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過去從未開放的隱秘地,終於對外開放了,上海太美了!

2020-12-25 海丁圖志錄

旋轉樓梯、鏤花吊燈

拉門電梯……和舊時光

從這裡走過

似乎總能聽見牆裡透出來的老牌爵士樂

我總是想

要走進時光裡面……去看一看

上海的外灘啊……哎呀我想不出詞來形容它了。大家都很熟悉吧?走過路過,不可能錯過的。誰還沒在外灘吹過2縷黃浦江上的風呢?

外灘的漂亮,是那種第一眼就驚豔到人的。殖民時代留下的霸王豪樓,現在大多是銀行之類的、有職能的樓。從外面看已經高級到不要不要的。但是今天我要講的是,走進去,才是真·上海灘之魂。什麼100年上海灘風霜都濃縮在裡面了呀,比電影還好看。

好消息就是呢,6月1日開始,位於外灘沿線一帶的7座經典歷史建築,對公眾免費開放啦!!!其中不乏一些之前並不開放的行政樓,走進神奇外灘的好機會哦,大家了解一下wor。

不花一分錢暢遊和平飯店

還有專業的講解和體驗,怎麼會有這種好事

講到外灘,我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和平飯店。沒錯,就是這麼老套。

建於1929年的和平飯店,當時幾乎把整個歐洲都給搬了過來:大理石地磚來自義大利,水晶玻璃吊燈是正宗法國貨,銀質餐具原產於英國...

所以今天,還有很多人專程來這裡,看30年代的歐洲。「看幽暗的舊世界情調,這裡的走廊深邃幽長,燈光沉重而沉靜,像是把上海舊有的生活方式,用時光鎖在了這裡。」這句話是董小姐說的,說得很棒吧。

可是呀,它……很貴呀。作為超高級的飯店,平均每間房要3000元左右,更別提那些有名的像是魯迅招待卓別林的房間,整個空氣中透著要掏空我錢包的氣息啊。

即便只是去酒吧喝1杯,非住店客人也必須有人均300元的最低消費,(還要外加15%服務費)我覺得還是貴的。但和平飯店的這個爵士酒吧,又是不能不提的。

這裡是一支老年爵士樂隊的常駐地,6位樂手平均年齡已經82歲了。(這加起來都快500歲了耶)可以說是中國僅有的爵士傳奇了。各國元首到上海都會來這裡一遊。

中間的這個笑容滿面的爺爺

是其中年紀最大的,已經90多歲了

那麼我又想去和平飯店看舊世界的情調,又不想花這麼多錢,怎麼辦呢?誒~ (羅志祥口氣哈哈哈哈)從這個6月開始呀,和平飯店已經給公眾開放參觀了耶。(撒花撒花撒花)

以後和平飯店,在每周一到周五的每天12:00-12:20,預約遊客會在一位穿得很像私人管家的工作人員帶領下參觀這遠東第一樓的雕花屋頂、古銅鏤花吊燈,聽他們講上個世紀的風花雪月,講這裡從華懋飯店到和平飯店的故事。

這個遊覽tour也包括了和平飯店自家的一個小型博物館這是另外一個神奇之處,自帶博物館的飯店。

這間博物館平常也是可以免費參觀的。不過要想有人講故事的「歷史之旅」酒店遊覽項目,必須買包含茉.莉酒廊的午餐或經典下午茶的套餐,價格就從100到380元不等啦。

鐫刻有「華懋飯店」字樣的銅製冰筒壺

銅鑰匙牌、銅製保溫瓶、銅菸灰缸、銀制調羹

雕刻時光4個字用在這裡就是剛剛好了

這麼說起來的話,這次這個免費的項目,我覺得就真的很棒啦。所以一如既往愛操心的我呢,就幫大家研究了一下到底要怎麼預約。

官方的說法是,在這個網站預約http://www.quyou.net/hpzsh/order.aspx(複製這個連結直接打開就行),所以我非常好心地幫大家做了導流,耐心看完這篇推送之後呢,點擊閱讀原文,就會跳轉啦

