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當長園集團(600525,SH)以18.8億元的價格收購長園和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園和鷹」)80%股權時,沒有人料到,這家曾經想要衝擊創業板的「明星企業」,會成為一顆引爆長園集團商譽危機的炸彈。
長園和鷹出現問題的三個智能工廠項目中,與山東昊寶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昊寶」)合作的「全球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工業4.0服裝工廠」,據披露目前處於停工狀態。
不過,12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山東昊寶所在的諸城當地走訪時,相關公司中層、員工,或者諸城政府部門人士,對該智能工廠項目均表示「沒有聽說」。
更為詭異的是,與長園和鷹、山東昊寶籤訂《三方協議》,受讓全部相關權利義務的山東伊甸緣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甸緣」)——其實控人為長園和鷹原董事長尹智勇,而這家伊甸緣的牌子就掛在當地人所稱的「昊寶新工業園」內。
12月26日,山東諸城,當地人所說的山東昊寶老廠區,如今名牌已經換成了一家今年剛註冊成立的公司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彭斐 攝
工人們稱「沒聽說」智能工廠
長園集團披露信息顯示,山東昊寶的智能工廠系統項目合同金額為1.5億元,2016年6月動工,2017年12月合同雙方籤署驗收確認書。
不過,對於這個一年前已經「驗收確認」的項目,長園集團在12月25日公告中稱,山東昊寶智能工廠項目目前處於停工狀態。
除了長園集團在公告中的記錄,山東昊寶方面對於該項目甚至閉口不提。
12月26日中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大水泊村701號的山東昊寶。雖然廠區內車間外牆還打著「昊寶」字樣,但產區大門口的名牌,已經換成「山東諸城淏博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淏博服飾」),只是「淏博」二字與其它字明顯顏色深淺不同。
工商資料顯示,淏博服飾註冊時間為2018年7月5日,註冊地址為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龍都街道大水泊村701號,與山東昊寶註冊地位於同一地點。
多位工作人員稱,這裡就是山東昊寶的老廠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門衛表示要找山東昊寶的負責人後,對方把電話接去了辦公室,但對於智能工廠項目,該人士拒絕置評。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詢問至少10位自稱山東昊寶職工的人士,他們對智能工廠項目的回答頗為一致:「沒有聽說」、「不知道」。
事實上,如果不是長園集團披露,外界對長園和鷹與山東昊寶合作的智能工廠項目,了解的信息可能還是兩年前的東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7月8日,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園和鷹曾用名,下簡稱「和鷹科技」)時任董事長尹智勇在講話中透露:和鷹科技與山東昊寶西服合作的全球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工業4.0的服裝工廠,設備投資1.2億,廠房面積達5萬平米,預計(2016年)8月份建成投產。
不過,尹智勇的願望如今看似已經落空,而山東昊寶的生產經營也並不樂觀。在確認沒有聽說過智能工廠項目的同時,諸城當地一位政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這家企業生產不是很好,他們已經很久沒和公司聯繫了。
據長園集團公告披露,根據包括山東昊寶的3個智能工廠項目銷售合同,客戶應於項目驗收後在約定時間內支付項目進度款,三個客戶均已於2017年12月對項目進行了驗收,但客戶在驗收後未按時付款。
12月26日,山東諸城,承接山東昊寶權利義務的伊甸緣服飾,位於當地所說的山東昊寶新工業園內,其實際控制人則是長園和鷹原董事長尹智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彭斐 攝
伊甸緣招聘信息提到智能工廠
相比於員工的毫不知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幾公裡外的「昊寶新工業園」,看到了「智能化生產」的蹤跡,但卻是因在另外兩家服裝廠的招聘廣告上。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區分在水泊村701號的老廠區,諸城當地人更習慣將位於臧克家路2355號的「昊寶工業園」加上一個「新」字,只不過,這個工業園門口掛的卻是「山東伊甸緣服飾有限公司」的招牌。
一位負責周邊區域的快遞員表示,至少去年5月這裡就掛了伊甸緣的牌子,「我當時也納悶,明明是昊寶新工業園,但送到那裡的快遞地址後面都加了伊甸緣服飾」。
不過,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談時,工業園門口的門衛則透露,給自己發工資的是位於大水泊村的「昊寶老廠」那邊,「有時候發現金,有時候也打卡」。
更奇怪的是,老廠中職工不知道的「智能項目」,卻出現在新工業園內兩家服裝廠的招聘信息中,其中一家就是伊甸緣,另外一家則是諸城市華歐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歐服飾」)。
伊甸緣的招聘信息顯示,公司是一家網際網路+、工業4.0、個性化智能定製、智能物流於一體的全球最高標準「服裝智能工廠」。
華歐服飾則將招聘廣告牌立於伊甸緣門口,招聘信息中提到:公司新建高檔服裝產業園區36.8萬平方米已經投產使用,公司整合了一系列全球精尖技術,該生產流水線使得服裝生產的各個環節無縫銜接,實現了全程不落地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生產效率及質量得到極大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競爭對手,留下的招聘聯繫人電話,都包含一位宋姓經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招聘合作的身份撥打了該電話,但對方未做表態。
山東昊寶與伊甸緣之間的關係尚不得而知,但從長園集團披露的信息來看,伊甸緣卻甘願承接了山東昊寶的相關義務。
據長園集團披露,山東昊寶單方提出長園和鷹、山東昊寶及伊甸緣(尹智勇實際控制的企業)已籤訂了《三方協議》,約定將《銷售合同》項下的權利義務全部轉讓給山東伊甸緣,公司直至本次調查方知尹智勇擅自以長園和鷹的名義籤署了《三方協議》和《承諾函》,該行為直接影響了上市公司對長園和鷹業績的判斷結論。
然而,長園集團一位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山東昊寶項目私下有個協議,但作為集團的我們也沒看到,律師去說也只是口頭去說,連複印件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