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江鍾氏六族理事會代表來到高州市雅瑤閣核對與修撰鍾氏族譜

2020-12-17 蝦公睇世界

2020年1月11日上午,秋風江鍾氏家族兄弟來到高州市雅瑤閣核對與修撰族譜。鍾氏族譜是記載鍾氏家族子孫世系的傳承之書,有著區分家族成員血緣關係親疏遠近的作用,也是鍾家人「回家」的關鍵。

鍾氏家族

參加此次核對鍾氏族譜理事會名單:鍾承廉,鍾傑,鍾日榮,鍾彪和,鍾海,鍾梵,鍾世禮,鍾肇聰,鍾作鴻,鍾源,鍾欽,鐘聲琪,鍾光華,鍾信才,鍾日東,鍾茂寧,鍾洪義,鍾東超,鍾茂高,鍾錦棠,鍾鬱太,鍾德輝。

我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孝道,講究尋根問祖,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祖宗先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的根系源流。而鍾氏家族有著三千多年的傳承,在這期間也經歷過無數次族譜的修訂,但隨著歷史的變遷,能夠遺留下來的族譜屈指可數。

秋風江村貌圖

從「巍巍兮若泰山……湯湯兮若流水……」之高山流水,到鍾家典籍中的英才雄傑;從潁水河畔的發祥地,到一路櫛風沐雨、露宿風餐的南下遷徙;從深耕細耘的農耕文明,到鍾家昌隆,華夏復興之中國夢。族譜正是延續著家族的血脈,更傳承著祖上的遺訓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續,或綿延家風,或與時俱進,而為人孝悌,始終是治家根本。

秋風江村航拍圖

族譜還是家族延續的真實記載,百科全書和歷史檔案。通過修撰族譜,還能凝聚寶貴的血緣親情,無論你漂泊何方,不會忘記家鄉的那個「根」。更重要的是,修族譜是治家齊國傳承歷史的優秀文化,好的祖訓家風家規,可以讓一個家族千秋萬代,經久不衰。

