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大米以鑽石品質成就金字招牌

2020-12-12 東北網

核心閱讀

我省作為全國最大的優質粳稻主產區,水稻面積穩定在6000萬畝左右,年產大米約400億斤。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大米品牌建設作為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有力抓手,用品牌引領生產,打造出一批叫得響、信得過、價值高的大米品牌。五常大米、響水大米、慶安大米、方正大米等品牌享譽全國,成為龍江現代農業一張靚麗名片和金字招牌。

當前,我省正圍繞農業綠色化、特色化、優質化、品牌化發展,力爭將龍江大米打造成中國第一大米品牌,加強品牌培育和保護,做大做強水稻產業經濟,加快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

黑龍江日報5月29日訊 2016年,五常大米、響水大米、慶安大米榮獲「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2017年,在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評選活動中,我省大米品牌入選6個,在糧食油料類獲獎品類中超過「半壁江山」;

2018年,在上海揭曉的「2018中國品牌價值評估信息發布」活動中,五常大米以670億元的價值位居全國大米類第一名。

近兩年,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及農業相關部門的不懈努力下,我省以現代化、標準化的生產方式打造出「鑽石」般品質的大米,在國內品牌林立的大米市場上獨領風騷。如今,龍江大米在全國的知名度已達到「於深巷中、未聞米香、先聞其名」的境界,成為龍江農業一張靚麗名片和金字招牌。

地盡其用 挖掘粳稻產地原生潛力

從遠古就開始積澱的東北黑土地,是黃金水稻核心種植區。充足的水量積集在山林河流中,綠色植被成為天然的保護屏障,保證了流入農田的水質天然無汙染。晝長夜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於營養乾物質積澱在稻穀籽粒中。長達6個月的嚴寒使病蟲害發生率低,降低了農藥的使用率,為水稻的綠色健康種植提供了保障。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近十年間,我省水利建設迎來了春天,重點啟動了西部松嫩平原地區5個灌區工程建設和東部三江平原地區14個大中型灌區工程,增強了水資源保障能力。近年來,黑龍江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面積968萬畝,灌區工程總灌溉面積145.07萬畝,水田53.25萬畝。水利建設夯實了我省水稻高產穩產的基礎支撐。

我省作為全國最大的優質粳稻主產區,目前水稻種植面積6000萬畝、產量600億斤、年產大米400億斤。以五優稻系列、綏粳、龍粳系列、龍稻系列、龍盾系列等品種為代表的優質水稻良種,是一代代龍江人辛勤耕耘、精研不輟結出的碩果。

一直以來,龍江人始終在探索中思考著龍江大米除了具備外觀、口感上的優勢之外,還有哪些要素優於全國甚至國外的優質大米?我們的特色在哪裡?於是,好大米的檢測標準、指數核定指標「破殼而出」。

2017年8月,「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正式發布實施了「黑龍江好糧油團體標準」。記者從黑龍江省糧油衛生檢測中心了解到,黑龍江好糧油質量標準的建立高於國家、行業協會和企業標準。以食味值作為大米等級的定等標準,取代了以前用加工等級定等的標準。增加以內梅羅指數反映糧食質量安全情況,重點檢測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以及真菌黴素含量,這一更高標準填補了龍江歷史空白,建立了以大米產品高標準領跑產業發展的新機制。從此,黑龍江大米有了更高層次的「身份證」。

科學生產 護衛龍江大米外具顏值內增品質

隨著現代農業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水稻生產方式已向多樣化、科學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在綠色、有機的概念魚龍混雜的市場中,龍江大米以「鐵」一般的行業自律與誠信向世人做出真誠的承諾。在科學選種、育種、催芽、插秧、收割等一系列耕作過程中,無一不體現著龍江人用沾體塗足、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為優質大米「保駕護航」。

