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曾一度風靡日本的小吃,卻在河南基本絕跡了,就是這道「三不沾」
首先,這是一道發源於滑縣的菜,後來傳入宮廷成為一道御膳。而在現如今已經有很多人對這道食物提名不知了,河南本地人都是。且只有在找之又找的飯店裡面才能找到「三不沾」的影子,所以在河南基本是「絕跡」了。
三不粘又名桂花蛋,是河南安陽地區的傳統美食之一,相傳起源於清代。是用雞蛋、澱粉、白糖加水攪勻炒成的。它不僅色彩金黃,味道甘美,更令人稱奇的是它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這也正是它為什麼叫「三不粘」的緣由。
三不粘色澤金黃,蛋嫩沙甜,美味可口,富有營養,尤宜於老人、幼童食用。雞蛋黃性甘平、無毒,有祛熱、溫胃、鎮靜、消炎等作用。雞蛋營養豐富,除蛋白質、脂肪外,鈣、磷、鐵及維生素A含量也不少,對成長期的兒童和病後體弱者非常適宜。蛋黃內還含大量卵磷脂,對軟化血管有一定功效。但蛋黃膽固醇含量高,心腦血管病患者慎食。
近些年來,「炒三不粘」經廚師們的不斷改進,又在金黃似月的「炒三不粘」周圍擺上用京糕切刻而成的晶瑩鮮紅的小兔,為此菜增添了神奇的色彩,顯得更為富貴雅麗。 如今「炒三不粘」已經是北京烹飪園裡的一枝鮮花。
對「三不粘」的質量,您記住有「四不」、「三看」,講究一個「滑嫩」。四不:不緊、不粘、不出油、不汪水;三看:一看色二看形三看味;色:金黃帶亮,火色均勻,不生不煳;形:外形飽滿有張力,無結塊,無疙瘩。用勺一舀,不流不散不板;味:味道濃香沙甜,油而不膩,口感爽滑細嫩,略有咬勁。吃完之後只剩下一個空盤和滿口甜香便是好手藝。
當然,三不粘還有很多食物典故,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搜一搜了解一下。不過這道食物的製作難度還是比較高的了,曾經日本廚師都被它折騰得難受,因為只有超高的技術才能夠做出三不粘的質地和口感,這也是一度流傳國外的原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嘗一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