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主題樂園的規模和規劃結構是一個比較大的課題,我們以迪士尼樂園及度假區為例,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詳細為大家分析,以達到系統全面的認識的目的。
研究工作主要從五個方面來進行:
1、選址特徵分析
2、建設規模分析
3、空間結構分析
4、主題選擇和文化融入
5、成功因素總結借鑑
01
選址特徵分析
LOCATION ANALYSIS
1.1 六大迪士尼樂園概況分析:
1955年世界上第一家迪士尼樂園,洛杉磯迪士尼開園,1983年第一家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東京迪士尼開園, 2016 年最新一家迪士尼,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迪士尼公司在歐亞兩個大洲先後建設了 4 個境外迪士尼樂園,數目是美國本土的兩倍。目前全球共有:美國加利福利亞洛杉磯迪士尼樂園,美國佛羅裡達奧蘭多華特迪士尼,日本東京迪士尼樂園,法國巴黎迪士尼樂園,中國香港迪士尼樂園,中國上海迪士尼樂園6家。無論從經濟效益還是遊客接待量來衡量,美國國外迪士尼樂園均已成為迪士尼主題公園體系的主體。
△迪士尼樂園全球分布丨示意圖
正是受益於迪士尼樂園在全球範圍的成功發展,迪士尼這一源於美國的主題公園品牌開始享譽全球,逐步確立了其在全球的文化影響力及其在主題公園品牌中的統治地位。當前我國正掀起主題公園規劃設計和建設發展的新一輪熱潮,在此背景下分析研究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的發展策略和規劃設計特徵將能為我國主題公園的有序健康發展提供有益借鑑 。
△迪士尼樂園全球樂園概況丨示意圖
1.2 全球建園動機分析:
獲取最大利潤,擴大市場份額。主題樂園作為迪士尼集團的四大核心業務之一,面對日漸飽和的國內市場,以香港迪士尼樂園為例,從表2.1可以看出,每年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市場滲透持續增加,2012年香港迪士尼的遊客總數是23,121,916人次,2015年增至28,771,819人次,比2013年上漲了 24.43%,並且遊客的入園次數也比較穩定,可見,迪士尼樂園的海外市場潛力是巨大的,能夠獲取更多的利潤,擠佔國際市場。
△國際國內遊客數據對比丨示意圖
擴大品牌知名度,有利於品牌創新。迪士尼通過品牌經營在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很多忠誠的粉絲,擁有了特定的所有權優勢。在人們心目中迪士尼樂園這一品牌就是歡樂的代名詞,它樹立了良好的產品與企業形象,並世界範圍內形成了良好口碑,並增強了消費者對迪士尼 樂園的認知度在從而為其帶來了廣泛的客源。品牌經營能夠擺脫地域限制,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是迪士尼樂園加速擴張的主要有效手段之一,能夠加快公司走上規模經營、快速成長的道路。迪士尼的海外經營有利於吸收新的文化元素,能夠及時作出調整,適應市場化的需求。
利用國外廉價土地以及優惠政策降低投資成本。迪士尼樂園的建築面積比較大,投資成本比較高,因此一般會選址在據市中心比較偏遠的地方,並且在原土地用途上一般選取成本比較低的地段。同時東道方為了吸引外資,又給予很多優惠政策,包括給予樂園交通更加便利的條件(修建直通迪士尼樂園的地鐵站點、毗鄰機場等),使得樂園能夠穩定客流量;東道方投入更多的包括土地、填海費等的資本等。這些政策都有利於迪士尼樂園以較低的風險獲取高額的利益。
△全球六處迪士尼樂園概況丨示意圖
美國國內市場潛力有限,急需開拓新市場。迪士尼樂園雖然在國內外品牌知名度比較高,也比較受歡迎,但是從圖中可以看出迪士尼樂園國內遊客增長率變化不大,並且呈下降趨勢,而國際市場增長率開始呈現出上升趨勢。這是因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內遊客數量已經漸趨穩 定甚至增長率呈緩慢下降的趨勢,並且美國國內也存在著眾多的競爭者,深受國內喜愛。比如六旗公園的十坐過山車深受人們喜歡,諾氏百樂坊樂園以雲霄飛車為特點,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前往,國內市場競爭比較激烈。而迪士尼的幾座海外市場中,東京迪士尼樂園持續盈利,但迪士尼僅僅收取特許經營費,其他兩座迪士尼盈利狀況雖並不令人滿意,但是經過調整和適應期,都開始扭虧為盈,使得迪士尼集團看到了海外盈利的可能性。