然後就找到自己想要預約的建築就好了,很簡單。但是因為這個項目剛剛開始,每天基本上只有1個時間段,相當緊俏哦,大家要提前預約才好呢~

外灘過去從未開放過的建築

每一幢建築都有它訴不盡的衷腸

和平飯店,畢竟還是一個日常也能走進去的建築。但這次活動裡還有一些樓,就神秘多了哦。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浦發銀行這棟樓,一開始是滙豐銀行的總部。在我們很沉迷的上個世紀30年代,它被誇獎是「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之間最講究的建築」。

講究到什麼地步呢?進門入口處的一對銅獅,是1923年鑄造的。

一頭叫史蒂芬,一頭叫施迪,是當時滙豐銀行2位大領導的名字。因為「太講究啦」,滙豐銀行自己都越看越喜歡,所以後來又複製了2對,分別在1935年被安放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號滙豐銀行大廈入口,和2001年被安放在倫敦金絲雀碼頭的滙豐集團新總部大廈門前。

不過原件已經搬到上海歷史博物館去了

現在門口的是複製品

穿過3扇銅鑄鐵門,是八角形的門廳。門廳往裡是當年1500平米的營業大廳,時髦的上海灘金融新貴穿著新式西裝穿行期間。

柱頭上的HSBC,還是滙豐銀行的縮寫: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香港和上海銀行」,總歸是一個和上海有著割不斷的緣分的……英國銀行。

電梯真是好看死我了

這6根愛奧尼克立柱全部來自義大利,據說和梵蒂岡教堂的立柱是一樣一樣的。

最最讓人驚嘆的是,作為一家銀行,它竟然擁有一個……義大利工人手工建造的穹頂這這這,真的不是教堂嗎?(馬上加入人間旅行的假裝在國外系列了)

/外灘源1號/

外灘源1號,是原來的英國領事館。是外灘沿線最早的建築,萬國建築群的開端。

今天的樣子和170年前的幾乎沒有變化。時光在這裡似乎是停滯的。

整個外灘源包括了原來的英國領事館、領事官邸、新天安堂、和一個划船俱樂部……所以整個建築的風格,到門口的草坪,都是道地的英國味。

不鋪地毯的石磚樓梯,有英國神學傳統的節制和虔誠,和法國式的繁華很不一樣。

而這裡平日是個私人會所,趁著這次活動進來參觀一下,是整個外灘walk很便宜的一環。

/中國銀行大樓(上海分行)/

位於外灘23號的中國銀行大樓,有個很值得講的故事哦。

它是整個外灘建築群裡,唯一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樓。當年被稱為是「令人驕傲的外灘23號」。所以從建築本身也能看出來,它更接近傳統中國天圓地方的建築,和外灘上別的樓都不一樣。

在原定的設計案裡,中國銀行大樓要建的比對面的和平飯店還要高,成為當時的外灘第一樓。

這張1935年印製的鈔票

主圖是中國銀行大廈的設計圖

高度超過了左邊的沙遜大廈(和平飯店)

但是在當時的列強壓力下,最後於1936年建成的中銀大廈被迫降了高度,和對面基本持平。所以他們都說,這幢樓不光是一幢樓,是中國銀行業的鬥爭史。

而這些故事呢,我就是這次活動上學來的,吼吼吼。

中銀大廈內

遺留自上個世紀的消防栓

/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

檔案館倒是本來就常年免費開放的,預約與否差別不大。有興趣的同學來這看看上海的城市記憶也還是蠻有趣的。

/上海電信博物館/

那比起來呢,上海電信博物館就好玩很多了哦。

電信博物館以前是丹麥大北電報公司這是我很喜歡外灘的一個原因,一幢樓,雖然輪迴轉世,但經常又承載著和初心一樣的功能。兜兜轉轉,殊途同歸。

它很大,上下3層。非常完整地展示著古老電報時代的一切,vintage風很足。(小小聲地說,是拍美照的好地方)

/上海市外灘歷史紀念館/

介紹……外灘歷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嗯,你懂的哇。抄送給小嫂子帶娃放電的地方哇。

