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過年走親戚,談話、送禮那些煩心事,心累有沒有?

2020-12-20 利輝日誌

大年過完了,今天是初三,是走親訪友的好日子,小時候走親戚很美好,有七大姑八大姨給塊兒糖,和親戚家的孩子一起玩的不亦樂乎,同時還能收到點兒壓歲錢,長大後走親戚,多了很多煩惱,慢慢的產生了恐懼症。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如下心理呢?我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沒結婚、沒對象不想被親戚問起

沒結婚的去親戚家總會被「結婚了沒有?」,「找對象了沒有?」,「都這麼大了準備啥時候結婚?」,「趕緊找個對象吧,該找對象了」「我手底下正好有個不錯的女孩,要不給介紹介紹」……這些話語雷到,不知道怎麼回到,甚至勾起自己的傷心事,本來大過年開開心心,弄的心情不好!

結了婚的,會被「要孩子了沒?」「多會兒要孩子?」「現在國家政策開放了,再要個二胎吧!」也知道他們是為了我們好,但就是聽著不太舒服,開心而去背興而歸。

二、害怕談事業,談房子

過年每次去親戚家每次都會被問「買房了嗎?買了多大的?」,「在哪兒工作?工作咋樣?收入多少?」,「買車了沒有?」,碰到愛炫耀的親戚還會互相攀比一番,著實不喜歡這種氣氛。

本來在城市裡過的辛苦、無奈,想放假輕鬆、快樂一會兒,但是在親戚哪兒無奈的又談起了工作,想想那些繁瑣的工作,房貸的事就心情不好。

這樣的走親戚,回到家不僅身體累,心更加累,回家就想躺著那兒睡覺!

三、害怕讓自己做超過能力範圍的事

回家過年走親戚就怕給安排不能完成的任務,有些時候親戚會說「**我看你工作挺好的,現在混的也挺好的,幫我們家**在你們單位找個工作吧!」,「你是記者?你看能不能幫你姨把前段時間因佔地鬧糾紛的事給報導出去」……,面對這些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幫吧自己能力不足,不幫吧,親戚有閒話。更有甚者會遭到親戚的冷嘲熱諷,「你看咱村那**,現在已經月入過萬了,上次找人辦事特痛快!」,「還有那誰誰沒考上大學,現在也是有房有車的。」「你這大學念的,還不如不上學的了。」……

四、裝體面、撐面子

明明生活很辛苦,整個就是個房奴、車奴,但為了走親戚不被恥笑,還的裝作生活不但有詩和遠方,還有前途和錢途的樣子。給親戚的孩子壓歲錢、禮品都的上檔次,給的少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不體面,一股攀比之風把自己困在五行的漩渦中。

五、沒時間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過節七天假,想用更多的時間陪陪父母,對於走親戚實在沒有太多時間,而有的人還修不了7天就得上班,要不就是的開張做生意,因此串門走親的時間被擠沒了。

六、你來我往流於形式

曾經的一個罐頭,一袋餅乾,都顯得特別高興,更顯示出那麼互相之間的真情,但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千裡送鵝毛,禮輕情義重」變得越來越淡。如今生活條件變好了,走親戚送的禮品越來越高檔,唯獨少了那份情誼,禮品送到,放到桌上就走,更多的是你來我的形勢!

在悟空問答上有這樣一個問題:「過年走親戚有必要麼?你有哪些走親戚的尷尬經歷?」,有36195個回答,一起來看看網友的回答。

1、高領未婚女青年,大部分會遭到「圍堵逼婚」,被問過何時找對象?何時結婚?

2、很多人贊同人窮不走親戚,都是眼淚!

3、很多人不喜歡親戚問結婚啊,學習啊,收入啊等方面的問題。他們都覺得很煩!!!

4、也有大部分人走親戚比較融洽,因為經常在一塊兒,也沒什麼可比的,打打麻將,撲克,其樂融融!