1.3 城市選擇特徵分析:
美國境內迪士尼樂園城市選擇特徵分析。在美國本土主要推行的是「資源優先、集群發展」策略,即依託優質旅遊資源,與其他旅遊目的地和主題公園集群發展的思路。奧蘭多市內人口僅有 26 萬既非區域中心城市,人口密度也非常低。選址奧蘭多正是因為其所在的佛羅裡達州號稱「陽光之州」,全年保持著令人舒適的23°C的年均氣溫,氣候宜人,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度假,並擁有完善的服務設施、強勁的消費實力、便利的交通網絡,聚集了大量優質的旅遊資源和主題公園 (如環球影城、海洋世界等 )。鑑於此,近年來奧蘭多迪士尼樂園能擁有每年超過 5000 萬的遊客量。
△奧蘭多氣候分析丨示意圖
美國境外內迪士尼樂園城市選擇特徵分析。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選取的城市載體有東京、巴黎、香港和上海,均為世界級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人口密集,居民消費能力高, 交通便捷。境內外兩者的顯著差異實際上凸顯了迪士尼公司在本土和境外拓展模式中截然不同的發展策略。在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的拓展中主要採用「中心依託、多元借力」策略,包括3 個內容:
(1)依託中心城市自身的龐大人口資源,發展建立穩定的遊客群體;
(2)藉助中心城市經濟和設施發展水平,建構複合化的遊客引入渠道和配套服務體系;
(3)借力中心城市的文化水平和綜合影響力,拓展迪士尼樂園自身的輻射力和吸引力。採用這一策略能夠藉助中心城市的優質資源,減少建園時期的建設投入和遊客引入渠道建構成本,解決境外迪士尼樂園建園初期的生存和成本回收問題,實現迪士尼樂園與所在城市的互利雙贏。
△美國境外的迪士尼樂園分布城市丨示意圖
1.4 地塊選址因素分析:
(1)儘可能靠近城市中心或位於城市邊緣或遠郊地段。例如,上海迪士尼樂園位於浦東新區川沙鎮,距市中心約 40km ;巴黎迪士尼樂園坐落在市區以東 32km 的馬恩河谷鎮。但,世界級中心城市市區及周邊用地均已開發殆盡,幾乎沒有多餘的存量用地可為樂園所用。
(2)整合現有交通設施。與城市的交通系統規划進行結合,為建立便捷的交通聯繫創造條件。大部分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的載體城市會建立專門的交通設施(如地鐵、公交專線、城市快線等),增強樂園的可達性 ,良好的公路系統和軌道系統可為遊園顧客提供便利條件。例如,香港迪士尼樂園在空間選址時有意靠近香港國際機場,並選址濱海地段,一方面能便於設置迪士尼專線將機場快線上的客流引入迪士尼樂園,另一方面也能結合濱海地段設置碼頭,從水路引入遊客;上海迪士尼樂園選址在距離浦東國際機場僅 12 km 的地段,從浦東機場乘坐軌道交通或者駕車可在 15 分鐘內到達園區。
(3)充足客源市場。龐大的人口規模為大型主題公園提供充足客源,成為公園日後經營成功的首要前提和保證。美國華盛頓城市土地研究所研究,一個大型主題公園的一級客源市場(80KM或1小時車距離內)至少需要有200萬人口,二級客源市場(240KM或3小時汽車距離內)至少需要有200萬人口以上,之外的三級客源市場雖也很有幫助,但不能過分依賴。迪士尼公園選址儘可能向人口龐大區域靠攏。
(4)優越地塊地理環境。優越的地理環境可為後期樂園的建設節省大量建造和運營成本。包括地質情況、地勢、水系、光照、天氣、綠化環境等。
(5)政府政策傾斜與資金扶持。迪士尼在拓展過程中,十分重視當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享受優厚的政府扶持政策能降低投資成本和經驗風險。無論在東京、巴黎、香港和上海迪士尼樂園都獲得當地政府在土地、貸款和基建等方面大力支持,從而實現低成本擴張。
△迪士尼樂園位於城市的位置丨示意圖
02
建設規模分析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SCALE
2.1 建設規模分析:
主題樂園的建設規模、投資規模及盈利能力與其接待能力直接相關,規模指標直接反應主題樂園接待能力。
