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教你怎樣帶孩子走進兒童文學

2020-12-14 浙江在線

2018-08-29 17:01 |浙江新聞客戶端 |婺城報導組 張苑

日前,為期四天的第二屆金華兒童文學創作培訓班落下帷幕,來自八婺的50名兒童文學作家及創作愛好者參加了培訓。

據悉,本屆培訓班由浙江省作協、金華市文聯、金華市作協、浙江省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浙江省兒童文學創作基地(金華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聯合舉辦。主辦方邀請了兒童文學理論研究及創作界知名學者及專家到現場講座。老師們的精彩授課在金華兒童文學創作圈引起較大反響。

那麼,孩子是兒童文學的主要閱聽人,在引導孩子優質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呢?筆者現場採訪了兒童文學評論家、浙江師範大學副教授趙霞、胡麗娜,中國著名童話作家周銳,《少年文藝》執行主編謝倩霓等授課講師,就兒童文學中兒童繪本、兒童詩、童話、兒童小說四個主要大類提出相關看法。

趙霞:在繪本閱讀中和孩子一起找到善於發現的眼睛

兒童繪本俗稱兒童圖畫書。優秀的兒童圖畫書是什麼樣的呢?趙霞認為,優秀的兒童圖畫書,首先必然是理解童年、尊重童年、愛童年的;其次,它的文字、圖畫以及文圖的合作,均應體現文學和藝術獨特的、無可替代的表現力和創造力。比如,《奇怪的一天》中文字緊緊圍繞小男孩憂心自己沒有得獎全過程的心理活動,而畫面卻在以環環相扣的方式,分若干條線索講述著小男孩身邊追信的郵差、推嬰兒車的媽媽、踢足球的男孩、貪婪的山羊等角色之間正在互相推動發生的事,最後,圖文仿佛殊途同歸般重新重疊,發人深省。又如《野獸國》中,文字以高度對稱的方式呈現了孩子從陷入到走出情緒的過程,畫面則以近乎精神分析意象對話的方式,藉助野獸身上並不很尖銳的刺等形象元素傳達給讀著「壞情緒並不可怕,學會做情緒的主人」的潛臺詞。

若干年前,網絡上曾出現過家長們有關「要先讓孩子識字還是讀圖」的爭議。趙霞認為,圖畫書在兒童閱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形的圖像是兒童的第一語言。兒童的視覺圖像閱讀遠早於文字符號的閱讀。圖畫書的形式為兒童打開了一個他們能夠進入的寬廣的早期文學世界。這是一種可以從嬰兒期開始讀的圖書。一個孩子能坐時,試著在他(她)眼前打開一本圖畫書,慢慢讀下去。他(她)的耐心和反應,很可能超出成人的想像。趙霞提醒家長們,和孩子一起讀圖畫書,除了儘量選好書,最重要是把它當一件有樂趣的事情來做,是孩子的樂趣,也是家長自己的樂趣。這種樂趣會真正感染孩子,讓孩子從圖畫書開始愛上書,也愛上一種與書為伴的生活方式。

眼下,大量外國兒童繪本引入中國,佔據了國內發售的繪本總量的半壁江山。那麼,家長們,是否挑花了眼?趙霞表示,許多引進的優秀圖畫書,給國內圖畫書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藝術參考和啟蒙。現在也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國內原創圖畫書出版,越來越多的作家投入圖畫書創作中。值得一提的是,挑選國外圖畫書,翻譯質量很重要。

作為母親,趙霞在陪伴孩子閱讀的過程中也積累了自己的心得。從兒子一周歲左右開始,趙霞便陪伴他正兒八經地讀圖畫書,一邊帶孩子讀,一邊也常從孩子身上有所發現。有些書上的細節,孩子比她更善於發現。孩子兩周歲多時,母子倆一起讀宮西達也的圖畫書《好餓的小蛇》,幾遍下來,孩子發現了書中一處插圖的邏輯紕漏,這是她從未注意到的。孩子的理解力和發現力,有時真的超出成人的想像。和孩子一起讀書,既是陪伴孩子成長,也是在為自己對於書本、閱讀以及生活、世界的認識擴容。

胡麗娜:跟隨孩子在兒童詩的探索裡感悟生活的詩意

她是「狐狸麗娜」,也是「狐狸媽媽」。兒童文化是她的研究對象,當一個好媽媽是她畢生的事業。在胡麗娜看來,孩子是天生的詩人,是極具天賦和藝術鑑賞和審美能力的詩歌欣賞者。而童詩恰是契合童年生命狀態和審美接受,最易親近卻也是最容易忽視的藝術形式。好的童詩兼具想像力,遊戲性和藝術性,是孩子們感受母語魅力、激揚文學創造力的不可或缺的讀物。

