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匿王問佛:如何布施才能獲得最大福報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怎樣布施才能獲得最大的福德回報(資料圖)

有一次,波斯匿王來拜會佛陀,向佛請教:「世尊!假如我要行布施的話,該布施到什麼地方呢?」

佛陀回答說:「大王,只要你心存歡喜,布施到哪裡都可以呀!」

波斯匿王聽後,覺得言猶未盡,只好又問:「世尊!我的意思是說,向什麼人行布施,才能獲得最大的福德回報呢?」

佛陀並沒有直接回答,而反問波斯匿王:「大王,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您先回答我一個問題吧!」

佛陀問道:「假如現在有一個人族姓子前來投奔大王您,可是這個人不學無術,整天遊手好閒,處處投機鑽營。這樣的人,您願意接納並重用他嗎?」

波斯匿王聽後連連搖頭:「這種人無論如何也不能任用啊!」

佛陀又問:「現在有一位深具智慧的賢士,無論是輔佐內政,還是抵禦外侮,均是一把好手。大王,您願意提擢這位賢士嗎?」

波斯匿王回答說:「這樣的人才百年難遇,我求之若渴呀!」

佛陀對波斯匿王說,居士布施亦復如是。倘若具備「舍五成六,護一降四」標準的出家師父,居士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布施供養他們。

佛陀解釋說,所謂「舍五」,即是捨棄五蓋(貪慾、嗔恚、睡眠、掉戲、疑);而「成六」,就是當六根與六境相接觸時,不會被六境所緣轉,能夠時時攝護六根;所謂「護一」,就是時時關照自己的念頭,讓善念相繼,卻不讓惡念有絲毫的可乘之機;所謂「降四」,就是將自己無始以來的身魔、欲魔、死魔與天魔悉數降伏。

