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一度成為治理私拆亂改行為的「老大難」,剛剛進戶的新小區內,私拆亂改的違章行為也逐漸增加,不少一樓住宅業主為了一己私利,將陽臺欄板私拆,改成門,住宅搖身一變成了身價不菲的門市房。為了防止新小區內私拆亂改行為的蔓延,以及在小區內產生「破窗效應」,昨日,市房產(物業)監察大隊龍沙中隊將龍沙區暢心園小區內24處窗改門強制恢復。
為圖商機 窗戶改門遍地開花
走進龍沙區暢心園小區B區,記者看到剛剛入戶沒多久的小區內,綠化等配套設施還並沒有完善,地面坑坑窪窪,不少業主還忙著裝修,一樓業主私拆欄板,將窗改成門的違章行為比比皆是。據了解,暢心園小區屬於棚改小區,共2100戶居民,早在半個月前,一家一樓業主不顧物業的勸阻,將自家陽臺窗戶改成了門後,隨後一樓住戶們瞅準商機,紛紛效仿,自此小區內窗改門的違章行為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市房產(物業)監察大隊龍沙中隊中隊長薄鸕了解情況後,立即向違章業主下達了違章通知,但違章業主們卻視而不見,所以決定聯合物業,將小區內窗改門的業主家進行強制恢復。齊齊哈爾誠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出動了30餘名物業人員,一輛挖掘機,組成臨時砌牆隊,對私拆亂改業戶進行恢復。
當日9時,在暢心園小區B區3號樓1單元的一樓超市前,3名物業人員抹泥、砌牆一氣呵成,迅速將私改的樓體進行了恢復。記者細觀整個小區,不少一樓窗改門的業主開起了超市、糧油店等小買賣。齊齊哈爾誠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暢心園物管中心經理稽鴻玲告訴記者,小區內大多都是棚改戶,所以很多居民窗改門也都是為了生計。
擔心安全 樓上居民怨聲載道
在棚改小區內,業主們排房號得到房子,而在暢心園小區內,很多業主都覺得能夠分到一樓住宅,可算是賺到了。稽經理說,小區1號樓到7號樓均臨街,所以一樓業主都瞅準商機,窗改門將住宅變成門市,然後以高價出租或自家經營買賣。但對於一樓住戶窗改門的違章行為,樓上的業主也怨聲載道。
住在11號樓2樓的果先生告訴記者,自家樓下是個超市,半夜經常有人按鈴買食品,嚴重影響了我們家人的休息,而且我家孩子還要高考,也影響孩子學習。但其實像果先生一樣有抱怨的居民,最擔心的還是房屋結構。「很擔心一樓如此私拆亂改,會影響到房屋的整體結構,對樓體有影響,畢竟這是住宅樓,並不是門市房,所以也希望能住在一個安全的小區內。」李先生說。
嚴防死守 堅決剷除違章建築
當日9時37分,當物業人員對11號樓3單元的一家美佳福超市的踏步臺階進行拆扒時,超市老闆娘不顧勸阻,不停地謾罵物業人員,最後甚至從被拆得破爛不堪的臺階上飛奔而下,一面口出誑語,一面追打物業的一名工人。最後經過其家人的勸說,老闆娘才回屋,而在回屋之前,還不忘撂下狠話。稽經理告訴記者,物業人員像這樣遭到謾罵都已經算是輕的了,自己也時常就會接到恐嚇電話。
物業人員掄大錘對違建踏步臺階進行拆扒的過程中,不少居民圍觀,其中不乏很多一樓住戶。隨著挖掘機將踏步臺階的摧毀,人群中也冒出了反對的聲音。「這一樓不開門,工商執照啥的都不給辦,我這扒了門,你們又要給我恢復,老百姓都是為了生計啊,何苦為難我們。」一住戶說。當被問及是否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時,住戶語塞,並開始狡辯道:「我家就開個門,不是正常的事情嗎?」
據了解,如若要在小區內開超市等,需得到業主委員會以及物業的同意,才能進行後續相關證件的辦理。而根據《齊齊哈爾市城鎮住宅區物業管理辦法》中,私自改變房屋用途、私拆亂改行為均屬於違章行為,所以在小區內做買賣謀商機是行不通的。
市房產(物業)監察大隊大隊長馬月明表示,年後,老舊小區治理困難是有目共睹的,而為了令新小區不再步老舊小區後塵,防止此種不良行為的蔓延、滋生,我們將開展一系列的工作,嚴防死守,將新入住小區內的違法行為扼殺在「搖籃裡」。(齊齊哈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