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地房企拿下的深圳舊改:有的拖4年未開盤,有的囤貨兩千億

2020-12-13 騰訊網

近期,成交總價224億的深圳 「史詩級」土拍落幕,70餘家房企舉牌300多輪,來自廣州的越秀地產奪得寶安區尖崗山地塊實現首進深圳。

不過,近幾年通過招拍掛拿地實現布局深圳的案例實在不多。

通常來說,深圳城市更新市場的蛋糕被本地房企分食完畢後,外地房企只能通過收購舊改項目的方式進軍深圳。

相較於公開市場及本地房企手中的舊改項目,「收購」這一方式無論在成本還是風險都是較高的,這就導致了有些項目患上了「拖延症」。

儘管如此,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深圳,仍被不少房企虎視眈眈,而近幾年外地房企通過收購舊改項目進深的案例也並不少見。那麼,這些被外地房企收購的項目,現在都過得怎樣?

//

「拖延症」終得入市?

//

綠地新都會項目效果圖(來源:深圳房地產信息網)

項目名:綠地新都會

位置:深圳市光明區光明大道與光明大街交匯處(光明社保局斜對面)。

規劃:項目將主推建面75-125平的2-4房,具體入市時間待定。預計一期三棟和二期三棟均規劃為住宅,三期規劃為購物中心、商務產品和辦公大廈。

近期有網友爆料,位於光明區的綠地新都會項目已在建營銷中心,項目或在年內入市。由於進展緩慢,該項目被網友冠以「拖延症」外號。

據悉,綠地新都會項目原為光明新區東周舊改項目,2015年底被綠地收購股權。據房掌柜報導,直到2018年,因為拆遷補償協議未能達成一致,該項目還有部分房屋未拆遷,並有居民居住,而施工地塊也未有動工跡象。

而今,項目能否如期入市?

//

先吃螃蟹的人?

//

遠洋新幹線項目效果圖(來源:深圳房地產信息網)

項目名:遠洋新幹線(備案名:遠洋新幹線榮域花園)

置:深圳地鐵3號線龍城廣場站、南聯站之間(龍崗區龍崗大道與植物園交匯處)

規劃:總用地面積:130634㎡,總建面約:55萬㎡(二期總建面為188258.27㎡)。

其中住宅面積:324648㎡,商業面積:79352㎡,辦公面積:90000㎡,公寓面積:22700㎡。

網絡資料顯示,在港交所上市的遠洋地產於2004年12月開始拓展北京以外的市場。2011年,遠洋地產收購深圳天基房地產南聯小學舊村改造項目,首次布局深圳,而這一項目,就是現狀的遠洋新幹線項目,已在2017年入市。

此後,遠洋又陸續收購蛇口水灣村舊改項目(水灣1979項目、荔山工業區等項目,其中盛平項目已也已經入市,案名為遠洋新天地。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截至2018年12月31日,遠洋集團已布局45個城市,總土地儲備逾4000萬平方米。遠洋集團表示:「我們曾經在北京有著豐富的一級開發和舊改的豐富經驗,遠洋最大量的舊改在深圳,有十來個項目,兩千億貨值,因為周期很長,每年會逐步釋放一到兩個項目。」

//

規模TOP1的從容

//

碧桂園榮匯項目效果圖(來源:深圳房地產信息網)

項目名:碧桂園榮匯

位置:龍崗區坂田街道

規劃:碧桂園榮匯總建面11.5萬平米,共建設4棟高層塔樓和1棟幼兒園,其中1棟A座為普通住宅,3棟B/C/D座為安居房。項目含12000㎡商業。

在眾多收購舊改項目進深房企中,碧桂園算是順利的,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首次進深的項目是個保障房項目。

2015年,碧桂園宣布以股權收購方式拿下位於深圳坂田坂雪崗大道東側的工改保項目——碧桂園榮匯,半年後,碧桂園榮匯項目入市。

據房掌柜統計, 碧桂園至今已在寶安、羅湖、龍崗、龍華、光明等深圳多個重點核心區域已獲取或計劃獲取的項目超過30個;全年碧桂園副總裁朱劍敏曾透露,他們已在深圳市內獲取了1500億元的土地儲備貨值。

