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把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陣地——辦事不出村議事解...

2020-12-11 中國網新聞中心

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在許多地方,村為民服務中心不僅是集中提供各類基本公共服務的場所,同時也在助力鄉村基層治理、服務百姓生產生活、培育文明鄉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版今起推出「建設好村為民服務中心」系列策劃,敬請關注。

服務事項一站辦結

「現在真是太方便了!孩子上高一申請助學金,在網上填好申請表,然後來便民中心蓋一個電子章就可以,不用多走10裡地往辦事處再跑一趟,省時又省力。」正在山東省膠州市膠東街道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的村民魏雙幫對記者說,「俺們村民的事在村便民服務中心裡基本都能辦了。」

由於村落比較集中,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為本村及周邊共8個村莊近萬人提供服務。為實現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結,該便民服務中心設置了4個綜合窗口,對人社、民政、治安、醫療、環衛、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實行集中受理和諮詢,對群眾經常遇到的85項服務需求如黨組織關係轉移、就業失業登記、城鄉低保申請及辦理等進行分類匯總,分別提供直辦、代辦、協辦和諮詢類服務。根據承接能力和群眾需求,已經明確直辦類事項10項,代辦類事項16項。

大半窯村在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的服務範圍內,該村62歲的許秀向夫婦兩人都患有重病,家裡沒有收入,日子過得緊巴巴。老許聽村裡人說政府有大病救助政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撥通了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的電話進行諮詢。當天,服務中心負責人黑日昌就來到他家,了解了老人家的情況後說:「大爺請放心,交給我來辦。」

為儘快為老許解憂,黑日昌接連幾天上門服務,仔細跟老人講解申請步驟,幫助填寫《大病醫療患者申請表》,準備收入證明等必需材料。黑日昌還當起代辦員,將材料送到相關部門,辦理完成後第一時間給老許送來。

「的確沒想到,打了一個電話,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就立馬上門服務,為我們解決困難。」許秀向說。

據了解,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致力於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規範、便捷高效的村民滿意窗口。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範志騰介紹,「我們不斷創新工作流程,製作服務明白紙和辦理流程圖,對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安排專人上門服務。村裡自2019年開始推行電子印章,現在一共有6臺設備。村民來辦業務無需排隊,即可直接蓋章。」截至目前,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已為群眾辦理勞務保障、民生改善等相關事項936件,實現村民辦事就近一次辦好。

「目前,膠州市12個鎮街共設便民服務中心12處,新村、社區便民服務站141處。」膠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於志洋說,下一步,膠州市將全力提升鎮街、新村(社區)、村(居)便民服務標準化建設水平,徹底打通服務企業、群眾最後一公裡,讓企業、群眾辦事從「最多跑一次」變成「最近跑一次」。

傾聽訴求化解矛盾

「隆興橋上走一走,什麼煩惱都沒有」「隆興橋上攏人心,化解糾紛一身輕」……安徽省旌德縣孫村鎮玉屏村隆興橋上的「十全十美」百姓說事點,每月逢十開「說」。村兩委幹部與村民談心交流,傾聽群眾聲音,把收到的意見建議詳細記錄下來,幫群眾排憂解難。

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玉屏村服務中心在村裡設置了「十全十美」百姓說事點,讓群眾通過嘮家常、談談心的形式,反映意見和訴求。隆興橋是玉屏村的一道風景,橋上的連廊也是村民開展休閒活動的場所,人流量較大,百姓說事點就設在這裡。

「村裡幫老百姓辦了百姓說事點,給我們解決了不少問題。」村民王建強經營著一家農家樂,是百姓說事點的常客。他很關心村裡的發展,經常通過百姓說事點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今年夏天,村裡的老田壩和水利灌溉出了問題。「大夥特別希望修復老田壩,我們通過說事點提出意見以後,村幹部及時修復了水壩,給老百姓解了燃眉之急,大家都很高興。」王建強說。

