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某小學三年級班主任王老師組織召開家長會,這位有著2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家長會開始前準備一份家長籤到表,表格設計的並不複雜,主要有學生名字、家長名字、和學生關係、籤到時間等幾項組成。
王老師所在學校每次召開家長會時,都是全校統一進行,家長會第一項內容是家庭教育講座(以視頻形式進行,家長們在各班收看),結束後便是各班學科老師分別講話,針對所教學科中存在的問題,班上同學表現給家長做以匯報。最後一項是班主任答疑,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解答。
細看這種家長會的程序,相信讀到這裡的家長們再熟悉不過了,因為你孩子學校也大都這樣組織所謂的家長會。
但是班主任王老師卻在做法上有所不同,她是一位比較重視家庭教育,同時又極力把家校教育工作結合做好的老師。在輪到她發言時,她並沒有像其他學科老師那樣特別表揚哪些同學,或者把問題多多的孩子點名批評,而是把家庭教育環境和家長的育兒基本素養作為主題,以期能夠讓家長們進行對比反思,從而重視家庭教育育人工作。
下面我把班主任王老師重點講到的幾點做以總結。
一、家長把管理和教育孩子的工作交給老人負責,自己當甩手掌柜,很難把孩子教育好。
班主任王老師在學校統一組織進行視頻家庭教育講座的過程中,便把籤到表進行了數據匯總,她發現班上48個孩子,老人來參加家長會的竟然有11人,佔比達22.9%。由於從一年級開始便帶這個班,這些老人的面孔王老師實在太熟悉了。王老師對全班家長講,根據她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凡是父母連家長會都不參加的,很難讓孩子學業成績優秀,因為沒有父親教育和母親教育,只有隔代教育的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呈現嚴重缺失現象。
而老人們常常又溺愛孫輩,結果導致孩子們秩序感非常差,這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能得到很好印證。更為關鍵一點,老人們大都不知道教育兒女自己承擔育兒責任,反而是以替他們分憂為理由。當王老師講到這裡時,向參加家長會的老人們求證,是否認可她的觀點?結果老人們大都沉默不語,而其他學生父母則皆點頭稱是。
二、長期由媽媽參加家長會,極少見到爸爸身影的家庭,很難把孩子教育好。
班主任王老師發現,凡是長期由媽媽參加家長會,極少能見到爸爸身影的家庭裡,孩子的成績大都是中等偏多,優秀者極少,甚至個別學生還有成績非常差的現象。這說明沒有爸爸參與教育孩子,僅靠媽媽一手包攬,很難讓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感。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現成績中等及以下的同學大都注意力缺乏專注。王老師在給家長們分析原因時強調,一個好的父親往往都特別樂意陪伴孩子玩耍、閱讀、交流、給孩子立規矩。
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保障,而靠媽媽根本做不到,因為媽媽們白天也要上班工作,回到家裡做飯、做家務、輔導孩子學習等忙的團團轉,一天下來非常累,如果沒有爸爸的分擔,孩子不僅會在寫作業前毫無目的地玩,更多會看電視或玩遊戲,而到了寫作業時,自然注意力難以專注。在家裡缺乏專注力培養的孩子,在課堂上更難專注。當王老師向家長們印證時,不少媽媽都非常贊同她的觀點。
三、連家長會都不參加,聲稱孩子不是學習那塊料的家長,很難把孩子教育好。
在王老師的班裡,本次家長會有4個學生家長缺席,而這4個孩子的學業成績非常糟糕,按家長自己的話講,我們已經放棄對孩子的學習的關注,因為他(她)不是學習那塊料。王老師從一年級開始,就連續跟蹤這4個家庭,一年級時家長還能夠參加,但是二年級以後就慢慢見到蹤影了。在家長會上,王老師給家長們講,小學三年級恰好是一道分水嶺,如果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進行好習慣好品質的培養,只要陪伴教育得法,孩子們會隨著認知理解能力的增強,在學習上有很大的進步與提高。
因為三年級課程難度加大,非常考驗孩子們的綜合學習能力。而良好的學習能力恰需要家庭教育作為支撐,如果家長早早把孩子學業放棄,相當於人為毀掉孩子。當王老師問在座的家長們,有誰動過想放棄孩子管教想法時,有部分家長表態說有過,於是王老師便對家長們進行了一番激勵和引導,希望他們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千萬別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四、把孩子送到託管班很晚才接回家,對孩子學業沒有底數的家長,很難把孩子教育好。
王老師跟蹤觀察那些長期放學後去託管班的孩子,發現凡是很晚才接孩子回家的家長,基本上對孩子的學業情況沒有底數。在檢查孩子作業完成情況時,發現有些孩子在託管班裡抄作業,儘管作業正確率很高,但是一到測驗和期中、末考試時,這些孩子便顯出了原形。
針對這一情況,王老師問在座的家長們,你們整天說自己為了生計,顧不上孩子,請問那你們想過一個問題沒有,現在你們不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陪伴與教育孩子,等到孩子到了五六年級或初中以後時,還能管得了孩子嗎?當你們在孩子眼中失去威信時,恐怕到時麻煩會更多。
當說到這裡時,只見那些對號入座的家長個個都低下了頭。王老師深知,家長們從孩子小學便不能夠合理安排管教和陪伴孩子時間,其實從身為父母的責任感來講,他們皆未成熟,更不能把工作與家庭分工做合理安排,而符合這樣特點的家長,在班上所佔比例已經近1/3。
結束語:一次家長會,有心的班主任應該像王老師這樣,把痛點擺到桌面上來,讓家長們清楚,沒有家庭教育做堅強後盾,想把孩子教育好,想讓孩子擁有好的學業成績,一切都是妄想。良好的家庭教育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是沃土,而很多家長對此卻毫不在意,也就是說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很多原本天資很聰穎的孩子被白白耽誤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