△迪士尼各樂園規模丨示意圖
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的迪士尼樂園有四個主題園,分別是迪士尼好萊塢影城、迪士尼動物王國,EPCOT,和迪士尼魔法王國,面積12228公頃,它是迪士尼樂園中最大的,還有2水上樂園(暴風雪海灘、颱風湖)、32家度假飯店(其中有22家由迪斯尼世界經營)以及784個露營地。每個主題樂園都比國內香港迪士尼、上海迪士尼大,全部玩下來需要5天。
香港迪士尼樂園佔地126公頃,是其中最小的,僅是佛羅裡達州面積百分之一。其次是面積為2023公頃,位於巴黎馬恩河谷的迪士尼樂園,有「華特迪士尼影城」和「迪士尼樂園」兩個樂園;
洛杉磯迪士尼面積206公頃,擁有加州冒險樂園和迪士尼樂園;
東京迪士尼面積201公頃,有「迪士尼海上樂園」和「迪士尼樂園」兩個主題樂園。園區規模較大,能兼具逛街、酒店、美食等,使得服務能夠一體化,滿足遊客不同需求。
2.2 運行效率分析:
主題樂園的建設規模、投資規模及盈利能力與其接待能力直接相關,規模指標直接反應主題樂園接待能力。
△迪士尼各樂園服務接待指標丨示意圖
4個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規模大小不一,從與所在城市規模的相對比值衡量,其實4個樂園的相對規模值比較近,其數值基本維持在0.06%—0.17%的區間內。但如對比美國本土奧蘭多迪士尼樂園的相對規模(46.7%)可以發現,境外迪士尼樂園和奧蘭多迪士尼樂園與所在城市相對地位存在明顯差異。其中,前者國外迪斯尼樂園是依託城市來實現迪士尼樂園的逐步發展,因此在城市當中的規模地位和功能地位基本相同,而後者美國本土奧蘭多迪斯尼很大程度是通過迪士尼樂園來帶動城市發展,所以無論是規模還是功能上均在城市中佔據主導。
從年遊客量上看,除東京迪士尼樂園外,其他幾個迪士尼樂園的年遊客量數據排名基本與其佔地面積直接相關,即佔地面積越大,年遊客量越多。但從年單位用地遊客接待效率上看,人口密度高、佔地面積較小的東京迪士尼樂園和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效率值反而較高。而奧蘭多迪士尼樂園面積龐大,儘管擁有最高的遊客量,但單位用地遊客接待效率實際處於較低水平,僅僅只有東京迪士尼樂園的 1/37。這其實也反映出兩者生存環境的迥異,即效率因素其實是迪士尼樂園生存和發展必須得關注的重大問題。
03
空間結構分析
SPATIAL STRUCTURE ANALYSIS
3.1 空間布局模式分析:
中心廣場環繞布局,動線靈活多變。從迪士尼樂園的布局特點看,六大樂園基本都先由入口商業街進入到迪士尼樂園的主題情境當中,然後以城堡為視覺中心點,以城堡前廣場作為中心集散廣場將人群疏導到各自的興趣景點上,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線路展開遊覽,這種布局方式遊覽動線靈活多變,遊線有更多彈性。
預留拓展空間,可持續發展更新 。迪士尼樂園採取「圈層拓展」環線模式,即在建園初期發展內部環線景區,隨著園區發展逐步建設和發展外環景區。例如,香港迪士尼樂園目前主要還在發展內環景區階段,外環線則設置於主景區外圍,為樂園未來向外環線沿線地段擴張預留景區空間;東京迪士尼樂園早已形成了多圈層多環線的主題景區結構。
入口商業街+中心廣場+中心城堡
+環繞主題區+外圍拓展空間
△迪士尼樂園空間標準模式丨示意圖
△迪士尼樂園空間模式丨示意圖
3.2 交通組織分析:
樂園外部交通
先進的前期交通規劃。設施規劃包括道路規劃、交通樞紐規劃、車站規劃、碼頭規劃、娛樂設施規劃、購物設施規劃等。設計初期對地塊進行調查統計,包括遊客家庭結構、車輛數量、交通方式、交通距離等按照土地利用形態影響交通容量進行科學模擬分析、預測、評估,將調查得到的詳細數據輸入到計算機模塊中,然後根據需要,在已有教育網絡上增加或者減少線路。
交通組織和交通方式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有單軌鐵路,船塢碼頭、旅遊巴士、擺渡觀光車,從票務中心出發步行1-2分鐘均可達到這些設施。基礎設施一體化還包括信息設施一體化以及管理系統一體化,景區交通通過同一調度平臺操作指揮,引導遊客快通行,保證遊客體驗達到最大化,讓遊客乘坐迪士尼公共運輸出行感受到高效、方便、快捷、舒適、放心。
先進管理理念。通過調查了解遊客喜歡的交通需求、滿意的交通方式,以及對哪些設施有意見等,通過信訪部提出合理改進建議。另外,注重員工素質,這不僅保證了員工給遊客帶來愉悅的心情,還成為交通系統高效、快捷、安全運營的保障。
