璽白文風格,三字加界格,泰字左側界格做破邊處理,去板滯出靈動,寓意三陽開泰,線條古拙沉穩、整方作品極具形式感。印文採用圓朱文,「馮氏圓朱文」圓轉嫵媚、曼妙多姿,以藝術實踐闡述了印學理論中「春花舞風、青雲出岫」的圓朱文印妙境。此印縱排,章法奇巧,刀法爽利,線條勁健。
  • 賞析| 品位方寸大千①漫談篆刻
    ,內容十分駁雜。  現代意義上的篆刻藝術,由古代的實用印章演變而來。印章和篆刻在一般意義上可以通用,但是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兩者卻是有所區別的。篆刻創作指向審美——儘管其長期以來一直帶有實用的意義:印章製作指向實用——儘管其從一開始就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審美因素。簡言之,印章是實用的,篆刻則是藝術的,這已是約定俗成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