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遠東酒廠擬在平潭建立觀光工廠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廈門12月5日電 (閆旭)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經濟發展局與金門遠東酒廠有限公司5日在於廈門舉辦的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簽署合作協議,擬在平潭共同建設酒類觀光工廠。

據悉,該項目擬投資1.5億元人民幣,用地80畝,每年預計將生產2500噸高粱酒,貯酒1000噸。同時,擬建立綜合性酒文化中心,預計每年將吸引10萬遊客。

金門遠東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林茂林表示,選擇在平潭落地這個項目,是看好平潭作為兩岸交流窗口以及國際旅遊島的優勢,希望以平潭為進軍大陸市場的第一站,讓金門高粱進入大陸的千家萬戶。

林茂說,平潭與金門貨物運輸和人員往來都很便利,同時平潭也是自貿片區,在酒類進出口方面更具優勢。

據其介紹,觀光工廠預計將在2020年建成面市,屆時遊客能在工廠內參觀金門高粱的生產和加工工藝。

「通過引入該項目,我們希望能對福建省酒產業起到補充和提升的作用,同時與平潭發展全域旅遊和多元化旅遊有機結合。」平潭綜合實驗區經濟發展局商務處副處長康志軍表示,平潭目前正在大力引進觀光工廠項目,今後將與臺企開展合作,打造食品加工、手工藝、休閒農業等更多門類的觀光工廠,希望更多臺商來平潭投資創業。(完)