△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區交通結構丨示意圖
樂園內部交通
迪士尼樂園中所有道路系統均為步行道路,園區內的機械交通運輸系統主要為單軌列車與環形列車,步行道路系統主要為環形放射形式,以城堡與中心廣場為圓心的環形道路,將各個區域串聯起來形成主要動線,各個區域內部環形道路將各個區域內部道路串聯起來形成次要動線。
(1) 第一級別為迪士尼樂園園區級別道路。該種道路是迪士尼樂園中的主要道路,連接主要出入口與功能區域。在園區中,有主要口到達中心廣場區域,從中心廣場到達周圍各個分區,以及連接城堡的道路均屬於此類道路。該級別的道路平均寬度在 9m 左右。
(2 ) 第二級別為迪士尼樂園區域級別道路。該種道路是連接迪士尼樂園各個區域之間次級節點之間的步行要道,以解決各區域內部的交通聯繫。該種道路的平均寬度在 4-6m 。
(3 ) 第三級別為景點前小路。通向各個景點前的小路。同時,根據道路與景點建築之間的空間組成方式,可以從中歸納出迪士尼樂園內景點的布置方式。
△東京迪士尼樂園內部交通丨示意圖
△奧蘭多迪士尼魔法王國樂園內部交通丨示意圖
3.3 內部遊線分析:
(1)單向線性原則
圍繞遊樂設施單向線性遊線,前秀(等候區)一一 表演(遊樂設施)一一 回顧(故事補完與照片展示區)一一 修整(購物與休息區)」,遊客按照故事劇本遊覽,獲得一次「show」的完整體驗。
(2)核心單體最遠距離原則
每個主題區域最吸引遊客的是其中的核心遊樂設施,其設置通常遠離區域入口和人流湧入方向,具有最長的遊覽路線,為此要到達核心單體就需要走過更多景點區域。核心項目受歡迎程度最大,排隊人群最多,通常會考慮快速通道減少排隊時間,購買了快速體驗的遊客可走快速通道,兩條通道可提供差異化服務。
(3)潮汐性人流分布原則
迪士尼樂園中的遊客行為是規律性的,以一天為單位,遊客早晨集中於入口區域,入園後集中於中心區域和核心遊樂設施附近,隨著樂園中規律性的活動(巡演、煙花表演)聚集分散,晚上集中於米奇大街和迪士尼小鎮進行購物活動。樂園的空間與商業設計遵循此規律。遵循遊客行為規律進行空間設計不僅符合遊客行為心理,還能提高商業部門盈利,總體提升樂園運營效率。
3.4 空間識別性分析:
空間的可識別性和可理解度是衡量遊客行為心理的重要原則。髙識別性的空間具有良好的視覺指引,不會使樂園中的遊客因為空間規模的龐大和複雜產生尋路障礙。
1.導視系統的合理布局設計。每個迪士尼樂園都有完善的導視系統,包括導覽牌、指示牌、項目介紹牌、提示牌、建築招牌等,每個區都根據區域主題進行主題化設計,主題差異明顯,視覺識別性強。
2.各主題區門頭景觀的過度。通常迪斯尼樂園都有幾個主題區組成,主題區與主題區之間都設置有區域門頭,通過門頭的過度,提醒遊客已經結束了前一個主題區,將要進入另一個主題區了。同時,主題門頭也是遊客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區遊覽前的標誌性識別物。
3.各主題區的主題氛圍差異化。根據主題故事,迪斯尼樂園被劃分為多個主題區,每個區都有自己明顯的主題特色,主題包裝氛圍存在明顯差異一,可滿足遊客多元化主題體驗。
4.最高點標識性視覺中心引導。迪士尼城堡作為整個樂園最高的標誌性視覺中心,對周圍相鄰的主題區域具有極強的方向引導作用。
△迪士尼樂園空間識別性分析丨示意圖
3.5空間可交流及安全性分析:
空間可交流性是指空間中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潛力。在具有可交流性的樂園節點空間中,遊客之間能夠進行友好的交流,遊客與環境之間也能夠進行豐富的互動,這些交流互動行為能夠產生積極的氛圍,提升遊客對空間的感知,與環境產生共鳴。
迪士尼樂園的空間可交流性主要基於空間的集成度,在集成度高的區域通常具有更高的交流潛能。交通區域人流具有流動性發生交流活動的可能性不高,不具備交流的條件。 介於每個項目幾乎都要排隊的特性,排隊區域通常也具備較高的可交流性。同時,樂園中的休息區域也具備交流潛能,這些區域大部分整合度較為均衡,不會難以尋找也不會人流擁擠,這些區域使人們在休息的同時能夠交流所觀所感,加深對樂園的感受。
空間中潛在的交流行為遍布於遊園者的整個遊園體驗當中,集成度較高的遊樂設施區域激發著遊客的交流潛能,各類互動遊樂場所提升遊客對特殊空間和文化氛圍的感知,甚至在休息和排隊等候的時候也會被環境中充滿寓意的裝飾所打動,這些都使得整個樂園具有良好的交流潛力,這也是迪士尼樂園空間氛圍營造成功的核心原因。