//

在百萬平項目佔一席之地

//

項目名:華策中心城(備案名:華策寧佳花園)

位置:深圳市龍崗區吉祥南路轉龍騰三路南側

規劃:項目共分三期開發,一期地處龍騰三路和彩霞路交匯處,佔地3.2萬㎡,建面約7.8萬㎡;由5棟25層高層、1棟26層高層、2棟5層洋房和5884㎡社區商業組成。

深圳龍騰工業區舊改無疑是近年來拆除用地面積最大的項目之一,其一期約69萬平拆除用地面積則由中信、華策等房企負責;二期由合正集團負責,拆除用地面積約39萬平。而這其中,唯一的外來房企便是華策集團。

2015年年初,珠海房企華策在深圳龍崗的龍騰工業區舊改項目華策寧佳花園正式奠基啟動,該項目是華策地產進軍深圳的首個項目。目前,項目一期已經入市。

//

提前布局「潛力股」

//

奧園翡翠東灣項目效果圖(來源:深圳房地產信息網)

項目名:奧園翡翠東灣

位置:坪山區金牛東路以南、翠景路以西

規劃:商品住宅、商業

2016年,中國奧園地產宣布以22.9億元收購坪山優質住宅項目70%權益,而該項目實際上是坪山竹坑片區的舊改項目。目前,該項目二期已順利入市, 而奧園深圳第二子也已經落下:2017年,奧園全資附屬奧園集團(廣東)擬向深圳秋碩投資發展及中南華利投資收購目標公司全部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將通過目標公司(深圳市秋銘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收購南區項目及北區項目。其中,南區項目為位於深圳市光明新區峰薈花園的1359個停車位(建築面積約6.03萬平方米)。

北區項目位於深圳市光明新區的峰薈時代科技中心,包括,產業研發(建築面積約2.91萬平方米)、產業配套(建築面積約2.91萬平方米);裙樓商業和裙樓產業研發(建築面積約1.445萬平方米);及800個停車位(建築面積約4.222萬平方米)。

