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在廣德市發現亞洲最古老化石森林!

2020-12-12 徐厚冰

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臨沂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8月8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論文,描述了迄今為止發現的亞洲泥盆紀最大森林。該泥盆紀森林由25萬平方米的石松樹化石組成,發現於中國安徽省廣德市新杭鎮附近。化石林比紐約中央車站還大,也是亞洲最早的森林。

▲新杭森林重建圖 圖片來源:Zhenzhen Deng

泥盆紀是4.19億年前至3.59億年前地質時代古生代中的第四個紀,以提塔利克魚最為人所知。提塔利克魚是生活在3.75億年前的淡水生物,被認為是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之間的過渡動物,目前已滅絕。雖然泥盆紀被稱為「魚的時代」,但也見證了植物的進化進程。

研究人員表示新杭林區發現的石松與棕櫚樹相似,樹幹無枝,樹冠多葉,生長在容易發生洪水的沿海環境中。這些石松大多不到3.2米高,但最高的估計有7.7米,比長頸鹿的平均身高還要高。

巨型石松後來被定義為石炭紀植物,即泥盆紀之後的時期,並逐漸演化成為今天開採的大部分煤炭。新杭森林記錄了使石松達到這種高度可能需要的早期根系。另外,人們還發現過兩個泥盆紀化石森林:一個在美國,一個在挪威。

「大密度以及樹木的小尺寸讓新杭森林非常類似於甘蔗地,不過,在新杭森林植物分布呈斑塊狀。」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學院教授王德明說,「新杭森林也可能很像沿海的紅樹林,因為它們生長在相似的環境中,發揮著相似的生態作用。」

研究人員在黏土採石場發現了這些樹木化石,化石分布於4米厚的砂巖層上下。一些化石包含松果狀結構的大孢子,研究人員用化石樹幹的直徑估計了樹木的高度。他們表示,要在不遺漏任何東西的情況下標記和計數所有的樹是很困難的。

因為,採石場已開採多年,一直有挖掘機在這工作。但採石場的挖掘有利於化石的發現和研究。當挖掘機停下來或離開時,研究人員就會靠近巖壁尋找裸露的直立石松樹幹。「不斷發現新的原地樹木化石是了不起的。正如一句老話:最好的總是下一個。」王德明說。

文章來源: 中國科學報||作者:唐鳳 ||如有侵權,聯繫立刪

【延伸閱讀】

新杭鎮,隸屬於安徽省廣德市,位於廣德市東北部,東與浙江省長興縣毗鄰,北與江蘇省溧陽市、宜興市接壤,區位獨特。

全鎮總面積323平方公裡,8萬人,轄19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是廣德市建制鎮,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安徽省中心鎮,國家重點鎮和全國創建文明城鎮先進鎮,潛力明顯。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0公裡,與杭嘉湖(杭州、嘉興、湖州)、蘇錫常(蘇州、無錫、常州)以及上海、南京、蕪湖、黃山、宣城等大中城市約200公裡,215省道(廣宜路)、杭牛(杭州--牛頭山)鐵路穿境而過,318國道僅1公裡之遙,交通便捷。2019年7月,新杭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圖文編輯:徐厚冰)