△迪士尼樂園可交流性分析丨示意圖
空間安全性高整合度的空間人流聚集,遊客相互監督,安全度較高,次級景觀點客流較少,安全度依賴工作人員管理和監控系統。迪士尼樂園號稱「世界最安全的樂園」,除了安檢、嚴格設計的圍牆、監控等防範措施外,從空間設計角度來看,集成度高、可達性強、空間使用率高的空間也是人流聚集和視線交匯的空間,可以形成有效的自然監控。這種自然監控也是保障安全的最好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消除不文明不道德行為、防範惡意破壞或盜竊等犯罪事件的發生,保障空間使用者的安全同時便於樂園運營管理。
從空間使用率看,迪士尼樂園的高整合度區域均為人流、視線核心,具有最高的空間安全性,同時結合節點人流特點可知,整合度低的次級景觀節點和具有人流潮汐性的空間,這些區域的空間的安全性依然依靠大量的監控與工作服務人員。
△迪士尼樂園可安全性分析丨示意圖
3.6拓展空間分析:
迪士尼樂園的拓展模式主要分為圈層式拓展和集群式拓展兩類。迪士尼樂園由於自身空間規模較大,在規劃建設過程中很難一蹴而就,規劃建設通常具有長期發展戰略,無論是空間規模還是空間結構,無論是主題景區還是配套服務設施,均在不斷更新和拓展。
△迪士尼拓展空間分析丨示意圖
3.7迪士尼規模結構分析:
洛杉磯迪士尼是全球第一家迪士尼,也是最經典的迪士尼。迪士尼在打造第一家樂園時便確認了其標誌性的核心分區「夢幻之地」,也就是城堡所在地,圍繞夢幻之地再開展多個主題分區的建設,確定了一套迪士尼樂園的產品結構模式。
△加州迪士尼規模結構分析丨示意圖
在奧蘭多迪士尼的建設中可以看到,單一的主題樂園(魔法王國)依照採用了經典的迪士尼產品結構,以夢幻之地為核心,環繞式打造其他主題區域,可以看到奧蘭多迪士尼度假區的模式是迪士尼的偉大夢想,經典的魔法王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迪士尼在水樂園、動物園等其他娛樂版塊持續不斷注入新的內容,將媒體內容通過樂園打造出來,打造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迪士尼王國。
△奧蘭多迪士尼規模結構分析丨示意圖
△美國以外迪士尼規模結構分析丨示意圖
從迪士尼在全球擴張的4家境外樂園地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迪士尼的產品結構可謂是以不變應萬變,不管是香港迪士尼的126公頃還是上海迪士尼的390公頃,產品結構都是極其穩定的。
△美國以外迪士尼規劃結構分析丨示意圖
但是通過對境外迪士尼的對比之後我們可以發現迪士尼在對內部的產品選擇上有了更多的本土化策略。像上海迪士尼的奇想花園,花木蘭板塊的巡遊。東京迪士尼的「北齋食堂」日料,在小小世界遊船項目中也加入了很多的日式文化,描述了美日文化的交融歡樂景象。
04
主題選擇與文化融入
THEME SELECTION
4.1主題選擇分析:
迪士尼樂園的標誌性項目是主題景區,整個項目體驗是相對獨立的非連續體驗過程,並未有預設的項目體驗順序,因而遊客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主題景區進行遊賞 。在迪士尼樂園的項目規劃中,受「標識化」策略的影響,其項目充斥著「童話」「幻想」「探險」「未來」等元素。
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項目設置的「本土化」策略主要通過主題景區個性化設計來實現。一方面,每個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通常會設置 1 ~ 2 個獨有的主題景區,作為樂園的代表性項目,如東京迪士尼樂園的海洋主題景區、巴黎迪士尼樂園的發現樂園、香港迪士尼樂園的睡公主城堡及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奇想花園等均結合本土文化進行了很多針對性設計,能很大程度地激發本土遊客的認同感。另一方面,同一類景區也會根據不同境外樂園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地域特徵安排不同主題,進而強化樂園規劃設計和運營的本土化、差異化特點。
△迪士尼樂園主題選擇分析丨示意圖
4.2文化融入分析:
在迪士尼樂園發展過程中,注重將全球標準化的管理模式與本土特徵進行結合,這也是迪士尼樂園成功運營和管理的重要策略。