考慮到北區項目及南區項目處於交通網絡完善的位置、具有發展潛力於商業及住宅用途,以及集團於深圳市的土地儲備擴張後,董事認為,收購事項符合集團業務計劃。

本文信息均來源於已公開報導,項目最新節點以開發商口徑為準。

相關焦點

  • 原報告|深圳舊改提速下的房企利益分析
    以深圳最大的舊改項目大衝村為樣本進行觀察,大衝村1992年被提上舊改議程;到1998年首次被列入舊改規劃;2005年9月確定了華潤集團作為合作研發單位;2008年9月籤訂合作協定框架;2011年底進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2014年華潤城首期高端住宅「潤府」開盤。
  • 解局|深圳「小房企」宏發東莞600億舊改夢想
    1981年以建築工程起家,2001年進入房地產,賴海宏將事業的重點放在了深圳寶安與光明,開發了包括宏發雍景城、聖淘沙駿園、宏發領域在內的多個項目。近年來這家房企開始對外擴張,如今看來,毗鄰深圳的東莞或許是其重要的方向。
  • 房企決戰廣州舊改,靠「關係」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換言之,現在的企業必須在符合資格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拿下某個舊改項目,而不是僅靠跟村裡關係好。這也讓更多企業能夠憑實力參與到廣州舊改中來。 在此背景下,廣州舊改市場的激烈競爭不僅來自於全國化布局的規模房企、廣州本地房企,還來自於區域性布局的外來房企以及不斷湧現的新興力量。
  • 奪權上市公司、舊改圈地,深圳房企京基營收卻走下坡路
    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京基集團合約銷售金額51.4億,勉強守住TOP200房企的門檻,但到了2019年,TOP200中京基已然不見。京基集團由現年54歲的陳華在1994年創立,他來自於廣東湛江,在深圳以「包工頭」起家。京基此後逐步發展為涉及住宅開發、寫字樓運營、商業運營的綜合房企。
  • 一線城市「撿漏」 外來房企入局廣州舊改
    郭子碩 本報記者 趙毅 廣州報導2020年上半年,廣州28個舊村改造項目有進展,項目舊改面積超1941萬平方米,總投資金額超1225億元。與2019年全年33個舊村改造項目相比,廣州進入了舊改小高峰。房企突圍舊改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TOP100房企中47%涉足城市更新,TOP50房企中61%涉足城市更新。克而瑞統計,廣州本土房企時代中國、富力、保利、珠光、萬科的舊改數量在4個及以上,舊改土地儲備均超100萬平方米。
  • 一文看懂房企招拍掛與舊改抉擇之路
    具體到廣州,2019年以來,通過招拍掛與舊改這兩種土地獲取方式,所涉房企各自收穫多少土儲、投資多少資金、性價比如何,是時候來一場PK了。 舊改:拿下番禺裡仁洞村舊改。 合生創展:增城、番禺分別出手土拍與城市更新 土拍:以10010元/㎡的樓面底價拿下增城區增江街陸村村83002206A19037地塊。 舊改:2019年9月16日,拿下番禺新基村舊改。
  • 2020年東莞房企舊改版圖來了!
    82125畝,佔地相當於4個莞城! 相比2019年全年66宗2500萬平,2020年舊改宗數增長160%,面積增長119%。(回顧2019年舊改盤點:年度舊改版圖出爐!這些房企獨霸榜單!回看2019舊改高光時刻) 經過了2019年這一舊改元年的摸索,2020年的舊改迎來爆發。
  • 恆大深圳2020年五盤齊發 將新推兩大舊改項目
    來源: 鳳凰網房產深圳站編者按:2020年1月下旬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房地產業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土地停拍,項目停工、售樓處停擺、返鄉置業遇冷,房地產行業受到重挫。就深圳而言,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房企展開自救。恆大率先開展線上營銷,房企紛紛跟進。
  • 龍爭虎鬥,逐鹿深圳!2019深圳房企銷售榜單TOP10揭秘!
    鳳凰網房產歲末總結,為大家帶來2019年深圳市場業績前十的房企與項目解析。該項目住宅產品共417套,戶型建面約93-128㎡,均價約4.83萬/㎡,單價區間在4.4-5.2萬/㎡,總價區間在427-670萬/套。據媒體報導,該項目開盤半小時去化就達8成,10分鐘賣了253套房!而2018年全深圳最火樓盤之一的華潤城潤府的第四期,預計將在2020年入市。
