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日本「漢方藥」如何做到世界一流

2020-12-24 華龍網

新華社東京8月31日專電 日本「漢方藥」如何做到世界一流

新華社記者方藝曉

在30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中醫藥法草案的現場,如何通過完善立法保障中藥材品質引起與會人員熱議。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日本就開始通過立法、規範流程、嚴格管理等手段完善中醫藥的生產與推廣,大約用了15年時間完成了漢方藥製劑生產的規範化、標準化過程。

中醫中藥在日本頗為流行,被稱為「漢方醫」、「漢方藥」。1967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健康保險法,將59種中藥正式列入臨床應用的藥品當中,從此「漢方醫學」由民間走入各大醫院的病房,並迅速得到推廣。目前得到日本健康保險承認的中藥已達217種。

上世紀80年代,漢方醫學在日本迅速發展。中藥店遍布全國各地,走在東京的街頭常能看到中醫針灸和推拿診所。而以中醫為原理、以中藥為原材料的藥膳更是深受日本年輕女性的青睞。據統計,目前日本約2萬人從事以漢方醫學為主的工作。漢方研究學術組織及團體近百個,其中影響最大的日本東洋醫學會現有會員1萬餘人。

據長年在日本進行醫學研究工作的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汪先恩介紹,日本漢方藥企業非常重視生產高質量的漢方製劑,把提高品質作為漢方藥開發戰略的重要支柱。日本漢方藥業協會要求各生產企業根據生藥微生物限度實驗法充實和強化試驗體制,防止漢方和生藥製劑的微生物汙染。

為確保漢方藥的品質,日本漢方藥企從原料生藥開始,一直到最終形成製劑都實行嚴格的品質管理。日本漢方製劑生產的機械化、聯動化、自動化以及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科學的管理體系,使日本漢方製劑生產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日本漢方藥的基礎研究比較細緻,每批產品質量都實行標準化,配套產業也較先進。藥材從選種、育苗開始實行全程質量跟蹤,生產工藝先進,質量標準高,定位簡單明確,外觀精美,且服用劑量少。

隨著漢方醫學的不斷發展,日本官方對漢方醫學的應用和研究給予愈來愈多的支持和關注。在醫療政策方面,厚生省除規定大部分漢方製劑可享受醫療保險外,還規定針灸費可部分從醫療保險中支付;同時還同意在西醫院內開設東洋醫學科。

在漢方醫學教育方面,文部省正式下文成立世界第一所正規的針灸大學,使漢方醫學開始納入國家教育行列。政府還在大學中設立中醫診療所及研究所。

據汪先恩介紹,目前在日本醫學界,不少年輕醫生,甚至一些造詣甚高的西醫專家權威也對漢方抱有濃厚興趣。如杏林大學第二外科學教授鍋谷欣市,不僅精通日本漢方的理論及治療,而且十分熟悉中醫的辨證理論。著名精神醫學教授大原健士郎除撰文介紹漢方在精神醫學方面的應用外,還鼓勵住院患者接受針灸治療。

汪先恩分析,漢方藥之所以受到日本百姓的歡迎,是因為日本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各種「現代慢性病」越來越多,人們往往能通過漢方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民意測驗表明,近八成日本人認為漢方醫藥治療慢性病有效,六成人則認為漢方藥能促進健康長壽。

「西洋醫學治不了的病,漢方醫學能獲得滿意的療效,現在既要研究西醫,又要研究漢方醫學,這是我們這一代醫生的任務,」東京大學醫學部內科教授大島良雄在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演講時曾這樣說。

近年來,由於漢方醫學的迅速發展,臨床使用的漢方藥日益增加。漢方製劑在各大城市的藥房成了暢銷品。

日本各大漢方藥製造企業普遍通過提取有效成分,製成了漢方藥的顆粒衝劑和膠囊,從而大大減少了熬藥的麻煩,便於隨時隨地服用。據調查,目前日本6萬家藥店中,經營漢方製劑的達80%以上。

許多家庭主婦和老人除經常收看漢方電視講座外,還參加各種各樣的漢方講習班,學習使用藥草治療常見病。

日本一直以來被譽為世界長壽國家,但隨著日本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病、慢性病逐年增多,西醫對某些疑難雜症束手無策。越來越多的病人求治於漢方醫,這給漢方醫學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相關焦點

