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不僅看的是眼光,更是一門學問,體現著人對政策、經濟形勢、城市發展與歷史的把握能力。
大同作為一個三四線城市、地處中國內陸地區,又處於由重工業向第三產業多元發展的轉型階段。因此在對大同的房價進行分析時,應把握好中國樓市的共性與大同,自身發展的個性來進行評估。
首先,作為一個入門者,房價的基本邏輯的口訣為: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政策,土地,人口三個因素,不僅是按時間線的邏輯排列分布,三者的關係本質上:人口作為核心要素最為重要,人口的流動與土地的變遷互為影響因素,而政策僅僅是管理者,基於人口預測之上,對人口所進行的管理手段。
所以從根本上說,大同在宏觀方面房價的邏輯就是人口!人口!還是人口!
且看大同市近年人口變化:
(圖一大同市2019年人口主要情況,《大同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圖二大同市2016年人口主要情況,《大同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圖三大同市2013年人口主要情況,《大同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據 2019 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 346.30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0.70 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 227.23 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為 65.62%,比上年末提高 1.62 個百分點。全年全市出生人口 2.88 萬人,人口出生率為 8.31‰;死亡人口 2.17 萬人,死亡率為 6.28‰;自然增長率為 2.03‰。
結合統計年鑑以及歷年人口變化,可以看出,目前大同市人口的增長,表現比較疲軟。但是城鎮人口,尤其是平城區人口的增長速度較快,城鎮人口2019年比2013年增加了28.02萬人。2019年,平城區常住人口80.7萬,流動人口18萬。這說明城鎮化仍然給大同樓市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潛力。
當然光看城市人口數量仍然片面,必須結合主城區面積,得出人口密度,可以更精準的評估該地房地產市場的潛力。
以平城區為例,全區總面積 246 平方公裡,常住人口80.7萬,流動人口18萬,人口密度為4012人/平方公裡。僅僅看數字,不容易看出平城區樓市在山西省處於怎樣的位置。
這裡單列出太原市各區人口密度,同平城區做比較。當然由於地理、政策、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平城區不能與太原幾個核心區域相提並論,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作為樓市增長核心邏輯的起點——人口密度,如果表現毫不遜色的話,樓市仍然有繼續起飛的底氣。
通過筆者查閱太原市2019年統計年鑑。同平城區,人口密度相近的是太原市杏花嶺區。杏花嶺區面積146平方公裡,轄區常住人口為67.4萬人,人口密度約為4616人/km。
(圖四 2019年7月-2020年5月大同市平城區房價走勢圖)
(圖五2019年6月-2020年5月太原市杏花嶺區房價走勢圖)
2019年7月-2020年5月,相比太原市杏花嶺區房價走勢,大同市平城區反而表現得更加穩健。
可見,大同樓市仍然是底氣十足。
而大同作為三四線城市,有如下特點:
01一、棚戶區改造是大同房價繼續上漲的另一個重要支撐
從全國經濟規劃來講,2020年本來是三四線城市棚改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央化解地方債務,控制金融風險,取得成效的關鍵之年。在此大背景下大同市的棚改本身是走入一個尾聲階段。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國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可以說新基建一聲槍響,為大同送來了新一輪的棚改高潮。
2020年春節剛剛結束,大同有23個棚改項目便提上了日程。有巨量資金進入市場。
土地價格、商品住宅竣工面積、年末總人口、城市GDP、住房價格增長率和棚戶區改造規模有顯著影響;在房價上漲速度慢的城市的影響住房價格因素中,土地價格、商品住宅竣工面積、年末總人口、城市 GDP、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住房價格增長率、利率和棚戶區改造規模有顯著影響。([1]陳炳如. 棚戶區改造對住房價格的影響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9.)
02二、城市化仍然在進行時
(圖六 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
根據《大同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2017年修訂)》,規劃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162萬人。規劃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154平方公裡,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指標為95平方米。市域城鎮規模分為四級。1個150萬人以上的一級城鎮(大同市中心城區);8個5-15萬人的二級城鎮,其中,2個10-15萬人(永安鎮、龍泉鎮),6個5-10萬人;11個1-5萬人的三級城鎮,17個小於1萬人的四級城鎮。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大同人口規模的現實同規劃的目標仍然有一定的差距,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為十四五開局打好基礎之年。大同未來必將為更加開放深入的城市化,做出更大的努力。
綜上,筆者樂觀地估計,大同樓市的騰飛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