詩歌不比白話文,其藝術性的解讀著實考驗一個人的文學積累。於是,不少家長開始為如何為孩子選擇優秀詩歌集發愁。「狐狸媽媽」提出,要相信孩子的選擇,對於優秀的詩作,他們有著天然的感受和領悟。從這個意義來說,優秀的童詩是從孩子的文學接受是水乳交融的。在圖畫書閱讀大力倡導的當下,不妨在孩子的閱讀版圖中納入童詩。好的童詩,是貼合童年的感覺,敏銳捕捉孩子新奇與驚喜的眼光,是孩子豐富敏感與細膩內心與天地萬物的融匯,是以孩子的赤子之心對日常平淡生活的升華與頓悟。比如金子美鈴的很多優秀詩作,比如希爾弗斯坦的那些幽默童詩,在葆有很高藝術水平的同時又生成於孩子的生活。因此,家長們需要向孩子們學習,用孩子純真的眼光重新審視這個世界,發現日常生活之美,抱著這樣的情懷,才能更好欣賞童詩,發現童詩之美,也才能和孩子一起走進詩歌領地。

「狐狸媽媽」回憶,在兒子小時候,經常陪伴他讀詩,也經常會有心地記錄孩子的「嘮叨」「自言自語」,每一個孩子都是用心生活、試圖解釋和理解這個大千世界的「詩人」。有一次起風了,「狐狸媽媽」讓兒子去關門,可是他力量有限,不能將門嚴絲合縫地關好,於是留下窄窄的縫隙,風雨從縫隙中「呼呼」地吹進來。孩子就一邊聽著風聲,一邊不解地喃喃自語,最後他恍然大悟,「那一定是一個很瘦很瘦的風,所以能從這麼窄的縫中進來。」這讓「狐狸媽媽」在那一刻被震撼了,孩子不經意間就說出了成人冥思苦想的「詩意」。

近幾年來,是讓孩子讀現代童詩還是中華傳統啟蒙讀物「三百千千」,這似乎成了一個僵持不下的話題。「狐狸媽媽」認為,傳統文化與當下孩子的閱讀的結合是十分重要的問題。另外,家長和老師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詩歌,從朗朗上口的方言童謠、輕柔靜謐的睡眠謠到作家們的優秀童詩。比如各類童謠選輯,童詩選,或者是如任溶溶、薛衛民等國內童詩創作者,以及米爾恩、斯蒂文森等經典大師的詩集。

「狐狸媽媽」提醒廣大家長,在日常育兒和閱讀中,家長們要給孩子自由探索和發現的時光,要給他們豪邁地解釋這個世界萬物運轉秘密的機會,哪怕是胡說八道,不合乎科學邏輯,要給他們這個言說的機會,家長只要做一個用心的記錄者和適時的解釋者,當孩子天馬行空想像式理解這個世界之後,家長再和他一起去用科學的眼光探索也不遲。

周銳:讓有趣的童話為孩子插上想像和創造的翅膀  

他當過工人、農民、水手,寫過成人文學、兒童小說、童話,他不願被所謂的體裁、職業等標籤所束縛。在他看來,寫作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他希望為孩子創作出既奇又妙的作品,他的筆尖蘸滿了幽默,雖對故事的演進無甚影響,但這是他長期以來對自己的要求。周銳自評:「這好比是一種『潔癖』」。

奇即是不尋常,做到這個容易,那麼,何為妙呢?周銳舉了個例子:就好比一個賭徒爸爸輸光了錢,把女兒賣給了地主,女兒不停地抽泣,爸爸對女兒說「孩子別哭,等爸爸贏了錢把你贖回來,咱們就可以團聚了」,這是情理之中;如果爸爸說「孩子別哭,等爸爸把自己也輸給他了,咱們就可以團聚了」,這就是妙。讓人不禁感嘆「虧他想的出來」,可乍一想,又在情理之中,且能更好地刻畫賭徒個性。