  • 日本「漢方藥」啟示錄
    《環球》雜誌記者/楊汀(發自東京)  裝有近600種漢方藥材的密封玻璃瓶,整齊排列在會議室的展示櫥窗中;在諮詢和配藥室裡,藥劑師抽開一個個木質小抽屜,稱量藥材,和中國國內中藥房的情景並無二致。近日,《環球》雜誌記者探訪了位於大阪市、已有87年歷史的漢方藥企業栃本天海堂(以下簡稱栃本)。
  • 直擊:日本「漢方藥」追捧背後的中醫藥無奈
    日本的漢方藥很火,相關資料顯示:1976年,日本醫療部門就把漢方藥納入醫保,到如今,漢方藥發展為294個,有漢方藥廠200多家,從事漢方的醫師已超過10萬人。數據顯示,目前日本普遍應用的294個處方,均搶註自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然後改名為「漢方藥」。在《世界專利資料庫》中,日本人註冊了70%以上的中藥專利;中國雖然提供了中藥古方10943個,但其中只0.3%是在國際上申請了專利。
  • 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的漢方藥,基本都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
    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一般情況下都會準備一份必買清單:面膜、潤膚露、漢方藥、卡西歐手錶。或許你不需要,但架不住親朋好友的囑託和代購啊。據日本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赴日旅遊的中國遊客約450萬人次,是赴日外國遊客最多的國家。
  • 平安保險成日本最大漢方藥企業最大股東
    平安保險成日本最大漢方藥企業最大股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25日消息,日本最大漢方藥製造商津村9月22日宣布,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展開資本合作。平安保險的子公司將接受津村實施的第三方定向增發,成為掌握10.04%表決權的最大股東。本次的交易金額達到273億日元。希望正式進軍中國市場的津村和希望加強制藥業務的中國平安保險的需求不謀而合。
  • 日本備受追捧的漢方藥,大都是《傷寒雜病論》的原方,真不該買啊
    探尋世界盡頭,盡在六六途遊。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我是六六。但是其實中國遊客在國外購買的許多商品,其實都是從我們自己國家流傳出去的,就比如在日本旅行的中國遊客,瘋狂搶購的漢方藥。日本作為亞洲地區一個非常發達的國家,憑藉著發達的經濟水平,以及眾多具有特色的美麗景觀,一直都深受遊客的青睞。
  • 中國遊客去日本爆買的漢方藥,基本是咱老祖宗發明,日本的更香嗎
    中國人熱衷於旅遊,尤其是這幾年出國遊的國人越來越多,其中日本成中國遊客最熱門旅遊首選目的地之一。中國遊客喜歡去日本購物,去日本搶購食鹽、馬桶蓋等東西,真的是無奇不有,更是有不少遊客去搶購日本漢方藥。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達450萬人次,中國成赴日外國遊客中最多的國家。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一周大約消費1萬元,半年的話,消費總量大約可高達500億元。而且日本漢方藥很受歡迎,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消費中,將近一半都消費在藥妝店上,日本人已佔據全球90%的中藥市場,而中國大陸只有2%。
  • 對不起,你託人從日本帶的漢方藥,在日本真沒啥人用
    中國人熱捧的日本漢方,號稱能治便秘、耳鳴、貧血、高血壓、月經不調。其實,日本人沒這麼傻。5萬元一盒的漢方藥,你買不買打著漢方旗號,就能賣假藥輕鬆詐騙130多萬?這條奇葩新聞最近火了。比較早的說法是:日本人拿著我們老祖宗的精華,用著來自中國的廉價藥材,加工出來的漢方藥卻壟斷了世界上的中醫市場,佔了全世界中藥市場的70%~80%。這當然是謠言。
  • 專訪日本一藥社社長:中國人為何赴日爆買漢方藥?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中國遊客購買力讓不少企業趨之若鶩。日本一家諮詢公司公布的「中國人在日購物排行榜」,醫藥品所佔比例最多。日本老字號「龍角散」潤喉糖生產企業龍角散社第八代社長、日本家庭藥協會副會長藤井隆太接受該報專訪,揭秘了中國人為何赴日「爆買」漢方藥。
  • 日本漢方藥火爆背後:775萬瓶人氣感冒藥遭召回,跨境買藥風險有多大?
    家在東莞的徐先生對21新健康記者表示:「無論是去日本還是臺灣、香港,我都少不了衝進藥妝店購買大量維生素、膏藥等藥品,每次在這方面花幾千塊都算少的,但是(這些藥)效果確實好,我用完了都會到處託人買。因為都是常用非處方藥品,平時購買起來也不會太過擔心。」
  • 日本人如何看待中醫?探究中醫在日本之今昔【4】
    原標題:日本人如何看待中醫?探究中醫在日本之今昔 【中醫藥的規範化之道】 從1972年11月到1974年5月,厚生省(現厚生勞動省)共4次公布了關於審查批准漢方藥的內部規章
  • 記者調查:日本免稅「黑店」如何引遊客入陷阱