聲明:本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相關焦點

  • 亞洲最古老化石森林——北京大學王德明教授研究團隊科研成果入選...
    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王德明教授研究團隊的科研成果「亞洲最古老、泥盆紀面積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入選「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森林最早出現在泥盆紀,之後遍布陸地並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環境。然而,泥盆紀森林的記錄極其罕見,直到最近幾年,研究人員才從歐美發現了個別化石產地。相比而言,石炭紀晚期的熱帶沼澤森林全球廣布,有數百個產地,主體植物是石松類的高大喬木。
  • 奇異化石揭開亞洲最古老森林之謎
    圖片提供: DEMING WANG 從粘土礦牆上探出頭來的小樹化石最初看起來並不惹眼。但隨著更多細長化石的出現,古植物學家王德明和秦敏(音譯)漸漸意識到,他們身處一片古老的森林之中。
  • 科學網—亞洲最古老化石森林現身
    月8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論文,描述了迄今為止發現的亞洲泥盆紀最大森林。該泥盆紀森林由25萬平方米的石松樹化石組成,發現於中國安徽省新杭鎮附近。化石林比紐約中央車站還大,也是亞洲最早的森林。 泥盆紀是4.19億年前至3.59億年前地質時代古生代中的第四個紀,以提塔利克魚最為人所知。提塔利克魚是生活在3.75億年前的淡水生物,被認為是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之間的過渡動物,目前已滅絕。雖然泥盆紀被稱為「魚的時代」,但也見證了植物的進化進程。
  • 科學家發現亞洲最古老沙雞化石 揭示600萬年前青藏高原生態
    科研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學家團隊在臨夏盆地中新世晚期地層發現一件距今約600萬至900萬年的沙雞化石,是目前已知亞洲最古老、保存最完整、且具有關聯骨骼的沙雞化石,為了解當今中國沙雞特別是西藏地區沙雞的演化、青藏特有的高原生態系統及特有物種提供了關鍵證據。
  • 澎湖海域發現臺灣地區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圖片來源: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華夏經緯網1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古生物研究有重大發現,臺、日、澳學者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 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2月將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陽光過道展出。
  • 3.85億年,全球最古老森林化石現身
    周一至周五早間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古生物· 3.85億年前的全球最古老森林化石現身
  • 日本德島縣勝浦町 發現國內最古老龜甲化石
    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10號發表稱,2018年,在德島縣勝浦町的白堊紀前期(約1億3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了恐龍與龜甲的化石,而其龜甲化石是迄今為止日本國內最古老的擬鱉科化石。 博物館によると、これまで福井県勝山市で見つかった約1億2千萬年前のものが國內最古だった。
  • 什麼時候才是最古老的森林?發現三億七千一百萬年高齡森林
    其實在旅遊的時候很多森林都是大家想去的地方,但是有一些森林的危險性還是很大的,所以有很多森林公園,既可以保障遊客的安全,又可以保護這些年代久遠的森林,畢竟對於地球來說,這些森林已經存在了很長很長時間,實際上是最大的財富!不過,最古老的森林究竟有多少年了?
  • 最古老的森林有多少歲?發現3.71億歲高齡森林,刷新我國的記錄
    最古老的森林有多少歲?發現3.71億歲高齡森林,刷新我國的記錄導語:要說在旅遊的時候很多森林其實也是大家想要去體驗的目的地,但是有一些森林的危險性還是非常大的,於是就有了很多的森林公園,既能保證了遊客的安全,當然也能夠保護起來這些年齡久遠的森林,畢竟對於地球來說,這些已經存在了很久很久的森林其實就是最大的財富!但是最古老的森林到底有多少歲呢?
  • 美國發現世界最古老森林遺蹟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一個國際團隊近日在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美國紐約州東南部發現了距今約3.86億年的古森林化石遺蹟,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森林的遺蹟。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和英國加的夫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說,他們在紐約州東南部距今約3.86億年的古生代泥盆紀中期地層中發現了這處古森林遺蹟。距離此處40公裡的一處森林遺蹟此前被科學家認為是「最古老的」,而新發現的遺蹟還要早300萬至200萬年。這處古森林在3.86億年前是亞熱帶或溫帶溼地。