佛陀說,能夠做到「舍五成六」、「護一降四」,遠比百年難遇的賢士更為殊勝。若向這樣的出家師父行布施,所獲的善果最多,所得的福報當然也是最多。

——根據《增一阿含經》第470經改編

相關焦點

  • 佛教故事:布施供養創造福源
    這一天,波斯匿王盛裝來到祗樹給孤獨園頂禮參拜我佛,波斯匿王對佛陀說道:「世尊!懇請您和眾比丘可以在舍衛城多留幾個月,讓我來供養世尊和眾比丘。」佛陀輕輕點頭,表示答應波斯匿王的請求。於是,波斯匿王便在宮外,搭起高臺用以講經傳法,並且要求朝中的各位大臣,也要一起發歡喜心供養我佛。一次飲食供養之後,波斯匿王對我佛說道:「世尊!
  • 如何布施才有最大的福報?
    有些人不樂意,但又害怕因一次「缺席」佛菩薩們就會抹去自己之前所做種種的福報。所以,儘管如「綁架」一般,該攤的錢一分不能少,還必須讓家人陪同吃齋一天。那麼,這種含芥蒂的「異化」布施會有福報嗎?學佛人到底該如何行布施?《增一阿含經》上有這麼一則故事:一個叫阿那邠邸的長者來到祇樹給孤獨園禮佛。
  • 波斯匿王減肥成功之道
    然而,肥胖不是現代人才有的毛病,佛陀時代的波斯匿王,就曾經是個大胖子。佛陀看到波斯匿王被肥胖所苦,乃提醒他要減肥,並傳受他減肥的方法。波斯匿王聽了,下定決心徹底奉行,終於減肥成功,恢復昔日奕奕風採,乃特登城樓遙向佛陀禮謝。這段公案記錄在《雜阿含》卷四十二中。波斯匿王篤信三寶,常與王后末利夫人一同到只園精舍請法,也引度了女兒勝 夫人學佛。
  • 佛教:布施如何才能獲得福報?最簡單有效的五個方法!
    這個善果,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福報」。對於布施,不由多說。大家都有去做過,但效果如何「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在行布施所獲福報的基礎之上,行布施的方式方法也有不相同之處。從而導致了布施所獲福報大小也不相同。關於布施的方式方法,佛在《優婆塞戒經》之中講到過這麼五個方法,其也是最簡單有效的五個方法!一、至心施!
  • 一個人有沒有福相,看著四種表現就可以,第四種是真實福報
    經上講佛陀當年就曾經遇到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就是勝鬘夫人,她是舍衛國波斯匿王之女,這個女孩子就很特別,經上講她的相貌很陋,醜到世間罕見,但是在一念心之間轉成貌若天仙的美人,她就像佛陀問了四個問題,佛陀一一作了回答,這四個問題包含了四種人的生活現狀是如何造成的。
  • 佛典故事:波斯匿王使者至誠禮請佛陀 命終生天
    波斯匿王使者至誠禮請佛陀,命終生天(資料圖) 過去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結夏安居圓滿後,與眾多比丘欲往他國度化眾生。此時須達長者向波斯匿王說:「佛陀欲至他國遊行教化,我們將有一段日子見不到佛陀,請國王寫信派遣使者至佛陀住處,迎請佛陀到國內來接受大眾的供養吧。」波斯匿王聽了馬上派遣使者前去。 使者手持信函來到竹林精舍致意問候,並在外遙望禮拜。但等了許久,都未能見到佛陀,於是使者至心祈請佛陀能慈悲應允供養之事,佛陀即欣然接受。
  • 佛教故事:波斯匿王夜夢十事 佛陀預言千年教史
    編者按:波斯匿王,佛世兩大護法名王之一。當佛來到祇園精舍弘法之時,波斯匿王有感於給孤獨長者之舉,親自前來禮拜世尊,卻又心有不服,遂與世尊激辯,最終心悅誠服,皈依佛門,成為當世兩大護法名王之一。今天這篇故事講述波斯匿王夢見十件奇事,來到祇園精舍向佛請教,佛陀為其詳解末法時代十大亂象。
  • 佛法:常行這七種布施,福報自然來
    學佛信佛之人,對布施一定不陌生。布施是佛家六度之首。布施眾生可以讓我們廣結善緣,去除心中的貪念,培育善根,積累福報。那麼什麼是布施呢?布施簡單的說,就是將自己的錢或者擁有的物品,去拿給別人分享,讓有需要的人獲得幫助,或者以其他形式去幫助別人。布施就是在向眾生行善,行善就是在給我們積累福報。有人也許就會說了,我自己很貧窮,幾乎一無所有,我那什麼去給別人分享呢?我是不是沒有辦法去布施了?其實這是對布施的一種誤解,分享給他人財物只是三種布施中的財布施。另外還有法布施和無畏布施。
  • 波斯匿王得佛點化 放開有夫之婦感悟輪迴
    波斯匿王有一天在城裡巡視的時候,在路上看見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佇立在她家門口。剎那間,國王就迷戀上她,而想要佔有她。他探聽到她是位已婚婦人,就派人要她的丈夫到宮中來服務。後來,更派她的丈夫去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地底下去搜集一些蓮花與紅土,而且在當天傍晚以前趕回舍衛城,以供國王沐浴。事實上,國王居心叵測,企圖在她丈夫無法於規定的時間內返回時,予以殺害,然後橫刀奪愛。
  • 為什麼要布施,有什麼好處?
    在歷史上有這樣一段故事,有一天波斯匿王來到佛陀的住處,向佛陀就稟告說:佛陀,在舍衛國內,有一位長者,他叫摩訶男,擁有金銀珠寶數千萬億,無法稱量,
