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懂財經
1月20日,3000多名乘客搭乘從日本橫濱出發的 「鑽石公主號」豪華郵輪 ,原本他們的計劃是完成一場16天的初春東南亞航海之旅。
因為一場疫情的出現,這艘郵輪竟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恐怖郵輪」,3000多人將被鎖在船上兩周時間,還有N名被病毒感染的乘客時時刻刻威脅著他們……
一個突然來襲的新型病毒,一場突然降臨的隔離,一艘無法靠岸的船,一切還要從2月1日說起。
當日,一名於1月25日下船的中國香港籍乘客,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為了防止疫情擴散,「鑽石公主號」不得不滯留在日本橫濱近海進行檢疫,期間,所有遊客不能隨意離開郵輪,必須接受為期兩周的隔離觀察。
這是因為,船上空間狹窄,人員接觸密集,一個確診患者的出現,往往意味著很多人可能已經中招。
事實就是如此。2月4日至今,短短9天內,船上確診人數已達218人,後續人數可能還將上升。
還有一個糟糕的消息是,確診人員當中有5名船組人員,他們都處於和乘客發生密切接觸的位置。「鑽石公主號」的形勢,要比想像中更加嚴峻。
疫情不僅影響了「鑽石公主號」,也給整個郵輪行業帶來重創。受疫情影響,在美股上市的郵輪三巨頭,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市值蒸發了627億人民幣。
而這,可能還僅是開始……
/ 01 /
被疫情重創的郵輪業
皇家加勒比郵輪重創3.98%、挪威郵輪大跌2.85%、嘉年華郵輪下跌2.33%......1月21日,受疫情影響,美股的三家郵輪公司,股價不約而同地大跌。
疫情形勢逐漸嚴峻,這三家公司的股價跌幅也逐漸擴大。1月21日至昨日收盤,它們的跌幅分別為13.19%、9.11%、15.10%。同期的美股各大指數,可都是連創新高。
股價大跌,已經讓這三家公司市值,合計蒸發90.13億美元,約627億人民幣。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擴散,多家郵輪公司先後宣布,禁止所有持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護照人士上船,來過中國的外國人也不例外。
郵輪股遭到重創,並非是出於對中國市場缺失的擔憂,更多是因為疫情下,全球消費者的恐慌情緒在蔓延,出行計劃或延遲或取消訂單,進而影響整個郵輪業,引來投資者「用腳投票」。
短期來看,郵輪公司不得不暫時放棄中國市場,但實際上,中國市場並不是它們的主戰場。
郵輪是富人的消費方式。裝修豪華、吃喝玩樂設施一應俱全,還配備賭場,在這樣的郵輪待上五六天,來一段羅曼蒂克的「環球」旅行,是要用不菲的人民幣去鋪就的。
具體消費水平,我們可以從郵輪公司的年報得知一二。2018年,客單價最高的挪威郵輪,達到了1.51萬元人民幣;皇家加勒比郵輪和嘉年華郵輪的客單價低一些,但也在1萬元左右。
這樣的消費水平,顯然發達國家和地區才是客源集中地。根據皇家加勒比年報顯示,2018年全球選擇郵輪出行的消費者,集中在北美和歐洲,亞洲佔比相對較低。
根據嘉年華郵輪年報顯示,2019年其75.83%的客戶來自北美和歐洲,只有8.6%的客戶來自亞洲。2020年嘉年華郵輪的目標,也僅是將中國市場收入,將其營收比重提升至5%。據巴倫周刊報導,挪威郵輪的客戶中,中國遊客的比例不足0.5%。
所以,中國市場的短暫缺失,並不會給郵輪業帶來重創。但若消費者開始恐慌,那就不一定了。
郵輪漂行在最廣闊的大海上,卻是最密閉的空間。這樣的密封環境,無疑會加大病毒傳播感染的機率。「鑽石公主號」1人確診,短短9天後,已有218人被感染……