  • 美紐約州現世界最古老化石森林 可追溯到3.8億年前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美國紐約州的一個砂巖採石場中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化石森林,這將為樹木如何改變地球提供新的研究依據。據報導,在開羅鎮上發現的這片森林跨越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乃至更遠的地方,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3.86億年前。它是迄今為止僅有的三個已知泥盆紀化石森林之一,比位於紐約州吉爾伯亞(Gilboa)的已知最古老化石森林還要早200到300萬年。卡迪夫大學地球與海洋科學學院的克裡斯·貝裡說:「這些化石森林非常稀有。」
  • 泰國發現3500萬年前化石 亞洲才是靈長類起源地(圖)
    環球網實習記者關翔報導 據臺灣「中央社」1月7日報導,泰國最近確認,該國考古學家14年前在甲米省廢棄礦坑發現的靈長類化石是生長在3500萬年以前的生物,這是迄今發現的全球最古老靈長類化石。據《曼谷郵報》7日報導,泰國礦產資源廳的考古學家早在14年前就發現了這一化石,並將其命名為「暹羅猴」。
  • 農民發現恐龍頭骨化石 系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
    據CNN2月10日報導,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發現了恐龍頭骨碎片的化石,屬於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新發現的恐龍,拉丁名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其名字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前半部分取自希臘死亡之神塔納託斯(Thanatos),第二部分則是為了紀念德格魯特發現了這塊化石。它大約有7950萬年歷史,是50年來加拿大首次發現的新暴龍,也是北美發現的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比他的近親霸王龍早250萬年。
  • 澎湖發現下顎骨化石 系臺灣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澎湖發現下顎骨化石 系臺灣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Scientists uncover prehuman jawbone in Taiwan45萬至19萬年前的澎湖原人化石。
  • 在大峽谷發現距今3.13億年前的最古老的腳印化石
    距今3.13億年前的化石腳印是大峽谷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的腳印。來自挪威的地質學教授艾倫·克裡爾(allankrill)四年前和學生們一起徒步旅行時發現了這一驚人的發現。國家公園管理局官員本周在宣布這一發現時說,在這條小路旁邊,有一塊巨石,上面有明顯的化石腳印。
  • 我國境內出土的最古老猿人化石在哪,是什麼時期的?
    我國境內出土的最古老猿人化石在哪,是什麼時期的?我國境內最古老的猿人化石是元謀人化石,發現地點是在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的一個小山崗上,定名為「元謀直立人」,俗稱「元謀人」。元謀人生活在距今170萬年以前的雲南元謀一帶,那裡當時一直處於亞熱帶草原和森林當中。裡面有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倖存下來的動物以及鬣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後來慢慢更新出的動物。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動物都是食草類野獸,生活在這裡的元謀人不用擔心受到大型食肉動物的襲擊,開始慢慢繁衍開來。特別是裡面的不少食草類野獸為他們提供了肉食。
  • 加拿大農民發現恐龍化石,專家:北美迄今發掘的最古老霸王龍物種
    據本周一(2月10日)發表在《白堊紀研究》期刊的一項研究表示,「恐龍之王」霸王龍新添一個家庭成員,這一轟動科學界的發現來自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南部的一個農民約翰·德格羅特,他也是古生物愛好者。暴龍是一種大型食肉恐龍,這個家族中最著名的就是霸王龍。大約30英尺長(約合9米)的霸王龍可以捕食大型食草恐龍,也因此,霸王龍具有「死神的收割者」之稱。
  • 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新疆網訊(記者 梁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汪筱林團隊近日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了兩類獸腳類恐龍足跡化石。其中一類恐龍足跡命名為牛氏亞洲足跡,其大小是之前發現最大化石足跡的1.5倍,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亞洲恐龍足跡化石。
  • 科學家發明「最古老」的森林,年齡高達3.71億歲,刷新中國紀錄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去博物館的小夥伴們都會看到一些動物化石,恐龍化石,那你知道植物化石嗎?根據《科技日報》的報導,在我國新疆準噶爾盆地塔城地區就經常出現一些古老的植物化石。早在2015年時,這片區域就開始出現很多植物化石,但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後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徐洪河發現了直徑70釐米的植物莖幹化石。如何分辨植物化石過去是不是一片森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