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巨大的360度環回投影環境內,觀眾有如置身石窟中,一面近距離鑑賞實物原大的壁畫與佛龕影像,一面欣賞壁畫中呈現的輕曲曼舞。
巨大的360度環回投影環境內,觀眾有如置身石窟中。(圖片來源網絡)
3D敦煌莫高窟走進香港書展。(圖片來源網絡)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24屆香港書展將於7月17日至23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書展以「從香港閱讀世界——閱讀·令世界美好」為主題,舉行連串文化活動,廣邀兩岸三地及海外知名作家開講,鼓勵全城投入「悅讀夏季」。今年大會特別於「文藝廊」設「人間淨土—— 走進敦煌莫高窟」展覽,展示數碼化的立體敦煌壁畫、220號石窟立體模型、多幅敦煌石窟外觀及壁畫照片。
平面壁畫變立體影像
該項展覽由香港城市大學互動視覺及體現應用研究室(ALiVE)、敦煌研究院及香港敦煌之友聯合製作、新鴻基地產全力支持。在巨大的360度環回投影環境內,觀眾有如置身石窟中,一面近距離鑑賞實物原大的壁畫與佛龕影像,一面欣賞壁畫中呈現的輕曲曼舞。觀眾在約10分鐘的片段中,除了可看到模擬開啟手電筒瀏覽洞穴的情況外,亦可看到放大後的畫面,欣賞石窟內的每個細節。
復原後的壁畫加上立體動畫和數碼音效,令石窟仿如重生,充分凸顯香港科技與文化藝術結合的魅力,同時亦讓人思考以先進數碼科技保存珍貴文物的可能性。香港城大創意媒體學院院長兼ALiVE總監邵志飛教授表示,展覽的難度在於如何運用虛擬技術詮釋畫像內容,把平面的壁畫變成立體影像。他指出,展覽帶來革新概念,重新詮釋文化遺產,並為數碼保存及體感博物館技術,起示範作用。
保育與觀賞並存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於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坐落於中國西北部戈壁沙漠綠洲城鎮敦煌,共有逾700個洞窟,其中492個洞仍藏有豐富的壁畫和雕塑,而220號石窟是保存最完好的初唐石窟。
目前,莫高窟只是作有限度開放,而這次展覽把莫高窟從絲綢之路帶到香港,讓市民也能領略石窟北壁上所描繪的,藥師琉璃光佛的東方淨土世界。壁畫活現了藥師佛的七個化身,每個化身都站在蓮花座上,一字排開,兩旁則是一群樂師及四名舞者。這是有關隋代達摩笈多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的故事。藥師如來發出大誓願,接引萬物,救護眾生,消災祈福,要解除眾生一切的疾病痛苦,而信眾則燃點光燈以示敬意。
整個項目歷時半年,30多位佛教、藝術、數碼科技等專家參與其中。他們首先將220號石窟雷射掃描,並實境拍攝超過7000張高清照片,再運用虛擬實景技術作加工,製作2D及3D動畫,重現敦煌石窟的瑰寶。
壁畫展示多種已失傳的樂器,例如方響、杬阮、箜篌等,配合無極樂團的演奏,活靈活現地飄浮於空氣中。在北京舞蹈學院舞者的演繹下,壁畫中的飛天舞者,亦有如破畫而出。觀眾只需佩戴3D眼鏡,便能將這些栩栩如生的影像盡收眼底。
據悉,該展覽設有廣東話、英語及普通話三種導賞語言,切合不同參觀者的需要。觀眾可網上預約登記,持有香港書展門票的香港市民也可於現場排隊輪候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