說事點還配備一名信息員,負責收集和解答群眾反映的問題。議事日當天,鎮司法所、村兩委幹部、村法律顧問以及法治副書記都會到說事點,面對面為群眾開展法律諮詢、宣傳等活動。

玉屏村第一書記呂曦輝告訴記者,玉屏村探索開展了以黨建為引領、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先導的「黨建+三治」融合。「通過說事點,百姓可以說出自己的訴求。對於村裡工作的一些意見,村裡能夠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夠立即解決的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並向老百姓做好解釋工作。」呂曦輝說。

記者在隆興橋上看到,橋東側單獨設置了一間「心連心室」,方便群眾傾訴和表達意見;橋西側單獨設置了一個法治書架,建立借閱登記制度,方便群眾學習法律知識。橋頭還設置了意見箱和記事本,由信息員負責及時收集群眾反映的各類意見、建議與問題,並做好登記和分類梳理,努力做到「大事大家幹、好壞一起判、事事有人管」。

宣講政策答疑釋惑

「我已經按要求關掉了塑料加工廠轉做家具電商,現在讓我們進園區發展等於要重新開始,這要怎麼辦?建廠房的錢從哪裡來?」楊以利還沒有坐穩,就忍不住提問。

「先不要著急,我們慢慢說……」楊坡給他倒了一杯水。

這天上午,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大眾村,村黨委副書記、網格員楊坡正在村服務中心向幾名家具電商經營戶代表,就本村產業發展和轉型問題開政策講解和問題交流會。

「咱們從廢舊塑料加工轉型做家具電商,就是出於環保考慮。但是現在又面臨新的環保問題,例如噴漆會影響環境,粉塵問題會帶來安全隱患,向產業園集中可以實現環保、規模發展。」楊坡把政策背景講得明明白白。看楊以利正在思考,他又繼續介紹了兩個本地銀行提供的貼息貸款,幫助大夥緩解進園區帶來的資金壓力。

政策宣講會一直持續到中午。楊坡告訴大家,下次開會,他計劃邀請國土、環保、銀行的工作人員來現場答疑,並請在座的經營戶代表回去以後,將了解到的新情況介紹給其他村民。

為滿足村民多元化需求,破解農村基層治理難題,2012年以來,宿城區優化網格設置,整合幹部資源,組織381名村組幹部建立網格員隊伍,開展矛盾糾紛調處、村情民意收集等活動。

「村服務中心為方便工作,建了這個網格員聯繫室,網格員可以就安全生產、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等大家普遍關心的政策做宣傳。開展工作和服務群眾變方便了,網格員的知曉度和認可度也提高了。」楊坡說,以產業轉型發展政策為例,經過幾次會議,他能感覺到群眾對政策的理解在不斷加深。

這天下午,大眾村的4個網格員還在聯繫室開了個碰頭會,就改舊俗樹新風的落實情況進行探討。大家認為,通過線上線下推廣普及和文藝演出活動,大多數村民已經逐漸接受和認同移風易俗。但一些年齡較大、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觀念一時還沒有轉變過來。

「下一步還要通過文藝載體等形式,加強精神和物質激勵,繼續宣傳好文明新風的落實。」楊坡告訴記者,新的方針政策出臺後,網格員會首先組織培訓和學習,學懂弄通後再向村民傳達宣講。

