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這道沒肉的家常菜,好吃又營養,醬香濃鬱不油膩,做法還簡單。說到家常菜,我覺得贛菜是比較有發言權的,雖然它不在八大菜系之列,但是它卻更符合大眾口味,它是很多農家菜的集合,吃起來也更像是家常的味道。
家常菜有很多,大多數都是用常見的食材烹飪,而我最喜歡的一道菜,則是自己做的醬燒茄子片,茄子本身是無味之物,搭配了醬汁以後,一道口味偏重味道濃鬱的下飯菜,便能脫穎而出。用醬燒的做法烹飪出的茄子,口感既韌又軟,且有過口忘不了。它集香、辣、鹹多種味道與一體,特別的下飯。
茄子的歷史其實非常的悠久,早在2000年前的梵文文獻就有人工種植茄子的記載。我國文獻中記載的茄子則是《僮約》:「種瓜作瓠,別茄披蔥」,這個茄便是我們現在的茄子。在西漢末成都文人揚雄,曾誇讚家鄉的茄子說「盛冬育筍,舊菜增伽」。
既然很早人們就已經知道了茄子的存在,在吃的時候當然也不能馬虎。不管是《齊民要術》還是《紅樓夢》均有提到茄子的做法:
一、用子未成者以竹刀骨刀四破之,湯炸去腥氣。細切蔥白,熬油令香。豆醬油,擘蔥白與茄子俱下,缹令熟,下椒、薑末。才下來的茄子皮剝了,只要淨肉,切成碎塊子。
二、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合香蕈、新筍、五香豆腐乾子、各色乾果子都切成丁,拿雞湯煨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罐子裡封嚴。要吃的時候,拿出來,用炒過的雞瓜子一拌就是了……」
這些複雜吃法自然是很費功夫,但是醬燒茄子片則不一樣,茄子食材好買,孩子冬天也愛吃,軟嫩爽口,用它下飯超開胃。一起試試吧!
【醬燒茄子片】
食材準備:長茄子1根、青線椒2個、蒜瓣2個、薑片適量
調料:菜籽油、鹽、生抽、老抽、醬汁2勺、味精2克
製作過程:
1、茄子1根衝洗乾淨,把它切成薄片,切的時候儘量切的大小均勻一致,一會炒出來會比較的入味,而且受熱也均勻。
2、切好的茄子片找一個乾淨的盆把它裝起來,然後放入食用鹽進行醃製,醃製完以後,把它的水分擠幹。
3、鍋中放入菜籽油,把它燒熱,放入蒜和薑片,倒入瀝乾水的茄子片快速翻炒,為了使它炒得更加入味,可以用筷子進行翻炒。
4、青線椒把它洗淨,切成圈狀,這種辣椒的辣度不是特別的高,所以炒的時候可以稍微多放一點,增加其風味。
5、把茄子炒軟以後,倒入切好的青椒圈,放入鹽少許的生抽還有老抽,再放入2勺醬汁,把它炒至均勻入味。
6、快起鍋的時候,放入味精2克提鮮,關火裝入盤子中,一道美味的農家菜,醬燒茄子片就製作完成了。
食刻tip:
1、茄子切成片以後,需要用鹽進行醃製,這樣能夠讓茄子不輕易氧化,而且吃起來口感比較的軟也比較入味。
2、醬燒茄子片,我選用的是三汁燜鍋中的醬汁,這種複合調味料,不管是烹飪素菜還是和肉搭配,都極其的鮮美。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首發於百家號:「小談食刻」,圖片均由本人拍攝。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