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過完了,今天是初三,是走親訪友的好日子,小時候走親戚很美好,有七大姑八大姨給塊兒糖,和親戚家的孩子一起玩的不亦樂乎,同時還能收到點兒壓歲錢,長大後走親戚,多了很多煩惱,慢慢的產生了恐懼症。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如下心理呢?我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沒結婚、沒對象不想被親戚問起
沒結婚的去親戚家總會被「結婚了沒有?」,「找對象了沒有?」,「都這麼大了準備啥時候結婚?」,「趕緊找個對象吧,該找對象了」「我手底下正好有個不錯的女孩,要不給介紹介紹」……這些話語雷到,不知道怎麼回到,甚至勾起自己的傷心事,本來大過年開開心心,弄的心情不好!
結了婚的,會被「要孩子了沒?」「多會兒要孩子?」「現在國家政策開放了,再要個二胎吧!」也知道他們是為了我們好,但就是聽著不太舒服,開心而去背興而歸。
二、害怕談事業,談房子
過年每次去親戚家每次都會被問「買房了嗎?買了多大的?」,「在哪兒工作?工作咋樣?收入多少?」,「買車了沒有?」,碰到愛炫耀的親戚還會互相攀比一番,著實不喜歡這種氣氛。
本來在城市裡過的辛苦、無奈,想放假輕鬆、快樂一會兒,但是在親戚哪兒無奈的又談起了工作,想想那些繁瑣的工作,房貸的事就心情不好。
這樣的走親戚,回到家不僅身體累,心更加累,回家就想躺著那兒睡覺!
三、害怕讓自己做超過能力範圍的事
回家過年走親戚就怕給安排不能完成的任務,有些時候親戚會說「**我看你工作挺好的,現在混的也挺好的,幫我們家**在你們單位找個工作吧!」,「你是記者?你看能不能幫你姨把前段時間因佔地鬧糾紛的事給報導出去」……,面對這些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幫吧自己能力不足,不幫吧,親戚有閒話。更有甚者會遭到親戚的冷嘲熱諷,「你看咱村那**,現在已經月入過萬了,上次找人辦事特痛快!」,「還有那誰誰沒考上大學,現在也是有房有車的。」「你這大學念的,還不如不上學的了。」……
四、裝體面、撐面子
明明生活很辛苦,整個就是個房奴、車奴,但為了走親戚不被恥笑,還的裝作生活不但有詩和遠方,還有前途和錢途的樣子。給親戚的孩子壓歲錢、禮品都的上檔次,給的少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不體面,一股攀比之風把自己困在五行的漩渦中。
五、沒時間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過節七天假,想用更多的時間陪陪父母,對於走親戚實在沒有太多時間,而有的人還修不了7天就得上班,要不就是的開張做生意,因此串門走親的時間被擠沒了。
六、你來我往流於形式
曾經的一個罐頭,一袋餅乾,都顯得特別高興,更顯示出那麼互相之間的真情,但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千裡送鵝毛,禮輕情義重」變得越來越淡。如今生活條件變好了,走親戚送的禮品越來越高檔,唯獨少了那份情誼,禮品送到,放到桌上就走,更多的是你來我的形勢!
在悟空問答上有這樣一個問題:「過年走親戚有必要麼?你有哪些走親戚的尷尬經歷?」,有36195個回答,一起來看看網友的回答。
1、高領未婚女青年,大部分會遭到「圍堵逼婚」,被問過何時找對象?何時結婚?
2、很多人贊同人窮不走親戚,都是眼淚!
3、很多人不喜歡親戚問結婚啊,學習啊,收入啊等方面的問題。他們都覺得很煩!!!
4、也有大部分人走親戚比較融洽,因為經常在一塊兒,也沒什麼可比的,打打麻將,撲克,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