近年來,我省加大了水稻優良品種的培育力度,在第一、二、三積溫帶分別主推不同水稻品種。水稻智能催芽、大棚育苗建設是提高水稻標準化生產水平、推進水田機械化、增加稻穀產量、改善稻米品質、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關鍵措施。目前,全省水稻實現智能催芽和大中棚育苗全覆蓋,為提高水稻標準化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6年,全省大力推進網際網路+高標準示範基地建設,推行精準農業生產模式,規範基地田間物聯網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前,全省已建設612個綠色、有機水稻高標準示範基地,落實面積近200萬畝。其中,綠色水稻高標準示範基地377個,有機水稻高標準示範基地228個,按歐盟有機標準種植水稻高標準示範基地7個。

實踐證明,農業機械化對打造高品質龍江大米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以盛產綠色優質水稻聞名,故有「中國綠色米都」之譽。近年來,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先後從國外引進世界最先進的雷射平地機工廠化育秧設備和插秧機、大中型水稻聯合收割機,使水稻生產從整地、育秧、插秧、管理到收穫全程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水稻規模化、機械化水平推動其種植水平全國領先。

為提高稻米品質,我省一些本土企業採用古法種植水稻。基地在五常市的哈爾濱善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採用稻花香原種、草炭土育苗、人工插秧、除草、自製營養液、中藥驅蟲、人工收割、自然晾曬的傳統方式種植。為了堅持水稻的有機綠色種植,善道農業與稻農籤定種植合同,規定有機水稻單產不能超過1300斤/畝,超過的拒收。栽培技術員郭喜貴說:「要求農戶限制產量的目的是提高水稻品質,實現大米的優質優價。」

龍江米香享譽全國 品牌價值凸顯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大米品牌建設作為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有力抓手,用品牌引領生產,打造出一批叫得響、信得過、價值高的大米品牌。五常大米、響水大米、慶安大米、方正大米等品牌已享譽全國。

龍江大米以優良的品質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我省的有機米、富硒米、珍珠米、鴨田米、鮮芽米等諸多特色米和功能米也成為全國百姓的優享生活之選。黑龍江綠色食品北京展銷中心負責人康壽福說:「近年來,我省優質大米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在北京消費者心中顯著提升,有的市民寧可繞道也會常來展銷中心購買黑龍江大米。」

近年來,在大米產品外銷的過程中,龍江大米企業普遍存著在銷售環節低溫保鮮儲藏條件差、公共倉儲物流服務少、中間流通環節多、品質保證和供貨能力低等短板問題。從今年開始,黑龍江省糧食局在我省的「國家優質糧食工程建設項目」中安排投資8000萬元,在國內主要大米銷區城市開展「黑龍江大米直銷通道」工程建設,為黑龍江大米銷售提供供應鏈綜合服務。重點建設優質糧油產品保鮮儲存「公共倉」、物流配送系統、二次加工及分揀分裝設施、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和設施、直銷店體系等內容。

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省政府鼓勵稻米加工企業採取產權、股權重組、企業合約使用、特許經營許可等方式加強品牌建設,採取「龍江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的方式加快綠色生態品牌培育。做大做強五常大米、寒地黑土、響水大米、北大荒等一批綠色有機大米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種出好糧,還要賣出好價錢,讓農民有更高收入。為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省政府打造了省級大米銷售電商平臺——黑龍江大米網,入網大米企業銷售的產品全部實現可追溯,質量由政府部門擔保,確保消費者吃到放心米。並推動地方優秀農產品電商平臺與省級平臺對接,形成以大米網為核心的優質大米銷售電商集群,立體化展示黑龍江大米品牌。黑龍江慶安東禾水稻種植合作聯社銷售經理祖延來說:「我們估算了一下,網上賣大米一噸大概能節省成本400多塊錢,如果政府不給企業搭建網絡銷售平臺,靠我們自己是很難找到那麼多客戶的。」

據了解,目前已有604家「三品一標」企業入駐黑龍江大米網。其中綠色有機地標企業46家。大米網門戶和市縣地方電商平臺上線大米企業139家、大米品類746個,稻米交易量34.16萬噸,實現交易額6.89億元。

