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食物相剋「?每一道食材都有自己特有的營養元素以及功效,但有時不合適的食材在搭配一起吃的時候,功效就有可能變成病因,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食物相剋。
「食物相剋」可以追溯到中醫的理論——食物相反,中醫講究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可以在《食療本草》、《本草綱目》、《飲膳正要》、《金匱要略》等醫藥學古籍中找到大量的食物不能同食的記載,例如《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180對不能同時食用的食物。
事實上,關於食物相剋的絕大多數文獻、書籍都缺乏理論依據,更缺乏實驗數據。古人因為缺乏對因果關係的思考和檢驗,往往把一些引起不適的飲食問題歸咎於「食物相剋」,把一些個案輕易上升到了普遍性規律,這造成了大量錯誤的食物相剋的觀念產生。
正是利用了公眾的知識盲區以及對健康的重視,一些人將食物相剋謠言變為漁利工具,最常見的就是各種相關書籍。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實體書店,都有食物相剋書籍躋身暢銷書之列。翻看內容,其說法大致相同。
一位資深圖書編輯透露,市面上許多養生、美食、勵志書的作者都是職業攢書人,並無專業背景,攢一本書的價格通常5000元左右,一般一個月就可「速成」,內容也是拼湊抄襲而成。食物相剋類圖書就是典型。大量的雜誌刊登食物相剋的內容,甚至國產電影《雙食記》裡,一位絕望主婦利用「相剋食物」殺人,更是誤導了一些不明所以的大眾。
2018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一號消費預警發布:食物相剋說法都是謠言。
在營養學和食品安全理論中,並沒有「食物相剋」之說。迄今為止也沒有看到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由於食物相剋導致的食物中毒案例及相關報導。「食物相剋」致人死亡的說法,很可能是偶然巧合,或者是食物中毒引起,或者是特殊體質產生食物過敏的表現,並非食物相剋。
營養學界泰鬥、南京大學教授鄭集通過試驗驗證「食物相剋」導致疾病的說法。他搜集了民間傳說中的184對相剋食物,從中選擇人們日常生活中同食機會較多的14對食物,用老鼠、狗和猴子做實驗。他本人和一名同事也試驗了其中的7種組合。在食用24小時內觀察實驗動物和人的表情、行為、體溫及糞便顏色與次數等,都很正常,沒有中毒的跡象。在鄭集試驗的「相剋」食物中,就包括螃蟹與柿子、大蔥與蜂蜜。鄭集碰巧是我國最長壽的科學家之一,活了110歲。
諸多研究進一步表明,「食物相剋」之說是不成立的。
海鮮遇檸檬或其它含維生素C的食物等同於砒霜,理由是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與還原劑維生素C反應,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這就是人們俗稱的砒霜。
而事實上,海產品砷含量很低,每一公斤海產品含砷量不到0.1毫克,而砒霜攝入達幾十毫克才能中毒,這樣計算起來每次攝入海產品的量必須達到幾公斤甚至幾十公斤,而且要吃夠大量的水果和蔬菜,並且在人體內得發生百分之百的反應,才能產生砒霜。
菠菜和豆腐,有好多人認為是相剋的,原因是豆腐裡面有鈣,而菠菜裡含草酸,兩者一起吃會形成草酸鈣容易得結石。
說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沒錯,但這並不是壞事。如果菠菜沒有和高鈣食物一起吃,那吃下去的草酸就會和身體中存在的鈣離子,如尿裡的鈣離子相結合,反而更容易形成結石。所以,這菠菜和豆腐一起吃其實是更有益處的。既然菠菜中的草酸對人體有害,那我們吃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可以用熱水焯一下。
吃菠菜時提前焯一下水,就會減少菠菜裡的草酸含量,降低了草酸鈣的生成,這樣就提高了豆腐中鈣的利用率。除了菠菜,像草酸含量比較高的油菜、小白菜、莧菜等,建議吃前都要水焯一下,以避免體內鈣及其他礦物質的流失。
用現代醫學的觀點來分析「食物相剋」就會發現很多紕漏。實際上,幾乎所有廣為流傳的「食物相剋」傳說早就都被解析過了,還沒有發現一種是真能產生「毒性」。
雖然沒有發現「食物相剋」,但藥物是和酒精一起吃是有危險的。比如一些頭孢菌素類的抗生素,包括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噻肟等,此外還有甲硝唑、酮康唑等一些其他的藥物都不能在吃藥的同時飲酒!其次,變質的食物含有大量的黴菌,因為黴菌被身體視為有害的外來物質,所以身體會採用非常過激的反應來將這些黴菌驅逐出境,會導致消化道菌群混亂,食物中毒,甚至引起急腹症,危及生命。變質的食物多含有黃麴黴素(黃麴黴素,毒性比砒霜大68倍左右),這是一種世界公認的頭號致癌物質,長期攝入黃麴黴素,會導致多器官癌變。而且攝入的量又很大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危及生命。一旦發現食物有發黴的地方就千萬不要吃了,不管原來買這食物時花了多少錢。千萬不要覺得只是有一點點地方發黴變質,切下來扔掉還能吃 ,長期以往身體內的毒素積少成多,最終一次性爆發得不償失。在吃的問題上,孔子曾有過這樣一些議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飯菜越精緻越細膩越好)」,「色惡不食(顏色不好看的東西不吃)」,「臭惡不食(變質變味的東西不吃)」,「割不正不食(肉割地不方正不吃)」……時隔兩千多年,我們再來品味這些話,感到它談論的不僅是一種飲食習慣,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閱讀品位,一種審美傾向,一種人生追求,更加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