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人:「摳門」成習慣

2020-12-24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 文竹】「低欲望」「佛系」「不愛消費」是對日本當下這一代年輕人的普遍評價,與上世紀90年代「消費即美德」的瘋狂爆買相比,這屆年輕人簡直「摳門」到令人髮指。對此,日本政府可謂「操碎了心」,商家和媒體也拼命鼓吹消費,然而年輕人不為所動,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收入驟減,他們更是將「摳門」進行到底。

「遠離汽車」是熱點話題

近些年,日本媒體對年輕人的形容可謂五花八門。窩在家裡看動漫、打遊戲的「宅男」,低欲望、得過且過的「食草男」,相比滿腔熱血的「昭和男兒」,日本的90後甚至被謔稱為「平成廢柴」,慘遭各界批判。筆者在網上搜索欄輸入「日本年輕人」,便有「不願意消費」「追求極簡生活」「遠離消費的一代」等詞句跳出。過去的日本年輕人有「三樣神器」:汽車、酒、海外旅行,以此彰顯他們對生活的追求與熱愛,然而與父輩反差明顯的是,現在的很多日本年輕人對汽車和酒完全無感。

近幾年,日本年輕人「遠離汽車」的特點反覆被提起,甚至還成為2019年熱門話題。筆者發現,除了在澀谷或新宿等繁華地段偶然能見到幾輛土豪級轎車,普通民眾駕駛的基本都是價格低廉的本土所產汽車,駕駛員通常也是中老年人居多。不願購買私家車的年輕人逐漸增多,對豪車的推崇更是逐年走低,年輕人更願意選擇方便快速的地鐵。筆者有位在大公司就職、月薪人民幣兩萬多元的日本朋友也完全不考慮買車,他認為:「買汽車太麻煩了,雖然價格並不貴,但停車是很大的問題。每個月要增加汽油的花費,還要付高昂的停車費,而且公司都會報銷上下班交通費,我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添置一個沒必要的物件呢?」儘管商家絞盡腦汁,汽車類廣告「滿天飛」,但依然無法打動年輕人的「小心靈」。

很多日本年輕人也覺得海外旅遊太麻煩,寧可在家附近散步或在家睡覺打遊戲,也不願意去消費和「買買買」。日本媒體曾在街頭採訪年輕人:「最近是否想去海外旅行?」令人震驚的是,回答「不太想去,連護照都沒有」「自出生以來,一次都沒有出過國」的年輕人竟佔到一半以上。

用「二手商品」成時尚

到日本旅遊的人一定能看到,繁華的商業街上到處都是寫著「中古」字樣的二手商店。筆者剛來東京時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要買二手物品呢?使用別人用過的東西難道不會覺得不舒服嗎?然而日本的二手店隨處可見,連寸土寸金的銀座都不能免俗。有的二手商店佔地面積相當於大型賣場,從服裝、圖書到影像製品、動漫周邊,再到汽車等,在日本都可以買到二手的。筆者曾去過二手服裝店,生意紅火到令人咋舌,且店裡顧客多為年輕人。據調查,光顧二手服裝店的多是大學生和年輕的上班族。問他們為什麼如此鍾情二手貨,他們會口氣無比自然地說,因為價格十分優惠,且「買二手物品也是一種時尚和與眾不同」。

不僅實體店生意火,近些年日本開始流行二手物品網站和APP,尤其是年輕人,更願意線上淘買二手物品。筆者身邊就有日本同學是「二手物品的狂熱擁躉」,衣服、背包、化妝品、相機等,都是她在二手貨網站上斬獲的「戰利品」。我問她是否對別人用過的東西心存芥蒂,她不置可否,只是說:「二手的東西會便宜很多。」

慶應大學曾經對日本年輕人進行過「是否介意二手物品」的調查,結果一半以上的年輕人都認為「並不覺得有什麼反感」。他們還對年輕人進行了「購物時你最在意哪方面」的網調,結果80%以上的人表示最在意「價格」,其次是「質量和性能」,只有不到30%的人表示「希望是新的」。