恰是這份「奇妙」,捕獲了大江南北無數孩子的眼睛。周銳認為,童話是為孩子創作的,相較於成人文學,其故事性應當先於其思想性和藝術性,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覺得有趣,才會在腦海中留下深刻記憶,像牛的「反咀」一樣在成長過程中靜靜發酵,慢慢消化。周銳相信,優秀的童話將對孩子的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尤其在創造力方面;童話相較於其他兒童文學體裁,有極好的承載想像力的空間,而想像力是創造力的基礎;而卓越的創造力將成為推動孩子人生及行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周銳文字裡的幽默氣質讓很多人望塵莫及。周銳介紹,自幼愛讀雜書,從吳承恩的「中國式幽默」,到馬克吐溫、果戈裡的「西方式幽默」,都在不經意間內化進了作品中。但周銳自稱,生活中的他並不是一個很幽默的人,在文字中追求幽默,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自己生活中個性的一種補償。

為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很多家長根據榜單推薦給孩子買回去一大摞書,一再告訴孩子「要發揮你的想像力」。周銳卻不以為然。早年,他推薦正在上三年級的兒子讀《水滸》,這是當年的自己最愛讀的書,又是中華經典。可是,周銳驚奇地發現,兒子並不愛讀。後來,周銳恍然大悟,「每個人的興趣取向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於是,周銳建議廣大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書店選書,可以讓孩子在專家推薦的書目裡選,培養孩子閱讀的主動性。

另外,周銳提醒廣大家長,近十幾年來,孩子們可以享受的童話讀物不再如從前那般貧乏,不再只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中國的童話創作進入了一個高速的上升期,但尚未能形成一個成熟的體系。這與中國兒童文學發展與西方存在明顯的歷史時間差有密切的關係。

周銳認為,童話創作的前提是相對平等的兒童觀,即以與孩子對等的姿態去交流和感受,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增進親子互動,讓孩子在被尊重的感受和順暢的溝通中健康成長。

謝倩霓:讓孩子跟著兒童小說  體察生活感悟人生

當孩子識得常用漢字,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的積累,家長就可以把閱讀的舞臺留給孩子自己了,讓孩子與書為伴,與書中人物對話,與作者對話,從中體察生活,感悟人生。

謝倩霓表示,在這個階段,孩子能夠閱讀到優秀的兒童小說,將為其在文學、藝術及其整體修為方面的成長帶來益處。她認為,一篇優秀的兒童小說,應當有著悲憫的情懷,出色的故事情節和好的結構鋪排,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真切的情感,在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的修為。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讓孩子感動,在感動中認知真善美,在感動中體察愛、慈悲與信仰。這必然會耗費作者很多的時間和經歷,更需要作者懷揣一份對兒童、對兒童小說的敬畏與友好的態度。

少年是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期,在謝倩霓看來,就其題材與表達的主旨而言,這個階段的兒童小說與成人小說無甚差異,最大的區別在於其表現手法與表達方式。在這個階段,家長不應當過多地幹涉孩子的閱讀,而應當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積累感受力和鑑賞力。

