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得利麵粉集團董事長丹志民:一輩子只想幹好這一件事

2020-12-14 同花順財經

在全國的六省十九地建立了19個子公司,擁有35個大型制粉車間,78條現代化麵粉生產線,日處理小麥能力超4.5萬噸,產品暢銷全國除港澳臺地區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銷售網點遍布所有大中城市,市場覆蓋率達97.6%,在北京市場的佔有率達40%以上……這是世界知名麵粉生產企業——五得利麵粉集團有限公司在制粉業領域內創造的一個個輝煌。

談起五得利麵粉集團的創業史,董事長丹志民感慨良多:「就是過去苦日子過怕了,最初就是想『吃好飯、穿好衣、住好房』,誰知與麵粉結緣後,一幹就30年了。我這一輩子只想幹好這一件事,就是用心做麵粉,做良心麵粉。我的創業史可以用五個字概括:痛,並快樂著。」

艱苦歲月:「廠子在哪兒,家就在哪兒」

圖為五得利麵粉廠舊址。楊文娟攝

沿著那條熟悉的街道,丹志民來到荒廢許久的五得利麵粉廠第一麵粉廠舊址。輕輕推開那扇破舊的大門,隨著那「吱吱呀呀」的聲音,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紀80年代。

「那時候,國家確立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鼓勵農民發展多種經營。我就想著幹點屬於自己的事業,改善家庭生活。」丹志民說,他當過村辦機械廠員工,做過大名小磨香油生意,還幹過鑄造工人。嘗試了多個行業之後,1989年,在父親的帶領下,他與姐姐、弟弟共同創建了新市場麵粉廠。

「當時的麵粉廠很小,就開在自己的家裡。日加工小麥僅有15噸,像我們這樣規模的家庭式小麵粉作坊,在當地還有36家,行業競爭很激烈。」丹志民說,一開始他就遇到了難題:廠子建起來了,但沒有生意,麵粉賣不出去,糧食原料又收不上來。情急之下,他準備和弟弟去採購小麥。這時,丹志民的父親得知情況後,建議他們採用「換面」的方式解決燃眉之急。所謂「換面」,就是拿面換糧,只收加工費,並且加工費比其他廠家便宜一半,這樣一來麵粉廠就有了加工原料。

「當時因為價格低,排隊換面的場面十分壯觀,24小時供不應求。」丹志民說,雖然生意很火爆,但是不掙錢。此時,父親的話再次感染了他:不為掙錢,只為「練兵」。

「那會兒真的是一鐵鍁一鐵鍁倒(dǎo)糧食,沒日沒夜幹出來的!」丹志民笑著說,當時和弟弟都成了「土面人」,累得不想幹。但父親鼓勵他們:一鐵鍁掙5釐,兩鐵鍁就是1分,掙了錢才能過上好日子。「我們就是靠著這個強烈的願望堅持下來的,現在想來真的不容易。」

很快,靠著質優價廉的麵粉、優良周到的服務,丹志民的麵粉廠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逐漸開始盈利。「我們是縣裡第一批萬元戶,也是縣裡第一個安裝空調的家庭。」丹志民指著曾經居住過的兩層舊樓房面含微笑,渾身還散發著一種自豪感。

儘管如此,當提起「曾經母親在樓梯間改造的廚房裡炒菜,經常因遭遇漏雨而落淚」的事情時,丹志民還是有一些傷感。他說,當時為了辦好廠子,把所有的錢都投到了生產上,家也跟著廠子搬了好幾回。最早的時候,車間在一樓,臥室就在車間上面的二樓,因為機器的轟鳴聲,全家老少都睡不好覺,很是煩惱。這時還是父親安慰全家人,「機器轉動是掙錢呢,不轉了才要發愁。」

此後,丹志民一家人以廠為家,「廠子在哪兒,家就在哪兒」,靠著一份勤勞、樸實、用心和堅持,實現了從1989年起到1995年間一年一個車間的速度滾動發展,之後的十年間又以一年一個分廠的速度高速發展。

不懈追求:「專心做最適合自己的行業」

圖為五得利麵粉集團旗下的大名七車間。

跟隨丹志民的腳步,來到五得利麵粉集團大名七車間。只見小麥在一排排機器和迷宮一樣的管道中穿梭,最後變成不同類別的麵粉。據統計,每天有2300多噸麵粉從這裡離開,變成食品加工廠的基本原料,最後變換出豐富的食品種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本。「我們將質量視為企業生命。在生產過程中,僅小麥清理環節就要經過15道工序,制粉工藝要17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操作規程和較高的技術標準,從而保證了麵粉的質量。」丹志民說,經過32道生產工序後,麵粉在出廠前還要經過嚴格的化驗,包括水分、灰分、麵筋、加工精度、含沙量、磁性金屬物等衛生指標的檢測。「我們一直把麵粉企業當成道德工業,良心工業來做,確保每一袋麵粉都是放心粉,絕不做坑人的買賣。」