「摳門」不是貶義詞

日本社交媒體上有種說法,叫「富女子」。很多二十幾歲的女性都會以在「三十歲之前存款1000萬日元」(相當於人民幣66萬元)為目標,所以拒絕奢侈品、海外旅遊或娛樂活動,省吃儉用,拼命存錢。據日本媒體調查,80%的日本年輕人每月都會存款,買東西必貨比三家,與店家近乎「殘忍」地砍價,對奢侈品的攀比或優裕的物質生活並不感興趣。筆者在日本同學的「教導」下,也漸漸掌握了砍價的技能,前段時間想去商場買臺電腦,日本同學反覆叮囑我:「一定要記得和店員講價!你可以多跑幾家商場對比看看,因為每家店的價格都不太一樣。」平時看起來彬彬有禮的日本年輕人,在網絡上砍價時卻異常彪悍,幾十日元都可以爭論半天。讓人不禁感嘆:「這也太摳門了!」

日本年輕人並不覺得「摳門」是貶義詞,甚至很多人認為這是勤儉節約,是寶貴的品質與美德。某日本媒體還曾發起「哪個地方的人比較摳門?」的投票,結果大阪高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愛知縣和京都。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三個地方的人認為這樣的評比沒有批判或嘲笑之意,反而有門楣生輝之感。

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更追求精神生活,渴望擁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拒絕「不需要的東西」,崇尚斷舍離和極簡生活。但在外國人看來,這無疑是相當「摳門」的,曾經有來自中國的女同學跟我吐槽:「每次和日本朋友吃飯都要AA制,這是他們的習慣和文化,我也能理解,但正追求我的日本男生還堅持每頓飯都要和我AA,出去逛街的時候即使是很便宜的小東西他都沒有替我付帳的意思!」我不忍心提醒她,這樣的「摳門」或許是日本年輕人的一種約定俗成。