  • 怎樣布施,福報功德才會最大?
    所以他們對「布施」很在意,布施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種行為,是用來幫助我們積攢人緣福報的。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佛家的五種「布施」,多做這五種行為,不用刻意,也能得到很好的福報。想要讓自己獲得福報的話,首先要讓自己的雙眼有神。02 語施這裡說的「語施」就是好好說話,多說好話。有句話說,「你的人生運勢,取決於你口中經常對人說的話。」
  • 為什麼佛說法布施勝過財布施?這三點原因不可不知
    皆仁佛曾經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在對彌勒菩薩說,法布施有三點遠勝於財布施。是哪三點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所以說法布施相比財布施來說更為殊勝。因為世間的錢財為五家所共,不是恆有的,所以基於世間的錢財而起的財布施是會有窮盡的時候。而法布施則不然,法布施是輾轉增上的,當你將佛法布施出去之後,聽受者受到法益,又會將法布施出去,永遠綿延而沒有止境。就此意義上來說,法布施比財布施要殊勝。
  • 佛教:為啥布施後還是很窮很倒黴?
    佛說越是懂得布施,福報越是很深,布施可以幫助我們消除業障,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布施以後還是會遇到諸多的不順心,還是很倒黴呢?其實大多數都是源於這個原因,布施的心不誠懇,布施的念頭不純!布施後多久能獲得果報?
  • 有人不知道,為何布施聖人,會有這麼大的福報
    有人不知道,為何布施聖人,會有這麼大的福報錯就錯在,你認為聖人和你一樣是個普通人。馬雲和你是不是一樣的人?馬化騰是不是和你一樣的人?為何你創辦不了淘寶?因為他們比你努力?因為你福報不夠,好那如果一個人一直修行,修心,福報功德圓滿,心裡最小最細的分別心都寂滅了,那是不是已經遠遠超過了你的能量?聖人並非普通人。人道除了天道下生,聖者乘願而來的之外,基本是守五戒而來:不殺生,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和不偷盜。所以人道是戒律成就。(最大的五條戒律)。像你以為現在的人頭頂天腳踏地是因為什麼?因為戒律。而不是什麼進化。
  • 佛學|波斯匿王問佛的故事,能真正讀懂它,也許見性開悟只在剎那
    在佛教寶典《楞嚴經》第二卷的開頭,有一個小故事,叫做波斯匿王問佛。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真理,什麼是無常的假,什麼才是恆常的真。假如你能真的讀懂,也許開悟見性,只在剎那之間。波斯匿王是中印度的一個國王,與佛陀同時代的人,崇信佛法,為佛教僧團的大護法。在楞嚴法會上,波斯匿王向佛陀提出了一個有關生老病死的問題。
  • 佛教故事:與人無爭與世無爭 才能真正收穫大逍遙大自在
    昔日,有一位心胸寬廣的老者,老者一心想要布施,不求回報盡力的付出!老著常說只有學會與人無爭,與世無爭才能真正收穫大逍遙大自在。佛陀時代,當時有一位波斯匿王,一天他騎著白象出城巡查,身邊跟隨著大臣眾多侍衛,出城不久便看見遠處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向這邊走來,國王怕驚嚇到這位老人,於是吩咐身邊的眾人都停下腳步,讓老人先慢慢的走過去。年邁的老人遠遠的看見國王,停下腳步,看向前方,發現眾人也停下了腳步,這才放心的又向前緩緩走去。
  • 想增加個人福報?吃香喝辣,從這兩件事做起,佛菩薩都幫你
    我們知道培養福報的方法分好多種,可以放生、可以布施、可以做公益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行善方法,會幫助我們增加積累世間的福報。但是在培養出世間福報時,上述方法所能給予的卻很少了。學佛之人都知道,三寶門中好修福。而在培世間、出世間福報的方法中,供佛是最為殊勝的一種,連已證得果位的菩薩們也都在供佛。
  • 開悟故事:醜陋和美麗,布施的果報,能舍一切諸難捨
    醜陋和美麗波斯匿王的王后茉莉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叫波安羅,她的面貌醜陋,根本不像人類;皮膚粗糙乾澀,比樹皮還差;而頭髮又硬又直,和馬的尾巴差不多。  不久,小公主波安羅長大成人,為了這個醜陋女兒的婚姻大事,波斯匿王秘密命令大臣找來一位家道中落、沒有能力娶妻的讀書人,把公主賜給他,並為公主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屋中裝置七道門,長年上鎖封閉,鑰匙則交給駙馬帶在身邊。  每次富豪貴族的聚會,駙馬都是單獨一人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