那麼

去過那麼多次上海的你

下次我們去外灘走一走

看個房,可好

相關焦點

  • 上海和平飯店等7座外灘歷史建築對外開放
    金羊網訊記者李斯睿報導:從本月4號開始,位於上海外灘沿線的7座經典歷史建築將對公眾免費開放,市民可以通過網上預約後進行參觀,並獲得免費的導覽服務。據了解,這7座建築包括:外灘源1號、和平飯店、中國銀行大樓、浦發銀行大樓、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上海電信博物館和上海市外灘歷史紀念館。
  • 雨中遊玩上海著名景點外灘
    上海外灘金融廣場的標誌,系一座重達2.5噸、長5.2米、高3.2米的銅牛雕塑。這裡也被譽為東方的華爾街。上海外灘的建築群是典型的西方建築風格,它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外灘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隔江相望。由於今天下雨外灘遊玩的人不是很多,上海中心聳立雲霧裡面,有種天空之城的感覺。下午時候雨稍微小了一些,出來玩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 新外灘:探尋上海的過去與未來
    上海外灘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地塊規劃近日終於浮出水面。最新規劃環評顯示,浦西沿江地帶將新增180萬平方米商務樓宇面積,與原先的外灘連接,打造浦西2.6平方公裡的金融服務集聚帶。與此同時,北外灘一幅「地王級」地塊也出現在了上海今年土地出讓第57號公告中。47億元的起拍價,將出讓方的信心展露無遺。
  • 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與上海圖書館的前身
    上海外灘美術館(英語:Rockbund Art Museum)位於上海黃浦區虎丘路20號,是早期上海博物院的所在地。建於1932年,由英國建築師喬治·威爾遜(英語:George Wilson)設計,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具有典雅而精緻的裝飾藝術風格。
  • 上海這個絕美博物館 離外灘很近 免費開放卻為何遊客稀少?
    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每年都會迎接世界各地的遊客,各大知名景點始終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外灘就是一個必去的景點,這裡有歷史遺留下來的萬國建築群,各種不同時期、風格的歐式建築在這裡林立,讓人夢回老上海。而位於人民廣場的上海博物館,也因為經常有值得一看的展品,而大排長龍。
  • 上海焦點建築,外灘十八號,經典從未落幕
    外灘的建築很值得去細看,中山東一路沿線一路瀏覽過去,應接不暇,一幢幢看下去,讀懂每一棟建築背後的那些故事,外灘之行也變得非常的飽滿。著名的上海地標外灘18,陸續有上海市家用紡織品進出口公司、上海水產總公司等單位遷入辦公。
  • 上海外灘——上海景點
    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的地標之一。1996年11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外灘隔江相對的浦東陸家嘴,有上海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 行走上海外灘,傾聽歷史回聲
    在很多有關上海故事的影視劇中,這座橋都有出現。可以說,這座橋見證了中國工業化的歷史進程。歷經100多年,外白渡橋仍舊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默默承載著城市的榮辱,走過了新中國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上海日新月異的城市變遷。現今,這座緊鄰外灘的百年老橋已成為每一個到上海來的遊客必打卡的景點,外白渡橋與上海大廈的組合圖案,一直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 遊上海外灘和東方明珠塔
    以前曾經聽人說過百年的中國看上海,作為我國直轄市的上海,是中國的中心城市也是國內的一線城市,更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作為經濟比較發達的一線城市,上海絕對是排名靠前的。小時候就特別的想去上海走走。終於在有時間有金錢的情況下終於踏上了上海的旅途。
  • 上海旅遊景點推薦:上海外灘美術館,中國最早成立的博物館之一
    上海外灘美術館(英語:Rockbund Art Museum)位於上海黃浦區虎丘路20號,是早期上海博物院的所在地。建於1932年,由英國建築師喬治·威爾遜(英語:George Wilson)設計,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具有典雅而精緻的裝飾藝術風格。
  • ...外灘,上海,上海市,重慶南路,中國,大樓,公館,線路,洋行,豫園...