相關焦點

  • 想起過年走親戚送的那些禮—說說過年的那些事兒(20)
    在我的家鄉水滸古鎮東平,過年走親戚,帶禮物那是必須的。這個禮物不是隨意的,講究得很。無論你禮物花樣有多少,價值有幾何,其中有兩樣東西是固定不變的:一是肉,二是酒。自然成為過年走親戚的「重禮」。過年走親戚的肉,在我們這裡稱作「禮條」,其實就是一大塊豬肉。標準的禮條是帶肋骨的那一種,大小視不同的親戚會略有不同。一般情況下,姥娘家的要大一些,至少要八斤左右,表示「新年大發」。一般的親戚略小一些,在六斤上下,意味著「新年順旺」。
  • 過年走親戚,住下吃飯才是親—說說過年的那些事兒(12)
    就算距離比較近、比如十裡左右的親戚,沒有一個兩個小時是走不到的,來回要四五個小時,況且要帶著大孩子、背著中孩子,抱著小孩子,走到親戚後不吃飯接著返回來是不現實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越來越方便,從自行車到電動車、摩託車再到現在的汽車,走親戚的距離越來越「近」了,更加之人們忙於工作、忙於賺錢,時間金貴,於是時下很多人走親戚不再「住下」了。
  • 過年送禮有講究,這裡告訴你一個最好方法
    昨日臘月二十三已過了小年,年三十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人們都在忙碌中,也在為過年(春節)走親訪友的事打算,如果你是一個成家的人,你就知道過年這樣大節必須要走親訪友,禮常往來是必不可少的,一年四季,人們都在忙於生計,哪有時間去親戚朋友家走一走呢,這過年了,一個是我國的傳統習慣,一個也是人們藉此機會增加往來
  • 過年走親戚送禮有講究,這5種水果,價格美麗寓意好,拿得出手!
    進入正月,就越發接近過年的腳步,小的時候,穿新衣、放鞭炮、走親戚、討紅包是春節最歡樂的時刻,雖然我們已經從當初那個收紅包的小孩變成了發紅包的大人,但是走親戚的快樂依舊一如既往。過年走親戚一般都會帶上點禮品,農村走親戚最常見的就是送水果,過年送水果,可別有一番講究呢!一:「蘋」安吉祥蘋果是我們生活中消費最多的水果之一了,蘋果因為其名可寓意平平安安,又因為蘋果通常是紅色的,所以又有紅紅火火的意思。
  • 農村走親戚講究多,壞了規矩,送禮也討人厭,深度解析走親戚習俗
    進入12月後,感覺時間過得飛快,而2020年的1月24日是除夕,這樣算下來,距離過年只剩下一個多月。一提到過年,個人就很煩,因為回農村總會遇到類似走親戚的習俗,規矩多,一不小心就會給人不懂禮數的感覺,太束縛。
  • 過年回農村走親戚最發愁買的禮物我給搞定了
    每年過年走親戚最發愁什麼?買禮物。每到過年,總少不了走親訪友。每到這時,給親戚們選購禮物就成了大問題。誰不想過一個歡樂中國年?老婆老家是縣城邊的,說農民吧,離城近,騎個自行車只需要十來分鐘。說是城裡人吧,戶口又不在縣城。其實就是個城邊村。
  • 農民朋友:過年走親戚時兩種話少說,以下3件事建議別做,注意吧
    不過,在春節來臨之前,筆者還是要提醒農村的朋友,那就是過年走親戚的時候有兩種話別說,以下三件事別做,注意吧!關於兩種話1、走親戚時,不要說親戚家的話。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是每年的習俗,很多人也會趁著年假和親戚好好交流,但在和親戚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點,千萬不要說或管親戚的家務事,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如果你貿然說別人的話,很容易惹人嫌,甚至還會被被人說自己的事情都管不好,還去管別人家的事。2、走親戚時,攀比嫌棄的話別說。
  • 春節到了,農村裡走親戚很像是逢場作戲,過年不走親戚可以嗎?
    再過兩天就要過年了,春節期間農村親戚朋友互相走動拜年,這是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記得我小的時候,過年最喜歡去走親戚。一方面是可以看到很多親人,另一方面能夠有好吃的拿到紅包,而且還可以愉快的玩耍。那時候走親戚,有時候一走一天或者兩天都算正常。
  • 過年送禮樣式太多挑花眼,5種水果,拿得出手價格又合適,很有面
    同樣喜好美食的我們恰巧能夠相遇,進來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會更新哦~過年送禮樣式太多挑花眼,5種水果,拿得出手價格又合適,很有面!年節一到,最讓人煩心的穿不了應接不暇的應酬之外,就是挨家挨戶的走親戚串門,送禮。
  • 六七十年代,親戚朋友送禮都送什麼?
    1、我是六十年代生人,我說說吧。;我外婆呢,就專門送醃菜給對門嘗鮮;記得對門的泡蘿蔔酸甜適中、還帶點花椒的味道,味道真是好極了;我外婆的拿手戲是做豆豉,我家做豆豉的豆子都是鄉下姨媽送來的,自己地裡種的,品質很好,煮熟了,有一層豆油的,幾個鄰居都特別愛吃,都誇我外婆手藝好呢;4、最後說親戚之間吧。
  • 過年走親戚,「對付」3種人,走個過場夠了,沒必要聯繫,要記住