另外,謝倩霓提醒廣大少年及少年家長,要有相對自覺的認識,在出版業與經濟捆綁的當下,榜單並不是衡量優秀作品的標準,讀者們可以通過閱讀樣章,了解作品文學品位的高低。

1535533286000

相關焦點

  • 童書閱讀|走進「青小豆故事花園」這座繽紛的兒童文學世界
    輯》作者:陳琪敬 、鍾銳、吉葡樂 繪者:大臉盤子、雲朵麵包、尹愛婷、賴茜、塗曼璐、糰子出品:中國中福會出版社|青豆書坊「青小豆故事花園」叢書,是青豆書坊青豆童書館策劃出版的原創優秀橋梁書,以優美生動的母語講述童趣盎然、想像力豐富的故事,帶孩子走進繽紛美麗的兒童文學世界
  • 日本兒童文學發展歷程
    由此,角野榮子和日本兒童文學走進中國讀者的視野。  角野榮子1935年生於東京,曾供職於出版社,後週遊世界,並在巴西生活過兩年,這成為她日後創作力和想像力的原點。角野榮子的代表作《魔女宅急便》在我國廣為人知。在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會騎掃帚飛行的魔法少女琪琪和好夥伴黑貓吉吉一起來到陌生城市開始了獨立的生活。
  • 高明的兒童文學作品應該雅俗共賞老少鹹宜
    但是你不能站在那個高度去寫。要進入童年,又要跳出童年,很難拿捏。  中華讀書報:那您最後是如何「拿捏」的?  葉廣芩:我老想回到純真的年代,和孩子一樣的心情。這種感覺很奇妙,回想起小孩子時期的事情,再加上作家成熟經驗的融入,應該能寫出好的兒童文學作品。不是刻意去寫,是自然而然,水道渠成的寫作。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章紅:別敗壞孩子閱讀的胃口
    本期主講人:章紅究竟什麼樣的書才適合孩子閱讀?什麼樣的書才能讓孩子喜歡閱讀?本期摺痕專門邀請國內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章紅講述她的閱讀觀點。章紅的《放慢腳步去長大》等作品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兒童文學經典。自今年4月份「國際兒童圖書日」和「世界讀書日」以來,章紅深入校園、圖書館、書城或書吧,做了十多場「踏上閱讀之路,追尋純真時光」系列公益講座。在講座中她一直強調的一個觀點是,儘量讓孩子保有閱讀上的自由,在閱讀上要走一條愛之路,而非義務之路。
  • 甄選兒童文學書單推薦
    在閱讀中長大的孩子是幸福的!優秀的童書不僅是孩子成長的好夥伴,也是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當一個家庭中有了閱讀氛圍,孩子也肯定不會差。這次給大家甄選的是兒童文學類的書:兒童小說、畫本、歷史和名作等,其中不乏屢獲大獎的經典作品。
  • 關於兒童文學的八句話
    二、「愛看童話的孩子不會變壞」(價值)  兒童文學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學。人的一生中,要接受各種各樣的文學形式,但最早接觸的是兒童文學。兒童時代接觸到的優秀文學作品,對人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終生難忘,終生受益。  兒童文學是一種以兒童為本位,也即以兒童為目的,以兒童為中心,為兒童而創作、編寫,並且適合他們閱讀興趣與接受能力的文學。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習武——筆下有讓孩子著迷的斑斕世界
    宿遷網訊(記者 李傑/文 尹修廣/圖)他筆下有狐狸的集市和蟋蟀的蒲公英花田;有帶著盲孩小滿徒步去北京的旺旺導盲犬;有失去父母后自尊自愛又頑強生長著的少女春妮……他的筆下有一條通往孩子心靈的秘密隧道,有一個個令無數孩子著迷的五彩斑斕的美好世界。
  • 朔州兒童文學作家郭萬新走進朔州市第四小學
    12月,是全民讀書月,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創作能力和寫作水平,進一步挖掘朔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示朔州豐碩的文化成果,朔州市圖書館特邀本土兒童文學作家郭萬新走進朔州市第四小學,開展「倡導全民閱讀,弘揚本土文化」的專題講座。
  • 質樸自然的挪威兒童文學,如何講述人生故事
    「挪威兒童文學推介會」現場近年來,挪威兒童文學不斷被引入中國,例如克莉絲汀·羅希夫特的《每個人都重要》,一經推出,受到國內家長的普遍歡迎。挪威的兒童文學作品豐富多彩,作家亦富有個性。日前,在挪威海外文學推廣協會(NORLA)主辦的「挪威兒童文學推介會」上,四位挪威兒童文學作家在線遠程與上海觀眾見面,分享了他們對兒童文學創作的體會。
  • 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創作新繪本:為孩子勾勒老北京風俗圖景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 (記者 高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近日推出《吹糖人》《小鼓兒噠噠響》兩部兒童繪本,這位80多歲的老人在新作中以孩子的視角勾勒出生動寶貴的老北京風俗圖景。60年的兒童文學創作生涯,金波,這位童心未泯的老人把他的童年記憶寫進書裡,為今天的孩子們創作了《吹糖人》《小鼓兒噠噠響》兩部充滿童心童趣的作品。《小鼓兒噠噠響》 小新 攝繪本《吹糖人》通過孩子的視角,清晰展現了老北京民間絕活兒——吹糖人。
  • 俄羅斯兒童文學:一座富礦
    當俄羅斯兒童文學作家奧列格·彭杜爾得知她從海島乘船回坎達拉克沙市裡的時候遇上暴風雨,被淋成了落湯雞時,堅決反對她住賓館,而是邀請她住到自己在小城的家裡。彭杜爾精心熬製的三文魚湯、從森林裡採來的新鮮蘑菇和漿果以及他用寫作對抗寒冷孤獨的經歷都給李江華留下了溫暖而深刻的印象,所以,她把翻譯彭杜爾的「我在北極告訴你」系列圖書當作一次重返俄羅斯的旅程,無比愉快且過癮。