雖然在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的設計實施過程中需要嚴格參照迪士尼公司自身的設計實施標準來推行其標準化的管控流程,但在每個樂園的總體規劃、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會吸收許多地域化特徵的元素。
在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園區設計上,加入不少中國元素,包括在樂園的建造上遵循中國風水八卦的規則,在夢想花園中採用中式設計的花木蘭涼亭,增設香港獨有項目,如探險綠城「森林河流之旅」、百老匯式歌舞表演「獅子王慶典」等。
△香港迪士尼花木蘭涼亭丨實景圖
在上海迪士尼樂園的主題景點「十二朋友園」的設計中利用迪士尼與皮克斯動畫形象來呈現中國傳統十二生肖,在迪士尼奇幻童話城堡尖頂的頂端設置金色的中國牡丹等。
△上海迪士尼中國元素的運用丨實景圖
05
成功因素總結借鑑
SUMMARY
5.1載體借力,精心選址:
綜觀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的成長曆程,能否最大限度地整合載體城市現有的綜合影響力、人口與基礎設施等資源,使樂園的運行接待效率最大化是其規劃和生存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正是得益於「載體借力,精心選址」策略,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均能在建園初期獲得較快的成長,並迅速在載體城市立足,且運營和服務效率一直在主題公園中居於高位。
5.2.彈性結構,戰略思維:
境外迪士尼樂園在選址伊始,就已經在謀劃為未來樂園及配套服務設施的逐步拓展預留空間,而對樂園內部的設施和分區安排也留有足夠彈性以保障未來設施更替與空間優化的需要。
5.3.標準布局,引導體驗:
「主題大街」「中心城堡」「環線景區」等特徵要素在每個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中均能看到,這已成為迪士尼樂園的標準配置。這種近乎標準化的布局模式是經過常年經營發展所生成的結果,能很好地適應迪士尼樂園的主題項目空間整合的需求,也符合主題樂園給遊客營造主題情境帶入 (通過主題大街 )、主題情境體驗 (環線景區 )和主題情境升華 (中心城堡 )等遊憩體驗序列的要求。
5.4項目優選,本土融入:
迪士尼公司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積累了深厚的品牌文化積澱,並為迪士尼樂園主題遊樂項目的設置提供了大量有力的品牌文化素材(如卡通和電影人物、故事等)支撐。但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由於空間規模相對有限,需利用有限空間配置最有吸引力的遊樂項目。這就需要在規划過程中根據本土遊客對於迪士尼文化的認同特點進行主題遊樂項目的優選和最優配置,同時兼顧本土化創新。基於此,美國境外迪士尼樂園均成為公司「標識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成果,成功避免了雷同化和單一化發展,並形成各具特色的主題遊樂項目體系和吸引點。
5.5精細管理,創意設計:
迪士尼樂園的規劃設計和管理到處體現了精細化與創新痕跡,它並不僅局限於景點、設施、服務等方面的精緻和創意處理,還時刻通過各種途徑來滲透和彰顯迪士尼自身的品牌特色與企業文化,這需要從包括樂園結構組織、景區情境營造、綠化種植設計、景觀小品設計、人員服飾與內容安排等在內的一體化管理和設計中體現出來,並不斷發掘各種元素、技術手段以及呈現途徑的表現潛力,其核心就是不斷強化和喚醒遊客對於迪士尼品牌的認同感,而這也是迪士尼樂園能夠常年冠居全球主題公園品牌首位的關鍵因素。
END
部分圖片及文字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處理,謝謝!
廣州市大象無形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想了解更多項目設計/實施/運營
請聯繫:張經理,13928719408
大象藝術文旅院(簡稱大象文旅):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