丹志民很注重創新。採訪中發現,在這個有七層樓的制粉車間,每班只有3名操作工。「我們一方面在生產工藝上,自主創造了一套科學實用的小麥自動接收稱重系統,研發了麩皮烘乾技術和產品自動入倉、在線裝車的流程,另一方面通過全套引進國際最先進的瑞士布勒制粉設備,採用全封閉無塵麵粉生產新工藝,全部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程序化。」丹志民說,這些不僅使企業在質量上有了保證,而且降低了運營成本。「以前,一個500噸/天的車間用人80多人,現在3000噸的車間只需200人就夠了。」

丹志民曾經不止一次提到麵粉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五得利集團還在不斷擴大規模、逆勢而為。對此,丹志民解釋,專業人做專業事,只有規模大了,才能購買最好的設備、最好的檢測儀器,吸引更多的人才,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對五得利來說,規模化程度越高,成本就越低,利潤就會增加。同時,五得利通過研發水餃粉、籠包粉、油條粉等專用粉系列,在新產品推出上比競爭對手超前一步,順應了中國麵粉的發展趨勢,不斷提升其領先水平。

在企業不斷發展的同時,面對很多投資「誘惑」,丹志民如何選擇?他認為,企業家要有冒險精神,但在沒有任何知識背景和行業優勢之前,不能貿然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所以,我將一如既往地深耕麵粉行業,專心致志地將企業做大、做強、做久。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才能在個人和企業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丹志民說。

堅持自我:「奮鬥的人生才最美麗」

圖為五得利麵粉集團。

「低調」是員工們形容丹志民最多的一個詞語。「我是農民出身,深知成功來之不易。都知道麵粉行業是個微利行業,用我父親的話說,這個行業的利潤低到在針尖上削鐵,哪一方面有一點做不到位,你的利潤就沒有了。」丹志民開誠布公地說,辦公場所夠用就好,不需要多麼豪華。但是如果關係到收購系統、生產系統、研發系統、營銷系統、財務系統等的發展,該投的資一分不能少,該花的錢一筆不少花,「錢要用到刀刃上」。

這也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丹志民堅持企業不上市」了:民營企業的錢不好掙,要把有限的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況且生產產品和上市資本運作是不同層次的東西,丹志民表示,「我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在五得利麵粉集團,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30年來,企業從來沒有拖欠過員工的工資,每月的10號一定按時發放。「不僅如此,我還要讓員工的工資比同行業的稍高。」丹志民說,即使遇到資金緊張時,他也寧肯減少小麥庫存,也要保障員工的工資發放。他這樣做,就是要誠信待人,吸引人才,「在五得利,只要肯吃苦,就會有收穫」。

該集團倡導的「五方得利」經營理念就印證了這個說法。「常常有人誤解五得利的內涵,以為是五個企業得利,其實是『五方得利』。」丹志民介紹說,「五方得利」就是:客戶得利,為客戶提供質優價廉的麵粉,優良周到的服務;農戶得利,對農戶做到較高的價格收購、準確的斤兩、隨到隨收、立付現款;員工得利,給予員工較高而穩定的工資、福利,較多培養和升遷的機會,優越的勞動環境;國家得利,是交付國家法定的稅費收入;企業得利,是依靠大規模、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精心而又嚴格的管理。

「只有實現客戶願買、農戶願賣、工人願幹、國家鼓勵,企業經營才能進入良性循環。」丹志民說,多年來,五得利用產品質量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尤其是在那起烏龍事件中,五得利在全國的1700多個經銷商沒有一個要求退貨的;五得利還用博大胸懷擔負起另外大企責任,在「非典」爆發那年,將全國產品調往北京,穩定麵粉市場,並在2010年實施麵粉全線降價,保障市場供應,體現了五得利這一民企的責任和擔當。

一路艱辛,一路歌。丹志民說:「我特別感恩這個時代,是它給了我一個可以奮鬥的機會,可以成功的機會,我覺得自己很幸運!雖然很苦很累,但是這樣的人生才最美麗!我將繼續用心做好麵粉,做出老百姓放心的好麵粉!」