相關焦點

  • 專家公布食味值測評結果 龍江大米成為世界優質好大米贏家
    在2017冰城論稻龍江品牌峰會暨產需對接洽談會活動中,來自國內權威糧食專家對黑龍江省的大米進行了食味值測評,並將食味值測評流程結果及如何在特定環境下進行食味值測評的情況進行詳細介紹,經過測評最終十種龍江大米獲得專家肯定。
  • 中國最北、龍江唯一丨亞布力拿下「金字招牌」 正式獲評國家級旅遊...
    中國最北、龍江唯一丨亞布力拿下「金字招牌」 正式獲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2020-12-29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常大米榮登2018年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第六名丨方正和通河大米兩...
    由黑龍江省品牌戰略促進會、黑龍江品牌研究院等聯合舉辦的「龍江品牌 中國力量」系列宣傳活動在哈爾濱中央大街防洪紀念塔隆重啟幕。其中,哈市五常大米、方正大米、通河大米三品牌榮登2018年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五常大米排名第6,方正大米、通河大米分別排在38名、44名。
  • 五常大米「五好」集於一身
    近年來,五常市推進五常大米品牌建設戰略,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形成米企、稻農、消費者三者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條,為龍江第一綠色產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五常市近年來大力實施「五常大米產業提升工程」,按照嚴於國際高端大米標準,從良種繁育、浸種催芽、育苗插秧、收割倉儲到加工銷售的27個流程99道工序,逐一細化,制定出種子、環境、種植、投入品、倉儲、加工、產品、管理等8項標準,引導農民努力打造優質、綠色、高端稻香米生態種植基地,樹立標杆引領龍江乃至全國稻米產業發展。
  • 14座「金礦」+自由港,向龍江招手
    帶你看看 14座「金礦」都有啥  為促進經濟發展,俄羅斯推出遠東跨越式發展戰略,顯然,這個「曲線救國」發展戰略已成為俄驅動經濟的「金字招牌」。  「之所以稱為『跨越式』,是因為這些地區的發展將比其他地區更快,發展勢頭更強勁,就如同烈馬跨欄飛奔一樣。」馬卡洛夫司長解釋說。
  • 國家大米標準黑龍江優質水稻生產標準發布
    本報10日訊(記者王彥)10日,在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開幕式上,國家大米標準正式發布。同時發布的還有黑龍江省優質水稻生產標準、五常大米標準和響水大米標準。
  • 品味龍江美食欣賞龍江美景感受龍江文化 世園會為「龍」字號點讚
    發現龍江之美 感受龍江之好青山依舊,綠水長青,大屏幕上,一幅「天開圖畫」的自然長卷鋪展在人們的面前。「黑龍江省日」開幕式上,省委常委、副省長王永康用「龍江資源最富集,龍江生態最優良,龍江風景最靚麗,龍江大地最包容,龍江人民最熱情」五個「最」介紹大美龍江。
  • 戴姆勒5D鐳射鑽石炒鍋,鑽石般的生活品質
    未來科技北京6月11日訊 戴姆勒中國區執行副總裁陸總接受了本報採訪,陸總告訴我們,「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也更加注重健康。戴姆勒作為全球知名的炊具品牌,憑藉先進的技術和尖端的原材料,打造出這一款極具鑽石質感,集合了耐用、健康、美觀的5D鐳射鑽石炒鍋。」
  • 助推生態旅遊強省建設——龍江東部溼地旅遊聯盟在雞西市成立
    按照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在黑龍江省旅遊工作推進會議上「構建火山溼地旅遊板塊」的部署和省長王文濤沿烏蘇里江流域調研時「聯合發展溼地遊」的要求,傾力把龍江東部「溼地遊」打造成為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行動已邁出實質性一步。雞西市委書記張常榮在溼地旅遊聯盟大會上致辭。
  • 源自黑土五常基地 金龍魚原香稻榮獲「十大好吃大米」
    榮獲「十大好吃大米」稱號的金龍魚原香稻  金龍魚深耕龍江十餘載六大生產基地已投產  自2007年開始在黑龍江建廠,金龍魚已在龍江深耕十餘載,成為黑龍江農業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此外,金龍魚在龍江在建項目主要有益海嘉裡(方正)糧油工業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大米。齊齊哈爾富裕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為我省百大項目,項目規劃年加工玉米180萬噸、小麥50萬噸、大豆21萬噸。富裕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期二期工程總投資金額達110億,一期工程現已完成70億規劃,資金到位28億。
