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牧《山行》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2020-12-23 小學家庭輔導中心

創作背景:

這首詩記述了一次遠山旅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證。作者深秋時節登山賞景,沉醉於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於是創作此詩以記之。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山行》注釋: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白雲深處有人家。(深處 一作:生處)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遠上:登上遠處的。寒山:深秋季節的山。石徑:石子的小路。斜:為傾斜的意思。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為在雲霧繚繞的的深處; 「生」可理解為在形成白雲的地方)

停車坐愛楓(fēng)林晚,霜(shuāng)葉紅於二月花。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豔比二月春花。車:轎子。坐:因為。霜葉:楓樹的葉子經深秋寒霜之後變成了紅色。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紅於: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於二月花。

《山行》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唐代柳宗元《江雪》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此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柳宗元簡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第一篇:《江雪》作者:「唐」柳宗元全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詩人認識: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縣(現在的山西運城西南)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在詩歌、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這首詩是他因為改革失敗被貶到永州任司馬的時候寫的。
  • 杜牧《山行》賞析
    山行【原文】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在寒山的蕭瑟背景上,紅勝二月春花的楓葉洋溢著旺盛的生機和無窮的生命力,飽含著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
  • 酈波:141杜牧《山行》
    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行:在山中行走。遠上:登上遠處的。寒山:深秋季節的山。石徑:石子的小路。斜:為傾斜的意思。深:另有版本作「生」。而且「楓林晚」、「霜葉紅」,這已經不是初秋的季節,可能是深秋了,深秋的氣候已經開始寒意逼人了,所以「寒山」揭示的是當時的時間背景、氣候背景、季節的背景。   中國古人對秋是非常在意的,寫秋的詩是非常多的,但大多都描寫的意境和這第一句描寫的差不多,是遠而寒的,是屈而斜的。你比如說,鬱達夫先生在《故都的秋》裡頭就做過一個總結。
  • 先秦佚名《蒹葭》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內容,歷來意見分歧很大。在這裡,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不可得而作。《蒹葭》屬於《秦風》。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 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這首詩大約作於公元四一七年,即詩人歸田後的第十二年,正值東晉滅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飲酒來抒情寫志。《飲酒·其五》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唐代杜牧《秋浦途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唐武宗會昌四年(884)杜牧由黃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涼秋九月,與「窮秋」句合,此詩似即為這次行役而發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擠,由比部員外郎外放黃州刺史,此時又改調池州,轉徙於僻左小邑間,這對於渴望刷新朝政、幹一番事業的詩人來說,自然是痛苦的。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
  • 張德進書法——草書創作杜牧的二首《山行》
    說到杜牧的《山行》我們都知道:遠上寒山石徑斜........ 你知道這首嗎? 《山行》 【唐】杜牧 家住白雲山北,路迷碧水橋東。
  • 杜牧最美的一首詩,將秋天寫得特妙,千古以來競相傳唱!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在前期是李白、杜甫,中期是白居易,到了後期就是杜牧和李商隱當之無愧了。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
  • 杜牧的《山行》贊楓葉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杜牧。他非常喜歡遊山玩水。在一個深秋的早上,杜牧又和書童一起乘上馬車到野外遊玩。只見天空特別高,特別藍。不知不覺中,馬車已經行進在一條山路上,只見山上草木枯黃,一陣山風吹來,杜牧不禁打了一個冷顫。杜牧抬頭一看,樹葉落光了,可以看到這條山路彎彎曲曲,一直伸向山頂。.山頂雲霧繚繞,朦朦朧朧,書童忽然指著山腰說:"看,那裡還有人家呢!"杜牧朝著山腰一看,果然隱隱約約看到幾戶人家,掩映在雲霧之中,仿佛仙境一般 。杜牧說:" 快,我們到那裡去看一看!"
  • 唐代杜牧《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作者四十歲時,受當時宰相李德裕的排擠,被外放為黃州刺史,其後又轉池州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所作。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山行》關於「生」的另類看法
    據說最新的小學教材,將杜牧《山行》這首詩改動了一字。以往教材是「白雲深處有人家」,現在的是「白雲生處有人家」。說法是「生」比「深」更符合詩意。《山行》這首詩若是延用請代的「白雲深處有人家」,那麼畫面就顯得靜滯。而「白雲生處有人家」比較符合山高、深秋的地理環境和季節環境。山高就容易來風,深秋也是多風的季節,如唐代駱賓王的《詠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於是,「生」一字,就很生動的描繪了風起雲湧、雲霧繚繞、變幻莫測的景色。這裡,「生」不能簡單的理解成「生出」,而是《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指的「化生」。
  • 詩詞 杜牧《山行》
    - 字詞注釋 -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遠上:登上遠處的。 3.寒山:深秋季節的山。 4.石徑:石子的小路。
  • 唐代杜牧《題桃花夫人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這首詩大約作於會昌年間杜牧任黃州刺史時。作者當時遊桃花夫人(息夫人)廟有感,便寫下了這首詠史詩。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古詩詞鑑賞-《山行》唐.杜牧
    【注釋】 山行:在山中行走。 【詩人簡介】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
  • 秋天黃葉裡的一抹紅,攝影師還原杜牧的《山行》
    《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可能是因為自己族姓的原因,每次看見杜甫和杜牧兩位老先生的詩句都特別有親切感。其中尤以杜牧先生的《山行》為最,同時也被詩文描述的景象和意境所打動。
  • 五代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創作背景: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被囚禁待罪於汴京。李煜後期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相見歡》便是後期詞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遠上寒山石徑斜,霜葉紅月二月花:再讀杜牧《山行》
    古代文人中不乏多愁善感者,寫詩填詞往往傷春悲秋,但也許多例外,比如唐代詩人杜牧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傳世之作《山行》就是例證。《山行》原本是一首普通的山水詩,遠處秋山,一道石徑,白雲掩映,竹籬茅舍,近處,一片楓林,紅葉滿目,作者停車駐足觀賞,留戀不舍。如此詩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 唐代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是開成四年(839)所作,時杜牧三十七歲。杜牧於開成三年在宣州幕中,是年冬,內升左補闕、史館修撰,次年(即開成四年)春初,赴京供職,離宣州時作此詩。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