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蘇南行政區劃調整,南京最吃虧

2020-12-10 騰訊網

1983年江蘇的行政區劃調整,對蘇南五市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時想要擴大無錫的面積,無錫擴大了就必然要有一個城市面積縮小。無錫想要張家港,但是蘇州不同意,無錫只能轉而向西。

就把常州的宜興劃歸了無錫,這使得現在無錫和常州的版圖都很奇怪,宜興和無錫主城區都快被太湖隔斷了,而常州則成了斜H型,所以宜興歸常州最合適。

為了補償常州,就把鎮江的金壇劃歸常州管轄,而為了補償鎮江又把南京的句容劃歸鎮江管轄。因為南京靠近安徽,江蘇省內沒法補償,最後吃虧的竟然是省會南京。

而且南京很多區域都是周邊劃入的,江浦來自安徽,六合來自揚州,溧水高淳來自鎮江,這些地方要麼面積太小,要麼山區湖沼多,可開發利用面積少,最後導致南京不僅是全國面積最小的省會之一,在江蘇省內還長期位居第三。

不知大家怎麼看待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南京行政區劃調整「路線圖」
    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圍繞經濟建設、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戰略,進行多次行政區劃調整。  1983年,原屬鎮江地區的溧水、高淳,劃入南京市。南京市域面積由4100多平方公裡擴大到6500多平方公裡,人口由373萬增至448萬。  1995年,南京衝出城牆、擴大城區、建設大都市,開始了新中國成立後涉及城區規模最大的一次行政區劃調整。主城6個區的面積,從原來的76.34平方公裡擴大到186.73平方公裡,市區從947.31平方公裡擴大到975.76平方公裡。
  • 安徽行政區劃調整遐想,與江蘇整合、做大合肥,能否跨越發展?
    ,連雲港為出海口,是為淮海省或徐連省;皖中、蘇中為一省,省會設在蚌埠,淮河直取射陽,以蚌埠、淮安、射陽也即淮河大致走向為軸線發展,射陽為出海口,是為淮河省或蚌淮省;黃山景區劃給浙江,皖南和蘇南剩餘部分為一省,省會設在南京,延六安、合肥、江淮運河一線和長江構成的Y形經濟走廊發展,南通、蘇州為出海口,是為江寧省或南蘇省。
  • 如果上海蘇南浙北合併,最失落的城市,不是杭州南京
    如果上海蘇南浙北合併,最失落的城市,不是杭州南京!一種觀點認為,本來滬寧杭3核心城市,合併完變成一個核心城市,現有行政區劃並沒有掣肘這一地區發展,為啥要合併呢?除了讓寧杭失去省會地位,看不到有啥區別……
  • 江蘇常州行政區劃調整7月執行 擴容中心城區
    中新網南京5月30日電 (記者 唐娟)江蘇常州迎來大手筆區劃調整。5月30日上午,常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宣布:經過了國家、省和市專家論證,常州調整部分行政區劃工作全面啟動。7月1日起正式按照新的行政區劃和機制運行。
  • 江蘇這裡行政區劃大調整,何時輪到南京?
    江蘇又一城市行政區劃升級成功,主城範圍和人口進一步擴容,城市地位直線上升!這座城市,是江蘇南通。截至目前,僅僅在江蘇範圍內,已經有宿遷、常州、南通、徐州、連雲港、揚州、泰州、鎮江等地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涉及調整鄉鎮、街道範圍、撤市設區等。
  • 上海南京杭州蘇州,周圍特大城市林立,鎮江常州無錫該如何突圍
    上海南京杭州蘇州,周圍特大城市林立,鎮江常州無錫該如何突圍?一種觀點認為,1983年蘇南區劃大調整,最受傷的是鎮江,解放後大部分時間宜興是鎮江的,包括江寧、武進都是鎮江的。常州鎮江合併,或者常州無錫合併,適當調整代管縣,蘇南發展可能更加均衡。鎮江在上一輪擴張中有掉隊的趨勢,馬太效應下後面想追趕會越來越難。常州無錫境遇稍好,這3個蘇南城市的共同特點是地盤狹小,形不成規模效應……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1983年)
    濟南市) 河南省(鄭州市) 湖北省(武漢市) 湖南省(長沙市) 廣東省(廣州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四川省(成都市)  貴州省(貴陽市)  雲南省(昆明市)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陝西省(西安市)甘肅省(蘭州市) 青海省(西寧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臺灣省一九八三年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 新中國至今的行政區劃地圖:哪個年代的行政區劃最合理呢?
    1951年,全國基本解放,新的行政區劃也初步建立了,當時全國分為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區。大行政區下有省、直轄市、自治區、行署區等,行政區劃制度還沒有規範、完善。從1952年到1954年,進行了全面的調整。主要調整內容有:取消行署區,合併為省。