  • 大米外觀品質分析儀哪個品牌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超市購買大米是更多的是通過大米的外觀品質來判斷大米的質量,因此,大米的質量決定了大米的價格與用途,而目前,大米的定價主要是根據糧食的物理指標檢驗來確定。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大米外觀分析儀哪個品牌的好?
  • 高山大米品質怎樣
    高山大米品質怎樣 2019/10/14 08:09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2416
  • 走進新區看發展 傳播龍江好聲音
    會後,網絡名人們奔赴哈爾濱新區、齊齊哈爾考察,創作接地氣、有人氣的網絡產品,利用網絡傳播龍江好聲音,推介黑土好資源。參加座談的網絡名人代表來自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多個網際網路平臺,都是擁有百萬級粉絲的大V。
  • 龍江名優品牌齊聚頒獎晚會 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數據發布
    11月27日,「第三屆黑龍江品牌(文化)節慶安大米·2019黑龍江省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暨龍江品牌盛典電視頒獎晚會」在哈爾濱舉行。  據介紹,「龍江品牌盛典頒獎晚會」以「數據釋放價值,品牌引領質量」為主題,揭曉了我省點讚的70家品牌企業和品牌人物,發布了2019黑龍江省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自主創新品牌、老字號品牌、旅遊區域品牌、地理標誌品牌等6類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結果;牡丹江友博藥業、葵花葯業集團、哈工大軟體、黑龍江大莊園等上億元企業品牌前十強和五常大米、東寧木耳、慶安大米、方正大米等區域品牌前十強頒發了榮譽證書。
  • 遼寧省擁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67個 「金字招牌」讓遼寧土特產...
    &nbsp&nbsp&nbsp&nbsp大連海參、朝陽大棗、阜新瑪瑙、盤錦大米、鞍山南國梨……這些響噹噹的土特產全都獲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意味著這些土特產的名字成了「金字招牌」。
  • 哪家大米口感最受消費者青睞?市品質消費研究院開展大米對比測評
    針對市面上各種品牌的大米,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才能選到品質優、口感佳、性價比還高的產品。很多時候,只能依靠超市售貨員的「推薦」或所謂的「網絡爆款」來購買,買回家卻發現產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令人滿意。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替咱們消費者找到安全和口感兼具,真正物美價廉的大米,深圳市質量協會委託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展開了大米對比測評。
  • 綠博會+大米節18日啟幕!
    綠博會+大米節18日啟幕!圍繞「專業論壇、品評品鑑、貿易投資、直播拍賣、洽談籤約」舉辦活動19場次,包括黑龍江好食材暨龍菜品鑑會、開幕式、巡館、稻米品評品鑑、第二屆中俄大豆貿易與投資對接會、2020國際稻米產業發展論壇、2020∙哈爾濱糧食產銷對接會、天貓「黑龍江國際大米節」促銷活動、黑龍江省綠色食品電商購銷對接會暨「龍江有好貨∙助農帶貨直播」活動、2020·黑龍江第十七屆金秋糧食交易暨產業合作洽談會、「黑龍江國際大米節」直播等
  • 從涼粉和熟食攤起步,「燒雞大王」成就了「龍江老字號」!正在力爭成為「中華老字號」……
    冰城老道外的美食總是讓人津津樂道它散布在老舊的街巷中本期地道龍江味  尋找龍江老滋味
  • 「通河大米」中國行品牌推介會在京舉辦
    12月6日,由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指導,通河縣人民政府、中國國家品牌網共同主辦,慧眼食珍集團協辦的2020「通河大米」產業發展論壇暨「通河大米」中國行品牌推介會在北京舉辦。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擦亮「地標產品」的金字招牌
    這表明,品質、品牌正成為我國農產品贏得國際市場的「敲門磚」。地理標誌農產品是農產品闖市場的「金字招牌」。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文化多樣,地理標誌產品非常豐富,相關產值已經超過1萬億元,是不少地方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實施精準脫貧的途徑之一。截至6月底,我國累計批准地理標誌產品2385個,累計註冊地理標誌商標568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