相關焦點

  • 金門酒企擬在平潭建立觀光工廠
    新華社廈門12月5日電(記者宓盈婷 付敏)正在福建廈門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平潭綜合實驗區經濟發展局與金門遠東酒廠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擬在平潭共同建設酒類觀光工廠。  「我們選擇在平潭落地這個項目,主要是看好平潭作為兩岸交流窗口以及國際旅遊島的優勢,希望以平潭為進軍大陸市場的第一站,讓金門高粱進入大陸的千家萬戶。」金門遠東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林茂林說。  該項目擬投資1.5億元人民幣,用地80畝,每年預計將生產2500噸高粱酒,貯酒1000噸。同時,擬建立綜合性酒文化中心,預計每年將吸引10萬遊客。
  • 金門酒企擬在平潭建立觀光工廠 將於2020年建成
    新華社廈門12月5日電(記者宓盈婷 付敏)正在福建廈門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平潭綜合實驗區經濟發展局與金門遠東酒廠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擬在平潭共同建設酒類觀光工廠。  「我們選擇在平潭落地這個項目,主要是看好平潭作為兩岸交流窗口以及國際旅遊島的優勢,希望以平潭為進軍大陸市場的第一站,讓金門高粱進入大陸的千家萬戶。」
  • 觀光工廠:工廠文創的案例解讀
    觀光工廠便是「體驗經濟」的客觀載體,拋開冷冰冰的傳統企業操作模式,從地方品牌建立與發展的角度切入,運用說品牌故事的方式,向更多消費者呈現臺灣當地的美好的人與事物,展現出公司的經營價值,熱愛鄉土回饋鄉土的情懷。提高消費品的附加價值,用原創故事力為消費者創造值得回憶的感受已成為主流。「觀光工廠」起源於歐美。在歐美、日本等國家,與民生消費相關的工廠觀光化已經存在多年。
  • 臺灣花蓮酒廠 觀光工廠的體驗經濟之道
    細數臺灣眾多文創產業發展,其大致包括六大類型,分別為工業遺產文創型、博物館文創型、餐飲文創型、休閒農業文創型、自然生態文創型及觀光工廠型文創。其中,利用舊的城市建設遺址改造而成的工業遺產文創型和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觀光工廠型文創,則從某種程度上通過既相互關聯又彼此區別的兩種風格,為廣大文旅愛好者呈現出傳統與現代結合、工業與藝術兼容的更加多元豐富文創亮點。
  • 何為觀光工廠,觀光工廠跟工業旅遊有什麼聯繫?
    觀光工廠便是「體驗經濟」的客觀載體,拋開冷冰冰的傳統企業操作模式,從地方品牌建立與發展的角度切入,運用說品牌故事的方式,向更多消費者呈現臺灣當地的美好的人與事物,展現出公司的經營價值,熱愛鄉土回饋鄉土的情懷。提高消費品的附加價值,用原創故事力為消費者創造值得回憶的感受已成為主流。「觀光工廠」起源於歐美。在歐美、日本等國家,與民生消費相關的工廠觀光化已經存在多年。
  • 金門高粱酒廠總部落戶廈門翔安
    作為臺灣三寶(好山阿里山、好水日月潭、好酒金門高粱酒)之一,金門高粱酒的未來不在臺灣而在大陸,作為兩岸銷售額排名第三的白酒,必將在大陸贏得應有的地位。23日,第三屆世界金門日(翔安)大會傳出喜訊,金門酒廠正式籤約翔安,準備在翔安蓋「金酒大廈」,落成後作為金門酒廠總部。
  • 金門酒廠酒廠往事
    葉華成葉華成的「金城酒廠」終於順利開張,設址於金城鎮金門城村(俗稱舊金城)五十一號,亦即葉家六落大古厝內,在一九五○年。金門物質供應處每月獲利 八、九萬元,不僅解決了食用及燃料問題,而且無中生有的得了一筆巨額款項。百萬元一年,在當時確是一個大數目。胡璉設九龍江酒廠檢視圖片利用坑道儲酒,是金馬地區高梁酒的獨特訴求賣點。
  • 臺灣金門高粱酒廠發生火災 產能減兩成
    新華網臺北5月16日電 (記者趙衛李鯤) 聞名島內外的金門高粱酒生產地金門老酒廠15日發生火災,兩條走過半世紀歲月的生產線幾乎全部被毀,直接損失近2億臺幣。  15日上午,酒廠第二生產線發酵車間突然起火,由於起火點靠近空調通風管,火苗順管道四下竄燒蔓延。
  • 臺灣「觀光工廠」日趨多元
    花蓮酒廠啤酒生產負責人吳健來告訴記者,如果顧客喜歡某種特定的口味,如咖啡和水果味啤酒,酒廠還能夠為其進行專門定製生產。此外,酒廠還設有餐廳和大堂,可供遊客用餐和休息。  花蓮觀光酒廠只是臺灣工廠觀光化運營浪潮中的一個縮影。
  • 金門酒廠 躍馬中原 新戰略 新布局 新產品
    金門酒廠於9月10日在廈門佰翔五通酒店2樓中國匯C廳,盛大舉行」金門酒廠 躍馬中原」經銷商說明會暨新品發布會,現場由張鳴仁董事長主持,同時邀請了兩岸各界領導、各通路經銷商代表及各大媒體代表等,共同分享金門酒廠新品發布的喜悅及未來全新戰略規劃。