  • 東莞舊改熱持續 花伴裡、鵬瑞擴張背後深圳房企跑馬佔地
    事實上,花伴裡常年紮根深圳,且多涉足舊改,對東莞舊改則少有介入。   追根溯源,華僑城正式涉舊改項目也正是始於2015年與花伴裡的聯合。當時華僑城因布局過於集中、土儲獲取渠道狹窄而面臨發展瓶頸,收購恆祥基則相當於獲得了一個舊改平臺,能快速獲取優質項目。   華僑城聯合花伴裡開發的首個舊改項目,便是位於深圳龍崗區平湖的四海錦園,由恆祥基直接負責開發。
  • 撤離「深圳IT第一村」 中鐵為什麼放棄這個龍崗舊改項目?
    項目公司主要負責中鐵·諾德中央道項目的開發,項目位於坂田南片區核心區域,是個舊改項目,總佔地面積約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分四期開發,一期已售罄,二期已完成主體建設待售,三期、四期待開發。深圳舊改這塊大蛋糕,幾乎所有企業都想分得一塊。然而,又因周期長、拆遷糾紛等現實問題,讓不少房企望而卻步。
  • 三大項目密集推市 「玻璃大王」信義的深圳舊改故事
    據了解,信義嘉御山與同區另一項目信義御城,均是深圳信義地產近兩年在售的最主要的舊改項目。2013年,憑藉這兩個項目的高光表現,深圳信義地產銷售額一舉達到50億元,僅次於佳兆業、萬科及招商地產。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起家於玻璃製造的深圳信義地產便涉足深圳舊改。時至今日,該公司開發的多個項目都源自舊改。
  • 深圳舊改2016新番戲 老將新兵恆大、卓越、花樣年等悉數登場
    2月18日,深圳市規土委在官網上公布 《2016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單元計劃第一批計劃》,共批准了20個城市更新項目,涉及舊改面積達72公頃。而這其中,申報主體便蟄伏著多家品牌房企。既有舊改市場上的卓越、深業、花樣年等深圳本土老將,也有恆大這樣的外來房企舊改新兵。
  • 深圳恆榮拿下石排34萬㎡舊改 長安同步掛出125萬㎡項目招引
    3月4日晚,茶山首宗商住地由於徵地糾紛問題,緊急終止出讓。2020年東莞首宗地還沒開拍,就中止出讓。當招拍掛市場開局不順的時候,城市更新卻如火如荼。截至今天(03.06),2020年僅過去2個月有餘,東莞的城市更新市場已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績。
  • 廣州11區舊改大盤點!156個舊村有新進展!黃埔最受房企歡迎
    2018年可謂是廣州的舊改大年,足足156個城中村有舊改新進展!其中番禺區舊改成果最為豐碩,共有29個城中村有新動作;天河區最壕氣,包下體育場發慰問金;而最受房企喜愛的是黃埔區,幾大房企頻頻出手,攬下多個村的合作。合作企業方面,當屬保利收穫最多,已介入了8個城中村。
  • 南寧房企搶灘舊改背後
    近兩年,南寧的舊改之風狂吹,老城區迎來大刀闊斧的改造。南寧動輒幾千畝的舊改出爐,城市更新成為近兩年樓市的熱詞。「三舊」(舊廠房、舊城鎮、舊村莊)蘊含的商機和活力,讓眾多房企加入舊改隊伍中來,南寧城市發展「內改外拓」已勢不可擋。
  • 舊改「新兵」華僑城這幾年:從深耕深圳到入局廣州
    在土地日益稀缺的一線城市,舊改成為房企拿地外補充土儲的一種重要方式。新兵「華僑城」涉足舊改歷史雖然不長,不過近年來舊改擴張步伐卻迎頭趕上,除了逐步開展深圳舊改項目外,近來華僑城終於將視線轉移到了一個它未曾進入的城市——廣州。   近日,市場消息顯示華僑城和和華潤置地均入圍廣州海珠土華聯社舊改意向合作企業。
  • 外地房企看好中山 貼近本土加速布局
    市場趨勢  今年以來外地開發商加速拿地  根據中山國土部門最新的數據,5月份全市一手樓的成交量僅有624套,4—5月相加不足2016年某些熱銷月份的十分之一。而從今年土地市場拍賣情況看,卻是另一番景象,外地開發商正大舉布局中山,且其勢頭有增無減。
  • 深系房企大舉進軍東莞舊改 恆榮/鴻榮源再奪城市更新項目
    第一宗為橫山村舊村舊廠更新單元,於2019年10月18日由海德集團拿下。 4天!黃江!2宗!169萬㎡! 鴻榮源在短短4天時間內,拿下黃江2宗城市更新項目,合計面積達169萬㎡。
  • 奧園22.9億收購深圳鵬城舊改 加速一線城市布局拿地
    這又是一樁「外地房企」通過收購舊改項目進入深圳的典型案例。此前,同樣來自廣州的恆大、富力等房企也是用這樣的方式進入深圳房地產市場的。   觀點地產網 雖然奧園已經宣稱自己城市布局中一二線城市已經佔比高達六成以上,但這並不影響奧園繼續進軍新的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