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鬆配粥是小編小時候很甜美的回憶,小編小時候曾有一段時間非常挑食,也很不愛吃飯。有一天晚上小編又哭著鬧著不想喝粥,媽媽就把肉鬆撒在了粥上讓我嘗一嘗,本著好奇又不喝不行的心理,小編勉強就著肉鬆喝了一小口,那種甜甜糯糯的味道直接迎合了我的心理。那時心裡只有一個想法,肉鬆配粥真是太好喝了,後來媽媽只允許每個星期吃兩次肉鬆,一直到現在小編對肉鬆都有一種深深的執著。
吃了這麼多年的肉鬆,在外面買的肉鬆味道時好時壞,有時候小編會因為吃到不好吃的肉鬆而在媽媽面前發脾氣,所以後來媽媽學習了手工製作肉鬆的方法。從此以後,媽媽做的肉鬆的味道就深深的印在小編的腦海裡,而這麼好吃的肉鬆必然是要介紹給大家的,這種自己手工做的肉鬆不僅好吃,也很健康,不會添加任何不好的添加劑,小孩子愛吃也沒有必要再阻止他們了。
手工肉鬆需要的主材有豬後腿裡脊肉、海苔碎、白芝麻、蔥、姜、桂皮、花椒和八角,調味品有生抽、耗油、食鹽和細砂糖。小編在超市買了一斤豬後腿肉的裡脊肉,豬肉的這個部位肉質比較粗糙,非常適合做肉鬆,而且還只花了十幾塊錢,如果用這些錢直接去買成品肉鬆,是買不了多少的。當然想吃到實惠又美味的食物,還需要經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雖然做起來很簡單,但是耗時比較長,做起來也挺累的,但如果你看到自己做出來的成果,一定會覺得不負自己的努力。
我們先來處理一下新鮮的豬後腿肉,先將它清理乾淨,然後將肉上附帶的筋膜剔出來,因為品質好的肉鬆是由瘦肉做出來的,這些筋膜如果不剔出來一定會影響口感,而且在後面的炒制過程中容易黏連,所以這一步是很有必要的。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麻煩,剔完筋膜之後將豬後腿肉切成大塊兒,然後放入冷水鍋中焯水,注意焯水時一定要冷水下鍋,不可以用熱水焯水。水要沒過豬肉塊,鍋中可以加些薑片和料酒去腥,大火煮沸,再焯三分鐘,邊焯水邊將鍋上漂浮的浮沫撈出來,這樣就可以去除豬肉中的血水和雜質。
焯好水的豬肉從鍋中撈出,在流水中衝洗乾淨。下面開始燉煮豬肉,將豬肉放入高壓鍋的內膽中,然後向鍋中放入蔥段和薑片,再放一顆桂皮,十幾粒花椒和兩顆八角,這樣可以使煮出來的豬後腿肉更具滷香味,然後用高壓鍋煮40分鐘就差不多了。如果選用普通的鍋子,則需要燉煮大約一個半小時,煮到豬後腿肉可以輕鬆撕碎的程度,然後將豬腿肉撈出來放涼,用手將豬腿肉掰碎,這樣做可能會感覺比較累,小編將豬肉放在保鮮膜內,然後用擀麵照敲打,來回幹一擀,直到豬肉變成細肉絲的狀態。
接下來開始炒制肉絲,鍋中放入少許油,待油溫達到四五成熱時下入肉絲,開小火炒制15分鐘,這個過程需要不停的翻炒,所以會感覺比較累,但如果能吃到美味的肉鬆,過程雖累也還是值得的。15分鐘過後,肉絲會變得稍幹一些,顏色也會變黃,這時候就可以加入各種調味料了,放入一大勺生抽,一勺蠔油,一小勺鹽,兩勺糖,如果喜歡吃甜可以再多放一些糖,如果還有其他你喜歡的調料,這時候也可以放進去。接著再不停的翻炒15分鐘左右,中間可以邊炒邊加入糖和鹽調味,直到達到你滿意的味道,最後肉絲會被炒至成金黃色,變得毛茸茸的,肉鬆就這樣做好了。
喜歡吃原味肉鬆的這時候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像小編一樣還喜歡其他的口味,可以只盛出鍋中一部分的肉鬆,另一部分可以放入白芝麻和海苔碎,將芝麻、海苔碎和肉鬆攪拌均勻,就做成了芝麻海苔味的肉鬆。如果偏愛辣味的肉鬆,也可以留取一部分加入辣椒粉拌勻,這樣做出來的顏色會更紅更好看一點。自己做出來的肉鬆沒有任何添加劑,顏色也沒有那麼紅亮,但卻非常健康,給自己家的小孩子們吃也非常放心。
肉鬆不僅是小編小時候非常愛吃的零食,也是現在很多小孩子們甚至大人們愛吃的食物。自己在家中手工製作麵包時可以加點肉鬆,小孩子不愛喝粥時可以加點肉鬆,甚至是在一些菜餚中也可以加點肉鬆點綴,或是包水餃時也可以用肉鬆入餡。肉鬆真的是很多小夥伴們的治癒食品,不僅口味香甜,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我們都知道任何食物都不能過量食用,不能因為喜歡吃一樣東西,就茶不思飯不想只想著吃它。
做手工肉鬆還是頗費工夫的,用手炒制肉絲會使手酸疼也是在所難免的。不過手酸疼還是小事情,如果做不成功,那豈不白費了自己的功夫,所以做手工用肉鬆還有一些小的注意事項,一是豬後腿的裡脊肉一定要煮透煮爛,這樣才能用手撕成細絲;二是豬肉無論是在煮之前還是在煮之後,都要將肉上粘的筋膜清理乾淨,這樣口感才會更好;三是在炒制肉絲的過程中要注意火候,小火不停的翻炒,不要炒糊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嘗試用過肉鬆配粥,聽說不愛吃肉鬆的人也很愛喝用肉鬆配的粥。肉鬆是小編非常愛吃的食物,所以也力薦給大家去嘗一嘗。大家覺得手工肉鬆做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呢?喜歡吃肉鬆的朋友一定要快點嘗試著去做,讓自己做的手工肉鬆也變成一種甜美的回憶。我是每日養生吧,如果大家也喜歡研究美食,一定要加關注點讚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