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船企11月接獲全球60%以上的新船訂單,單月接單量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中國領跑全球。在下半年的新造船市場中佔據壓倒性優勢的韓國造船業正在加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
根據克拉克森的最新數據,今年11月全球新船訂單量共計164萬CGT,其中韓國船企接單量為24艘99萬CGT,佔全球市場份額約60.4%,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中國船企,接單量為24艘60萬CGT,佔比36.6%。越南船企排名第三,接單量為8艘5萬CGT,佔比約3%。
今年前11個月,全球新船訂單量為1447萬CGT,僅為去年同期2523萬CGT的57%。其中,中國船企前11個月累計接單量仍然佔據全球首位,共計298艘667萬CGT,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6%。排名第二的韓國船企累計接單量為137艘502萬CGT,佔比約為35%。日本船企接單量共78艘118萬CGT,位列第三,佔比約8%。
值得一提的是,下半年全球造船業需求復甦,7月至11月全球新船訂單量達到了750萬CGT,已經超過了上半年總量。自7月以來,憑藉在LNG船、VLCC等高附加值船舶領域的優勢,韓國船企單月接單量已經連續五個月超過中國蟬聯全球第一。下半年韓國船企接單量為372萬CGT,相比上半年的130萬CGT增加186%,而中國船企下半年接單量則比上半年下滑35%,韓國在下半年的新造船市場中佔據壓倒性優勢。
韓國造船業人士指出,雖然中國船企今年至今接單量暫居首位,但截止11月底,中韓兩國之間市佔率差距已經從6月底的39個百分點收窄至11個百分點。如果算上沒有計入上月統計的LNG船、VLCC等訂單,韓國船企接單量與中國的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
由於新船訂單量遠低於去年,今年全球手持訂單量也在不斷下滑。11月底,全球手持訂單量已經從1月的8082萬CGT降至6784萬CGT,這一數字與上個月底相比略微提高了1%(3萬CGT)。
其中,中國船企手持訂單量最多,共計2498萬CGT,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7%。其次是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為1936萬CGT,佔比29%。日本船企排名第三,手持訂單量為829萬CGT,佔比12%。在中日韓三國中,只有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連續兩個月呈現增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