    蔣迪雯攝  今年6月,黃浦區推出「走進外灘建築」項目,在區旅遊局與外灘街道推動下,外灘沿線的外灘源壹號、和平飯店、中國銀行大樓、浦發銀行大樓、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上海電信博物館和上海市外灘歷史紀念館等7家單位,敞開大門,讓市民和遊客得以走進建築、閱讀建築。這一項目推出後,受到市民與遊客的歡迎,每月下旬「黃浦最上海」微信平臺開放線上預約渠道後,預約名額就被秒殺。
  • 新外灘 上海最閃亮的一面(組圖)
    3月28日,外灘,這個上海城市中最為美麗的地方之一,終於摘去了它遮蓋了近3年的神秘面紗,用了一種全新的姿態來迎接一場即將到來的世界級盛會。迎著浦江上吹來清新的風,看兩岸風景如畫,不由地讓人感慨:無論時光如何的鬥轉星移,總是無法洗滌外灘那份發自內心的妖嬈奪目。
  • 外灘,上海的豪華客廳
    除了舉辦活動外,上海總會平時主要向會員開放。說來,上海總會是上海第一個會員制俱樂部,申請會籍的條件規定:在上海居住6個月以上,而且有兩名會員介紹的男性外籍僑民;拒絕華人和女性入會;申請者的名字公示3個月,然後由會員投票決定是否接納。19世紀末,英國班戈勳爵申請入會,經過了一系列審查,最終才被準許入會。他感慨道:「入會真是件很難的事!」
  • 上海外灘一瞥
    1997年5月,我和青島鋼絲繩廠教育處的沈澳副處長到浙江紹興參加冶金部教材司召開的金屬製品專業教材會議,途經上海。中午到沈處長表弟家吃飯,吃到傍晚時分,我們兩個人沿著西藏路步行去火車站趕火車,順便看看外灘。我是第一次到上海,看看外灘就算沒白到上海。
  • 上海外灘擔憂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過度商業化未申遺
    上海外灘為何遲遲不「申遺」上海方面回應:「申遺」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保護擔憂「申遺」會導致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過度商業化」在前不久舉行的上海「十大新景新貌」評選中,以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等為標誌的黃浦江兩岸沿線綜合改造項目位居「十大
  • 上海老街及外灘
    (三)之上海老街及外灘從城隍廟出來後,我們就逛上海老街,一路走下去,然後去看外灘美景。上海老街旁的康家弄,充分刻畫了上海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源遠流長,其建築民宅的風格印證了老上海的風情。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外灘。外灘、黃浦江、東方明珠塔……是我一直想來看看的地方。
  • 上海周邊5大隱秘度假地
    人山人海的外灘、豫園,杭州、蘇州們也是夠了。七天國慶假期想出門轉轉又有密集恐懼症的朋友們,一財網就向大家奉獻幾個上海周邊隱秘的度假目的地,趁許多人還沒發現,趕緊去吧。尋一處青山綠水,感受悠然採菊東籬下的怡然,看旭日初升,晨曦微露……5、寧波巖頭村 山水古鎮有山有水,有牛有地的安靜小鎮,有點桂林的感覺。安靜地古鎮上更是人煙稀少的難得取出。
  • 上海外灘——萬國建築群
    上海外灘——萬國建築群圖、文/段海森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裡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外灘南起延安東路,北至外白渡橋,在這段1.5公裡長的外灘西側,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古典復興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群」。外灘是舊上海時期的金融中心、外貿機構的集中帶,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外灘一直以來被視為上海的標誌性建築和城市歷史的象徵。
  • 上海外灘:中國城市景觀最漂亮的地方之一
    上海外灘,中國城市景觀最漂亮的地方之一,沒有人能否認這片鋼鐵森林的美。按照媒體的評價,上海外灘五十多幢古典復興大樓與黃浦江對面的東方明珠塔、金茂大廈、上海中心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一起象徵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
  • 上海外灘觀光隧道遊客逾三十萬
    中新網上海三月二十三日消息:上海外灘觀光隧道自今年一月一日對外開放迎客以來,以其新穎獨特、變幻無窮的魅力,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迄今為止遊客人數已超過了三十萬人次,日最高客流量達二萬七千人次。  作為連接浦江兩岸美麗景觀的一條休閒通道,外灘觀光隧道佔盡地理優勢:出入口分別設在繁華的南京路外灘與新崛起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連接起上海浦江的歷史與現實,展現了兩岸的風情與雄姿。觀光隧道以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充分營造了「夢幻之旅」的奇妙,短短的幾分鐘,在時空隧道中穿越,變幻的景觀、美妙的音樂,讓遊客驚喜不已。每逢節假日、雙休日更是遊客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