相關焦點

  • 關於信宜市懷鄉鎮竹雲寨鍾氏與上下火鍾氏的關係淺析
    今天早上(2018年1月16日)收到上下火鍾氏理事會理事長鍾傑華宗親轉發過來信宜市懷鄉鎮竹雲寨鍾氏族譜,分為老譜及2009年版計兩個版本。此為其2009年版族譜第一頁(聲稱來源於上下火鍾氏)此為其老版族譜一、二頁(聲稱來源於翁源鍾氏)從其族譜分析,信宜市懷鄉鎮竹雲寨鍾氏的兩版族譜已經稱其有3個來源了,分別為:上下火鍾氏,高州霞漢鍾氏,五齡公(韶關翁源) .
  • 【艾氏族譜】 喻東埠溪艾氏三修族譜流源
    穎公後世第三十八世孫 艾力群 喻東埠溪艾氏三修族譜流源 且夫粵稽上古蓋艾氏雖族眾寡,亦多源流多分支焉,古者言「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誠如馬克思所言「如不表述自己,必被他人所述」。 秦並六國、士族門閥,歷秦漢晉唐,宗支繁盛、間有人傑、瓜瓞延蔓、分散各別、幾經輾轉。隋唐科舉取士、庶族官僚、文脈漸興。
  • 喜訊:西河堂|重慶秀山池氏宗族成功舉辦新譜發譜活動
    此次,秀山池氏宗族的宗親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完成了家譜的修撰,增加了解放後幾十年的世系,增加了當代湧現的池氏名人傳略;我記得,他們為了此次修譜,還專程到江西尋根問祖……修譜,不可謂不艱辛!他們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沒有譜的池氏宗族學習!
  • 梅州蕉嶺鍾氏賢公妣馬太夫人紀念園重光慶典-歡迎晚宴,全程報導
    目前梅州蕉嶺縣馬氏祖婆的墓園重修工程,經過國內外鍾氏子孫的支持,現已竣工完成。2020.10.26日就要舉行開園慶典與祭祀活動,這是我鍾氏家族的大喜事大盛事,隨著開園慶典日子的逼近,一股對先祖的緬懷之情油然而生,任由思古的遐想紛飛,放下繁雜的事務,走進族譜的方塊間暢遊。     回放歷史,一千多年前的東晉時間,我先祖善、聖、賢三兄弟,為避戰亂,分徙各地。
  • 池氏文化:修家譜——修的是「血脈橋梁」
    池氏網推薦理由:盛世修譜,池氏各地家族有正在修/續譜,有準備修/續譜,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這是池氏幸事
  • 【向氏家譜源流】湖南向氏源流
    清光緒34年(1908)五修族譜。  湘潭白沙洲向氏  始遷祖永春公,字長青,號榮發,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縣,因壬申歲兵災,明永樂2年(1404)遷居湘潭白沙洲。三派衍為富、祿二房,六派衍為材、炳、高、虎四房。
  • 試論閩臺粘氏的源流、分播及其族親交往
    粘氏元末入閩,至清代分播臺灣,是閩臺族姓血脈相連的典型代表。兩百多年來,閩臺粘氏族人跨越海峽,尋根謁祖、編修宗譜、往來熱絡,彰顯閩臺地緣近、血緣親、法緣久、商緣廣、文緣同的內在聯繫。結合館藏閩臺粘氏族譜及相關歷史典籍、地方文獻,對粘氏姓源、入閩播遷、渡海遷臺及宗親交流等問題進行系統梳理兼具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莊氏族譜
    漳圖144漳州莊福建 南靖 龜洋 後坪 荘氏十一世載弘系譜11漳州圖書館漳圖145漳州莊福建 南靖 龜洋 上洋 荘氏大長六世本隆系族譜111漳州博物館漳博237漳州莊南靖龜洋莊氏祖祠昭穆圖11漳州博物館漳博238漳州莊南靖龜洋上洋莊氏大長六世本隆系族譜
  • 百家姓:遊氏姓氏文化
    湖南新化遊氏族譜,(清)遊純誥等修,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湖南遊氏續修族譜六卷,首三卷,(清)遊綱祖等纂修,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鬱文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一~三卷、第六卷、卷首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 族譜編輯步驟——編輯/商氏資訊公眾號
    族譜編輯應該是一個班子:主編1人,副主編2-3人,編輯若干人。擔任編輯,特別是擔任主編的人,應該在古漢語、文筆、民間習俗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主編是編輯的核心,他應該負責全盤編輯工作,對各位編輯作出分工,對整套族譜要構思一個基本思路,制定一個完整的計劃和一個切實可行的工作步驟。族譜編輯的基本步驟如下:1、通讀老譜。
  • 平和縣秀峰鄉秀峰村遊氏概況
    (原載乾隆二年《福建通志》)平和縣遊氏 秀峰鄉秀峰村遊氏,始遷祖均政公,於元末明初從永定月流來到平和秀峰,遊氏祖先沿途以打鐵為生流浪到此地,後人稱「打鐵公。」   打鐵公來到秀峰,但見此地遠離塵世,山川秀美,民風淳樸,漂泊之心得於安頓。
  • 池氏文化:朝鮮半島(朝鮮、韓國)忠州池氏源流
    所以不談論族譜已經很久了。這豈不是吾宗的一大憾事呢?!我(德海)自幼稍有志於此,但不幸的是很早成了孤兒,無所承訓,對族系有所不詳,常常自嘆。長大後,入贅於公州。聽說前教官達海就是我宗丈,而且以詩著名於世。之後常去參拜,互相談論世系,頗為熟悉。此時,申相公湜,作為巡察使鎮守公山。因他是池氏的外孫,並撰寫了池氏世系給我看,我終於得以將世系記錄下來。
  • 話說鍾氏起源,以及鍾馗,還有鍾會
    春秋中期,鍾離國被強大的楚國,於楚靈王三年,即,前538年)攻佔,鍾離國滅,其人以鍾離為氏,後簡化為鍾氏。秦末,項羽手下的楚國名將鍾離昧,即鍾離國後裔。鍾離昧在秦末,參加了項梁、項羽的起義軍,在楚漢戰爭時是楚軍的重要將領,與範增、龍且、周殷,同為項羽親信。
  • 龍氏天鰲公後裔族譜譜序,供穿青族人參考
    鎮雄州下五甲 天鰲公之裔龍氏族譜(鹹豐年間版) (2019.09-2020.07) 天鰲公十七代裔孫龍旅權 校錄 羽音武陵郡龍氏族譜序 上古洪荒,治世穴居野處
  • 仰天海螺的鐘氏傳說
    海豐仰天海螺地是海陸豐地區風水名地,有多個版本的傳說,現把大概代表內容歸納如下:明代有一福主北京鍾姓人氏精通易理,帶其孫南下尋龍
  • 峭公故裡邵武市珍藏族譜資料摘錄
    四世,峭公(略) 三、邵武江富《五經黃氏宗譜》(三修)清光緒戊戍年(1898年)孟月三修   1、三修族譜新序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歲次戊戍夏五月吉旦  邵武府儒學膳生員廩裔愚外甥梓英丁冠群拜撰  黃氏族譜自同治初年重修,以南陸公為鼻祖,膺公入閩卜居邵武之故縣為始遷祖
  • 池氏探源:《西河堂池氏族譜》卷一(公子池源流瑩公世系)評述
    《西河堂池氏族譜》卷一橫空出世,令人膜拜、傾倒中。除了個別字,如『旻』與『明』、『方』與『芳』等,整個同安池氏名人大搬家,還穿越歷史,來到南宋年間!存疑待考與其他已有記錄不符的情況還有:閩清西平池氏宗祠聯編《西平池氏宗譜》第595頁記錄的「池氏歷代名人」摘錄如下:
  • 五臺譜牒文化修著族譜
    修族譜具有慎終追遠、敦宗睦族、凝聚血親、規範倫理的教化功能。老三區文化底蘊深厚,向來有修譜、續譜和藏譜的優良傳統,明清時期就有胡氏、白氏、劉氏、韓氏、王氏、楊氏、邊氏、羅氏等舊家譜。這些家譜儘管編纂形式有所不同,編纂體例有詳有略,記載內容有多有少,編寫重點各有側重,但其格式基本類似,有章可循。格式中主要部分有譜序、凡例、世系圖、傳記、家規、藝文和字輩譜等。
  • 錢江施氏家廟
    又修族譜以序源流,以編世次。   歷年既久,人事更遷,宋元興替之際,施氏族裔有遠遷至福清龍田、玉井、惠安的。而在錢江居住者,因「爰居海濱,恃蕃衍而逞豪強,倚富厚而輕詩書」,讀書仕進之人「寥寥未有聞睹焉」。時有不肖子孫,竟將祠堂佔為私室,祖宗四像被挪置於倉埕穢地。族人無法舉行祀典,只得將祖像暫置在鄉村東面水尾宮內。
  • 2020年符氏大事年表
    2020年符氏大事年表符東淮  供稿2019年12月12日,海南符氏修訂族譜研討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