    雖然說維繫親戚之間的感情很重要,但是以下這三類親戚,真的沒有必要聯繫。第一種:喜歡搬弄是非的親戚過年的時候走親戚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有一些親戚特別的喜歡搬弄是非,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吃飯的時候,他們總是東家長李家短的說別人怎麼樣怎麼樣,這種人特別的討人厭,和他們坐在一個桌上吃飯,恐怕會特別的不舒服。
  • 過年走親戚,為何來去匆匆?親戚:為什麼不留下來吃飯?
    春節的時候,走親戚是中國歷來的一個傳統,很多人在走親戚的時候都是早上去的,晚上差不多能夠回來,但是現在在農村裡面走親戚,卻有了一個新的風俗,那就是禮品一放,兩個人說幾句話就離開了,留在親戚家吃飯的人越來越少,而且農村走親戚來去匆匆,為什麼不留下來吃飯呢?
  • 農村過年走親戚發現對方把本人送的禮品拿去給其他親戚了,合理嗎
    年前買年貨時一般會把拜年要用的東西採購到位,初一初二要用時直接提走,那時拜年走親戚時提的禮品的確有點意思,你送過去的東西別人回的時候數量上基本相當,有的會稍微換下品種,有的甚至品種都一樣,送來送去會發現買的東西在打轉,弄不好回到自己手裡,最後拆來吃了。過年買禮品去農村走親戚,發現對方把自己買的東西拿去送給其他親戚,是否合理?
  • 一天走10家親戚,農村過年走親戚「走過場」,親戚啥時候不親了?
    但是現在過年走親戚卻不是這樣了,一天的功夫能夠走上十家,你想想一天去十家每一家能有多少時間,基本上就是放下東西就走,交流也是互相問候幾句,基本上不在親戚家留飯了。我一個朋友昨天就告訴我,他們臘月29才開始走親戚,昨天一天走了十家,一天走完了。是什麼原因造成咱們過年走親戚是「走過場」了,為什麼親戚之間不見親近了呢?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現象。
  • 過年走親戚注意這幾點,給親戚朋友留下個好印象!
    回到家與父母共享天倫之樂是好的,同時也要關注親戚朋友,該走動還是要走動。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輕視傳統的理解,覺得與親戚的來往太過麻煩,其實與親戚走動的過程也是交流情感與心得的過程,給人家留下一個好印象又何樂而不為?年輕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情商低,以不和親戚來往為榮,這種小孩子的心態可要不得,下面小剛給您說幾條過年走親戚的注意事項,遵守好規則才能給人家留下好印象哦。
  • 山東臨沂2018過年走親戚送什麼禮 實惠受歡迎的禮物盤點
    中國人最講究禮節,過年的時候要去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拜年的時候少不了帶一份禮物,俗話說禮多人不怪。不過現在時代進步了,送禮也不同於以往固定的菸酒糖茶,人們送禮開始講究創意。您是否在為拜年送禮發愁呢?小編來為您出主意。   在臨沂,過年走親訪友叫「出門」。
  • 農村人過年走親戚,都拿什麼東西?第3種有風險!你走親戚送啥?
    初二一般是女兒女婿回娘家,之後的幾天就是輪到其他親戚。說到走親戚,有很多講究,但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禮品了。走親戚都拿什麼東西好呢?筆者是農村人,小時候愛走親戚,每年都跟著家人把所有的親戚一家一家都走遍。
  • 八月十五將至,說說那些中秋節送禮的事兒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我們有很多傳統節日,其中兩個很重要的節日就是中秋節和春節。春節自不必說,是新舊年交替的節日,一年中的大節。於是家裡幾個走的近的叔伯輩的親戚商議了一下,決定互相免除年節送禮的習慣,雖然節日氛圍少了些,但的確清淨了不少。這是家庭間的人情來往,可以商量著來。但在社會上,朋友之間,商業夥伴之間,上下級之間的關係卻不能因為怕麻煩而免除,因此催生了年節送禮的高峰期。
  • 過年送禮,應該送什麼禮呢?只要知道這幾點輕輕鬆鬆全搞定!
    導讀:過年送禮,應該送什麼禮呢?只要知道這幾點輕輕鬆鬆全搞定!文|人生充滿起起落落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閱讀由人生充滿起起落落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過年送禮,應該送什麼禮呢?大家好,馬上就要過年了,過年送禮成了很多人的困惑!不知道該送什麼,其實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隨著時代發展,過年走親戚拿的禮品也在不斷變化。
  • 有多少人害怕過年?有多少人害怕過年走親戚?大家都說說因為什麼
    小時候盼望過年,年紀越大越害怕過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的心態一樣。每年進入臘月,總是有種恐慌的感覺,感嘆這一年的時間又溜走了,覺得又碌碌無為的過了一年,看著銀行卡上的數字,計算著一年的收支,盤算著還有多少餘額過這個年,中年人的酸甜苦辣,箇中滋味讓我百感交集,年越來越近,一切人情需要打理,父母的新衣,孩子的補習班費,每樣都要算到,忙碌一年,家裡需要徹底的清掃,準備待客的應節食物,一切的一切,繁忙而冗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