相關焦點

  • 遠離汽車,痴迷二手貨,從不旅行……日本的「後浪」是怎樣的摳門?
    「低欲望」「佛系」「不愛消費」是對日本當下這一代年輕人的普遍評價,與上世紀90年代「消費即美德」的瘋狂爆買相比,這屆年輕人簡直「摳門」到令人髮指。對此,日本政府可謂「操碎了心」,商家和媒體也拼命鼓吹消費,然而年輕人不為所動,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收入驟減,他們更是將「摳門」進行到底。去公園野餐就算旅遊了。「遠離汽車」是熱點話題近些年,日本媒體對年輕人的形容可謂五花八門。
  • 「小氣摳門」成日本京都人美德
    在日本20多年,我感覺日本人雖精打細算,但生活比較富裕:今天儘管不景氣,看那優雅的餐廳,價格不菲卻門庭若市,銀座的高檔消費品專賣店前,常有顧客排隊,可最常見的還是,超市裡買降價食品的那些家庭主婦。  這次為拍攝我和酒井法師對談紀錄片,來到京都,我著實吃了一驚。
  • 看日本人怎樣「摳門」
    現代都市人早已習慣「擰開龍頭就有水」、「衣服舊了就買新的」便利生活,但日本日前卻颳起了一股節約旋風。電視臺舉辦「摳門大賽」帶動民眾絞盡腦汁想出各種節約的小竅門,就連政府公務員也獲準穿短袖襯衫上班,為的是少開空調。最新的研究報告表明,日本的能源利用率是發達國家平均數的兩倍,許多日本人已經把節約當成了一種生活的態度。
  • 「摳門」的日本京都人
    在日本東京留學時,我感覺日本人生活比較富裕:優雅的餐廳價格不菲卻門庭若市,銀座的高檔消費品專賣店前常有顧客排隊,在超市裡買降價食品的多是外國留學生……然而,這次來京都,我著實吃了一驚,京都人花錢摳門兒得出人意料。而且,上網搜索「對京都人的印象」,顯示最多的就是「摳門、小氣」。
  • 日本人吃魚有多摳門?魚骨上的肉糜,都要用勺子挖乾淨
    hello,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小編是大家身邊熱愛美食的么妹兒,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美食,日本人吃魚有多摳門?魚骨上的肉糜,都要用勺子挖乾淨,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
  • 日本幼兒園食堂太「摳門」了!連孩子都不放過
    日本「摳門」的食育文化日本「摳門」的食育文化是從小開始培養的。從幼兒園開始,每天午飯,老師都會說,今天的目標是:不挑食,不剩飯。不要以為這是一句口號,這個標準一致被貫徹到高中畢業。首先,日本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準備的食物都是十分恰當的分量。
  • 日本人「摳門」招數過緊日子 男不買車女不買LV
    企業凍薪、股市長「熊」,使得很多過去習慣「大花灑」的日本消費者漸漸變得節儉,不敢亂花錢,這些生活習慣即使在經濟狀況好轉時依然延續,直至去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爆發,日本人的消費意欲更是跌至谷底。  面對時艱,除了縮減大額開支,不少日本人甚至想出各種「摳門」招數,獲得熱捧……  本報綜合報導由於對美國和中國出口迅速增長等原因,在二十一世紀初,日本終於走出上世紀九十年代漫長的經濟低谷期。但是,即使在經濟復甦的狀況下,缺乏安全感的日本民眾仍然不願意消費。從2001年到2007年,日本人均消費額僅增長0.2%。
  • 日本最「摳門」的女子,靠省錢買下3棟房,看完實在難以接受
    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這麼多年的傳統之中,我們早就養成了日常生活中節儉的習慣,但是過度的節儉就形成了摳門,一般來說會帶來許多不好的影響,但是日本卻有一個最摳門的女子,靠省錢買下了三棟房。
  • 泰國人妖評價各國遊客:日本人禮貌,韓國人摳門,中國只有一個字
    泰國人妖評價各國遊客:日本人禮貌,韓國人摳門,中國只有一個字 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很多人都會選擇外出旅遊,與我們相鄰的東南亞國家,就成了很多人的旅遊首選地,其中泰國就吸引了很多國人。
  • 豆瓣摳門小組:月薪3k,如何攢下10w?
    如果你熱衷省錢,那麼我勸你千萬不要在豆瓣上搜索「摳門」二字。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那個叫豆瓣的地方,聚集著一股熱衷於摳門的神秘力量:協會裡的人,都是skr狠人。在一二線城市,繁重的房租、夥食費就像大山壓在年輕人身上,做不到開源,就只能節流。「摳門的大家用什麼面膜?」答案是:不用畢竟和臉比起來,還是命重要。
  • 日本最「摳門」的餐館,面積不足三平米,卻能每年盈利3億元