來源: 人民網

相關焦點

  • 「遇見掌門人」五得利麵粉集團董事長丹志民:以匠心致初心 做中國...
    、健康、放心的麵粉,為國家的糧食安全作貢獻」為己任;……他就是,五得利麵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丹志民。五得利麵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丹志民談「五方得利」經營理念緣起:「實幹+服務+誠信」開啟創業之路五得利麵粉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坐落於邯鄲市大名縣五得利大街上,一個集行政辦公、試驗室和員工宿舍一體的四層樓房。
  • 「五得利」麵粉陷硼砂致癌疑雲
    「五得利」麵粉陷入「硼砂」疑雲  據媒體報導,由於被發現涉嫌添加致癌物硼砂,「五得利」品牌麵粉近日被工商部門查封了問題產品,工廠也被勒令停工。因為「『五得利』麵粉勁道爽滑,特別適合做拉麵,全國做拉麵的麵粉都喜歡用他的,做低檔油條的麵粉也喜歡用他的」,一位麵粉加工企業人士對媒體說,「別的企業沒添加,他們添加了就賣的特別好、價格也高」。
  • 「面業航母」五得利詮釋走向成功的「三大法寶」
    如果我們貪圖一時的利益,分出精力去做其他事,也許能夠爭得一時的高額利潤,但主業就會受到影響。一旦主業下滑了,說不定就會被其他競爭者超越,甚至可能落得個淘汰出局的下場從日產量不足15噸增長到如今的45000噸,從年銷售收入不足百萬元增長到目前的313.5億元,這家以幾何級數成長的企業就是誕生於河北大名縣的五得利麵粉集團有限公司。
  • 五得利麵粉涉嫌添加硼砂被查(更新)
    【財新網】(記者 張豔玲)繼麵粉增白劑之後,能增加爽滑口感的添加劑「硼砂」也浮出水面。財新記者了解到,在全國同類產品銷量第一的「五得利」品牌麵粉,為眾多拉麵,鮮切面和油條等產品生產商所廣泛使用。
  • 五得利麵粉被傳含致癌物
    漫畫\王偉賓   在全國同類產品銷量第一的「五得利」品牌麵粉,為眾多拉麵、鮮切面和油條等產品生產商所廣泛使用。作為國內銷量位列前茅的大型麵粉供應商,五得利麵粉摻有硼砂的消息一旦被坐實,其對於行業引起的負面恐慌將不輸於「三鹿奶粉 」。   記者了解,河北省邯鄲市已要求下屬工商部門對問題產品重點排查,對非法添加硼砂的同廠家、同品牌、同規格、同批次的「五得利」麵粉全面進行拉網式清查,一經發現立即要求食品經營者停止銷售、下架封存。
  • 五得利、金沙河等大型麵粉加工企業假日期間上調小麥收購價格
    雖然當前國慶、中秋假日僅過去一半,但來自小麥收購市場的價格上漲之勢卻已經展開,包括五得利、金沙河在內的國內大型麵粉加工企業紛紛上調了今年的小麥收購價格。1.233元/斤;商丘五得利執行1.22元/斤;大名五得利執行1.23元/斤;發達麵粉武城公司執行1.23元/斤;金沙河集團沙河公司小麥收購價格執行1.24元/斤,南和公司小麥收購價格執行1.239元/斤;
  • 一輩子只想做一件事——靶場試驗
    「這可了不得!你去炒股,肯定能賺大錢!」妻子很興奮,催促著趕緊「入市」,沒想到被他一句話噎住:「靠這個賺錢,我不幹!」  對此,陳德明有著自己的解釋:「我做事情很投入,如果買了股票,肯定無法專心搞科研。」  他鄭重地告訴妻子:「我是個軍人,這輩子只想做好靶場試驗這一件事。」 (西北某基地幹事 俞 嘉)
  • 李純興:一輩子只想做好這一件事 讓傳統手工藝傳承下去
    所以這樣織出來的地毯顏色保持的時間較長,光澤度好,看起來有立體感。」李純興說道。18歲開始,一織就是一輩子 「手工織地毯有9道工序、94個工作過程,每一個過程都有很嚴格的要求。有時候織一塊大的毯子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尤其像那些高道數的掛毯,從植物染色,到圖案設計,再到織毯、平毯,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能織一塊。」
  • 河套、金龍魚、古船、五得利麵粉包餃子測試...
    本周日就是冬至了,你家的餃子準備好了麼?餃子沒準備好的話,請告訴你的耳朵,讓它也有個心理準備。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維護地球的和平,原來本本分分的耕耕,近日以身犯險,對江湖盛傳的幾種小麥粉做了一次測評,究竟哪種麵粉用來做餃子最好吃?那些江湖失傳的餃子秘方還能找回麼?今年的中華小當家榮譽稱號能否歸我耕耕麾下?
  • 幹好種生菜這一件事
    工作很辛苦,但他幹得很起勁。每天凌晨3點,他就要起床,在超市和酒店開業前把最新鮮的菜送到那裡。一年後,因為工作表現突出,他被調到大棚基地做了一名種植人員。大棚基地公司請來了十幾位蔬菜種植專家和農學博士,專門指導員工們的蔬菜種植。好學的他抓住這個機會,經常向這些專家請教,掌握了不少蔬菜種植的技術。
  • 日本樸素手藝的秘籍: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什麼事都可以