  • 日本的「冰心奶奶」帶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日本的「冰心奶奶」中川李枝子,說出這個名字,大家都會感到陌生,但如果說,她是日本孩子的「冰心奶奶」,大家就都知道,她在日本孩子們的心中,是什麼樣的存在了。就連全世界兒童的動畫偶像宮崎駿都說:因為中川李枝子,我放棄了想成為兒童文學作家的夢想。中川李枝子的作品震撼了我,讓我確信,我的一切創作都是為了孩子。最近入手了一套中川李枝子在國內首次出版的,日本經典的低幼繪本給蜜月,蜜月愛不釋手。
  • 臺灣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辭世:只有童年才是貫穿一生的
    有的人還沒有老,可是當你看到他的時候,已經害怕自己會老;而有的人已經老了,當你看到他以後,卻很嚮往這樣的年齡,不害怕朝著這個年齡走去。梅子涵方衛平林良先生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兒童文學作家。近年來,隨著林良作品陸續被引進大陸,人們對這位在兒童文學領域耕耘了七十多年的老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文學報》也曾多次刊登評論界對他作品的解讀。今天,我們重新跟著專家學者的解讀走進林良的文學世界,走進那個至美至善的文字王國,緬懷林良先生,緬懷那種至真至純的人生態度。
  • 小步在家聯手臺灣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孫莉莉 教你高質量...
    小步在家聯手臺灣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孫莉莉 教你高質量親子閱讀 提到親子閱讀,相信很多數家長都不陌生,也越來越意識到它的意義所在。
  • 泗陽作家魏強:在兒童文學路上虔誠求索
    你應該寫一本書。」於是,魏強試著寫一些文章,踏上了寫作這條路。此後,魏強在學校創辦了夢幻童年文學社。他多年如一日地引領學生讀書寫作,開展各類趣味讀寫活動。他和學生陸續在各類報刊上發表了作品。機緣巧合,踏上文學創作路2016年,新袁鎮小學邀請了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伍劍來校講學。
  • 兒童文學如何感動今天的孩子?
    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動?曹文軒認為,今天的孩子與昨天的孩子,甚至於明天的孩子相比,都只能是一樣的,而不會有根本性的不同。一次,我在不經意間,從女兒的書櫥裡發現了先生所著的《草房子》,僅僅翻看了幾頁,便像個孩子似的,被其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接著就一頭扎了進去。在這部小說裡,先生以油麻地小學為背景,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
  • 任溶溶 X 戴縈嫋:有關中國兒童文學,跨越六十五年的對談
    你給孩子寫作,同時也在為遼闊的心靈世界寫作。任老翻譯的芬蘭童話《魔法師的帽子》,構建了一個清新、純淨的北歐童話世界,裡面的人物譯名也非常有趣味:小木民矮子精、小嗅嗅、小吸吸、某甲、某乙……還有,《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神奇保姆瑪麗阿姨,輕輕鬆鬆就能駕馭「熊孩子」;她乘東風而來,又隨西風而去,把班克斯家的孩子們帶上奇幻之旅。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祁智新作《奶牛阿姨》首發
    出版方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祁智新作《奶牛阿姨》,12月26日下午在衛崗乳業90周年慶典上首發。這部作品用清新溫暖的擬人化筆觸,描繪了一群生長在牧場上的奶牛的幸福生活。在兒童文學創作方面,出版長篇小說《芝麻開門》《小水的除夕》、『』芝麻開門『』長篇系列(5部),長篇童話《邁克行動》《奶牛阿姨》,以及短篇小說集《羊在天堂》《除夕的馬》等。獲國家大獎20次。《奶牛阿姨》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三個人來衛崗考察,決定在那裡建一座牧場。戰爭過後,牧場越來越大,擠滿了一群群曾為烈士孩子供過奶的奶牛。
  • 農莊老闆竟寫兒童文學作品!佛山湧現出一批兒童文學作家,他們的...
    ,曾獲「新世紀優秀兒童文學徵文獎」,今年出版了新作《麵包仙子》……在前不久剛剛閉幕的第三屆佛山文學周期間,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佛山近年來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本土兒童文學作家,他們的作品屢獲嘉獎。洪永爭是一名小學教師(照片由洪永爭提供)  雄渾壯闊的漠陽江,生動鮮活的捕魚場景,熱鬧紛繁的集市,颱風來臨時躲颱風的景況,宛轉悠揚的「鹹水歌」……作者用詩意流暢、感情真摯的文字把讀者帶入到了水波搖曳的廣東漠陽江上,跟隨十歲的疍家男孩水活,走進充滿苦難而又讓人嚮往的疍家人生活
  • 兒童文學的創作及翻譯之路
    許多人認為兒童文學作品比較容易翻譯,不需要太高的翻譯水平,恰恰相反,兒童文學作品比成人文學作品的翻譯要艱難幾倍。魯迅先生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所以,要把一種語言變成另外一種語言,尤其是給孩子們的語言,肩上的責任更大。一本好書背後一定有一個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