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常說要想身體好,還是要適當的多吃點肉,小時候每次看到媽媽在鍋裡煮肉,聞著肉香就會跑過來,眼巴巴的看著鍋裡的肉,嘴饞的都快流口水,那個時候就覺得好奇:為啥煮肉的時候會有很多的泡沫,這個能不能吃呢?我想這也是很多人一直擔心的問題。
很多人都覺得煮肉或燉肉出現的泡沫是肉裡面的精華,如果拿個勺子撇去這些浮沫,未免有點可惜,而且似乎還會少了一點肉的香味,尤其在一些農村,煮肉的時候從來都不會撇去這些浮沫,都是直接和湯汁一起喝的。但是城裡人就剛好相反,看著這些出現的浮沫,就一定會把它撇去,不然總覺得肉湯不乾淨,不同的人眼裡有不同的看法,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那麼煮肉出現的浮沫到底是什麼呢?小編現在就為你解答,其實煮肉的時候出現泡沫,開始的時候都是多多少少帶有一點顏色的,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在洗肉的時候,沒辦法把肉裡面的髒東西洗乾淨,只能洗掉肉外面的雜質,而肉在湯裡面高溫翻滾的時候,豬肉裡面殘留的血液、雜質就會被湯汁帶出來,進而形成浮沫,這些都是不能吃的,一定要撇去乾淨,當撇去一兩遍浮沫之後,湯汁就會變得清澈一些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加料烹飪了。
這個時候有人就會聯想到其他一些食材,在煮的過程也會出現泡沫,比如大家早上經常喝的豆漿,煮豆漿的時候也會出項很多的白色泡沫,那麼這些泡沫要不要撇去,能不能吃呢?
煮豆漿和煮豬肉出現的泡沫完全不同,大家大可放心的喝,因為煮豆漿出現的白色泡沫主要成分是皂苷,而皂苷是一種很好的表面活性劑,食物在煮沸、震蕩的過程中,皂苷形成的泡沫一般呈現蜂窩狀。皂苷其實還是一種對身體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質,它具有降血脂、降低膽固醇、抵抗身體自由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