  • 金門在福建泉州推介觀光旅遊 解讀金門「誘惑」
    中國網10月31日訊 10月30日,由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金門酒廠廈門貿易有限公司、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金門縣觀光協會、金門縣觀光特產協會、金環球旅行社、華府旅行社、喜鑚旅行社、金門單車旅遊及昇恆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成的金門旅遊推介團,於泉州酒店舉行「大陸地區金門觀光旅遊專場推介會」活動。
  • 臺灣金門高粱酒廠考察團蒞臨朝陽縣考察
    中國臺灣網8月20日朝陽訊 8月15——17日,臺灣金門高粱酒廠總經理陳永明、副總經理張國原等一行五人到朝陽縣對酒高粱基地進行考察。縣長劉力東,副縣長李慶峰、張國金陪同考察,朝陽市副市長王永翔會見了臺灣客商。
  • 金門酒廠大陸招商會在濰圓滿落幕
    本報記者 韓傑傑 攝影報導  28日下午,金門酒廠攜手《糖菸酒周刊》雜誌社召開的金門酒廠大陸地區招商品鑑會(濰坊站)在濰坊東方大酒店圓滿落下帷幕。此番招商品鑑活動立足山東,是金門高粱酒進一步完善大陸市場深度布局之舉。
  • 陸商擬斥資3.9億美元建金門最大觀光酒店
    中國臺灣網3月26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因看好「小三通」觀光商機,陸商廈門華天港澳臺商品購物有限公司搶攻金門,擬斥資3.9億美元建金門華天大酒店。據報導,廈門華天港澳臺商品購物有限公司在2010年5月獲得臺當局「經濟部」通過設立的金門延銘公司,去年11月申請在金門增資6500萬美元,擬斥資3.9億美元建金門華天大酒店,規劃1800間客房及配套商務、服務設施,建成後將成為金門最大觀光酒店。臺當局「經濟部投審會」執行秘書張銘斌表示,這項投資案亦成為臺灣開放陸資以來,陸資在臺服務業中最大金額的投資案。
  • 金門酒廠向全媒體發力 剖析傳世金門高粱酒的「前世今生」
    《產品介紹》:薈萃金門酒廠眾多系列品牌 展示釀酒工藝的精益求精  《產品介紹》板塊以金門酒廠旗下各系列金門高粱酒不同酒款的工藝,度數等多方位元素定位適飲人群,如紀念系列中的金門酒廠建廠60周年紀念酒,金門高粱酒戀夏38°等金門高粱酒都是針對特別事件推出。
  • 臺灣的觀光工廠這麼火你知道麼
    觀光工廠便是「體驗經濟」的客觀載體,拋開冷冰冰的傳統企業操作模式,從地方品牌建立與發展的角度切入,運用說品牌故事的方式,向更多消費者呈現臺灣當地的美好的人與事物,展現出公司的經營價值,熱愛鄉土回饋鄉土的情懷。提高消費品的附加價值,用原創故事力為消費者創造值得回憶的感受已成為主流。「觀光工廠」是怎麼興起的?
  • 臺灣流行「觀光工廠」
    臺灣花蓮酒廠是一家集生產與觀光為一體的體驗式酒廠。從原料選擇、廠房糖化、發酵、過濾到充填,遊客不僅能親眼看到新鮮的麥芽如何轉化成杯中香濃的啤酒,還能現場品嘗和購買。花蓮觀光酒廠只是臺灣工廠觀光化運營浪潮中的一個縮影。
  • 【觀光工廠】臺灣觀光工廠這麼火的秘密:文化與工業的奇妙結合,倒閉老廠煥發新活力
    觀光工廠便是「體驗經濟」的客觀載體;拋開冷冰冰的傳統企業操作模式,從地方品牌建立與發展的角度切入,運用說品牌故事的方式,向更多消費者呈現臺灣當地的美好的人與事物,展現出公司的經營價值,熱愛鄉土回饋鄉土的情懷。提高消費品的附加價值,用原創故事力為消費者創造值得回憶的感受已成為主流。
  • 平潭澳前臺灣小鎮:臺商紮根,共築美好家園
    如今,「去平潭買臺貨」成為平潭開放開發的一大看點和旅遊市場的一大亮點。據了解,自2014年6月17日開業至今年3月底,小鎮已累計進口臺灣商品約24.47億元、銷售約25.83億元。  補助多市場活  平潭英達對臺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巧英來自臺中,是澳前臺灣小鎮首批創業者之一。
  • 全臺灣排第二:被觀光改變的酒廠|獨家特稿
    在臺灣工業旅遊真正的解釋是「觀光工廠」。據了解,從2003年開始,臺灣在全省範圍內成功打造了133家「觀光工廠」。數據顯示,2016年的參觀人數達到2210萬人次(2015年臺灣地區人口不到2400萬),平均每個工廠每年接待遊客數量16.6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46億新臺幣(約合10.3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