    歷數日本百年老店之多,一方面是注重傳統手工藝文化的保護,另一方也離不開日本的工匠精神和對樸素手藝的堅持: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的成。被刷屏的日本樸素手藝的秘籍,離不開今天的主題:羊羹。眾所周知,羊羹最開始是用羊肉熬製的羹,是隨禪宗傳至日本,日本僧人不食肉,便用紅豆、麵粉、葛粉混合蒸製,後來演變成今天的羊羹。日本就有一家這樣的專門製作羊羹的小店,開著這家店的老奶奶已經八十多歲的高齡了,她這一輩子就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認認真真的「做羊羹」。
  • 一個人 一件事 一輩子
    這三十年,無論時代怎樣變化,我一直選擇做一名好醫生:一個人,一件事,一輩子。 我生於20世紀60年代,父親是一名軍人,從小對子女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不準穿奇裝異服,不準燙髮,不準穿高跟鞋,連報高考志願也不允許我們出河南,畢業工作更不準出漯河。這一系列的「不準」,註定了我與漯河的緣分之深。
  • 河南農民有福了 五得利、克明面業小麥收購價格漲1分
    現在正是麥收的時節,各地金黃的小麥都陸續迎來開鐮收割,而經歷過一陣新陳小麥價格的對接回調行情之後,今天河南部分大型麵粉企業小麥收購價格終於有所上漲,這對正揮汗如雨收割小麥的河南農民來講,算是一個好兆頭。
  • 探訪安徽最大麵粉廠:日處理小麥4200噸 實驗室天天做面點
    2014年,專注麵粉加工的五得利集團落子譙城,經過6年發展,如今五得利集團亳州麵粉有限公司日處理小麥已達4200噸,成為安徽省規模最大的麵粉加工廠。4200噸小麥可產出麵粉2800噸,如果每人每天1斤面,可供80萬人吃上一周。這麼多麵粉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如何保證產品質量?近日,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走進五得利集團亳州麵粉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 甘多平: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足夠了
    初制、渥堆、複製、壓制、烘製、包裝……磚茶製作的6大工序、幾十道環節,他幾乎幹了個遍,從發酵工一直幹到高級工程師、高級評茶師,並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趙李橋磚茶製作技藝」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  步入新時代,甘多平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同時,不斷探索創新,讓「老磚茶」散發「新活力」。
  • 茅臺集團原董事長李保芳卸任感言:好與壞留給後人去講
    茅臺集團原董事長李保芳卸任感言:好與壞留給後人去講來源:聯商網2020-03-06 16:253月5日,酒業家獲悉了李保芳在3月3日茅臺集團幹部領導大會上的發言,以下為李保芳發言全文(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定,僅供參考,以饗讀者
  • 一輩子 一件事
    完成一項卷帙浩繁的圖片整理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完成這套畫冊的彙編,他歷時十餘載,足跡遍及全國40多個地區,走訪了上百位攝影人和當事人,搜集各種圖片資料5000多幅,影像史料跨越百年。2017年,他開始著手編輯。經過三年1000多個日夜的艱辛,終於有了這本飽含十多年心血的《湘西百年影像實錄》。
  • 「糖丸之父」顧方舟: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在《一生一事:顧方舟口述史》書中,顧方舟將自己的人生概括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他研製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國於2000年實現了無脊灰狀態,這意味著千百萬兒童遠離了小兒麻痺症。該書作者範瑞婷還記得,顧方舟在訪談中曾對她講,此生他為國家做了一點事,找了個好老伴,「這一輩子沒什麼遺憾了。」
  • 一家人,一件事,一輩子
    一家人,一件事,一輩子- 我與鹽中共成長中條山下,鹽池湖畔,我與您相識,相知,相隨;我們一見如故,我們惺惺相惜;一路上,我們相互扶持;風雨中,我們同舟共濟。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這期間,他們往返省城就不下幾十次,來回市委與市財政局等單位更是不計其數,箇中辛苦一言難盡,真可謂「一顆紅心為教工」! 這是運城首家為如此眾多的編外人員解決編制問題,也是鹽中歷史上一件「亙古未有」的大事,它將永遠載入鹽中史冊!而我們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幾十位教師也終於能夠擺脫飄搖如水草般的命運,終於可以像一棵樹一樣紮根下來了!我們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