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5個月超過中國!韓國船企接單量領跑全球

2020-12-11 長帆國際物流

韓國船企11月接獲全球60%以上的新船訂單,單月接單量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中國領跑全球。在下半年的新造船市場中佔據壓倒性優勢的韓國造船業正在加速縮小與中國的差距。

根據克拉克森的最新數據,今年11月全球新船訂單量共計164萬CGT,其中韓國船企接單量為24艘99萬CGT,佔全球市場份額約60.4%,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中國船企,接單量為24艘60萬CGT,佔比36.6%。越南船企排名第三,接單量為8艘5萬CGT,佔比約3%。

今年前11個月,全球新船訂單量為1447萬CGT,僅為去年同期2523萬CGT的57%。其中,中國船企前11個月累計接單量仍然佔據全球首位,共計298艘667萬CGT,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6%。排名第二的韓國船企累計接單量為137艘502萬CGT,佔比約為35%。日本船企接單量共78艘118萬CGT,位列第三,佔比約8%。

值得一提的是,下半年全球造船業需求復甦,7月至11月全球新船訂單量達到了750萬CGT,已經超過了上半年總量。自7月以來,憑藉在LNG船、VLCC等高附加值船舶領域的優勢,韓國船企單月接單量已經連續五個月超過中國蟬聯全球第一。下半年韓國船企接單量為372萬CGT,相比上半年的130萬CGT增加186%,而中國船企下半年接單量則比上半年下滑35%,韓國在下半年的新造船市場中佔據壓倒性優勢。

韓國造船業人士指出,雖然中國船企今年至今接單量暫居首位,但截止11月底,中韓兩國之間市佔率差距已經從6月底的39個百分點收窄至11個百分點。如果算上沒有計入上月統計的LNG船、VLCC等訂單,韓國船企接單量與中國的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

由於新船訂單量遠低於去年,今年全球手持訂單量也在不斷下滑。11月底,全球手持訂單量已經從1月的8082萬CGT降至6784萬CGT,這一數字與上個月底相比略微提高了1%(3萬CGT)。

其中,中國船企手持訂單量最多,共計2498萬CGT,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7%。其次是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為1936萬CGT,佔比29%。日本船企排名第三,手持訂單量為829萬CGT,佔比12%。在中日韓三國中,只有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連續兩個月呈現增長狀態。