    新華社東京5月1日專電 記者調查:雙簧 洗腦 造假——日本免稅「黑店」如何引遊客入陷阱  新華社記者劉秀玲 馬崢  隨著出境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近年來頻頻曝出中國遊客上當受騙案例。雖然媒體多次報導日本一些免稅店的購物陷阱,但受害遊客不減反增。新華社記者經多方查證、現場調查後發現,保健品騙局轉戰海外,無良免稅店與地接旅行社合唱雙簧,專門瞄準團體遊客,通過洗腦宣傳、製造爆買假象、拒絕退貨等手段,一步步將其引入精心布置的高額免稅保健品購物陷阱。
  • 在日本深受歡迎的「漢方藥」,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傳統中醫藥的無奈
    在我們盲目追捧日本產品的同時,日本其實也在追捧我們產品,只不過他們所追捧的東西與我國遊客完全不同。深受日本人喜愛的漢方藥在日本,漢方藥十分的受歡迎,根據調查顯示在1976年,日本的醫療部門就將漢方藥納入了本國的醫保之中。
  • 大量中藥被外國人搶註專利,日本竟佔世界第一,值得我們深思
    大量的中藥竟被外國人搶註專利,日本的漢方藥竟佔世界第一,這值得我們去深思。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有著上下5000年之久的歷史,因此我們國家也有很多的文化,所以一些國家都看上了我們的東西,因此也都去申請專利。但是除了一些文化之外,就連大量的重要也被搶註了專利,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專利。我們都知道重要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但是讓人遺憾的是,近千項的重要專利被搶先搶註了。據了解,日本搶註竟還是世界第一。我們的中醫在日本被稱為漢方醫學,中藥也被稱為漢方藥。再加上我們國家並沒有去申請專利的習慣,所以才導致這樣現象的發生。
  • 高齡化社會時代到來 日本活用中藥治療老年病
    【環球網報導記者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17日報導,在迎來超高齡化社會的背景下,源自中國中藥但在日本實現自主進化的漢方醫療的存在感出現提升。漢方藥也被用於治療痴呆症和牙科及口腔疾病,在治療老年症候群方面,日本的相關研究也不斷推進。漢方藥價格低廉,被認為副作用小。
  • 與「日本漢方藥第一人」談中藥抗疫
    近日,有「日本漢方藥第一人」之稱的日本東洋醫學會國際委員會委員長、日本金澤大學附屬醫院漢方醫學科診療科長小川惠子,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說。日本抗疫用上「中藥」  「漢方藥從古代開始就用於傳染病的治療,但其對於重症傳染病也有效的事實卻未被世人周知。
  • 日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變遷、特徵與啟示
    關鍵詞 日本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大學;戰略規劃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設一流大學成為世界範圍內高等教育發展的「主戰場」。我國政府於1998年推出「985工程」,揭開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序幕。
  • 銳參考|日本漢方藥對中醫藥的啟示
    並且,漢方藥謀求開拓中國市場以及中日韓傳統醫學合作的前景也值得關注。日前,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日本知名漢方藥企業和相關領域專家。這是位於大阪市、已有87年歷史的漢方藥企業栃本天海堂(以下簡稱栃本)。據日本漢方生藥製劑協會的統計數據,日本漢方藥市場規模約2000億日元(1日元約合0.07元人民幣——本網注),其中面向醫療的比例佔80%至85%;面向大眾,即可以在一般藥店買到的,佔15%至20%。栃本是日本屈指可數的少數幾家擁有栽培生產、進出口渠道、銷售渠道等整個漢方藥產業鏈的企業。
  • 中藥的國際危局:日本漢方藥將在美國獲批上市?
    「龍角散」潤喉糖是日本的老字號,生產企業龍角散社第八代社長藤井隆太接受《日本東方新報》採訪時曾表示:「我們在生產上,不僅要認真分析中草藥的成分,進行細緻的檢測,還要精心考量成分的組合方式、加工方法、商品化形式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產品信譽。我想這樣生產方式是非常難得的,世界上也找不到第二個這麼細緻的國家。」
  • 日本記者一下飛機:中國防疫做到這種地步嗎?
    一路見聞令他感慨頗多,看到中國乘客「全副武裝」,自己反而像個「異類」,他想起那句「在日本合乎常理的東西,在世界上卻脫離常識。」通過嚴格又有序的「層層關卡」時,他不止一次感嘆道,中國的防疫竟然做到這種地步嗎?目前報導正在連載中,觀察者網將第1、2篇編譯如下,文章採用該記者第一人稱。
  • 記者調查:去日本旅遊小心「黑導遊」
    新華社東京5月22日電 記者調查:去日本旅遊小心「黑導遊」  新華社記者方藝曉 馬崢  端午節假期快到了,準備去日本旅遊的人要注意這麼一伙人:他們明著說向你提供「優質導遊服務」,實際並沒有導遊資格;他們暗中變著花樣坑你的錢,但如果被發現就立馬變臉,各種狡辯。這夥人就是日本的非法「黑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