事實上,「鑽石公主號」並非唯一一艘受到病毒侵襲的郵輪。一艘名為「威士特丹」號的豪華郵輪,因船上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消息傳出,該郵輪先後遭到多地拒絕靠岸,歷經兩周「海上漂流」後,今天終於得到了柬埔寨的「收留」;
上周末,一艘停靠在新澤西州的皇家加勒比郵輪上,就有乘客因疑似病例接受病毒檢測,雖然檢測結果都是陰性,但最終導致郵輪出行計劃延後;
而在1月底,遠在歐洲大陸的義大利,一艘郵輪也因發現了疑似病例,導致近7000人被困不得下船……
疫情造成的恐慌情緒還在蔓延。巴比周刊在對幾家郵輪經銷商的談話中的得知,過去五到六天裡,由於新聞頭條依然充斥著有關疫情的消息,加上越來越多的郵輪不得不對乘客進行隔離,因此預訂量降幅從5%擴大到15%。近期,預訂量下降的趨勢可能還會加劇。
這讓上述三家郵輪公司已連續多年增長的業績,充滿了不確定性。
/ 02 /
跌下來的三巨頭,值得關注
以接待遊客數量來算,2018年皇家加勒比郵輪、挪威郵輪和嘉年華郵輪的市場份額達到76.03%,堪稱「郵輪三巨頭」。
在被疫情影響之前,三巨頭的營收可謂是屢創新高。
以挪威郵輪為例,因為新郵輪投入使用,帶來了接待量增長,加上船上消費收入的增長,2015至2018年短短三年間,其營收接近翻倍;前幾年增長較為緩慢的皇家加勒比郵輪,也因新郵輪的投入使用,帶動2018年收入增長8.16%;年營收超150億美元的嘉年華郵輪,近幾年也保持著穩步向上的營收增速。
三家公司亮眼的業績,除了自身的努力,更得益於行業的復甦。作為相對奢侈的消費,郵輪業景氣度與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十年前金融危機爆發,整個郵輪業也曾遭受重創。近幾年隨著經濟回暖,郵輪業也強勢復甦。2018年,全球大約有2800萬人選擇郵輪的方式出遊,較2009年增長了1000萬人次。
雖然北美和歐洲市場增速趨緩,但近年來亞洲市場增長迅速。根據皇家加勒比郵輪年報顯示, 2014年至2018年,亞太地區的客人由238萬人增至700萬人,翻了近2倍。
目前來看,這一增長趨勢極有可能會延續。要知道,2018年亞洲市場滲透率為0.19%,而北美市場達到3.59%,歐洲也有1.31%。隨著全球經濟中心開始偏向亞洲,亞洲市場的滲透率,顯然有巨大提升空間。
不得不說,郵輪業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行業。不僅市場龐大、增速可觀,利潤同樣驚人。2018年,皇家加勒比郵輪、嘉年華郵輪以及挪威郵輪的淨利率分別為19.13%、16.69%、15.77%。這樣的淨利潤率,是大部分服務業望塵莫及的。
豪華郵輪的高盈利能力,與其客戶群體密不可分。從「鑽石公主號」滯留的遊客中,你可以觀察到一點,船上老年人偏多。這並非偶然,而是有積蓄的退休老人,本身就是豪華郵輪的主力消費者。對於這些老年人來說,追求的是娛樂方式,精神生活,通常對價格不太敏感。而郵輪公司要做的,就是推出各種娛樂項目,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疫情固然會對郵輪業造成短期影響。但從過往的歷史來看,疫情只會是短期的事件性衝擊。負面影響被抹平的速度,可能遠超你的想像。
從投資角度來說,短期市場的劇烈波動,往往會是超額收益的來源。
作為郵輪業三巨頭,短期內被競爭者顛覆的可能性不大。畢竟,這是一門超級重資產的生意,要想挑戰這些巨頭,首先要有足夠多的郵輪。更重要的是,這還是一門重運營的生意,不是簡單靠砸錢就能出頭的。
隨著股價下跌,皇家加勒比郵輪和嘉年華郵輪兩家公司的分紅率,已經非常可觀。以目前收盤價計算,皇家加勒比郵輪2019年分紅率為2.52%,嘉年華郵輪的分紅率則已達到4.53%。
疫情下的郵輪業,顯然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