  • 南京行政區劃史大揭秘!為啥有11個區?怎麼劃分的?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從 1927 年南京建市以來,南京的行政區劃,經歷了民國時期、日偽統治和新中國成立後的三大階段。其中南京市的範圍由小變大,六合、高淳、溧水先後劃歸南京。南京的稱呼也經歷了由江寧府、南京府、首都市、南京特別市、南京等變遷。
  • 蘇南和浙北在古代是一家,為何被朱元璋拆分了?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咱們國家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長江三角洲有一個特點,就是區域內發達城市比較多。以城市論(地級市規模,上海雖是直轄市,但地理和人口規模相當於地級市),2018年各城市的GDP排名,上海排在第一名。蘇州排在第二名,杭州排在第十名,南京排在第十一名。
  • 江蘇縣級行政區劃調整十年回顧
    (泰州市地圖)2013年,南京經歷了近些年行政區劃最大的調整。白下區、下關區分別併入秦淮區和鼓樓區,溧水和高淳撤縣設區。從此南京再無轄縣,進入無縣時代。2018年,江蘇省撤銷海安縣,設立縣級海安市。江蘇省近十年區劃調整情況分析江蘇城市論壇小編將2009年—2018年江蘇省的行政區劃調整情況製作成表格。小編整理資料時發現,自2009年至今,江蘇省曾多次進行縣級行政區劃調整。
  • 青島歷年行政區劃調整:2012年布局大青島(圖)
    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人口約15000人。百年風雨滄桑,青島行政區劃不斷調整。  城市功能定位不斷調整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青島市改為山東省轄市,經過區劃調整,1950年全市面積僅210.65平方公裡,劃分為市南區、市北區、臺東區、臺西區、四滄區、李村區、浮山區。 1958年9月,山東省委決定將原屬昌濰專區的膠南縣、膠縣,萊陽專區的即墨縣劃歸青島市管轄。
  • 國務院正式批覆上海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新華社記者獲悉,近日,上海市盧灣、黃浦兩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已獲國務院正式批覆,黃浦區、盧灣區兩區建制撤銷,設立新的黃浦區。「撤二並一」相關程序仍在進行中。批覆要求,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上海市自行解決。
  • 浙江行政區劃調整暢想
    浙江行政區劃調整暢想浙江四大市設想方案一嘉興、湖州、紹興(除上虞、新昌、嵊州外)併入杭州。杭州行政區劃調整遐想第一步,杭州學南京將所屬縣市淳安縣、桐廬縣、建德市改區;第二步學山東濟南,合併地級市萊蕪市,杭州與寧波合併紹興市,進一步提高杭州省會城市首位度。
  • 老照片:1983年的江蘇南京,鶴立雞群的金陵飯店是南京人的驕傲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地處長江下遊、瀕江近海,是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都的古都,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83年的南京。圖為1983年夏,從中山東路方向遠眺新街口新建的金陵飯店。
  • 湖南行政區劃調整暢想
    湖南行政區劃調整暢想近些年,各省都開始走強省會戰略,除了湖北主打武漢,河南主打鄭州,安徽主打合肥之外,山東也開始大力扶持濟南,江浙開始重點發展南京、杭州,幾年間這幾個省會一直在進步。相對而言,青島、寧波的發展卻停滯不前。長沙變大做強,省內區劃整合對湖南絕對是一件好事,不然沒辦法和武漢競爭中部龍頭。
  • 國內多省市行政區劃調整 杭州蕭山餘杭也要調整?
    微信群、朋友圈瘋傳一條消息:杭州市行政區劃或將迎來調整?甚至有自媒體分析出所謂的行政區劃的「設想方案」。   不過,權威媒體早已發文澄清了事實;事實上,官方也從未有公布過任何「實施方案」。   傳言僅僅只是傳言。
  • 近期,江蘇部分地區行政區劃調整
    重磅消息,江蘇又有幾個地區進行行政區劃調整了!前不久,江蘇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同意變更泗陽縣和泗洪縣部分行政區劃以及變更新北區、武進區和溧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具體情況如何?請大家和江蘇城市論壇小編一起來看。
  • 江蘇與安徽區劃調整,東南部的1個縣,為何併入了安徽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江蘇省行政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江蘇省與山東省、上海市之間的行政區劃調整。今天,我們聊聊江蘇省與鄰居安徽省之間的區劃調整。除了北部的蕭縣和碭山縣被劃入安徽省之外,東南部的江浦縣也曾經被劃入安徽省,管理了2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