「這間網格員聯繫室,就像橋梁和紐帶,讓網格員和群眾的關係更加密切了。」楊坡說。

相關焦點

  • 本溪縣強化陣地意識和服務功能——黨群服務中心也是鄉村振興加油站
    本溪縣強化陣地意識和服務功能——黨群服務中心也是鄉村振興加油站 全省各地 │ 2020-12-17 09:22
  • 「湘西e路通」讓村民辦事不出村
    結合自己下基層、大走訪、聽民聲的所見所聞所思,花垣縣委書記羅明表明決心:「隨著精準扶貧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了,如何切實轉變基層幹部的工作作風,如何有效的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圍繞這些問題,我們要紮實開展村民辦事不出村這項工作。」
  • 把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創新城鄉社區基層社會治理實踐的金昌...
    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基礎,也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作為金昌市的「城市客廳」和文明城市創建的「主陣地」,金川區科學劃定城市管理網格單元,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按照「1+2+N」(1名網格員、2名樓棟長、N名樓口長)模式配強網格力量,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後一米」。
  • 基層工作:三棟鎮立足「為民服務」 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
    基層工作:三棟鎮立足「為民服務」 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 2020-09-16 16: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打造為民服務「天元樣本」——株洲市天元區大力推進社區治理和...
    天元區以創建國家實驗區為契機,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在距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創新治理模式,優化服務供給,打造為民服務「天元樣本」。由於持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村改居」社區居多以及人口不斷淨流入等原因,傳統社區治理方式不能滿足居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來,天元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
  • 贛州市行政審批局著力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百米」
    為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為民便民服務效率,今年起,安遠縣率先將2000元以下農機購置補貼申報工作下放至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此舉為購機農戶提供了便利,獲得當地農戶一致好評。近年來,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夯實載體,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促進社會治理與便民服務深度融合,著力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百米」。
  • 打造基層治理現代化「新樣板」 蘇州60多鄉鎮(街道)推進「三整合」
    基層是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紐帶,是服務人民群眾的平臺。推進基層「三整合」改革,即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改革,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也是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有效途徑。一起來聚焦蘇州市基層「三整合」改革的亮點和經驗做法。
  • 對接基層社區治理 建強社區民防陣地 ——市民防辦專題調研社區...
    在全市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背景下,在社區這一基礎平臺上建強民防工作陣地,強化全民國防教育,提升民防組織和動員能力,打通社區民防建設「最後一公裡」,是一項重要而現實的課題。11月下旬,市民防辦黨組書記、主任鍾傑率隊分別赴黃浦、楊浦、寶山區開展專題調研。楊浦區副區長徐建華、寶山區副區長王益群參加調研。
  • 揚州楊廟鎮「三整合」改革 助推基層治理簡約高效
    升級改造後的為民服務中心寬敞整潔,各項工作制度和辦事流程醒目可見,窗口變身為融合工商、公安、民政、社保、城管等多種服務資源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為她辦理新生兒醫保省了不少事。劉女士坦言:「孩子剛生下來,還沒落戶,原本只是打聽一下辦理新生兒醫保需要準備哪些手續的,哪知道現在在一個窗口就可以把幾件事辦妥,少跑了好幾腿。」  這樣的改變,得益於基層「三整合」改革。
  • 【鎮江】句容天王鎮: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
    近日,天王鎮為民服務中心收到了12345政務服務熱線寄來的「特殊」禮物—一份誠意滿滿的感謝信。據悉,天王鎮作為句容市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工作的先行軍,承接上級下放的審批服務事項,大力推進為民服務中心建設。
  • 「市域治理」建好村社「小網格」,唱好治理「大合唱」