    在日本有一家非常「摳門」的餐館,這家餐館的面積不足三平米,卻能每年盈利達到3億元。這家餐館就是在東京街頭,挨著吉祥寺地鐵站,在熱鬧的街道上的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店鋪。這家店距今已經開張40多年了,但是這家店卻一直保持著三平米的店面,無論生意有多好,店主都一直沒有把這家店鋪的店面擴張,所以說它是日本最「摳門」的一家餐館。不過這家店鋪的店面雖然只有三平米大,生意卻非常的火爆,每年的盈利額能夠達到3億元。雖然這家店鋪的營業額能夠達到如此高的價格,但是他們家卻只賣兩種食品,一種是羊羹,另一種就是中餅。
  • 稻盛和夫:越富的人,越在3個地方摳門,窮人感嘆:打破了認知
    稻盛和夫是世界公認的經營之聖,也是日本最富有的那批人,然而今天的輝煌也無法掩蓋他過去的貧窮,稻盛和夫出生時是典型的窮人,卻通過個人努力實現了脫貧致富,經歷過貧窮和富裕,稻盛和夫總結了窮人和富人的差別,他說:越富的人,越在3個地方摳門,拉開了貧富差距。一、消費上摳門越富有的人,難道不應該花錢大手大腳嗎?怎麼會在消費上摳門呢?
  • 廖信忠:臺灣老闆為什麼「摳門」?
    大陸朋友對臺商公司的評價普遍不太好,比如「摳門」、「血汗公司(工廠)」、「壓榨員工」等。事實是,臺灣老闆不僅在大陸這樣搞,在臺灣也這樣搞,說得更精確一點,臺灣的中小企業老闆大多都是這樣的。要讀懂臺灣老闆的這種「摳門」心態,就要知道他們是怎麼發家的,為什麼他們幾乎都有同樣的經營個性?
  • 韓國人用2字評價各國遊客:美國是旅者、日本是摳門,那中國呢?
    韓國人用2字評價各國遊客:美國是旅者、日本是摳門,那中國呢?不知道驢友們平時放假是去哪裡旅遊的呢,是國內旅遊還是國外旅遊?還是哪裡都不去宅在家裡呢?為此還專門詢問了一位韓國商人,他說韓國人用2字評價各國遊客:美國是旅者、日本是摳門,那中國呢?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首先來看看美國遊客。這是因為很多美國遊客都是去旅行,不會去購物。而且他們大多數去一些景點旅遊觀光的時候,能走路就走路去,實在沒辦法才乘坐交通工具。因為在韓國人的眼裡,美國遊客是為了旅遊而旅遊的,重要的是欣賞沿途中的各種事和物。
  • 你知道泡沫前夜日本的年輕人有多瘋狂嗎?中國的年輕人看看吧!
    你知道泡沫前夜日本年輕人的消費有多瘋狂嗎?中國的年輕人看看吧!時間回到1990年,那時的日本經濟正處在最巔峰的黃金時期,經濟高速增長,瘋狂的日本人都覺得自己發財了,並且堅定明天會比今天更有錢,然後瘋狂的消費和享樂。
  • 資料:日本人的"摳門"與中國人的"豪闊"
    與日本人長達十年交往的張莉霞女士在《夕陽紅》〔2004年第4期〕撰文介紹了日本人的生活情況。在她看來,富得流油的日本人,不但生活十分節儉,甚至還讓人覺得有點「摳門」。    她在日本一家新聞媒體進修時,負責對進修人員進行指導的高野先生,每次發給大家的講稿提綱,總是用過時的新聞稿背面列印的,從來不用未使用過的紙。
  • 年輕人,不要亂叫爸爸!曾經瘋狂的日本年輕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這裡要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尤其是想講給現在的年輕人聽。習慣了網際網路帶來便利的新一代年輕人都管馬雲叫「爸爸」,動動手指應有盡有,足不出戶,張嘴就來,以為所有的獲取就是這麼簡單,以為叫一聲馬爸爸不用勞動就會有收入,不用節儉就可以成家。
  • 日本「快文化」被引入,「一餐8秒」的年輕人,996福報成奢侈
    職場盛行的「快文化」這種起源於日本,在中國受到諸多公司歡迎的「快文化」,正在一步步蔓延著年輕人們的工作生活當中。不得不說,在職場這一塊,日本還是比較先進的,如「社畜」、「8秒一餐」這些詞語,都是日本的職場工作者所發掘的,隨後被眾多「感同身受」的國內職場人員所喜愛,仿佛就是為自己的處境量身定做一樣。
  • 地主胡摳門|百家故事
    胡摳門家裡僱了十幾個長工,種著百十來畝地,光騾子就十幾頭,日子過得挺富,別看他家裡不缺吃,不缺穿的,可他對長工相當苛刻。吃飯,嫌長工吃得多;幹活,嫌長工幹得少;點燈,嫌燈捻長費油,沒有他不嫌的。別說平時,就是荒年,誰要是跟他借糧,他也捨不得。
  • 泰國人評價各國遊客:日本人有潔癖,韓國人摳門,形容我國的簡直絕了
    泰國人評價各國遊客:日本人有潔癖,韓國人摳門,形容我國的簡直絕了! 由於見到的人多了,泰國人對外國遊客也是做了一定的評價,對於日本遊客,泰國人的評價是有潔癖,走到那裡都不扔垃圾,去餐廳吃飯桌子跟凳子能擦好幾遍,在賓館每天都要洗兩次澡,住酒店退房的時候會把房間收視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