相關焦點

  • 第五個月領跑!韓國船企接單量蟬聯第一
    來源:央視財經【第五個月領跑!#韓國船企接單量蟬聯第一#】據韓聯社報導,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8日的數據顯示,11月全球新船訂單量為164萬修正總噸,其中韓國新接訂單量佔全球總量的60%,連續第五個月領跑。
  • 穩穩的冠軍,中國前11月新船訂單全球第一,一半船舶中國製造
    乘風破浪的「中國神船」,依然馳騁在漫無邊際的星辰大海上。數據顯示,2020年前11月,全球新船訂單的一半市場都花落中國,中國船企繼續保持世界領先,位居全球第一。英國權威分析數據顯示,今年的前11個月,中國船企的新接訂單總量,達到667萬補償總噸,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46%,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冠軍」。而緊隨其後排在亞軍和季軍位置的,是傳統的造船強國韓國和日本。數據顯示,韓國船企同期間的累積新接訂單為137艘,合計502萬補償總噸,約佔世界市場份額的35%。
  • 韓國新接造船訂單連續五個月全球領先
    央視財經(記者 許榮娟)據韓聯社報導,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8日的數據顯示,11月全球新船訂單量為164萬修正總噸,其中韓國新接訂單量佔全球總量的60%,連續第五個月領跑。△圖片來源:韓聯社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造船業需求復甦,7月至11月的全球新船訂單量達到750萬修正總噸,超過上半年總量,其中韓國同期新接訂單較上半年增加186%。而從今年的整體數據來看,前11個月全球新船訂單量為1447萬修正總噸,僅相當於去年同期的57%。韓國累計新接訂單量以35%的佔比位居第二,僅次於中國。
  • 中國船企拿下全球46%的市場
    原標題:中國船企拿下全球46%的市場   今年前11個月,中國造船新接訂單量共計667萬補償總噸(CGT),約佔世界
  • 超越日韓,中國船企接單接到手軟,拿下全球46%造船市場
    中國船企拿下全球46%的市場據界面新聞報導,英國造船和航運市場分析機構克拉克森研究所12月8日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船企共獲得298艘、667萬修正總噸(CGT)的新訂單,約佔世界市場份額的46%,位居全球第一。
  • 韓國蔚山市人均年收入超過首爾市 連續4年領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小飛】據韓國《首爾新聞》12月25日報導,韓國統計廳日前發布的《2013年地區收入》報告顯示,韓國2013年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是蔚山市,人均收入達1916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1萬元),在韓國16個道和廣域市中排名居首。製造業發達的蔚山市已連續4年人均收入領跑韓國。
  • 全球船海市場低迷 中國船企卻屢獲大單?秘訣揭秘→
    全球船海市場低迷 中國船企卻屢獲大單?秘訣揭秘→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1-01-17 1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船接單量超過韓國,時隔兩年重新奪回接單量全球第一的寶座。...
  • 8月淡季,中國汽車領跑全球市場,日本連續第11個月下滑
    受經濟放緩影響,全球汽車銷量均呈現疲乏狀態,不少車企甚至選擇其裁員、關閉部分工廠的舉措以求存活。根據上圖顯示,今年8月份,全球各國新車銷量不吃香,清一色的銷量下滑。即便是歐洲、美國、日本等國也均出現了同比、環比雙下滑。
  • 韓國出口連續21個月衰退 政局不穩經濟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昔日光鮮亮麗的韓國經濟此時正蒙上一層陰影,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曾經的「漢江奇蹟」讓世界驚嘆,而現在韓國的經濟危機同樣被世人矚目。  出口是拉動韓國的主要動力,佔韓國整體經濟產值五成。韓國關稅廳最新的數據顯示,2016年10月,韓國出口額減少3.2%,連續21個月衰退,全部13項主要工業出口全部下降。
  • 對美加徵關稅第二批第一次排除清單退稅截止8月21日
    提醒:對美加徵關稅第二批第一次排除清單退稅截止8月21日 注意啦!2020年8月21日是海關總署開展第二批600億美元對美加徵關稅第一次排除清單內商品退稅工作的截止日期。
  • 一周全球外貿跨境重大要聞!
    >8、Facebook數據隱私案和解,罰款50億美元9、阿里巴巴將允許美國小企入駐10、eBay第二季度財報增長11、美國支付公司payPal推國際匯款服務12、澳大利亞港口新一輪罷工13、 日本船企6月接單量同比增長14、赫伯羅特與ONE擴展非洲班輪服務15、赫伯羅特推印度東南部歐洲航線
  • 今年前11月中國造船訂單世界第一
    英國造船和航運市場分析機構克拉克森研究所12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造船新接訂單量共計667萬補償總噸(CGT),約佔世界市場份額的46%,位居全球第一。CGT由船舶貨物總量乘以船舶類型係數得出。
  • 全球造船業掀起合併浪潮,日本兩大船企正式聯手
    記者 | 徐寧1繼中國南北船聯合重組之後,日本前兩大船企也將正式聯手合併。11月29日,日本最大的船企今治造船(Imabari Shipbuilding)與第二大船企日本造船聯合(Japan Marine United,下稱JMU)宣布,就資本和業務合作的基本事項達成協議,並籤署了相關協議書。根據協議,今治造船將通過購買新股獲得JMU約30%的股權。
  • 韓國兩大船企依然不敵這家新加坡船企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雖然韓國船企近期在商船領域頻繁接單,但在海工裝備項目中卻再次受挫,依然難敵擁有價格競爭力的新加坡船企。挪威國油已經在11月12日與Sevan SSP籤署了相關FPSO設計合同,稱其決定進一步評估基於圓筒型FPSO解決方案的浮式生產裝置。不過,挪威國油也補充稱,在2021年第二季度做出最終概念選擇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 韓國三大船企三天拿下近三百億人民幣大單; 12月23日,現代重工集團...
    韓國三大船企三天拿下近三百億人民幣大單;12月23日,現代重工集團、三星重工業和大宇造船海洋三家韓國造船巨頭近三天拿下大批液化天然氣船(LNG)和貨櫃船大單,總規模達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4.5億元)。報導稱,三家船企自21日起共承攬30艘船舶,訂單總額超過5.1萬億韓元。
  • 全球造船業都在搞合併!繼中、韓之後,日本兩大船企宣布合併
    繼韓國現代重工收購大宇造船、中國南北船聯合重組之後,日本前兩大船企也將正式聯手合併,2019年世界前三的造船業大國中國、日本和韓國都像約好了一樣,自己國內排名靠前的造船業公司都紛紛合併。搜航網獲悉,11月29日,日本最大的船企今治造船(Imabari Shipbuilding)與第二大船企日本造船聯合(Japan Marine United,下稱JMU)宣布,就資本和業務合作的基本事項達成協議,並籤署了相關協議書。
  • 超越日本和韓國,中國又一領域拿下世界第一,獨佔全球46%的市場
    在造船領域,我國便超越日本、韓國,拿下行業第一。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我國在造船領域的地位開始逐步提高。到1995年,我國第一次超越德國,同日本、韓國並居全球前三大造船大國。邁入21世紀之後,我國造船產業更是蓬勃發展,成為日韓企業強有力的對手。
  • 投入7000萬日元,日本擬建造2艘醫院船!中國拿下全球6成新船訂單
    但這一醫院船建造的背後,卻是日本造船業的式微,而中國船企近日獲得了一個超200億元人民幣的超級大單。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日本計劃投入7000萬日元(合65.5萬美元)進行建造醫院船的可行性研究。該計劃將部署兩艘醫院船,分別停留在日本的北部和南部,目的是在本財年完成船舶的設計,並於2021或2022財年開始建造。
  • 中國船企接單接到手軟,拿下全球46%造船市場
    造船業在全球都處於低迷的狀態,但是中國造船企業卻異軍突起。中國造船佔據半壁江山中國成績卻很亮眼,隨著中國進入後疫情時代,中國的造船企業開始突飛猛進,屢獲大單。據環球網報導,研究船業發展規律的英國克拉克森研究所最新的報告顯示,今年前十一個月中國造船企業總共獲得了近三百艘的新船訂單,拿下全球46%造船市場,幾乎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一舉超越日韓。韓國接到了137艘訂單,佔據全球1/3以上的份額,日本接到了78艘訂單,佔據了不到10%的全球份額。
  • 韓國5月出口額同比降23.7%,連續兩月降幅超20%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1日電 據韓聯社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日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5月出口額同比下降23.7%,為348.6億美元。考慮到開工日數,日均出口額同比下降18.4%。報導稱,受疫情下全球需求減少等影響,韓國出口降幅連續兩個月超過20%,但降幅較4月(25.1%)有所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