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裡,只注重結果的領導是普遍存在的。通常來講,下層領導用身材,帶動著幹;中層領導用口才,鼓動著幹;高層領導用腦袋,謀劃著幹。
如果,將公司營銷比作一場戰鬥,高層領導注重的應是結果,即「打」還是「不打」,中層領導注重的則是方法,即「怎麼打」,而下層領導注重的則是落實,即「誰來打」。不同層級的領導關注點是不一樣,也不應該一樣。
那麼,只注重結果的領導,實際上主要出於四個目的:
一是充分授權。只給部署一個工作的方向、實現的目標。剩下的則由部署自己獨立地去完成,給部署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使其可以更加獨立的思考,獨自地想辦法解決問題,既鍛鍊了部署,又減輕了個人的壓力。
二是直奔要害。將軍趕路,不追小兔。只注重結果的領導,有一些典型的特徵,就是不會在你多我少,家長裡短、一時得失上計較地太多,而是將時間和精力更多地集中到戰略層面,搞好頂層設計,更多地分配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上來。因為,主幹問題解決好了,其餘的技節末梢往往會迎刃而解。
三是發現人才。不同的員工,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形成的標準一定有高低,展現的能力肯定有強弱。只注重結果的領導,將過程留給部署,等於給部署一個成長淬火的平臺,將工作完成的過程做為發現公司人才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能力素質強,能夠充分實現領導意圖的員工便會脫穎而出。
四是掩飾弱點。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給出的寓意便是只單純地關注結果,卻因自身不懂不會的原因,從而不能很好地把握過程,那麼,得到的必定不會是自己想要,而只是一廂情願的結果。
作為個別公司領導不排除在過程控制方面存在著「插不嘴」、「說不上話」的問題,想學但卻不願放下面子,撲下身子,不學卻又無法指導具體的工作完成。只能單純強調結果的重要性,而對過程不聞不問,以免造成講外行話,讓其他人笑話的尷尬局面。
無論出於哪種目的,作為部署都要儘可能地熟悉並適應領導的這種只注重結果的工作風格,將壯麗的過程留給自己,將美麗的結果呈給領導,成長了自己,成全了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