    2020年以來,昆明市祿勸縣崇德街道以建設「管理高效、服務便捷」的村(社區)為主要目標,大力推進以村(社區)網格化建設為重點的社會治理機制建設,深化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多元化治理,街道7個村(社區)全面實現了網格「全覆蓋」,通過黨建網格化管理、「1+N」組團式服務,紮實推進重心下移和精細化管理
  • 【城市基層黨建】用黨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雅典娜社區打造...
    社區既是百姓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以及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我是雅典娜社區黨委書記袁京。近些年來,我們社區以城市基層黨建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為指導,結合自身實際,找準工作著力點,實施了以「黨建聯盟 助力雅苑」為品牌的城市基層黨建創新項目,用好黨建這一把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金鑰匙」,努力提升服務水平,讓居民打開家門迎幸福。
  • 鄉村治理的楓源村樣本——解碼「新時代『楓橋經驗』」(上)
    走進村子,一排排民居別墅錯落有致,為民服務中心、文化禮堂等建築,更是別具一格。走進為民服務中心,除了工作人員的一張張笑臉,吸引記者的還有擺在大廳裡的一個個自助設備,村民可以在這裡辦252件事,「一證通辦」80個事項,包括自助辦理臨時身份證、老年證、處理交通違章等等。 辦事「最多跑一次」,矛盾調解「最多跑一地」。二樓的楓源村綜治中心,是村裡民主議決和矛盾調解的地方。
  • 桂林陽朔縣:發揮黨建優勢 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結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開展「黨小組創新活動月」,帶動無職黨員和群眾參與其中,設置技術型,宣講型、脫貧攻堅等多類別黨小組,由黨員自主選崗、支部定崗,組成了形式多樣的服務型黨小組。成立黨員志願者服務隊19支、突擊小組793個,全縣12000多名基層黨員亮身份、踐初心、比作為,實現鄉村振興黨員勤跑腿、群眾少跑路。楊堤鄉黨群服務中心服務窗口。
  • 金華開發區「智慧金開」基層治理服務平臺今天上線
    9月22日,記者從金華開發區「智慧金開」基層治理服務平臺上線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開發區自主研發的「智慧金開」基層治理服務平臺於當天正式上線運行。這是開發區網格治理模式由「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1.0版迭代升級到「金開通+微網格」社會治理「微智治」6.0版過程中的重要一步。「智慧金開」基層治理服務平臺是「金開通」智慧平臺的公眾版,是以微信公眾號和APP為載體,以社區服務為主要內容,在移動網際網路基礎上創造的聯繫群眾、溝通群眾、服務群眾的基層治理服務平臺。
  • 湯湧:充分發揮政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湯湧的發言題為《充分發揮政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他說,近年來,亳州市兩級政協上下聯動,以推進委員進社區為抓手,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取得較好成效,贏得多方滿意。截至2019年年底,亳州政協建立社區委員聯絡室78個,協助基層開展凝共識、謀發展、解難題、送服務等活動513場(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967條,就地化解矛盾糾紛169起。
  • 社會基層治理:探索中走出「天津特色」——天津市創新社會治理工作...
    社會基層治理,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天津,2019年全年,28.4萬戶居民房產證遺留問題、4965個「大棚房」問題、6處中心城區積水重要點位、798條背街裡巷髒亂、5871處消防隱患等民生問題被一一妥善解決。
  • 玉塘街道 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紅色精品
    ,將基層治理責、權、利同步下沉到社區片格,確保「小事不出片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探索了一條「管理精細、服務多元、黨建引領、政府主責、社會共治」的基層治理新路子。通過充分利用政法部門設置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訴求服務平臺」和開設的2個綜合性窗口,及時了解、收集社區居民群眾的各項需求,形成定製化的「服務清單」,將平臺提供法律服務的律師、提供心理服務的醫生等納入「紅色蜂巢」的「紅色服務隊伍」,「接單」解決群眾需求,將矛盾化解在片格,有力構建「紅色蜂巢」基層黨建體系,實現黨建與社區治理有效融合和良性互動,有效推動實現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聯動共融、互促共進。
  • 以人民為中心!在湖州看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實踐
    把行政資源、司法資源、社會資源集中起來,實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是社會治理的時代命題。一中心集成、多部門聯調,關鍵要形成合力。基層群眾感觸最深:如果各部門單位只是搬到一起辦公,很容易「貌合心不合」,辦事遭遇「踢皮球」。參觀天能控股集團。群眾的需求,就是湖州的追求:矛調中心要真正做好整合文章、做優一窗受理。
  • 四川名山:「全程代辦」實現 農村公共服務「零距離」
    近年來,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圍繞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發展目標,設立「便民服務代辦站」,推行「代辦服務一卡通」,創新實施村級便民服務「全程代辦」,實現「一站服務不出村、下沉服務零距離、貼心服務轉作風、暖心服務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